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南美洲國家]

巴西[南美洲國家]

巴西即巴西聯邦共和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1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是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是重要的開發中國家之一。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是2014年世界盃舉辦國。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位置

巴西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與其他南美國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外,與其他全部南美洲國家接壤)。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面積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巴西全國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占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地形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占全國面積的1/3。

水系

巴西境內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河流數量多,長度長,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

氣候

巴西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自然資源

巴西南比卡瓦拉族巴西南比卡瓦拉族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333億噸,占世界總儲量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3.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種礦物儲量豐富,鎳儲量600萬噸,占世界儲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錳、鋁礬土、鉛、錫等多種金屬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10%以上。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按當前消費量夠全球使用800年。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黃金礦和石棉礦。煤礦探明儲量101億噸,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復蓋率達57%。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行政區劃

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共有5564個市(2011年3月)。

各州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亞馬孫、阿馬帕、巴伊亞、塞阿拉、聖埃斯皮里圖、戈亞斯、馬拉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奧格蘭德、南里奧格蘭德、里約熱內盧、朗多尼亞、羅賴馬、聖卡塔琳、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

首都

巴西利亞風光巴西利亞風光

巴西利亞(Brasília)

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乾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第二年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乾濕兩季分別明顯,晝夜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人口245.5萬(2010年)。巴西利亞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2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4月21日,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

巴西利亞是南美洲建都時間最短的城市。1987年12月17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批准該城為“世界文化遺產”。

巴西利亞城市按照巴西著名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的“飛機型總體規劃圖”建設。

國家象徵

國名

巴西聯邦共和國(英語:TheFederativeRepublicofBrazil;葡萄牙語:RepúblicaFederativadoBrasil)簡稱巴西。

巴西一詞出自繁衍於巴西海岸的巴西紅木(英語:Brazilwood),巴西紅木在葡萄牙語中稱為“葡萄牙語:pau-brasil”,其中brasil意為像炭火一樣紅,由拉丁語brasa(“炭火”的意思)與後綴-il(來自-iculum或-ilium)構成。巴西紅木所產生的深紅色染料,引起了歐洲服裝業的重視,並引起了巴西早期的商業性開發。16世紀期間,當地原住民採伐大量的巴西紅木,由歐洲商人(多數來自葡萄牙,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銷往歐洲。

該地區原來在葡萄牙的官方名稱為“TerradaSantaCruz”(聖十字架之地),而販賣紅木的歐洲商人多稱“TerradoBrasil”(LandofBrazil),這一名稱最終取代了舊的官方名稱。早期水手也稱之為“鸚鵡之地”(TerradiPapaga)。

在巴拉圭官方語言之一的瓜拉尼語中,巴西被稱為“Pindorama”,此名稱由當地人所取,意為“棕櫚之地”。

國旗

巴西國旗呈綠色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中央為黃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藍色圓形天球儀。圓形白色綬帶上,書以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圓形上有白色五角星,象徵國家的26個行政區,而且那些星星的位置是1889年11月15日8點50分,新政府當天,里約熱內盧星星排列的位置(巴西的首都原是里約熱內盧,後來遷到巴西利亞)。綠色和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森林,黃色象徵礦藏和資源。

國徽

巴西國徽巴西國徽

巴西國徽圖案中間突出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團結。大五角星內的藍色圓面上有五個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圓環中有27個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聯邦區。大五角星周圍環繞著用咖啡葉和菸草葉編織的花環,背後豎立一把劍,劍柄在五角星下端。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共和國成立日)。

國歌

(HinoNacionalBrasileilo)

巴西獨立後的第一首國歌,是由佩德羅一世親自創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獨立的當天,創作了《啊祖國,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並親自在當晚聖保羅的愛國集會上演唱,由合唱隊伴唱,這首歌成為巴西的第一首國歌。佩德羅一世退位後,里約熱內盧國立音樂學院的創辦者,著名音樂家弗朗西斯科·達席爾瓦譜寫出一首後來成為巴西國歌的歌曲。

1909年著名詩人奧里索·杜克·埃斯特拉達重新填詞,經專家委員會審查,1922年被定為巴西國歌。國歌《聽伊皮蘭加的呼聲》回顧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羅一世在聖保羅郊外伊皮蘭加河畔發出“不獨立,毋寧死!”呼聲的情景,歌頌祖國獲得了獨立,充滿著巴西人民對祖國的愛國的情感。

