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

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

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成立於1960年,原稱民族藝術研究室,由當時的院長滿謙子兼主任。1992年改現名,下設民族音樂、民間工藝美術兩個研究室。

簡介

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
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創建該所的初衷是以之作為本院民族藝術的科研與教學基地,收集、整理和研究廣西各民族的民間藝術,繼承和弘揚其優秀傳統,將研究成果引入教學,促進各相關學科的民族化發展。20世紀60年代,由該所牽頭,先後組織全院各專業師生200餘人,長期深入少數民族聚居的邊遠山區,全面普查各民族的民間藝術,重點是14個少數民族聚居縣。收集、整理和儲存了大量的民間工藝品(如織錦、剌繡、臘染、扎染、雕刻、圖案、首飾等)與民間音樂資料(含民間音樂錄音、採訪記錄、樂譜和調查報告等),及時將各民族代表性的民間歌曲、民族器樂、民間曲藝戲曲音樂編入地方性教材,作為對《民族音樂概論》課程的補充。

特色

改革開放後,民族音樂研究熱潮席捲神州大地,該所即時地加強了“民族音樂研究室”的建設,以楊秀昭教授為首,聚集了何洪、盧克剛倆研究員等一批科研骨幹,投入了相當可觀的資金,添置了先進的錄音、照相、攝像、音像編輯及聲波測試、音頻測試等科研儀器,著手對廣西及其周邊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進行新一輪全面系統的收集、整理與研究。這次收集、整理和儲存的資料不僅豐富,而且量大,還具備了立體型的特徵,樂譜和文字記載都有錄音、照片、錄像和樂器、實物等等相互支持、印證。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有織組、有計畫的學術研究。

方針

首先是廣泛吸收和分析本學科的國內外信息,明確自己的方位和坐標,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制定了“優勢、特色、群體、開放”的八字科研戰略方針。這一方針的總體思路是充分發揮本單位地處沿邊少數民族地區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集中研究廣西、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的民族民間音樂,突出其地方民族特色;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圍繞重點項目群體協作攻關;立足廣西,面向全國和世界,使其研究始終具有綜合交叉的立體性和內外相間的開放性。

目標

科研戰略方針的實施,關鍵在目標要落實,要切實可行。比對國內外的信息和本所的情況後,明確其近期的科研目標是,優先研究當時國內很少有人涉足的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學、樂律學及南方少數民族音樂的基礎理論,力爭在不長的時間內能見成效。群策群力的辛勤耕耘,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少數民族樂器陳列室”,收藏各民族民間樂器300餘件及其相關民俗、音樂活動的錄音200多小時、錄像150多小時,照片近萬張,其中有些樂器屬稀世罕見。同時推出了《廣西少數民族樂器考》、《廣西特色器樂》、《骨胡藝術》、《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本所承擔廣西及南方部分)、《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本所承擔音樂分支)等專(合)著16部、學術論文200多篇。在南方少數民族音樂基礎理論及其樂律學、音響學等領域有新的發現與突破,如南方少數民族音樂的中立音、中立調式的運用及其形成的風格特徵,一弦、一管一簧同時發兩音等奇妙音響,都做出了科學的測試與論證。

交流與合作

廣西背靠大西南,面對東南亞,對外交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該所充分發揮了這一優勢,加強與外界交流與合作。為此,先後承辦過三次全國性的學術會議,(即“第二屆全國音樂藝術院校音樂研究所工作會議”、“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第六屆、第九屆學術會議”),同各地專家、學者們廣泛地探討相關的學術論題。同時,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學術活動,以擴大信息量,先後有30多人次應邀到日本、泰國、台灣、香港等地參加重要的國際性學術會議和講學、舉辦民族藝術展覽。再有,積極同外單位合作研究某些重大項目,如與中央民族學院等單位合作的《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與廣西藝術研究院合作的《中國民間器樂集成·廣西卷》等,都比較成功,取得了好的效果。

科研教學

該所一直遵循其創建的初衷,將研究成果引入教學,以科研帶動教學,以教學促進科研,使兩者互動,相得益彰。先後編寫本、專科與碩士研究生教材7部;編選地方性中、國小音樂教材5部(38冊)、教學參考書4部(7冊)。1989年,該所“民族音樂理論”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成為廣西藝術學院第一個培養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至今已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8屆,15人獲得碩士學位,其中倆人以優異成績考上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培養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四屆,結業210人;培養碩士研究班三屆,畢業3人。現有在讀碩士研究生三屆,11人。所有這些研究生的培養,都注意將本學科的最新信息及其研究成果引入教學,貫穿於《南方少數民族音樂概論》和相關的研究專題等課程中。新的科研成果帶動了教學不斷向前推進,課程的教學與研討,又促進了科研的繼續深入。

發展趨向

2004年,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組織專家論證,以該所為基礎整合廣西藝術學院全院科研力量,以黃格勝(院長、教授)、楊秀昭(教授)為學術代頭人,成立“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並批准該中心為“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該基地依託民族音樂理論、民族樂器演奏、民族聲樂演唱、中國畫、民族服飾與服飾研究等五個碩士點,全面推動廣西和我國南方各民族文化藝術以及東南亞各國民族文化藝術的研究,從傳統文化藝術層面上增進我國南方與東南亞各國的了解與互動。基地的各項建設從2005年開始正式啟動,未來三年的規劃、預定達到的目標及其發展趨向是

