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君

【基本解釋】 2.先府君:對已故父親的尊稱。 (1)漢代稱太守為“府君”。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目】 府君
【拼音】 fǔ jūn
【基本解釋】
1.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先府君:對已故父親的尊稱。
3.碑文或墓志銘的碑額助語亦表示尊敬之意如《孫府君墓志銘並序》,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
《三國演義》:等到來兵涌到樓下,王睿才發現了孫堅,大驚,忙問:“士兵們自來請求賞賜,孫府君怎么也在這裡?”孫堅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來取你的首級。”王敘又問:“我犯了什麼罪?”孫堅回答:“坐無所知!”王睿走...

詳細解釋

探源

(1)漢代稱太守為“府君”。《後漢書·華佗傳》:“廣陵太守陳登忽患匈(胸)中煩懣,面赤不食。佗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
(2)指子孫對其先世的敬稱。歸有光《歸府君墓志銘》:“府君,我曾大父城武公兄弟行也。”
(3)舊時對神的敬稱。如:泰山府君

出處

1. 漢 代對郡相、太守的尊稱。後仍沿用。
《後漢書·方術傳下·華佗》:“ 廣陵 太守 陳登 忽患匈中煩懣,面赤,不食。 佗 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陳仲舉 ﹞為 豫章 太守,至便問 徐孺子 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羣情慾府君先入廨。’”
2. 舊時對已故者的敬稱。多用於碑版文字。
柳宗元 《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誌》:“以某年某月日,歸葬於某縣某原,祔於皇考吏部侍郎贈戶部尚書府君之墓。” 宋 歐陽修瀧岡阡表》:“皇曾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宋 司馬光 《司馬氏書儀·慰人父母亡疏狀》“先某位奄棄榮養”自註:“無官有素契,改先某位為先丈;無素契,為先府君。” 明 方孝孺 《鄭府君哀辭》:“ 洪武 丁巳秋九月十日, 浦陽 義門八世之長 鄭府君 年七十有二,卒於家。”參閱 清 王芑孫 《碑版文廣例》卷七。
3. 舊時對神的敬稱。
王度古鏡記》:“某是 華山 府君廟前長松下千歲老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