國花

毛蟹爪蘭毛蟹爪蘭

毛蟹爪蘭,是原產巴西、墨西哥熱帶雨林中的一種附生植物,是巴西國花。體色鮮綠,莖多分枝,常成簇而懸垂,一根枝條由若干節組成,每節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數節連貫,似蟹爪,因而得名。其根緊緊攀附在巨樹高枝或懸崖峭壁上,不為風雨所動搖。

它自1818年被人們發現以來,至今已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經園藝家的選育,已培養出200多個優良品種。花期從頭年10月到次年3月,花色有白、紅、紫等,一株開花數朵,且無枝無葉,十分奇妙。毛蟹爪蘭以其株形優美、花色艷麗。巴西曾經將此花饋贈中國,豐富了中國蘭花珍品。

主要城市

首都:巴西利亞(Brasília)

巴西利亞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乾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乾濕兩季分別明顯,早晚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人口210萬。巴西利亞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

為了開發北部廣大地區,使內陸和沿海均衡發展,1956年,巴西將首都從大西洋沿岸的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高原中部的巴西利亞。建設者們考慮到地勢較高,氣候涼爽宜人的特點,設計了一座建築獨特、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市。設計者還巧妙地在流經巴西利亞的兩條小溪上築壩斷流,形成一個環抱市區,面積達46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用於調節城市空氣濕度。只用了大約3年時間,巴西利亞這座綠色的花園城市,就奇蹟般的出現在原本荒涼的紅土高原上。

巴西利亞是南美洲建都時間最短的城市。1987年12月17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批准該城為“世界文化遺產”。

城市按照巴西著名建築師盧西奧科斯培的“飛機型總體規劃圖”建設。

人口

人口概況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

巴西全國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MG 1900萬,里約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民族和移民

巴西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義大利、德國、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和葡萄牙等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後裔和義大利後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後代。

這樣在整個巴西,巴西人,葡萄牙人和非洲人開始頻繁混血。以前居住在這個地區的印第安人擁有這個地區明顯的文化特徵,比如黑白雜色被葡萄牙人認為是平安,並且開始向愛磨雷族人,後來引起了一場災難,他們開始襲擊並摧毀對內部的村莊。 1532年,自從SAO VICENTE建立以後,葡萄牙人開始以殖民者的身份來到這塊地方。由於18世紀採礦業的發展,葡萄牙的各州君王開始紛紛來到這裡,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從非洲安哥拉和米納來的奴隸,他們都屬於非洲土著人。從第一年的殖民統治開始,黑人的比例就開始極大的增長。

19世紀,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化開始受到刺激,德國人開始在1818年來到這裡,1875年,義大利人,1880年西班牙人,20世紀初,日本人,敘利亞人和黎巴嫩人開始相繼來到這裡。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東南地區發生了巴西最巨大的移民潮流,義大利人和葡萄牙人成為這次移民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為那個時候開始了奴隸解放運動,當時種植園以及剛剛興奇的巴西工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巴西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政治

1988年10月5日頒布的新憲法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取消總統直接頒布法令的權力。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94年和1997年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分別規定將總統任期縮短為四年,總統和各州、市長均可連選連任。國民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行使立法權,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主要職能是制定一切聯邦法律;確定和平時期武裝力量編制及兵力;制定全國和地區性的發展計畫;宣布大赦令;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批准總統和副總統出訪;批准或撤消總統簽署的臨時性法令、聯邦干預或戒嚴令;審查總統及政府行政開支;批准總統簽署國際條約;決定臨時遷都等。內閣為政府行政機構,內閣成員由總統任命。

第一部帝國憲法於1882年產生。1988年10月5日頒布巴西歷史上第八部憲法,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取消總統直接頒布法令的權力。在公民權力方面,憲法保障人身自由,廢除刑罰,取消新聞檢查,規定罷工合法,16歲以上公民有選舉權等。1994年和1997年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總統任期縮短為四年,總統和各州、市長均可連選連任。

聯邦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其主要職能是:制定一切聯邦法律;確定和平時期武裝力量編制及兵力;制定全國和地區性的發展計畫;宣布大赦令;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批准總統和副總統出訪;批准或撤消總統簽署的臨時性法令、聯邦干預或戒嚴令;審查總統及政府行政開支;批准總統簽署國際條約;決定臨時遷都等。

聯邦議會由參、眾兩院組成。兩院議長、副議長每兩年改選一次,可連選連任。參議長兼任聯邦議會主席。參議員81人,每州3人,任期八年,每四年改選1/3或2/3。眾議員513人,任期四年,名額按各州人口比例確定,但最多不得超過70名,最少不低於8名。現任參議長雷南·卡列羅斯(Renan Calheiros,民主運動黨),眾議長塞韋里諾·卡瓦爾坎蒂(Severino Cavalcanti,進步黨),皆於2005年2月當選,任期至2007年2月。

