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廣州市屬普通高校,創辦於1964年。學院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獨特的辦學思路、優秀的師資隊伍、優雅的校園環境、鮮明的高職特色,致力於培養具有現代競爭意識和綜合職業能力、素質全面,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需要的實用型技術人才。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學院簡介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廣州市屬普通高校,創辦於 1964 年。

該校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獨特的辦學思路、優秀的師資隊伍、優雅的校園環境、鮮明的高職特色,致力於培養具有現代競爭意識和綜合職業能力、全面素質,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經濟發展需要的實用型技術人才。作為一所有著 42 年歷史的公辦高校,近年來,在不斷的改革、超越和發展中打下了穩固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步形成了知識、品格、才藝、技能四元並重的辦學風格。以獨特的思路和新穎的做法應對競爭,謀求突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形成了 “ 萬人學校,億元資產 ” 的強勁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該校設有環市東校區(校本部)、東川校區、從化校區、龍洞校區、黃埔校區、天一校區、太平校區、市政協外語學校等六個辦學點。教學設備充足、基礎設施完善,建有計算機網路、電工電子、製冷、汽修、語言、藝術設計等實驗室以及服裝車間、數控車間、機械車間、汽車檢測與維修車間、電工操作室等實驗室(實習車間)。擁有一支專業水平高、職業道德好、實踐動手能力強、思想穩定、結構合理、數量充足的專兼教師隊伍。引入競爭機制,實行目標管理、定期考核、優勝劣汰,通過各種途徑和一系列措施建設了一支勤勉敬業、勇於開拓、樂於奉獻、富有活力、具有創新能力的適應新世紀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教師、學科帶頭人、中青年骨幹教師和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隊伍。

在多年的辦學積累中,學院形成了以高職教育為主,成人大、中專學歷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技能崗位培訓等多種形式並存的辦學格局,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現設有機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程系、管理工程系、財經系、套用外語系、藝術與設計學院、石化工程系、系統工程系等 8 個系院。下轄廣州市總工會職業技術學校從化市技工學校。現有高職在校生 5965 人, 成人在校生 6759 人。中專生 2880 人,技校生 3264 人。 招生就業形勢喜人,高職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三年在全省名列前茅,去年學院總體就業率達到 99.26% 。

銳意改革,對高職教育全面創新,以培養“完整的人”為目標,教學內容按人生修養、基本技能、才藝培養、專業課程、就業訓練、升學複習、實踐鍛鍊、獎學助學等八個方面全面展開,並貫穿三年,努力探索“用最合適的方法培養最需要的人才”的高職教育的新路子。

在培養人才方面,特別突出“做人”的重要意義,先做人後做事,不成“人”也成不了“器”。體現在教學方面,實行一個學期“教”,三年時間“養”的方針,並以學生電子檔案、誠信銀行等先進手段相配合,真正落實“給我三年,還你一個有本領有教養的孩子”的承諾。

