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捷運6號線二期

廣州捷運6號線二期

廣州捷運六號線西起白雲區的金沙洲,向東南穿越荔灣區、越秀區,之後折向東北,經天河區,止於天河區(二期止於蘿崗區)。線路大致呈“U”型走向,主要經過坦尾、珠江北岸、先烈路、廣州大道北、燕嶺路、廣汕路、開創大道,代表色為紫紅色,共設22座車站,1個車輛段和1個停車場,車輛編組為四節編組。

簡介

廣州捷運6號線二期廣州捷運6號線二期
六號線首期潯峰崗至長湴段於2013年12月28日14:00開通試運營(一德路站和沙河站暫緩開通)捷運公司表示,經過多方努力,六號線首期開通初期的高峰行車間隔即達3分22秒,是廣州捷運運營史上開通初期實現最小行車間隔的線路。
據了解,六號線跑完全程用時48分鐘,全程票價6元,潯峰崗站首班車時間是6:00,末班車時間是22:50;長湴站首班車時間是6:10,末班車時間是23:15。
六號線起點為廣州西面的金沙洲地區的潯峰崗,高架跨過北環高速公路後沿金沙洲路中央往東南方向前進,於沙鳳村東側以白沙河大橋橫跨珠江支流,連線到大坦沙島之沙頭頂。之後線路轉向正南,由高架轉入地下隧道,往南至雙橋路側坦尾站與五號線換乘。線路下穿廣茂鐵路後,斜穿珠江支流,於舊廣州南站大地沖範圍內多寶路處設如意坊站。線路沿黃沙大道往南抵達大同路處的黃沙站,與一號線換乘。之後線路沿六二三路,

建設圖

廣州捷運6號線二期廣州捷運6號線二期
穿過文化公園,人民南路,沿一德路抵達海珠廣場與二號線換乘。繞過廣州解放紀念碑後,依次經過泰康路、萬福路、越秀南路後,穿過東華南路及大沙頭路附近的一大片建築物,抵達東湖站。隧道下穿東山湖,折往東北方向,沿東山大街、龜崗大馬路、署前路,在東山口站與一號線再次換乘。隨後線路輾轉沿農林下路往北,於區莊站與五號線再次換乘。之後線路以小半徑曲線轉入先烈中路,再轉入廣州大道北、興華路,與三號線支線在燕塘站換乘。線路沿燕嶺路往東北行進,於天河客運站與三號線換乘,最後沿天源路抵達終點長湴站。

亮點一

換乘站最多

六號線首期是廣州市建成投入使用的第9條捷運線路,它對落實城市戰略發展規劃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據悉,與一、二、三號線等貫通南北或者東西走向的骨幹線不同,六號線首期是在既有線網下加強城市中心組團與東北向、西北向客流連線的重要捷運線路。它向西挺進金沙洲,較好地緩解該地區的交通壓力,二期工程向東深入,加快蘿崗地區的開發和發展,從而實現了中心城區向東、西兩個方向的聯繫和延伸,形成帶動東西兩翼發展的新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六號線首期是目前捷運線網中開通初期換乘站最多的一條線路。”捷運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條全長24.5公里,有22座車站的六號線首期,西起金沙洲的潯峰南山腳,東至天河的長湴,沿途跨越白雲、荔灣、越秀、天河等多箇中心城區,其中7座車站分別與現有的4條線路換乘。它的建成開通,將極大增強捷運線網的通達性,能夠讓新城區的市民通過六號線首期換乘至其他老線路,便捷地到達中心城區。

亮點二

間隔最短
捷運公司預計,六號線首期開通首月,至少將使沿線近70萬市民直接受益,而線網日均客流將超過650萬人次大關。據了解,為了安全、快速應對開通後的大客流,捷運公司將採取多項措施全力以赴:一是六號線首期將在開通初期即實現3分59秒的高峰行車間隔,成為了廣州捷運有史以來新開通線路初期行車間隔最小的線路。二是在高峰行車間隔的基礎上,於7:40-8:30、17:30-18:30客流尖峰時段,全線再增投4趟空車跑全程,最小行車間隔為3分22秒,以疏導大客流。三是為確保高峰期大客流的運輸安全,將在全線13個車站執行早高峰常態化客流控制,全線9個車站執行晚高峰常態化客流控制。
為了應對開通設備磨合期可能出現的故障,捷運公司將採取多項措施嚴陣以待:一是提高保障等級,各設備部門加派人手對行車客運關鍵設備“加密巡檢、駐點值班、快速處置”。二是聯合參建單位保障,提前聯合各供應商、參建單位開展保障服務,確保各專業設備設施安全可靠運行。三是各層級“包保”,開通初期的尖峰時段,捷運公司將安排各級管理人員對口“包保”線網大客流車站,做好現場巡查、客運疏導及文明乘車指引等工作。