本屆聯邦政府於2003年1月1日成立,共設24個部。現內閣成員如下:副總統兼國防部長若澤·阿倫卡爾·達席瓦爾(José Alencar daSilva),外交部長塞爾索·阿莫林(Celso Amorim),財政部長安東尼奧·帕洛西(Antônio Palocci),發展、工業和貿易部長路易斯·費爾南多·弗爾蘭(Luiz Fernando Furlan),計畫、預算和管理部長保羅·貝爾納多(Paulo Bernardo),衛生部長溫貝托·科斯塔(Humberto Costa),教育部長塔爾索·任羅(Tarso Genro),土地開發部長米格爾·羅塞托(Miguel Rossetto),農牧業和供給部長羅伯托·羅德里格斯(Roberto Rodrigues),文化部長吉爾貝托·吉爾(Gilberto Gil),科技部長羅伯托·阿馬拉爾(Roberto Amaral),體育部長安熱洛·凱羅斯(Ângelo Queiroz),旅遊部長沃爾弗里多·馬雷斯·吉亞(Walfrido MaresGuia),礦能部長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郵電部長歐尼西奧·奧利維拉(Eunício Oliveira),法務部長馬爾西奧·托馬斯·巴斯托斯(Marcio ThomazBastos),環境部長瑪麗娜·席爾瓦(Marina Silva),勞動就業部長里卡多·貝爾佐伊尼(Ricardo Berzoini),社會福利部長羅梅羅·茹卡(Romero Jucá),交通部長安德松·阿道托(Anderson Adauto),全國一體化部長西羅·戈麥斯(Ciro Gomes),城市部長奧利維奧·杜特拉(Olívio Dutra),社會發展和消除飢餓部長帕特魯斯·阿納尼亞斯(Patrus Ananias)。

根據1988年10月5日頒布的憲法,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法院、高等司法院、高等勞工法院、高等選舉法院、高等軍事法院和各州法院行使司法權。聯邦最高法院由11名大法官組成,大法官必須是35歲以上,65歲以下的巴西公民,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批准後任命。聯邦最高法院院長內爾松·若賓(Nelson Jobim,2004年6月就任,任期兩年),聯邦總檢察長克勞迪奧·萊莫斯·豐特萊斯(Claudio Lemos Fonteles,2003年6月就任)。

外交

巴西政府奉行獨立自主、不干涉內政、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和平解決爭端和友好共處的對外政策。認為外交應為鞏固民主制度和實現經濟發展服務。反對單極世界和霸權主義,主張世界向多極化和民主化發展。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支持對聯合國進行改革,積極爭取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重視國際合作,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努力解決貧困問題。承諾並積極倡導世界和平與安全、核不擴散和裁減軍備。在人權問題上,認為尊重人權首先是尊重維護和改善生活的權利,反對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在對外經濟關係方面,奉行多元化和維護自由貿易的原則,積極推進拉美一體化進程。

巴西是里約集團創始國,南方共同市場、七十七國集團、十五國集團成員國和不結盟運動觀察員。曾派部隊參與莫三比克、安哥拉、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的聯合國維和行動。現為聯合國安理會2004至2005年度非常任理事國。1974年8月15日與我國建交。建交以來,中巴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友好合作關係全面發展。兩國已互為對方在各自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巴聯合研製地球資源衛星項目成為南南高科技合作的典範。1993年,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巴西獨立後,美國是第一個承認巴西的國家。巴同美保持著傳統、密切的政治和經貿關係,主張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同美建立“成熟的夥伴關係”。美是巴主要貿易夥伴和最大債權國。目前巴美同為美洲自由貿易區談判的主席國。

巴西與歐盟政治、經濟、文化關係密切。歐盟作為整體是巴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外國對巴直接投資的最大來源地區。2004年巴歐貿易額397.02億美元,約占巴外貿總額的25%,歐盟對巴投資超過巴吸收外資總額的40%。巴主張積極發展同歐盟國家的關係,認為歐盟是巴全球外交格局中“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1999年首屆歐盟-拉美加勒比首腦會議確立了兩地區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夥伴關係,並正式啟動了歐盟與南共市和智利的自由貿易談判。2004年,盧拉總統出席了第三屆歐拉首腦會議(5月),與法國總統、德國總理、西班牙首相等多次會晤,副總統阿倫卡爾訪問了葡萄牙(10月)。歐盟外委會主席(1月)、愛爾蘭總統(3月)、葡萄牙總理(巴羅佐3月、桑塔納9月)法國、葡萄牙(2月)、西班牙(7月)、德國(11月)等國外長相繼訪問巴西。