院系設定

機電工程系
機電工程系是學院最早成立的教學系之一,設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套用電子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專業。擁有一支以創新學術團隊為核心的,教學科研經驗豐富、師德高尚、技能高超、結構合理、團結向上、創新有為的高學歷、高職稱、高技能的專業教學團隊。現有教師3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高級講師1名、高級工程師5名、工程師1名、講師8名,雙師素質型教師所占比例達到50%,另從行業企業聘請了20多名高級技術人員或能工巧匠長期擔任兼職教師。
機電工程系現有現代化加工中心、數控技術實訓室、數控系統調試與維修室、金工實習基地、鉗工實訓室、機械製圖室、汽車拆裝室、汽車發動機室、汽車電器室、汽車一體化室、電工電子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PLC實驗室、電子測量實訓室、數控機房、仿真室訓室、特種加工實訓室、模具綜合製造實訓室等四十多個實驗、實習、實訓場所,實踐教學場地面積共有九千餘平方米,固定資產一千餘萬元。
機電工程系積極探索產、學、研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學模式,先後與廣州數控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博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莞澳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深圳創瑞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廣州市開物機電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科萊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深圳萊斯特自動控制有限公司、深圳正昌時代電源系統有限公司等多個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成立校外實習基地。在全體學生中大力開展“以賽促學”活動,近3年學生在國家、廣東省各類技能競賽獲得多項獎項,大力提升了學生的專業實踐綜合能力。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5000餘名合格畢業生。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外語與商貿系
外語與商貿系是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所屬的二級系院,是學校專業設定歷史最長、外語教學涵蓋面最廣、教師人數最多、學生人數第一的二級系院。外語與商貿系應教育領域中國際化趨勢的要求,根據國內外形勢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於2011年調整擴張組建更名而成。我系現開設有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商務翻譯)、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金融、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物流(國際物流)等6個專業。目前我系全日制普高學生有1900多人,歷年畢業生就業率最高達到100%,在同類專業中獨占熬頭。
外語與商貿系師資雄厚,教學設施齊全,教學效果顯著,深受學院師生和社會各界好評。我系現保持有一支穩定的專兼師相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除本系的專業教學外,還承擔著全院公共英語、函授英語、英語等級考試、外銷員、導遊以及外派勞務外語等公共外語的教學管理工作及培訓任務。
根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理念,外語與商貿系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能直接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特別是能適應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貿易等不同領域需要的各類國際商務複合型人才。在專業人才目標的指引下,我系通過校政企合作方式培養學生。目前,我系校政企合作的項目有:校內成立立品公司形成生產性運營實訓基地;校外與順風速運、金聖斯合作共建形成生產性實訓基地;與賽時、蘇寧等公司合辦訂單班培養學生;與廣州市科信局合作成立大學生愛心創業基地。

院徽設計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院徽以六角形為基本元素,三個元素構成一個“品”字,寓意是: 六角形,是自然界中最偉大、最合理的工程--蜂巢;是廣泛套用在各種大小工程中的一個螺絲釘;同時還是工程師手中的一個鉛筆頭。因此,無論是從自然、社會還是人都充分體現“工程”這一屬性。
品者,多人也;寓意我院人興才旺,人才輩出。
品者,品德、品格也。也象徵學院"教書育人"的教育屬性。
品字的造型同時也表示我院的多層次辦學、多校區組合、多力量的結合。
蜜蜂辛勤勞動的奉獻精神象徵我院老師無私奉獻的偉大師德。
“品”字造型也可以看作“人”字的造型,它象徵我院“以人為本”的人本教育思想。
整個標誌造型,以六邊形為元素、以“品”字為骨骼,以“人”字為意象,生動地反映出我院:"以人為本、傳承民族之優秀品德"為意念的育人思想。

院訓

立品、為學、稟藝、礪身

院訓是學院精神和靈魂的象徵,是學院辦學理念、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師生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的高度概括,對學院的形象風貌的塑造和建設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1、“立品”古語云:士品首在立志,學品首在立讀,做人首在立品。立品,對於一個人或是社會,都是至關重要的。

2、“為學”為學宜勤勉,宜思辯,是以學亦為學,教亦為學。教學道源互貫,並無二致。為學,成功之始也。

3、“稟藝”稟賦於藝,慎善用之。一技在手,終生受益。

4、“礪身”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發展。

校名出處

學院的名稱有以下幾層意思:

1、“廣州”首先指學院所在的區域是在廣州地區;其次是指學院為廣州市屬的公辦普通高等院校

2、“工程技術”代表學院的專業屬性,這裡的“工程”不是狹義的“建築工程”,而是套用科學知識使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的一種系統性專業性技術,"工程技術"是將

科學理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根本手段。可見,學院的專業方向是以科學技術綜合套用為導向,以工科為主,實現多學科的共同發展。

3、“職業學院”是按照教育部規定的普通高院的取名要求而定,表明學院是經過教育部備案的正規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4、學院英文名為"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GIT”。其命名的方式符合國際慣例,含義清楚。