資料建設方面

計畫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其資料建設。
1、每年至少投入5萬元購買國內外出版的有關民族藝術研究的圖書資料。
2、組織人力,將歷年收集、整理的少數民族傳統藝術音、像資料製成光碟貯存,以之為教學、科研和創作服務。
3、建立“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藝術博物館”,將收集、整理的少數民族傳統藝術品實物——樂器、木雕、根雕、剪紙、臘染、織錦、剌繡、服飾、首飾、圖案等等陳列,並配以相關藝術活動的照片、錄音、錄像和解說詞。一可供日常教學、科研和創作參考;二可直接為“南博會”服務,能夠引起東南亞人士的興趣和認同感;三可成為文化藝術參觀景點,增加人們對廣西民族文化的了解。
4、編纂《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研究著述目錄》,並將基地專、兼職人員的重要著述製成光碟。
5、根據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文化的區域特點和課題需要,繼續開展田野考察,鼓勵和倡導科學的、深入的、系統的田野調查及以田野調查新材料為基礎的原創性研究。

科學研究

經反覆論證,未來三年的科研將圍繞“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基礎理論”、“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樂器的改良與運用”、“廣西少數民族服飾與服裝研究”、“廣西少數民族與東南亞各民族傳統藝術之比較”四個重點研究方向推進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的研究,設立相應研究課題,推出一批較高質量的成果。

民族音樂研究方面擬完成的項目有:“廣西少數民族宗教音樂研究”、“廣西少數民族與東南亞各民族樂器之比較”、“侗台語各民族音樂文化”、“壯侗語各民族多聲部民歌研究”、“瑤族音樂文化”、“獨弦琴的改良與教學”、“天琴的改良與運用”、“骨胡的改良與運用”、“廣西音樂創作民族化研究”等9個項目。這些研究課題,大部分涉及東南亞各國有關民族的音樂,意義不言而喻。

人才培養

基地的建設不僅要出成果,還要通過科學研究培養高素質的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學術骨幹。三年內,“基地”積極與相關二級學院、系合作,依託現有的本科專業與碩士點,培養研究少數民族藝術的人才。民族音樂理論等碩士點已招生多屆,培養了十多位研究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的高級人才。音樂學院也開始招收民族音樂學專業本科生,將為碩士研究生培養充足的後備力量。同時,還要通過接納訪問學者、舉辦短期培訓班等形式,為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培養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研究骨幹,為少數民族藝術研究隊伍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基地的專、兼職人員正著手編寫《廣西民族民間音樂概論》、《壯侗語各民族音樂文化》、《瑤族音樂文化》、《壯侗語各民族多聲部民間歌曲》等作研究生的選修課教材;編寫《獨弦琴教程》(已出版)、《天琴教程》、《骨胡教程》等作特色樂器演奏專業的主修教材。

學術交流

擬從如下幾方面積極推動學術交流。
1、從2005年開始,以三年為一個周期,每年舉辦一次學術研討會:第一年為全區性;第二年為全國性;第三年為國際性(主要邀請東南亞各國學者)。
2、加強同國內外相關藝術院校的聯繫與合作,邀請同行專家來校講學,儘快吸收本學科的最新信息,掌握本學科的前沿動態。
3、每年派出國訪問學者2人,接受國外訪問學者2人以上。
4、製作網頁,開設網站,通過網際網路交流信息。

諮詢服務

在開展基礎研究的同時,高度重視套用研究,致力於為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1、每年至少要為自治區黨委、政府、文化、教育或有關部門提交一份諮詢報告,供決策參考。
2、為每年一度的“南寧國際民歌節”和“南博會”提供有關廣西和東南亞地區的民族藝術、民族風情和民族審美情趣的諮詢服務。
3、為廣西音樂創作和其他文藝創作的民族化探索提供諮詢服務。
4、以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研究成果為基礎,積極參與政府發展規劃的制定和經濟開發工作,積極宣傳歷史悠久、光輝燦爛的少數民族文化,提高廣西少數民族的知名度,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對外開放和發展。

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研究前景廣闊,研究基地的建設任重道遠。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研究所將充分發揮自己在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研究領域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優勢,在學院領導的指導下,與相關院、系通力合作,不遺餘力地為“廣西少數民族傳統藝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創造有利條件,如期地將其建設成合格的、高質量的“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榮譽

這些研究成果先後獲國家民委和新聞出版署聯合頒發的“首屆中國民族圖書獎”一等獎1項;國家民委頒發的“社會科學優秀獎”一等獎2項;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頒發的論文評選二等獎1項;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頒發的“廣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廣西社科聯頒發的“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廣西音協頒發的“音樂民族風格徵文”一等獎1項。1人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授予榮譽勳章。

盤點有關藝術研究所

藝術研究可以理解為研究藝術,即對藝術的研究,類似科學研究,學術研究,只是研究的主題換成了藝術,對藝術進行思索,探討,利用證據,事實等等對藝術中抽象的概念進行分析總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