巴奉行睦鄰友好政策,把發展與拉美國家的關係、推動本地區政治團結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作

巴西認為東亞和東南亞是當今世界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日益重視發展同亞洲國家,尤其是與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和東協國家的政治和經貿關係,並希望進一步密切同亞洲的地區性組織之間的聯繫。積極參加“東亞-拉美合作論壇”。2003年6月,巴西、印度、南非宣布成立三國外長對話論壇。2004年,盧拉總統先後訪問印度(1月)和中國(5月)。黎巴嫩(2月)、韓國、巴基斯坦(11月)等國總統及泰國總理(6月)和越南國家主席(11月)等先後訪問巴西。

日本是巴西發展與亞太地區國家關係的重點之一,也是巴在亞洲的重要貿易夥伴和投資來源國。巴、日兩國簽有移民協定,旅巴日僑和日裔約200萬。90年代後期,兩國貿易額下降,日本對巴投資和參與巴私有化的活動減少。巴希望在目前巴、日兩國經濟開始恢復的情況下,雙方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2004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訪問巴西。

巴與非洲有種族和文化淵源,與非洲葡語國家關係特殊,強調重視發展與非洲,特別是南部非洲國家的關係。2003年6月,巴西、印度、南非宣布成立三國外長對話論壇,三國首腦9月在出席聯大期間舉行會晤。巴曾於1995年派1100名士兵參加聯合國在安哥拉的維和行動,1998年參加了聯合國對安盟實行的制裁。支持莫三比克和平進程,並派兵參加聯合國在莫的維和行動。2004年7月,盧拉總統訪問非洲3國(聖多美與普林西比、加彭、維德角)。納米比亞(6月)、莫三比克(8月)先後訪巴。

重視同中東國家的對話和貿易交流,希望通過在巴西的黎巴嫩、敘利亞和猶太人移民,加強同中東國家的聯繫。譴責中東地區各種暴力和恐怖行為,支持巴勒斯坦同以色列的和談進程。反對美英對伊動武,主張在聯合國主導下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2004年9月,巴西外長和突尼西亞外長共同主持了南美國家與阿拉伯國家外長會議。11月,摩洛哥國王訪問巴西。

主要政黨

(Partidodos Trabalhadores——PT):主要執政黨。1979年12月成立,主要由城鄉勞動者、工會領導人和知識分子組成,是巴西最大左翼政黨,現有黨員83萬。該黨政治上主張實行改革,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經濟上助長公平分配社會財富;對外主張各國相互尊重、加強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主席若澤·熱諾伊諾(José Genoino)。

(Partido Trabalhista Brasileiro——PTB):執政聯盟成員。1945年成立。1964年軍人政變後被迫停止活動。1979年重新組建。主席羅伯托·傑佛遜(Roberto Jefferson)。

(Partidodo Movimento Democrático Brasileiro——PMDB):執政聯盟成員。1980年1月成立。其前身為1965年成立的巴西民主運動,在軍政府時期的15年中為唯一合法的反對黨。對內主張實行土改和保護民族工業,全面恢復民主制度。對外主張執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國自決權。主席米歇爾·特梅爾(Michel Temer)。

巴西巴西

(Partido Popular Socialista——PPS):執政聯盟成員。1992年1月,巴西的共產黨宣布解散,以黨主席羅伯托·弗萊雷為首的“現代派”決定改名成立社會主義人民黨。主席羅伯托·弗萊雷(Roberto Freire)。

(Partido Comunistado Brasil——PCdoB):執政聯盟成員。1962年從原“巴西的共產黨”中分裂出來,將1922年3月25日作為建黨日。主要成員是城鄉勞動者、青年學生和自由職業者。1985年7月獲合法地位。主席若澤·雷納托·拉貝洛(José Renato Rabelo)。

(Partido Progressista——PP):執政聯盟成員。原名巴西進步黨,2003年4月更名。1995年9月由改革進步黨和進步黨合併而成。信奉基督教義,推崇自由、進步與社會正義。主張在不損害國家主權和尊嚴的基礎上,逐步推行改革開放。在保障全國各地區、各階層均衡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社會正義和國家現代化。主席佩德羅·科雷亞(Pedro Corrêa)。