5、學院在非正式場合下簡稱為“工程學院”。

歷任領導

院長鍾明(原廣州市副市長兼任)1964-1966
院長:鍾非(原市科委主任兼任)1974.5-1979.4
黨總支書記:陳超(原市教育局局長兼任)1975.9-1977.12
黨總支書記:陳展1977.12-1981.4
院長:梁超(原廣州市總工會主席兼任)1979.4-1988.10
黨總支書記:張耀球1981.4-1991.5
校長:洪國良1988.10-1990.12
校長:王文贊1990.12-1994.8
黨委書記:張忠邦1994.8-2002.3
校長:洪國良1994.8-2002.3

科學管理

學院奉行規則管理、效率優先、質量取勝的指導思想,大膽創新、力爭有為,堅持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努力探索教育特色,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目標,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和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在制度創新、技術開發、人才培養、專業設定、課程建設、學生管理、就業指導、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形成了自身的辦學特色:
一、教學管理嚴格實施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在全國同類學校中處於領先水平;
二、建設全國第一家機械博物館,校園文化氛圍獨特;
三、誠信第一,保證畢業生終身質量,首創畢業生免費回院進修的培訓制度;
四、專業設定與廣東地區經濟發展同步,學生學以致用,適應社會所需,學院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連年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五、為接軌國際教育、開闊辦學視野,積極拓展與境外的交流合作,每年有計畫地選派優秀的師生赴法國、香港、澳門等地交流、培訓;
六、特別重視學生的道德觀念和人文素質教育,承諾“給我三年,還你一個有本領、有教養的孩子”,學生在校除了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外,還將取得相應的專業技能證書,不僅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還有過硬的專業技能;
七、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積極開展助學扶貧工作。多年來,通過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優秀學生獎學金、特困生減免學費等措施,資助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
八、熱心社區公益事業,以助學、助業的形式,資助學院所在區域的下崗和殘疾等各種特殊困難人員的再就業培訓以及其子女的學業;通過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社區服務”、“為希望工程捐款”、“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等系列活動,真誠地回報社會。

師資隊伍

解中秀

1942年8月20日生,1965年7月參加工作。電子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職業技能鑑定高級考評員(維修電工)。日本山形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98~1999)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理事,東北地區高校電子技術研究會副理事長,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吉林省組委會委員,2004年廣州市工會系統優秀職工教育工作者。
現從事專業研究方向: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套用及柔性交流輸電(FACTS)技術
1965.7~1970.10吉林市教育學院研究員教師
1970.10~1973.10吉林市無線電二廠電子技術技術員
1973.10~1981.12吉林市計量檢定測試所無線電計量副主任
工程師,1979年評為市直機關先進工作者
1981.12~2003.9東北電力學院(現名東北電力大學)套用電子教研室主任,教授,學科帶頭人,1991評為院優秀教師
2003.9~2006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教授,04、05年度考核優秀
基於院立項項目“電子課程理論與實踐融合互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撰寫的教改學術論文“基於實踐性活動項目的理論與實踐融合互動教學模式研究”被全國高校電子技術研究會理事會與華北高校電子技術教學研究學會2006年會審核錄用,2006年7月發表於“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第16卷。

申海霞

機電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理學學士學位、研究生同等學歷。現在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從事計算機教學工作,計算機副教授。廣東省中專系列高級職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有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從教以來,注意總結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教訓與案例,在工作期間已撰寫多篇論文,現已發表的論文有:《多媒體教學網路在實際套用中的研究》、《應加強國民的計算機教育》、《論大中專院校計算機教育改革》、《略論辦公自動化技術》、《對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方向的思考》、《WORD文檔的編排及套用技巧》、《PowerBuilder浮點數的存儲範圍探討》等。
2006年分別主編、參編教材三部,並已出版教材《計算機套用基礎實訓指導》、《計算機套用基礎》、《Access程式設計》
2000年參加“青海省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公總計算機課教學競賽”獲得競賽獎。
2002年因教學成績顯著、科研成果突出獲得青海省2002---2003年度“小島獎勵金”。
2004年度獲得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學院“優秀教學獎”,
2005年獲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十佳人員"最佳教學獎,
2005年被廣州市教育局、廣州教育基金會授予“廣州市優秀教師”
2006年度獲得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學院“優秀科研獎”,
2007年獲廣州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顏偉文

