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師

音樂治療師

音樂治療師是上世紀中葉興起於歐美的新興職業,該職業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但最初的那些年,音樂治療僅作為新興學科和新興研究領域為一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士所知,而真正作為專業職業的音樂治療工作者並不多,在近30年的發展中,中國音樂治療呈現出蓬勃的發展生機,並以其套用領域廣泛滲透學科深入等特點,逐步的進入與之相關的醫療、衛生、教育、社會工作等大型領域。

基本信息

簡述

音樂治療師音樂治療師

音樂治療師是上世紀中葉興起於歐美的新興職業,該職業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但最初的那些年,音樂治療僅作為新興學科和新興研究流域為一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士所知,而真正作為專業職業的音樂治療工作者並不多,在近30年的發展中,中國音樂治療呈現出蓬勃的發展生機,並以其套用領域廣泛滲透學科深入等特點,逐步的進入與之相關的醫療、衛生、教育、社會工作、等大型領域。

發展

音樂治療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職業呢?簡單的說,音樂治療師套用音樂等手段在醫療衛生、心理、康復、教育、救助、社會工作等領域對來訪者進行相應的治療工作的一門職業。從1944年和1946年,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肯薩斯大學先後建立了專門的音樂治療課程來訓練專門的音樂治療師開始世界上的第一批音樂治療師誕生了。從六十年到七十年代,一些歐洲國家,如荷蘭、瑞典、挪威、丹麥、和東西德國、澳大利亞、法國、瑞士、比利時、南斯拉夫、加拿大建立了音樂治療的專門機構或治療協會,七十年代後,又有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烏拉圭、日本、紐西蘭、以色列、芬蘭、義大利、波蘭、西班牙、南非、葡萄牙等國紛紛建立了音樂治療專業。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45個國家150所大學開設了音樂治療專業。在歐美已開發國家音樂治療已形成了一個社會職業,僅美國就有6000多名註冊音樂治療師在在精神病醫院、綜合醫院、老年病醫院、兒童醫院、特殊教育學校和各種心理診所工作。

工作範圍

從這個發展領域來看,世界各地的音樂治療主要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逐步興起的。

美國現在有6000多名音樂治療師工作在以下領域:

監獄 愛滋病 語言遲滯 性虐待與性虐待救助
產科 精神病 神經損傷 音樂家舞台緊張
視覺障礙 家庭治療 戒毒/戒酒 帕金森
學校 早產兒 性犯罪者 老年痴呆症
生理殘疾 腦部損傷 青少年犯罪 腦卒中後遺症
哮喘 rett 外科手術 正常成人心理治療
燒傷 臨終關懷 學習障礙 創傷後緊張綜合症
脊椎損傷 語言障礙 聽力障礙 兒童心理治療

教育培養

音樂治療師音樂治療師

學歷教育發展

中國音樂治療開始於上個實際80年代。 1988年中國音樂學院建立音樂治療大專班,由中國早期音樂治療專家張鴻懿等任教。後由於師資都原因,此專業很快停辦。但以1988年中國音樂學院招收第一屆音樂治療專業學生和1989年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的成立為標誌(張鴻懿:發展中的音樂治療,《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中國音樂治療開始了正式的專業化發展道路。中國的音樂治療發展與音樂治療最初形成的模式非常相似,也是由醫療和康復體系的輔助治療作為最初的發展和研究對象的。而後在八十年代,中國的音樂治療研究領域擴展到了兒童智力障礙與兒童孤獨症的發展研究領域,並在此領域中獲得了眾多的成果。除此之外就是關於傳統音樂治療觀的發展,在這一時期對傳統音樂治療理論的研究和挖掘成為後來所提倡的建立有中國特色的中西結合的音樂治療發展觀的基礎。1989年成立的中國音樂治療學會,每兩年開展一次年會。並組織各地各領域中音樂治療臨床工作者進行學術交流活動並推動音樂治療的研究與發展。在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的積極組織之下。為數眾多的音樂和醫療工作者投入到音樂治療的研究探索中來。但是,雖然在此期間眾多的醫療機構都進行過關於音樂治療的研究嘗試,但大部分都只是採用簡單的為病人播放“音樂處方”的形式。使得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這段時間裡。音樂治療的發展受到了一定局限性的阻礙。2003年中央音樂學院開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四川音樂學院開始招收音樂治療本科班。2006年江西中醫學院開始招生音樂治療本科護理班。隨後中國音樂治療專業教育紛紛崛起。職業教育發展