(Partidoda Social Democracia Brasileira——PSDB):在野黨。1988年6月25日成立,由一批因對民運黨不滿而退出該黨的人組成。主張實行議會制,完善民主制度,鼓勵外國投資,改革分配製度,消除貧富差別。主席愛德華多·阿澤雷多(Eduardo Azeredo)。

(Partido Democrático Trabalhista——PDT):在野黨。1979年成立,前身為巴西工黨的一部分,系社會黨國際成員。主張實行多黨制,工會獨立,實行土改,消除貧富不均和扶助中小企業。對外主張民族獨立,人民自決,同各民族和平相處和不結盟。主席卡洛斯·盧皮(Carlos Lupi)。

(Partidoda Frente Liberal——PFL):在野黨。1985年1月成立。主要由原民主社會黨內持不同政見者組織的“自由陣線”派成員組成。1985年曾與民運黨組成“民主聯盟”聯合執政。對內主張建立民主制度,實行社會變革和國營企業私有化,改革分配製度等。對外主張主權自決和平等。主席若熱·博恩豪森(Jorge Bornhausen)。

其他政黨還有:基督教社會民主黨、自由黨(Partido Liberal)、社會自由黨、民主社會黨、民族動員黨、巴西社會黨、社會工黨、國家工黨、人文團結黨等。

主要人物

巴西巴西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InácioLULAdaSilva):總統,生於1945年10月27日,國小文化程度,車工。1975年和1978年兩次當選聖保羅工會主席,曾領導反對軍政府獨裁的工人運動。盧是勞工黨主要創建者之一,1990—1995年任黨主席。1983年參與組建“全國統一工會”(CUT)。1986年當選全國立憲議會聯邦眾議員。曾於1989、1994、1998年三次競選總統落選。2002年第四次參加總統選舉,擊敗執政聯盟候選人塞拉,當選巴第四十任總統,2003年1月1日宣誓就職,成為巴西歷史上首位通過直選取得政權的左派總統。2001年4月和2004年5月,分別以勞工黨名譽主席和巴西總統身份訪華。已婚,夫人馬里薩·萊蒂西亞·達席爾瓦(MarisaLetíciadaSilva),有5個子女。

(JoséALENCAR):副總統兼國防部長,生於1931年10月17日。著名企業家,巴西最大紡織集團COTEMINAS集團董事長,自由黨人。1994年涉足政壇,1998年當選聯邦參議員。2002年10月當選副總統,2003年1月1日就職。2004年11月起兼任國防部長。

軍事力量

國防

巴西軍隊分為海、陸、空三個軍種,分別建立於1823年12月11日、1648年8月25日和1940年10月23日。 總統為三軍最高統帥,武裝部隊各軍種司令、參謀長和總統府機關安全辦公室主任協助總統制定有關軍事政策和處理軍務。

巴西的武裝力量包括巴西陸軍,巴西海軍和巴西空軍。憲兵則作為一支從屬於陸軍的副武裝力量。巴西軍隊為拉丁美洲上最大的一支部隊。所有的軍種皆受巴西國防部(Ministério da Defesa)的管轄。巴西空軍(Força Aérea Brasileira)是從陸軍和海軍的航空師合併而來的。兩者的航空部隊皆轉移他們的裝備,設施和人員至新成立的部隊。至2005年7月8日,總共有大約700架飛行器和66020位人員在巴西空軍中服役,更有7,500位平民受僱於空軍,從而使它成為南美大陸上最強大的空軍。巴西海軍為負責海上行動及保衛巴西領海的單位。在所有軍種中,巴西海軍的成立日期最早,與其他拉美國家相比,巴西海軍規模最大。巴西海軍領有一艘27307噸級航空母艦聖保羅號(原法國海軍福煦號),一些美制和英制巡防艦,少量自製的護衛艦,柴電動力潛艇和許多巡邏艇。巴西陸軍負責陸上軍事行動,是一支擁有190000位戰鬥人員的有生力量。

軍力

1999年8月,巴西政府將原海、陸、空三部合併,成立國防部。巴西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一年。

2011年三軍總兵力約28.8萬人,其中陸軍17.1萬人,海軍5.5萬人,空軍6.2萬人。自1947年起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十大維和人員派遣國之一。巴西現有2000多名士兵在海外執行維和任務。

