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11月,這標誌著北大第一次確定了書法藝術學科,把書法藝術引入其教育體系和教育制度當中。而北大廣博的文化資源、思想資源注入當代書法藝術領域,對當代書法發展,其意義重大。

簡介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由季羨林、任繼愈、饒宗頤、文懷沙、沈鵬、歐陽中石等先生任顧問,金開誠教授擔任所長,王岳川教授擔任副所長。在北大雄厚師資力量的基礎上,北大書法所聘請了沈鵬、歐陽中石、李學勤、劉正成、曾來德等學者、書法家為客座教授,聘請文懷沙、周汝昌、馮其庸、程大利、葛兆光等學者、藝術家,香港、澳門、台灣地區,以及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美國等著名的藝術家、學者授課和指導研究生的藝術創作活動。

北大書法所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在海內外招收書法學碩士研究生和書法學博士研究生。2004年秋招收了北京大學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生課程班研究生66人。北大書法所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對外學術和藝術交流,舉辦書法藝術論壇和海內外書法交流展覽;在日本、韓國、美國舉辦高校師生書法交流展;出版書法藝術教材和刊物;開設了北大書法藝術網站。

特色

北京大學的書法藝術傳統深厚,可謂淵源有自,名家輩出。北大百年,書法實踐和理論建設上有著輝煌的歷史。北大書法藝術教育必將繼承北大的藝術教育傳統,從而具有鮮明的人文色彩,強調書法藝術的學術性、文化性,顯示其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並重的特色。北大“兼容並包”“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的傳統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敬業精神,將“文化書法”作為辦學宗旨,必將極大地推動北大書法藝術教育與研究,為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做其應有的貢獻。

2003年11月8日,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成立,接續了五四時期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書法文化理念。六年來,北大書法藝術研究所依託北京大學深厚歷史積澱和雄厚文化資源,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班畢業作品展開幕式現場致力於拓展“文化書法”的理論內涵,不斷進行書法文化實踐,注重東方話語的跨文化國際眼光,倡導在“走近經典”、“走進魏晉”的過程中堅持以“守正創新”再創新的書法經典。

特點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從文化書法、大學書法、國際書法等角度促進東方書法文化參與當代文化進程,強調書法的文化性、生態性和精神性,致力於人類精神生活的和諧和完善。東方書法文化的推進,不僅將進一步提升東方文化形象和內在精神,同時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時候,以其獨特的精神文化內涵而具有了世界性的意義。

成就

六年來,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全體師生,通過艱苦努力,開拓出一條嶄新的道路。通過招收兩屆書法研究生約130人,辦《北大書法》、出版學術著作《北京大學書法所“文化書法”研究教學叢書》7本,出版《北大學術書法研究生書法精品集》20本、召開國際書法會議和舉辦國際書法展近八次。

北大書法所迄今為止已經招收了兩屆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班。此次展出書法作品100餘幅,均從第二屆書法研究生班的學員作品中精挑細選而來,其中有些作品已多次赴海內外展出,代表了北大在書法藝術領域探索的新成果;同時展出的還包括原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嵐清同志、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張海先生等題贈給北大書法所的重要作品。本次展覽的作品均收入《北京大學第二屆書法研究生班作品集》,並於2009年4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正式出版。

