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治療師

康復治療師

康復治療師負責康複評定、制定康復治療處方,對病患者進行功能恢復等相關治療;注意觀察病情、治療效果及反應,如有反應及時處理;並及時與臨床醫師(或稱“康復醫師”)討論治療方案,提出建議,指導康復護士對病人的康復護理。

基本信息

概述

康復治療師康復治療師

主要任務為使用身體運動和各種物理因子(電、光、熱、冷、水、磁、力等)作為治療手段,進行神經肌肉和骨關節運動功能的評估與治療訓練以及減輕疼痛;又用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手工藝治療、認知訓練等作業治療手段對患者進行細緻功能、認知功能、家居及社會生活能力等的評估和治療訓練,促進身心康復,重返社會,改善生活質量。康復治療師屬醫學相關領域專業技術人才,不屬醫師範疇。

學歷要求

要求大學康復治療專業專科以上(含大專)畢業,取得相應的高等教育畢業文憑。大專學歷應為高中畢業後經過大學本專業的專科(三年制)學歷教育;大學本科學歷應為高中畢業後經過大學本科本專業(四年制)學歷教育,取得理學士學位。

人文素質

1.具有正確的專業思想。對本專業的性質、作用和價值有較明確和深刻的認識,願意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人民服務,提高民眾的健康水平,促進患者康復。
2.具有人文關懷精神。遵守行業的道德行為規範,有良好的醫患關係。
3.具有務實、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工作負責,有計畫有條理,精益求精,對人對事正直、誠實。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患者有同情心和耐心,充分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難,設法幫助改善;新生患者,鼓勵其充分發揮潛能,促進康復。對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有創新精神。為解決康復治療中的難題不斷鑽研,進行技術革新。對集體和同事有敬業樂群精神。能與同事合作共事,發揮團隊協作精神。
5.具有較強的法紀意識。遵紀守法,能遵守有關醫療工作及康復治療有關制度和法規。

理論知識

1.具有本專業基礎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人體解剖學、運動學、生理學、人類生長與發育等)。
2.具有康復醫學及現代康復治療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並且較系統和深入地掌握物理治療學和作業治療學的基本理論。
3.具有與康復治療有關的神經科、骨科的一些疾病的臨床基本知識。
4.具有中醫理論的基本知識,較系統地掌握中醫康復治療(如推拿和中醫手法、針灸、太極拳等)的基本理論。
5.具有語言治療學、心理治療學、假肢及矯形器套用等的基本知識。
6.具有社會醫學、醫學倫理學、殘疾學的基本知識。
7.具有與運動功能障礙、日常生活活動障礙、認知障礙等有關的功能評定的基本理論知識。
8.具有一門外語知識及醫用統計學、計算機套用等基本知識。
9.具有相關的醫學法規和政策或行政指引的知識。熟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管理規範》等法規或行業指引。

專業技能

物理治療方面的技術能力

康復治療師培訓康復治療師培訓
1.能進行肢體運動功能評估,如肌力、肌張力、肌肉柔韌性、關節運動範圍、平衡能力、體位轉移能力、步行能力和步態以及身體姿勢等的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制訂功能訓練計畫。
2.能指導患者進行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練習。
3.能指導患者進行增大關節運動範圍的練習。
4.能指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包括徒手、利用假肢、矯形器、輔助器具等),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態。
5.能指導患者進行各種醫療體操,矯正體操,防治神經肌肉和骨關節的功能障礙及身體姿勢異常。
6.能為患者進行手法治療、推拿按摩治療及牽引治療。
7.能指導患者進行有氧運動,如健身步行、健身跑、功率腳踏車或步行機練習、改善心肺功能、調整精神狀態、增強體質。
8.能指導患者進行中國傳統運動療法,如太極拳、八段錦、保健按摩、松靜療法等。
9.能為患者進行物理因子治療,如電療、熱療、冷療、光療、水療、磁療等以及中醫某些傳統的外治理療法,治療疼痛、局部腫脹及其他病症。
10、能為患者進行有關保持和發展身體運動功能的保健康復宣傳教育。

作業治療方面的技術能力

1.能進行有關日常作業能力的評估,如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認知能力、職業能力及社會生活能力等的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制訂作業治療計畫。
2.能指導患者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能指導患者進行感知覺訓練。
4.能指導患者進行手功能訓練,改善手的細緻的、協調的、靈巧的功能性活動能力。
5.能指導患者使用生活輔助器具、輪椅、假手、矯形支具及其他輔助性用品用具等,補償或擴展活動功能。
6.能指導患者進行認知康復訓練。
7.能指導患者利用“工作簡化法”和“體能節省法”善用身體剩餘功能,防止勞損和過勞。
8.能指導患者進行手工製作治療(陶塑、紡織等),改善手功能及調整心理狀態。
9.能指導患者進行文娛治療、音樂治療、書法繪畫等藝術治療,調整精神及心理狀態。
10.能指導患者進行一些職業性的活動練習(如機件組裝、電腦操作、辦公室文秘工作)。
11.能指導患者對家居建築、設施、住所條件等有不適合殘疾情況者進行必要的調整。
12.能對患者進行有關改善日常生活作業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的保健康復宣傳教育。

其他康復治療方面的技術能力

1.能對失語症、吶吃患者進行簡單的語言訓練。
2.能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心理治療。
3.能配合假肢和矯形器專業人員,指導患者使用假肢和矯形器並進行相應的訓練。
4.具有一定的指導社區康復工作的能力。

相關能力

1.有較好的語言溝通技巧。能傾聽別人意見,並有效地表達個人意見,進行交流討論、啟發教育或徵詢意見。
2.有較好的社會工作能力
(1)能關心患者的全面康復,結合崗位任務,發揮相當於一個社會工作者的作用,幫助患者重返社會。
(2)能關心患者的社區康復和家庭康復,注意收集有關的社會信息、指導患者康復。
(3)對社會上各類康復資源中心有所了解,能及時介紹患者取得資源中心的幫助。
3.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工作有計畫、有條理,懂得有序地安排患者的康復治療、組織患者小組的康復治療活動,並在其他相關的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
4.有一定的教學輔導和參與科研的能力。懂得如何示範治療操作和進行講解;懂得康復治療臨床實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在指導下協助收集資料,進行試驗性治療等。

職業發展

1

全國各類康復技術人員不到2萬人,其中,康復治療師只有5000多人,大多是從神經內科、護理及中醫等其他學科進修後轉過來的。我國每年培養的康復治療師人數僅為700名。康復人才的匱乏是制約中國康復醫學事業發展的“瓶頸”。據估計,到2015年,中國至少需要35萬康復技術人才。

2

據了解,康復醫師還沒有專業的職業認證,只有相關的資格認證考試。且目前國內尚無康復醫師,已有的“康復醫師”大多是從臨床或中醫醫師考取主治後轉行到康復科範圍。康復醫師首先要經過5年臨床學習,再經過3年康復醫學專業學習。考取全國執業醫師(主治)資格證書,之後根據資質報考副主任康復醫師、主任康復醫師。
康復治療(醫)師則可參加國家康復治療(醫)師系列職稱考試。

培養院校

海南醫學院濱州醫學院、佳木斯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湖北醫藥學院、長治醫學院、武漢輕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河北聯合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溫州醫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徐州醫學院,南通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牡丹江醫學院、贛南醫學院、湖北職業技術學院,鄂州職業大學,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武漢民政職業學院,新鄉醫學院,等高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