部署

巴西軍隊需要巡邏長達16880公里的陸地邊境線,從1990年代起,軍隊依國防需要重新部署。

1992年至2008年間,第一、二及十六叢林步兵旅、第三步兵營、第十九後勤營及第二十二軍警排從里約熱內盧州和南里奧格蘭德州的陸軍調任到亞馬遜地區。在調任後,該地區的陸軍部隊數目上升至25,000個。此外,第一和第三戰車團也從里約熱內盧州調任至南里奧格蘭德州的聖瑪麗亞市駐守。儘管如此,位於巴西境內邊界的亞馬遜地區軍隊仍然短缺,區內只有28個邊境分遣隊,合共1600名士兵,即每7公里(4英里)的邊界有1名士兵巡邏。里約熱內盧州、米納斯吉拉斯州和聖埃斯皮里圖州駐有49000士兵,而里約熱內盧和聖瑪麗亞,南里奧格蘭德州兩個城市擁有全國最多的士兵,預計未來有更多部隊調任。2008年5月,海軍宣布重新調配境內軍隊的計畫。

軍備

2009年9月,巴西和法國正式簽署了一項總金額達123億美元的軍售協定。根據協定,法國將幫助巴西建造一艘核動力潛艇,這將使巴西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中國、印度之後,第七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外交

國策

金磚國家領導人金磚國家領導人

巴西

奉行獨立自主、不干涉內政、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和平解決爭端和友好共處的對外政策。主張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

積極促進和深化南共市發展,並以之為依託,聯合安共體,推動成立南美國家聯盟。大力推動南美及拉美一體化進程。主張加強聯合國作用,積極推動安理會改革和擴大,爭取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強烈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反貧困合作,設立全球反貧困基金。重視與發展中大國合作,主張構建發展中大國合作機制,積極參與“G8+5”對話會,倡導成立“印度—巴西—南非三國論壇”,努力推動金磚國家對話。在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中,積極推動開發中國家間的協調與合作,維護共同利益。

同中國的關係

1974年8月15日,中國與巴西建立外交關係。1993年,兩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12年,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巴關係發展順利,兩國高層交往頻繁。

中巴在國際事務中合作密切,在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基礎四國”等多邊機制中就全球治理、國際經濟金融體系改革、氣候變化、新興大國合作等重大國際問題保持良好溝通與協調。巴西政府一貫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在台灣、涉藏等涉我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予我理解和支持。

雙方除互設大使館外,在聖保羅市和里約熱內盧市設有總領館,巴方在上海、廣州和香港設有總領館。兩國有47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

同美國的關係

巴西獨立後,美國是第一個承認巴西的國家。巴同美保持著傳統、密切的政治和經貿關係,主張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同美建立“平等、成熟的夥伴關係”。美是巴主要貿易夥伴和最大債權國。2010年巴美貿易總額為467.11億美元,占巴對外貿易總額的12.2%。截止2008年,美對巴累計投資590億美元,占巴吸引外資總額的15.4%。兩國建立了外長和國防部長間的定期磋商制度。2011年3月,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巴,雙方宣布建立“全球夥伴關係”。

同歐盟的關係

巴西與歐盟政治、經濟、文化關係密切。歐盟作為整體是巴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外國對巴直接投資的最大來源地區。巴歐貿易額約占巴外貿總額的25%,歐盟對巴投資超過巴吸收外資總額的40%。巴主張積極發展同歐盟國家的關係,認為歐盟是巴全球外交格局中“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認為保持與歐盟的政治對話對鞏固多邊國際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對推動南共市與歐盟組建跨大西洋貿易區持積極態度。巴西與歐盟建有政治磋商機制和戰略夥伴關係。

同拉美的關係

巴奉行睦鄰友好政策,把發展與拉美國家的關係、推動本地區政治團結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作為其外交工作的重點。呼籲南美國家團結協作,共同努力消除飢餓、貧困、文盲、失業等社會痼疾,合作打擊恐怖主義、毒品走私、有組織犯罪等。積極推動南方共同市場發展,並以此為依託,聯合其他南美國家推動成立了南美國家聯盟、南方銀行、南美國家防務理事會、南美衛生理事會等地區性組織機構。

同日本的關係

日本是巴西發展與亞太地區國家關係的重點之一,也是巴在亞洲的重要貿易夥伴和投資來源國。巴、日兩國簽有移民協定,日在巴擁有海外最大僑社,旅巴日僑和日裔約150萬,巴在日擁有海外第三大僑社。90年代後期,兩國貿易額下降,日本對巴投資和參與巴私有化的活動減少。

同東歐的關係

巴西重視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和對國際事務的影響。2000年,巴俄正式啟動了兩國副總統-總理級高級合作委員會,確立了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兩國關係框架,雙邊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巴與獨立國協各國都建立了外交關係,主動發展雙邊經貿和科技合作,其中較為突出的是與烏克蘭的空間技術合作。