亮點三

站內設定公共廁所

“六號線首期普遍設有公共廁所,這是廣州捷運建設史上的第一條。”捷運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設計人員克服地下空間的困難,儘量充分利用站廳、站台或者通道的位置,在六號線首期絕大部分車站都設定了廁所。據了解,車站在蹲位分配上充分考慮到各方的需要,六號線首期車站男女廁比例基本達到了1:2。男廁一般有1到2個,而女廁普遍有3到4個,在絕大部分的車站另外設定了無障礙廁所,甚至部分車站的無障礙廁所還男女各一個。(註:文化公園站、一德路站和北京路站廁所分別設在遠期建設的八號線、出入口和合建通道上,日後再同步開通;區莊站不具備建設站內公共廁所的條件)

另外,六號線還有大量的服務設施進行了改善,充分體現人性化。比如,車站外的導向柱增加站名和“國標”,使乘客能更清晰地找到具體的捷運入口;對7個換乘站進行設計最佳化,避免乘客換乘時間太長和過於擁擠;增設大量無障礙設施,方便殘障人士乘坐捷運;首次引進可找紙幣的新式自動售票機,減少乘客購票找零後的不便。

亮點四

首條宣傳歷史文化專線
西關大屋東山洋樓,從千年商都到紅色革命,六號線成為了廣州捷運建設史上首條專題宣傳歷史文化標誌的捷運線路。據了解,六號線首期根據車站所處地理位置和歷史環境,選取文化公園站、海珠廣場站、北京路站、團一大廣場站、東山口站、黃花崗站等6個特殊站,在站廳層的牆面增加大幅的文化藝術牆,把西關窗花、千年商都、中國革命和老廣文化融入到捷運站當中,全方位詮釋廣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捷運公司表示,廣州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不僅有著“千年商都”之稱,更有著中國偉大的革命記憶。如何使車站的裝飾設計體現廣州的歷史文化內涵,成為了設計者必須思考的問題。據了解,新一輪捷運線網裝修總體概念設計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今後新建的線路也將結合所經地域的不同特點,展現廣州豐富的自然地理和歷史文化特色。

亮點五

增設輪椅區
增輪椅區每節車廂內都增加了1個輪椅區及輪椅扶手、安全帶,殘疾人乘坐捷運時可以將輪椅安全固定在扶手上。

亮點六

最佳化空調系統
每節車廂從原有1個大排風口調整為8個小排風口,排風口位置從車廂頂部調至均勻分布在車廂下部,能有效延長空調空氣迴路,加大空氣流動,車廂內的空氣溫度更均勻、舒適。

亮點七

兩級制動提高安全
為了兩級制動提高安全,採用電制動和氣制動兩級保護,電制動力不足減速時,氣制動及時補充。

亮點八

採用懸掛式“易拉寶”
客流控制告示懸掛採用懸掛式“易拉寶”,上有客流控制提示。使用時拉下,不用時收合。不占地,易看見。

亮點九

羊城通打電話
使用羊城通打電話可用站內IC卡電話,也可刷羊城通付費撥打。

亮點十

高架站當過街天橋
高架站台不淋雨3個高架站均兼具過街天橋功能。高架車站的站廳、站台採用全包式的設計,遮陽擋雨。

未來發展

六號線延伸段的規劃設計已經開展良久。從長湴站沿天源路、廣汕路、開創大道延伸至蘿崗香雪的六號線東延伸段(又名6號線2期),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覆,正在進行工程的整體設計階段。東延伸段將設植物園、龍洞、柯木塱、高塘石、黃陂、香山路、科學城東、暹崗、蘿崗及香雪共10站。而規劃中東端會由香雪繼續向東延伸,經香雪公園到達永和終止。同時西端亦有建議,從潯峰崗站延伸至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範圍內。現此建議已經被否決。

設定站點

六號線首通段全長24.4公里,大致呈西北至東南、西南至東北走向,西起白雲區的潯峰崗,止於天河區的元崗,主要經過大坦沙、珠江北岸以及先烈路,沙河以及廣汕公路。這條線路非常複雜,不但兩次穿越珠江,還多次穿越大小河涌和多處立交橋以及內環路。位於金沙洲境內的潯峰崗、橫沙、沙貝三站之間,因為地下溶洞地質複雜,將建為高架,長度為2.81公里,其他區間的線路為地下隧道。