機電工程系副主任,黨支部書記,政治高級講師和高級政工師。
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學歷。
主要負責機電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黨建工作。同時擔任了普高的兩課教育課程。
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有多年的班主任和輔導員的工作經驗,2006年受廣州市教育局聘任,兼任了廣州市班主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工作。

張文凡

1957年08月出生,高級工程師、廣東省職業技能鑑定電工組專家、國家職業技能鑑定高級考評員,1992年6月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無線電技術專業,並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碩士學位,現為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科帶頭人。
獲獎情況:
(1)1993-2000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副教授,1999年獲“河南省百名一線技術英傑”稱號。
(2)2003年以來以國家職業技能鑑定高級考評員身分參加廣東省職業技能鑑定維修電工專家組工作,平均每年參與指導、審核、評定技師或高級技師專業論文項目在30項以上。
(3)2003年至2005年,組織機電工程專業學生到廣州從化天馬機車公司(廠)、廣東三向教學設備公司(廠)、法國里昂工業資源學院培訓中心等實習基地實習,任實習指導教師。
(4)2004年以來,以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博士生身分參與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微細加工技術研究、機電液智慧型控制研究兩個研究組的有關省級立項科研項目(二項)。

產文良

機械工程學科講師、國家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評員,廣東工業大學機械製造自動化專業“高師碩士”。曾多次參加機械、數控類課程教科書編寫工作,如《數控工具機編程》(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CATIA製作範例》(參編,機械工業出版社)、論文《逆向工程在模具雕刻中的套用》(發表於《現代工程製造》雜誌)。由於教學業績突出,曾獲2005年度學院優秀教科研獎;獲2006年學院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工科組一等獎。

馮俊麗

1980年出生,CAD考評員、高級數控技能證,初級,2003年6月畢業於鄭州輕工業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現攻讀廣東工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碩士學位。

徐立平

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汽車運用工程專業,機械製圖考評員。講授汽車發動機、汽車電器、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機械製圖、CAD、汽車電路實訓等課程。榮獲05學年優秀教學成果獎、榮獲06學年優秀教學成果獎、05年年度考核優秀、學生最貼心人獎。

翟橙

美術講師、江南大學工業設計工程碩士,中國工業設計學會會員,中國圖形圖象學會會員。
曾獲2005年度學院優秀教科研獎;無繩電話機獲中南西南工會系統高校藝術教師作品一等獎,論文獲工會系統高校藝術教師論文三等獎,論文《藝術界》雜誌多次發表,設計作品多家單位採用。

吳志清

女,39歲。畢業於安徽理工大學機電系礦山機械專業,機械高級工程師、機械高級講師、先後參加計算機輔助設計、汽車新技術、數控車工等各種專業技能培訓,獲計算機輔助設計(機械)高級繪圖員、考評員、汽車維修工三級高級技能、數控車工高級技師等資格證書。主要科研論文有:《金屬網罩降低離心風機紊流噪聲試驗》(《煤礦機械》2005.3)、《四通閥控非對稱液壓缸伺服系統的動態特徵》(《煤礦機械》2004.7),參編《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全國交通高級技校通用教材2004.8-2005.2)。現任機電工程系專業教師,講授機電、數控、模具等專業相關課程。