經濟

綜合實力居拉美首位。經濟結構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服務業的產值和就業人口長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經濟創造了年均增長10.1%的“巴西奇蹟”。上世紀80年代受高通貨膨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從90年代開始,巴西向外向型經濟模式轉軌。1994年政府實施了雷亞爾貨幣穩定計畫,有效解決了高通脹問題,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巨觀經濟結構改革,大力推進私有化。1997年後,由於受亞洲和俄羅斯金融危機的衝擊,巴經濟發展受阻。1999年初巴金融市場劇烈動盪,政府被迫放棄1994年以來實行的固定匯率制,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受到重創。其後受國內電力危機、大選因素和阿根廷經濟危機影響,金融市場波動頻繁,加之國際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巴經濟成長速度緩慢,通膨率和失業率均有所上升。盧拉政府上台後,採取穩健的經濟政策,金融形勢趨於穩定,外資流入加大,生產恢復增長,就業崗位增加,經濟實現強勁復甦。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2011年12月26日公布了最新年度全球經濟體排名,巴西的經濟規模首次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英國則排在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和巴西之後,位列第七。

實力和工藝均居拉美首位。上世紀70年代即建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基礎較雄厚。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建築、紡織、製鞋、造紙、食品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信息、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藥品、食品、塑膠、電器、通訊設備及交通器材等生產增長較快;製鞋、服裝、皮革、紡織和機械工業等減產。

巴西巴西

可耕地面積約1.525億公頃,已耕地4250萬公頃,牧場1.77億公頃。咖啡、蔗糖、柑桔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大豆、牛肉、雞肉產量世界第二,出口量第一。

主要部門包括不動產、租賃、旅遊業、金融、保險、信息、廣告、諮詢和技術服務等。

據巴旅遊部統計,全國主要旅遊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巴西利亞、伊瓜蘇大瀑布、瑪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和大沼澤地等。

巴西聯邦共和國 ,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連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占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占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其中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聖保羅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

交通

公路運力占全國總運力的59%、鐵路占19%、水路占17%、管道運輸占4.7%、航空運輸占0.3%(2001年統計)。

鐵路:巴西目前的鐵路網總長度為29798公里,鐵路系統職工總人數21269人,擁有機車1587台,車廂55472節。

公路:總長172.49萬公里,其中聯邦級公路74,681公里。各種車輛3190萬輛(1999年),其中51.8%以上產於1990年之前。

水運:全國有44個港口,遠洋貨船126艘。2001年內河航運年貨運量2530萬噸,海運量2.42億噸。主要港口有:桑托斯、維多利亞、里約熱內盧、帕拉那瓜和聖·路易斯等。近年來,為適應農產品出口的增長,帶動東北部地區經濟發展,巴正在東北部地區興建一批萬噸以上的深水港口。

空運:2002年客運量為3301萬人次。全國有八家航空公司,均為私營,其中里約格朗德(VARIG)、聖保羅(VASP)和馬里利亞(TAM)三家主要公司經營國際和絕大部分國內航線。2002年正式登記的飛行器有10610架,其中各種型號的波音客機100多架。全國通航城市有150個,與世界主要地區均有定期航班。據官方統計,全國共有機場2014個,其中私人機場1299個,公用機場715個。主要國際機場為: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累西腓、瑪瑙斯。

財政金融

巴西銀行:成立於1808年,是巴西最大的國家銀行,在32個國家設有代表處。1984年3月在北京開設辦事處。2002年底總資產額為2045.95億雷亞爾。

對外貿易:巴西政府對外貿政策作了重大調整。擯棄以高額關稅限制進口的保護主義,對出口進行獎勵和補貼,鼓勵提高產品質量和加強出口競爭機制,宣布開放市場,減免5000種商品進口關稅。1999年雷亞爾對美元貶值後,巴產品出口迅速增加,外貿形勢逐步好轉。2004年,巴外貿再創新高。

主要進口石油、小麥、煤炭、焦炭、大米、輸變電設備、汽車與拖拉機零配件、積體電路、藥品、儀器儀表等。出口大豆、鐵礦砂、汽車、原油、飛機、紙漿製品、肉類、皮鞋、鋼鐵、紡織品、蔗糖、咖啡等。

外國資本:目前在巴共有11400家外資企業,雇員170萬人。外國在巴主要投資部門為汽車、能源、通信、金融、冶金、化工、交通運輸和機械等。2004年巴吸收外國直接投資181.66億美元,主要投資國是美國、西班牙、荷蘭和葡萄牙等。