途徑車站

一期

六號線一期全長24.5公里,全線共設22座車站,其中七座為換乘站,另外有兩站預留了與未來新線的換乘條件,而文化公園站則直接建設為換乘站,可供以後的8號線北延段(鳳凰新村~白雲湖)使用。位於金沙洲內的三座車站(潯峰崗、橫沙及沙貝)為高架車站,其餘車站均為地下車站。值得一提的是,五號線坦尾站為高架車站,六號線坦尾站為地下車站,因此該站將採用高架-地下的換乘設計。

二期

二期通車後,全線將有32個車站。

換乘站

黃沙站、東山口站換乘1號線(站廳換乘)
海珠廣場站換乘2號線
天河客運站換乘3號線(站廳換乘)
燕塘站換乘3號線(北延段)
坦尾站、區莊站換乘5號線
將於通車一段時間後才會成為換乘車站的有:
文化公園站(換乘八號線,八號線二期建設中
沙河站(換乘十一號線,十一號線規劃中)
規劃中的換乘車站有:
如意坊站、沙河站換乘11號線(已作預留)
暹崗站換乘21號線
而植物園站在建設時將會預留拆解條件,待未來該站以東路段拆解成另外一條路線獨立運營後,此站亦會成為換乘站。

行車安排

六號線首期採取單一路線運營,所有列車皆往返潯峰崗站及長湴站之間。
而六號線二期的工程可行性報告中指出,待二期開通後,首期和二期路段將貫通運營,初期將採用長短線(大小交路)運營,近、遠期則採取單一路線運營.

客流控制

由於6號線的早期規劃失誤及車廂編組過短方面等歷史遺留問題,結合開通前的調研和分析,6號線預測日均客流將達70萬人次,線網日均總客流將超650萬人次。
為確保高峰期大客流的運輸安全,6號線不僅加大運力之外,還計畫在全線大部分車站執行常態化客流控制,在工作日早、晚尖峰時段預計為7:30-9:00、17:30-19:00。車站已做好“一站一預案”,並提前反覆演練,必要時將聯合地面管理部門進行秩序引導。出入口也將視情況增設遮陽傘和客流控制提示易拉寶。
早高峰執行客流控制的車站:
橫沙、沙貝、海珠廣場、河沙、如意坊、文化公園、東山口、天平架、沙河頂、黃花崗、東湖、區莊、燕塘。
晚高峰執行客流控制的車站:團一大廣場、北京路、海珠廣場、文化公園、東山口、沙河頂、黃花崗、東湖、區莊。

車輛段

初期計畫的六號線西起潯峰崗,東至高塘石,於線路西端設潯峰崗停車場,線路東端設高塘石車輛段。後由
6號線(沿江線/蘿崗線)路線(紫紅色)
於初期線路建設範圍僅為潯峰崗至長湴,因此潯峰崗停車場亦設有試車線、列車卸載設備,以承擔初期的車輛段功能。同時,六號線的控制中心亦設在潯峰崗停車場內。隨著六號線東延伸蘿崗段日益明確,六號線東延伸將在蘿崗區荔紅路東側設蘿崗車輛段。加之高塘石車輛段原位置的農地徵用較為困難,因此將車輛段移到蘿崗區域內,亦可加快征地的進程。

票價

新開通的六號線首期票價按《關於廣州捷運線網票價有關問題的復函》(穗價函〔2006〕386號)規定的里程分段計價辦法核定。(即:起步4公里內2元;4~12公里內每遞增4公里加1元;12~24公里內每遞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後,每遞增8公里加1元。)由潯峰崗到長湴全程6元。

使用列車六號線的列車,是整個六號線工程裡面最為撲朔迷離、峰迴路轉的部分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批覆,六號線將採用直線電機驅動的列車,四節編組。
但鑒於直線電機列車(簡稱L車)的載客量有機會難以滿足系統遠期的客流需求,因此廣州捷運內部亦有增加為五節編組列車的計畫,後因故取消。
2008年4月,六號線的列車整體招標結束,中標人為仍為中國南車株機有限公司,共108輛,27列。
同時招標結束後,廣州捷運亦責成廣州捷運設計院對六號線進行採用B型捷運列車、A型捷運列車的系統適應性研究。在此段時間內展開的六號線東延伸部分,已按照B型車進行總體設計。
2009年4月,根據不確定訊息,六號線仍然採用最初的系統設計,維持直線電機列車及四節編組。
由於廣州捷運與北車長客、系統供應商龐巴迪的談判破裂,遂廢標。則是將六號線一期與二期工程的列車打包招標,列車數量比之前的27列為多,勢必吸引更多的製造商參與競標。招標結果預計在下半年公布。
2010年2月,最終確定六號線將繼續使用現四、五號線正在使用的“南車四方-直線電機”車輛,訂單為204節,51列。