袁根華

機電系教師、機械工程高級工程師.
江西工學院機械製造與設備自動化專業畢業。工作期間先後參加了瀋陽第三工具機廠的
數控工藝與編程技術學習班;省機械廳工程師繼續教育在職班的計算機技術、CAD、CAM學習;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全省大中型企業幹部經濟管理培訓,學習MBA相關經濟管理課程等.。
在江西宜春風動工具廠擔任過519車間技術員、助工,、廠團委副書記、熱鍛分廠廠長、支書兼管技術(工程師)、宜春風動工具廠技術助理、副廠長及高安市獨城鎮科技副鎮長等職。
從事過新產品中試階段與老產品改進的各類工輔模(五金模、壓鑄模、塑膠模等)的製造工藝與部分設計工作,鍛造、衝壓、壓鑄成型、金屬熱處理工藝服務與工藝制訂,分管全廠技術與質量等工作。先後主持參與開發混泥土輸送泵、稻麥聯合收割機、空壓機等。個人獲得多項省級、地級科技進步獎、優秀新產品獎。分管高安水泵廠、化工廠、地毯廠時,引進開發小型成套製藥機械、引進澳資成立中外合資江西華澳地毯有限公司。
在廣東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為理工系模具教研室教師、院學術委員會(自然科學)委員,指導過學生獲得兩項設計專利,兩次指導學生改進的機械工具獲得實習工廠的獎勵和獎金。

彭高宏

196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研究生在讀,汽車專業高級講師,高級技師,高級考評員。曾獲國家級職教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省級職教教科研成果獎多項。曾在《汽車維修技師》、《廣州汽修》等汽車和職教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0篇。現擔任機電系汽車專業一體化教學工作。

韓振檀

高級技術工人,鄭州水工機械廠內退職工。現就職於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機電工程系金工實驗室。

社團組織

學生經營公司與愛心基金會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學生經營公司歸屬財經系實訓內容,是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第一個引進ISO管理模式的非盈利性社團。學生經營公司通過自身努力,獲得大量盈利,該公司的盈利除了自身基本運作資金外,全部都捐獻給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愛心基金會,是愛心基金會的一個較大的資金來源。學生經營公司的創立為學院後來成立的立品公司和計算機服務公司提供了嚮導作用。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愛心基金會是在學院的倡導下由學生組織起來。該基金在扶貧助學、醫療福利方面給與很大的幫助。
立品公司
由原來的商儒坊轉變而來,商儒坊原來是在學生經營公司管理的商業街裡面的一個完全由學生組成的蜂格店。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學生經營公司把商業街的管理權交給商儒坊,而商儒坊更名為立品公司,歸屬於財經系管理。立品公司組成主要有管理人員與學生商家、非學生商家組成。
計算機服務公司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計算機服務公司屬於信息工程系學生服務公司(原信息工程系學生會)裡面相對獨立的一個社團。公司於2009年9月開始計畫建立,於2010年4月在學院和信息工程系的支持下邀請原學生會網路技術部提供技術支持而成立起來,是以提高實踐,提高技術為主要目的盈利性公司。公司嚴格按照ISO14000管理方式進行管理。公司因以計算機技術為後盾,而迅速壯大。現在計算機服務公司在學院電腦維護、網站建設與維護方面已經有明顯的貢獻。
該公司有以下精神:嚴格管理、認真負責、追求技術、倡導自由。嚴格管理:公司嚴格按照ISO14000管理,有著完整的管理手冊和崗位要求。
認真負責:要求每個員工必須按照自己崗位職責認真負責。
追求技術:鼓勵所有人多動手多操作,鼓勵對外交流技術
倡導自由:允許員工在不傷害公司利益和作者利益前提下把技術文檔對外發布,允許員工在不影響公司利益前提下自由組建小隊對外承包任務獲取個人收入,鼓勵員工把學到的技術授予其他人員,包括非公司內部人員。

校區分布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校區分布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共設五個校區:校本部(環市東校區)、從化校區、龍洞校區、東川校區、黃埔校區。

校本部

環市東校區,位於廣州市越秀區環市東路465號。學院辦公室、人事處、計畫與財務處、督導室、招生辦公室、新聞部、信息中心所在地。

從化校區

位於廣州從化市沿江南路302號。

龍洞校區

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天源路1121號。

黃埔校區

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石化路166號大院。

海珠校區

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同福東路644號。

校園景色(從化校區)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