發展歷程

北京大學 的書法藝術傳統深厚,可謂淵源有自,名家輩出。北大百年,書法實踐和理論建設上有著輝煌的歷史。北大書法藝術教育必將繼承北大的藝術教育傳統,從而具有鮮明的人文色彩,強調書法藝術的學術性、文化性,顯示其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並重的特色。北大“兼容並包”“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的傳統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敬業精神,將“文化書法”作為辦學宗旨,必將極大地推動北大書法藝術教育與研究,為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做其應有的貢獻。
2003年11月8日,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成立,接續了五四時期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書法文化理念。六年來,北大書法藝術研究所依託北京大學深厚歷史積澱和雄厚文化資源,
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班畢業作品展開幕式現場
致力於拓展“文化書法”的理論內涵,不斷進行書法文化實踐,注重東方話語的跨文化國際眼光,倡導在“走近經典”、“走進魏晉”的過程中堅持以“守正創新”再創新的書法經典。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從文化書法、大學書法、國際書法等角度促進東方書法文化參與當代文化進程,強調書法的文化性、生態性和精神性,致力於人類精神生活的和諧和完善。東方書法文化的推進,不僅將進一步提升東方文化形象和內在精神,同時在面對西方文化的時候,以其獨特的精神文化內涵而具有了世界性的意義。
六年來,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全體師生,通過艱苦努力,開拓出一條嶄新的道路。通過招收兩屆書法研究生約130人,辦《北大書法》、出版學術著作《北京大學書法所“文化書法”研究教學叢書》7本,出版《北大學術書法研究生書法精品集》20本、召開國際書法會議和舉辦國際書法展近八次。
北大書法所迄今為止已經招收了兩屆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班。此次展出書法作品100餘幅,均從第二屆書法研究生班的學員作品中精挑細選而來,其中有些作品已多次赴海內外展出,代表了北大在書法藝術領域探索的新成果;同時展出的還包括原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嵐清同志、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張海先生等題贈給北大書法所的重要作品。本次展覽的作品均收入《北京大學第二屆書法研究生班作品集》,並於2009年4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正式出版。
北京大學書法所碩士生(書法學方向)培養方案
培養方案
在全球化時代運用多種前沿理論和考古新發現,重新闡釋中國書法的歷史發源和現代性問題,力求使通論和專論相結合,思潮研究和個案研究相結合,展示中國書法的文化魅力和審美精神,揭示書法的藝術規律和文化底蘊。
培養目標
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學風嚴謹,品行端正,有較強的事業心和獻身精神,積極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具有較好的整體素質和較強的創新能力,系統掌握美術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並具有本專業方向的專門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及方法,會使用電腦,掌握至少一門外國語,能夠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理論與專門知識從事科學研究及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可在高等院校、藝術研究機構、博物館、新聞出版、國家文化藝術管理部門以及相關的文化產業等從事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並可進一步攻讀相關學科的博士學位。
學制三年
應修學分:38學分,必修課24個學分。其中政治5學分,英語4學分,專業必修課15學分,專業選修課14學分。每個研究生的課程選擇需徵得導師同意。補修本專業本科課程,經導師批准,可計為選修課,但學分減1,即本科生的3學分課程計為2學分。每學期(第2-5學期)聽講座2-4次。專業必修課以70分為及格。另有教學實習(不計學分)
專業課程(主要)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3金開誠
書法藝術專題(選講)3金開誠
中國書法文化研究3王岳川
書法美學3王岳川高譯
中國古代書法理論3盧永璘
海外中國書法研究3王岳川
招生導師
金開誠教授王岳川教授
課程內容提要
課程編號:開課學期:2004年一學期周學時/總學時:3學分:3
課程名稱: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英文名稱: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Outline
教學方式:講授(金開誠教授)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形態;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神魅力和生命力;
教材:
自編講義
參考書:
課程編號:開課學期:2005年一學期周學時/總學時:3學分:3
課程名稱:書法藝術專題
英文名稱:SpecialtopicsinArtofCalligraphy
教學方式:講授(金開誠教授)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
分析所謂的“漢字象形論”
書法藝術的形式
書法藝術的內容
中國書法與文化的內在關係
教材:
自編教材
參考書:
課程編號:開課學期:2004年二學期周學時/總學時:3學分:3
課程名稱:中國書法文化研究
英文名稱:CulturalStudiesofChineseCalligraphy
教學方式:講授(王岳川教授)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
本科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書法藝術源流論,
書法文化美學論,
書法文化對話論。
中國書法的文化研究。
主要通過對中國書法與文化的關係,中國書法的文化魅力的討論,弄清中國書法藝術基本源流和內容、書法文化美學精神和審美魅力,以及全球化中中國書法文化輸出等問題。《中國書法文化》一課注重在新世紀的文化語境中,以中國書法與西方藝術進行“差異性”、“多元性”對話,達到多元互補、和而不同,在“闡釋文化中國”中力求減低“文化誤讀”。
教材:
王岳川著《中國書法文化精神》,韓國漢城新星出版社2002年版。
參考書:
金開誠、王岳川主編《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課程編號:開課學期:2005年二學期周學時/總學時:3學分:3
課程名稱:書法美學
英文名稱:CalligraphyAesthetics
教學方式:講授(王岳川教授、高譯副教授)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
本課程主要從書法美學的本質,書法美學的美感,書法美學的藝術特徵,書法美學的當代意義等方面入手,分析傳統書法美學、現代書法美學、和後現代書法美學的斷裂與聯繫,從而從深層次上把握書法藝術的審美本質。
教材:
金開誠、王岳川著《書法藝術美學》,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5年版。
參考書:
葉秀山著《書法美學引論》北京∶寶文堂書店1987
金學智著《中國書法美學》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課程編號:開課學期:2004年一學期周學時/總學時:學分:
課程名稱:中國古代書法理論
英文名稱:ChineseAncientCalligraphyTheories
教學方式:講授(盧永璘教授)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
中國傳統的書法理論資料豐富而又駁雜。本課程擬擷取其中的精華內容進行解析,上自漢代,下迄晚清,厘為六章,章若干節。力求闡明各時代重要書法論著的理論特點,以及它們之間承傳嬗變的大致經絡;並適當聯繫中國傳統文學理論和現當代書界、文壇現象,作對比性、反思性的探究。
教材:
自編講義
參考教材:
《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
課程編號:開課學期:200一學期周學時/總學時:3學分:3
課程名稱:海外中國書法研究
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碩士生(書法學方向)
英文名稱:OverseaStudiesinChineseCalligraphy
教學方式:講授(王岳川教授)考試方式:開卷或論文寫作
內容提要:
西方對中國書法的研究
東方各國對書法的研究
中國書法文化與海外華人書法
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國當代書法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書法前景
中國形象與中國書法文化
發現東方與中國文化輸出
教材:
自編教材
參考書:
王岳川著《中國書法文化精神》,韓國漢城2002年版。
王岳川著《發現東方》,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
北大書法藝術研究所機構設定
顧問:季羨林任繼愈饒宗頤文懷沙沈鵬歐陽中石蘇立文張海
所長:金開誠
副所長:王岳川
北大教授:金開誠陳玉龍楊辛程郁綴王岳川盧永璘高譯(副教授)
客座研究員:覃志剛李學勤劉正成曾來德張旭光曹寶麟王家新徐寒
鄒濤葉欣胡秋萍劉墨樽本樹村高木聖雨西島慎一
權昌倫李敦興金炳基李鍾淑
辦公室主任:牛耕耘

盤點有關藝術研究所

藝術研究可以理解為研究藝術,即對藝術的研究,類似科學研究,學術研究,只是研究的主題換成了藝術,對藝術進行思索,探討,利用證據,事實等等對藝術中抽象的概念進行分析總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