城軌列車

製造商:南車四方機車車輛
塗裝:車身以銀灰色為底色,中部為深藍色,上下各配上一條紫色飾帶。
設計時速:100km/h
最高運行時速:90km/h
列車數量:49列
車輛編成:4節編組(=Mc+Mp-Mp+Mc=)
車廂:鋁合金車體,長72米、寬2.8米
製造年代:2011年~2012年
電機傳動方式:VVVF交流直線電機傳動
6號線線路(沿江線/蘿崗線)
電化方式:直流1,500V(接觸網供電和第三軌供電)
暱稱:奧特曼、超人
備註:車門上方以走字LED屏和線路圖貼紙取代閃燈圖。
列車編組符號意義:
M—動車
Mcp—帶駕駛室和受電弓的動車
Mc—帶駕駛室的動車
Mp—帶受電弓的動車
Tp—帶受電弓的拖車
Tc—帶駕駛室的拖車
Tcp—帶駕駛室和受電弓的拖車
—全自動車鉤
—半自動車鉤
—半永久牽引桿

工程

一期工程

6號線一期線路及站點衛星圖
首期工程(潯峰崗~長湴)24.5公里,設車站22個。各站初步確定為:潯峰崗、橫沙、沙貝、河沙、坦尾(換乘5號線)、如意坊、黃沙(換乘1號線)、文化公園(換乘8號線(鳳凰新村~白雲湖規劃))、一德路(暫緩開通)海珠廣場(換乘2號線)、北京路、團一大廣場站、東湖、東山口(換乘1號線)、區莊(換乘5號線,並通過通道連線13號線(規劃))、黃花崗、沙河頂、沙河(暫緩開通)天平架、燕塘(換乘3號線體育西~機場南段)、天河客運站(換乘3號線番禺廣場—天河客運站段、規劃10號線)、長湴。

二期工程

二期工程(長湴~香雪)捷運六號線二期全長17.6公里,其中蘿崗區內長9.3公里。二期全部為地下線,設車站10個,總投資91.26億元,使用6節直線電機列車運行。計畫2015年建成通車,六號線二期車站分別為植物園、龍洞、柯木塱、高塘石、黃陂、金峰(原名香山路)、暹崗(原名科學城東)、蘇元(原名暹崗)、蘿崗及香雪共10站。
6號線線路
國家發改委已於2009年2月批准提前實施捷運6號線二期工程(長湴至長平村口)建設。捷運6號線二期工程(東延線)是蘿崗區科學城通往市中心區的快速通道。建成後,將迅速提升蘿崗區城市綜合交通環境水平,對蘿崗區加快發展,加快建設成為現代產業體系先導區、適宜居住城市示範區、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期建設進度

六號線二期蘿崗站、高塘石站、暹崗站均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的車站

車廂問題

六號線起於交通擁堵不堪的金沙洲地區,經過老城區眾多居民區、商圈、傳統批發市場,但車輛僅採取四節編組配備,原因是站台無預留而無法加掛車廂。廣州捷運預計,六號線開通後,全線網日均客流最少達到600萬,早高峰從金沙洲發出的列車滿載率接近滿員。因站台設計致無法增加車廂。
為了最大限度增加運力,六號線部分列車已拆除部分座椅以容納更多乘客。廣州捷運介紹,六號線先期到貨的40列列車中,後13列車每節車廂6人座椅由4條調整為2條。按照每平方米可站9個人計算,調整座椅布局後每列車可以多載80人。而廣州捷運此前曾發布,六號線開通初期尖峰時段行車間隔將達到3分45秒,即每小時發車16趟。以此推算,尖峰時段若全使用拆除座椅的列車,每車每小時運力則可增1280人左右。但由於拆改過的列車數量有限,高峰期間未必能全部採用。
廣州捷運還稱,除了上述措施以外,還將安排一定數量的備用車作為機動運力,採取定點投放等方式上線疏導客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