在各地及不同領域開展音樂治療工作。除了專業化教育,社會性的音樂治療師職業教育也是百花齊比較值得一提的包括:“欣德米特”實用音樂(成都欣德米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GEBmusik音樂治療師品牌認證培訓:主要從實用音樂的角度將音樂治療套用於音樂孕期管理、音樂成長、實用音樂拓展、音樂生命管理、家庭關懷、環境音樂等生活品質領域中國商業企業協會的音樂治療師認證培訓:該培訓的特點是擅長於音樂心理治療方向福建的音樂醫療師認證培訓:擅長於醫療領域等。由於中國音樂治療還在不斷探索與發展,現階段整處於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因此,職業教育主要偏向於品牌技能培訓的發展趨勢。2007年,長治醫學院開始招收音樂治療本科生。現第一批本科生已經畢業,投入到有關音樂治療的各個行業中工作。

就業前景

從中國音樂治療發展初期,音樂治療師這個職業名稱就常常被提及。音樂治療在我國發展30多年來,可以說,關於音樂治療師職業資格認證的合法化,正規化幾乎成為一代音樂治療工作者的夢想。

按照國外音樂治療的發展軌跡來看。在許多國家,每個醫院,每個社區心理診所都和相應的社會服務機構都配備音樂治療師和工作室,這個職業的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代表了一個國家醫療需求程度。比如現階段來說,我們國家人們對醫療的期待還停留在得了病然後治療的狀態,但是在許多國家他們已經走入了從預防到需求的醫療時代。也就是說象音樂治療這種與人們的精神需求認識有關的職業,將大量興起。在許多已開發國家,幾乎每個醫院都有一個音樂治療室,這些地方的音樂治療師以音樂作為手段為來訪者在心理、康復、麻醉、分娩、臨終關懷、癌症康復、醫院生活環境、疼痛控制、身心疾病維護等多個領域進行工作。除了以上談到的醫療領域。音樂治療師在教育領域的就業途徑也是非常廣泛。除了普通學校的心理教育、比較常見的就是特殊教育機構。音樂治療對孤獨症兒童和語言障礙、視覺障礙等的生活改善和成長輔助是非常有意義的。

著名人物

張刃,現為北京社會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音樂心理治療專家。

早年碩士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專業,資深音樂心理治療師,中國音樂治療學會會員大型多媒體音樂心理劇《癮型人》作曲家。長期從事音樂治療在青少年情緒干預及邊緣犯罪行為干預領域的心理研究及藝術(EAP)的臨床心理研究。在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雜誌》、《減低危害資訊》、《人民音樂》等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過多篇關於音樂治療臨床研究及成癮問題的學術論文。曾經擔任中央電視台4套、10套、12套及海外英文頻道相關心理欄目及北京電視台1套、3套、5套多個相關欄目的心理嘉賓。其他電台、報紙、雜誌及網路媒體也曾對其做過專門的報導。

音樂在普通人的耳朵里是一種審美的享受,而在張刃老師手裡卻能變成心理治療的一劑良藥。大型音樂心理劇《癮型人》中的所有案例,都是以曾經發生在張刃治療室里的真實臨床案例而改編,他把自己心理治療的音樂直接經過加工創作,緊密結合劇中人物命運的起伏,最終搬上了這部音樂劇的舞台。用張刃本人的話來說:"良藥苦口利於病,作為治療性的音樂就像是心理治療過程中的良藥,往往都不好聽甚至是很難聽、刺耳的。但正是這些能夠讓心理走上絕望的人康復的難聽的音樂,才讓舞台上的這些人物在舞台再現的過程中顯得那么真實而生動,倍加感人。"——摘自新浪報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