劉小玄

劉小玄

劉小玄,女,1953年1月於南京出生,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個體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學歷

1978-1982 南京大學經濟系

1982-1985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系

工作經歷

1969-1978江蘇農村插隊

1985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工作1987參加福特基金會資助的中國社科院重點項目“國有企業改革與效率”課題組,歷時4年。

1991 英國牛津大學進修培訓一年,主要學習個體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和企業實證分析的計量方法和技術

1993 參加世界銀行資助的“國有和非國有企業的比較研究”課題組

1994作為負責人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產權、市場和效率”

1994-1995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11個月

1995 瑞典哥德堡大學合作研究半年,從事關於企業生產率的實證分析

1996-1997參加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的國企改革項目,對於800家國有企業的跟蹤調查並進行數據分析。

1997,1999 瑞典哥德堡大學合作研究數月,仍從事企業生產率的研究。

1998 作為負責人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產權結構與市場結構”

1999 作為負責人主持企業研究項目“中國企業發展報告”

2000 獲得福特基金會資助的中美文化交流委員會的招標項目“國有大中型企業轉軌模式的選擇”

2001 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9個月

2002 參加國家發改委的價格研究項目

2003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有企業民營化的均衡及其效果檢驗”

2004 參加世界銀行委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國企改革與重組”抽樣調查項目,作為該項目主報告的主要分析人和主筆人。

2005 參加全國工商聯組織的“民營企業發展報告”項目,作為課題負責人和主筆人。

2006 獲得國家統計局經濟普查招標項目

2007 英國諾丁漢大學合作研究一個月

2008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項目“市場經濟與政府轉型”

2008 獲得上海復旦大學新政治經濟學中心改革30年的招標項目,撰寫《奠定中國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一書。

獲獎情況

論文“巨觀非均衡模型的比較”,“雙重目標的企業行為模型”和“企業邊界的重新確定:分立式的產權重組”分別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第三屆和第五屆優秀科研成果獎。

論文“國有企業民營化的均衡模型”獲得2005年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2001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學術專著

主要專著:《奠定中國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轉軌過程中的民營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中國轉軌過程中的產權和市場》,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國企業發展報告(1990-200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中國企業的民營化》,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學術專長

個體經濟學,產業組織經濟學、企業理論及其經驗實證研究及有關計量分析

學術論文

主要學術論文:

“企業生產率增長及來源:創新還是需求拉動?”《經濟研究》2009年第7期。

“工資差異的比較及其決定因素” 《中國勞動經濟學》2008年第4卷。

“製造業企業相對效率的度量和比較”《經濟學季刊》2008年4月。

“中國工業企業的工資差異研究”《世界經濟文匯》2008年第5期。

“轉軌過程中混合股權公司的相對效率”《世界經濟文匯》2007年第2期。

“論公共部門合理邊界的決定”,《經濟研究》2007年第3期。

“國有企業改制與重組抽樣數據的實證分析”,國務院發展中心內部研究報告,2005年。

“企業改制模式和改制績效”,《經濟研究》2005年第6期。

“產權變革對於企業效率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國有企業改制模式選擇的理論基礎”,《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改制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中國工業經濟》2005年第3期。

“民營化改制對中國產業效率的效果分析”,《經濟研究》2004年第8期。

“國有企業民營化的均衡模型”,《經濟研究》2003年第9期。

“中國轉軌過程中的企業行為和市場均衡”,《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中國轉軌經濟中的產權結構和市場結構”, 《經濟研究》2003年第1期 。

“中國國有企業的效率、技術進步和最佳實踐”,《經濟學季刊》2002年4月。

“企業邊界的重新確立:分立式的產權重組”,《經濟研究》2001年第4期。

“中國工業企業的所有制結構對其效率的影響”,《經濟研究》2000年第2期。

“中國的古典企業模式:企業家的企業”,《管理世界》1999年第6期。

“雙重約束下的國有企業”,《改革》1999年第1期。

“國有企業效率的決定因素”,《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1999年第2期。

“雙重目標的企業行為模型”,《經濟研究》1998年第11期。

“競爭市場上的國有企業行為”,《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國有企業效率的決定因素:1985-1994”,《經濟研究》1998年第1期。

“轉軌經濟中的企業主權模式”,《經濟研究》1997年第7期。

“國有企業的債務困境及其原因”,《經濟研究》1996年第2期。

“現代企業的激勵機制:剩餘支配權”,《經濟研究》1996年第5期。

“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的產權結構及其對效率的影響”,《經濟研究》1995年第7期。

“論產權結構及其激勵機制”,《改革》1994年第2期。

“企業自主權差異的實績效應及其原因”,《經濟研究》1992年第8期。

“企業的收入刺激效應分析”,《經濟研究》1990年第5期。

“市場運行分析”,《經濟研究》1989年第8期。

“論巨觀經濟分析的基本範疇和基本關係”,《經濟研究》1988年第5期。

“巨觀非均衡模型的比較”,《經濟研究》1987年第10期。

“西方總量經濟學的微觀基礎理論的若干發展”,《經濟研究》1987年第1期。

“攀比行為和攀比效應”,《經濟研究》1986年第8期。

“Efficiency, Technical Progress, and Best Practice in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s (1980-1994) ”,i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1(2003).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 i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 Sept. 1998.

“The change of Performance of Chinese Large-sized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Its Determinants (2004-2006)”, 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1, No. 1. 2008.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基礎上,於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長鬍喬木,第二任院長馬洪,第三任院長鬍繩,第三任院長李鐵映,現任院長陳奎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