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學

張好學

張好學,男,現任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五里川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1983年畢業於河南省新鄉醫學院。1984年5月,20歲的他放棄了縣醫院優越的條件,離開了父母,來到距縣城90多公里的官坡鄉衛生院。1985年5月,任五里川中心衛生院副院長。2001年他被推舉為黨代表,參加了三門峽市第三屆黨代會,並連任盧氏縣第五、六、七屆政協委員。

主要業績

從醫26年來,潛心鑽研醫術,1988年至1989年他到河南醫科大學一附院進修普外科,總結出了一套闌尾、膽囊切除、疝修補等的小切口技術,以切口小、痛苦少、住院時間短等優點。他在省級刊物發表了《甲狀腺逆行摘除100例體會》等優秀學術論文,在醫院相繼開展了肝臟、膽道、胃腸腫瘤、乳腺癌根治、甲狀腺等各項手術,及四肢骨折、脊柱手術等多項新業務,填補了多項縣內空白。他個人每年接診病人近萬人次,年平均手術700餘例,累計手術18000餘例,從未出現過差錯事故。2000年他被授予“三門峽市勞動模範”光榮稱號,2008年被評為三門峽市首屆優秀醫師獎,同年獲得了河南省第四屆優秀醫師獎“河南省優秀醫師”殊榮,是盧氏縣歷史上目前唯一獲得此項榮譽的醫師。
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五里川中心衛生院承擔著南山四個鄉鎮的返鄉人員體檢任務。在連夜建成的發熱門診內,張好學在簡單的防護下冒著危險,親自給每位返鄉人員測體溫、做檢查,消除了職工對疫情的恐懼,每天還堅持到醫學觀察點給返鄉隔離人員做檢查。經過兩個多月的奮戰,圓滿地完成了非典防治各項工作任務,他被縣政府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

個人貢獻

作為一名院長,他懂管理、會管理,立足現實,著眼長遠,始終重視衛生院的建設與發展,在他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的努力,五里川中心衛生院已經由原來的30張床位、資產100萬元,發展成為了現在的占地9000m2、床位120張、樓房8幢、固定資產1600萬元的全省明星鄉鎮衛生院,有CT、數字胃腸機、彩超、電子胃腸、C臂等萬元以上先進設備50餘台件,年門診7萬人次,住院病人5000人次,業務收入近千萬元,病房內暖氣、空調、床頭呼叫、中心供氧、負壓吸引、可升降病床等設施一應俱全,讓深山區農村民眾的住院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醫院成為了盧氏南山七鄉鎮12萬民眾及周邊鄰縣地區民眾的區域性急救、醫療中心,被衛生廳領導譽為“豫西鄉鎮衛生院的典範”,目睹了衛生院發展的南山民眾都說:“五里川醫院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4年,張好學被評為“河南省優秀衛生院長”,醫院也先後被評為三門峽市最佳醫院、河南省百佳鄉鎮衛生院、重點鄉鎮衛生院,2009年獲得了河南省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第七屆中國醫師獎(名單)

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醫師行業最高獎,其宗旨是通過表彰獎勵醫師隊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展示當代醫師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精神風貌。前七屆是每年評選一次,根據衛生部的指示,之後的中國醫師獎評選每二年進行一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