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新政

建武新政

鎌倉幕府滅亡後,1333年(南朝元弘3年、北朝正慶2年)6月後醍醐天皇重新即位,1334年改元“建武”,天皇的權力也進一步得到集中,設定中央最高機關記錄所、雜訴決斷所,重整天皇親政的政治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建武一直是中興的象徵。近年來的歷史學家都記成“建武政權”。

簡介

新政主導者後醍醐天皇新政主導者後醍醐天皇
建武新政指1334年(建武元年)後醍醐天皇恢復天皇政治。打到幕府,恢復天皇政治,是後鳥羽上皇以來公家的理想。1321年後醍醐天皇廢院政,實現天皇親政,策劃打到鎌倉幕府,但在正中之變元弘之亂中失敗了。1332年(元弘二年,正慶元年)護良親王楠木正成等起兵,倒幕計畫取得進展。次年5月鎌倉幕府滅亡,天皇從隱岐返京,以延喜、天曆之治為理想,建立天皇親政的新政權。鎌倉時代的公武二元政治變成了公家一元政治。恢復記錄所,新設雜訴決斷所和武者所,並設國司和守護,主管地方行政。1334年(建武元年)正月改元建武,著手發行紙幣,營造皇宮等。新政無視武家社會等舊有慣例,受到武士和平民的批判,極為混亂。1335年冬,足利尊氏背叛,新政權僅三年就崩潰了。尊王主義者稱之為建武中興,江戶時代以後使用這一名稱。

主要內容

鎌倉幕府滅亡的次月,後醍醐天皇返回京都,重掌朝政,改元“建武”,並開始一系列新政,史稱“建武中興”。後醍醐天皇對宋學有研究,他贊成宋學“正君臣父子”的名分思想,同時對平安時代的延喜(901-922)、天曆(947-956)年間的天下一統的政治頗為嚮往。為重現天皇一統天下的政局,他在重新執政後短短的兩年時間裡,曾宣布過以下“新政”:
1、制訂了《所領個別安堵法》,以挽救“士卒民庶”的貧困,安定社會人心。宣布新“德政令”,以圖恢復原土地所有者的權利。
2、任命了新國司和新守護,企圖恢復平安時期的知行國制,給權門世家以支配知行國的特權。
3、對幕府的有功之士進行獎賞。
4、整治國家機構,天皇實行親政。中央只設定直屬於天皇的記錄所(負責行政)、雜訴決斷所(負責訴訟)、武者所(負責京都治安)、窪所(伺所)。

影響

占領京都後,後醍醐天皇即從伯耆出發,途中宣布廢光嚴天皇,6月4日回到京都,實現親政。但是後醍醐天皇違背了農民和武士的期望,所作第一件事就是收回幕府統治時期皇族、貴族、寺院失掉的土地,恢復他們對莊園的統治,對武士的領地則實行限制。作為政府的常設機構,有保留下來的商討國政的“記錄所”,有新置的掌握訴訟事務的“雜訴決斷所”,執掌軍事、警察事宜的“武者所”和負責論功行賞事務的“恩賞方”。地方統治機構,一如從前,並置國司和守護。中央和地方的要職幾乎都被皇族貴族們壟斷,只有獲得天皇信任的少數武士才撈到一官半職。次年改元“建武”,為擴建天皇宮殿,宣布要向各國地頭武士徵收其所得的二十分之一作為特別稅,還宣布要他們按10町1名比例出“仕丁”(人夫)。當然這些負擔都要壓在農民身上。這個政權在短短兩年里的所作所為,已充分暴露出它的“中興”的反動實質。
農民極其憤慨,地方武士為謀求“恩賞”,或為要求政府確認他們從前的土地領有權而紛紛來京爭吵。農民抗議說,一旦迎來明王聖主的盛世,日子就會好過,天下農民都這樣想而喜氣洋洋。這塊地方自從正安(公元1299年—公元1301年)年間起,置於北條氏直接支配之下,年貢和徭役負擔加重,人們嘗盡苦頭。這次幕府滅亡,變為東寺御領(京都東寺領地),人們以為年貢負擔會減輕,生活會好起來,因而喜形於色。然而實際上年貢等負擔卻較北條氏管理時更重,生活苦不堪吉,毫無辦法。這些話是公元1334年8月京都東寺即教王護國寺領地若狹國(福井縣)太良莊農民直接向莊園領主東寺提出的抗議書中講的。抗議表明,農民十分清楚:在對農民實行暴政的莊園領主背後,存在著和莊園領主勾結起來以維持政權的建武政府。太良莊農民的抗議是整個日本農民的聲音。
天皇腳下的京都市民民眾對建武政權進行嘲笑和批判。《建武年間記》載有當時一篇諷刺小品,深刻地揭露了建武政權的黑暗和京都秩序的混亂。小品說:“都城流行的是夜襲、強搶、假傳聖旨,囚徒、急使快馬過市,僧人忽而還俗,俗人忽而出家。有的人既保留原有領地,又蒙恩賞,一步登天;有的人領地被沒收,背負著材料箱子來這裡訴訟。到處是阿諛逢迎和讒言垢語,作亂犯上驟然青雲直上的人何其多……”《太平記》中的一段話也反映了當時多數人的心理狀態:“如象現在這個樣子成了朝廷的一統天下,各國的地頭、御家人就將統統變為奴婢和賤民。有很多人在想:啊,什麼奇蹟都會出現,還會出現武家掌權的世道!”

評價

建武新政”只不過是後醍醐天皇的理想,由於他忽略了一個客觀事實,即時代已與延喜、天曆時期不同了,而其主要的不同點在於獨立且實力頗強的武力的存在。所以最終導致失敗是必然的。在具體執政過程中,朝廷重公卿輕武士以及政令多變、決策錯誤百出等等,導致了社會的混亂、公卿與武士之間矛盾的激化。

日本歷史

舊石器時代 (前35世紀–前14世紀)
繩文時代 (前14世紀–前4世紀)
彌生時代 (前4世紀–250年)
大和時代 (250年–710年)
奈良時代 (710年–794年)
平安時代 (794年–1185年)
鎌倉時代 (1185年–1333年)
建武新政 (1333年–1336年)
室町時代 (1336年–1573年)
安土桃山時代 (1568年–1603年)
江戶時代 (1603年–1868年)
明治時代 (1868年–1912年)
大正時代 (1912年–1926年)
昭和時代 (1926年–1989年)
平成時代(1989年–至今)

日本幕府時期相關知識

日本幕府時期是日本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個時期,也占據了日本發展的一大部分。從鎌倉幕府到室町幕府再到後來的德川幕府,日本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都處於幕府將軍的實際統治之下,貴為天照大神後裔的天皇只能成為傀儡。了解這段時間的相關知識,對我們跟深刻的了解日本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傳統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