主要企業

巴西石油公司:1953年10月成立,負責國家在石油領域的壟斷經營。1997年8月,政府頒布法令,允許私人和外資參與該公司經營,打破國家對石油領域壟斷,但巴西石油公司仍為巴境內最大的石油企業。目前,公司擁有油(氣)井13821口,生產平台95個,煉油廠16個,輸油(氣)管道30318公里,各類油輪50艘(其中自有46艘),定點加油站6154個。除巴西本國外,還在安哥拉、阿根廷、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古巴、厄瓜多、美國、英國等國經營業務。公司總部設在里約熱內盧。2004年,公司日均產原油166.1萬桶,日煉油179.7萬桶,全年淨收入1082.02億雷亞爾,淨利潤178.61億雷亞爾。

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世界第四大民用飛機製造企業和巴西主要出口創匯企業之一。成立於1969年,1994年實行私有化。目前國家持股0.8%,並擁有否決權。主要產品為ERJ-135/145/170系列支線噴氣客機、“超級大嘴鳥”螺鏇槳戰鬥機等。同以生產“幻影”戰鬥機聞名的法國達索航空工業集團有合作關係。總部在聖保羅州的聖若澤多斯坎普斯市,目前有員工12000人。公司在北京設有辦事處和配件中心,2003年起與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在哈爾濱合資生產民用渦扇支線飛機。2004年公司交付飛機148架,實現營業收入102.5億雷亞爾,純利潤12.56億雷亞爾。

淡水河谷公司:1942年成立,世界第三大礦業集團,最大鐵礦砂和球鐵礦生產企業。1997年巴政府將公司私有化後,公司盈利不斷上升,經營規模逐步擴大。除傳統的鐵、鋁、錳、黃金等礦產品外,還將業務拓展到鐵路、水路運輸、熱力發電和金融證券等領域。公司在上海設有辦事處,同上海寶鋼有在巴西合資開發鐵礦砂的合作項目。2004年公司毛收入290.2億雷亞爾,淨利潤64.6億雷亞爾,淨出口46.18億美元,占巴外貿順差的13.7%,在巴出口企業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文化

藝術

巴西帕塔肖族民族舞蹈巴西帕塔肖族民族舞蹈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熔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其他地區的移民。在音樂舞蹈方面都有十分不同的表現。不管在藝術形式或通俗特色方面,巴西音樂均引起世人注目。十九世紀具有國際聲望的作曲家哥梅斯(KarlosGomes)即是巴西人,其作品具有義大利風情,包括一出根據阿倫卡爾的《瓜拉尼人》寫成的歌劇。二十世紀的維拉洛博斯(HeitorVilla-lobos)也獲得國際盛名,作品主要以本土主題和樂器為基礎。對巴西民間藝術重新燃起的興趣,是與1920年代現代主義運動同時發生的,在音樂方面為詩人小說家馬里奧·安德拉德所提倡。巴西最重要的藝術博物館為聖保羅藝術博物館。

巴西的文化具有濃郁的拉美特色,極具風情,普遍的音樂舞蹈時尚(如:森巴舞)多來自民間,主要受非裔所影響深遠。也是由未接受正式音樂訓練的人演奏。每年二月,嘉年華會時蜂擁而出的新歌曲,有許多題材是當時的社會環境或是周遭發生的事情,透過個人演出表現多姿多彩的嘉年華會,正是巴西多重文化的表現方式之一。

教育

聖保羅大學聖保羅大學

巴西教育體系分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兩級,基礎教育又分初級教育和中等教育。初級教育相當於中國的國小和國中,中等教育相當於中國的高中。高等教育指各類大學,學制一般為四年。據巴西教育部統計,各類學校20.7萬所,其中聯邦學校208所,州立學校3.37萬所,市立學校13.78萬所,私立學校3.55萬所。初級學校在校學生約3353萬,中等教育學校在校學生約903.2萬,職業教育學校在校生約70.56萬。巴西共有高等教育機構1859所,其中大學163所,在校生總計388.8萬。著名高等學府有聖保羅大學、坎皮納斯大學、巴西利亞大學、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等。巴西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6-14歲),對貧困生入學實行國家助學金制度。2009年,6-14歲兒童入學率為97%,成人識字率90.3%。

新聞出版

巴西國家日報有532種,發行量在15萬份以上的主要報紙有:《聖保羅頁報》、《聖保羅州報》、《環球》、《號外》、《零點》、《人民郵報》等。2005年全國雜誌3651種,主要雜誌有:《請看》、《時代》、《這就是》等,均為周刊。廣播電台4305家,大多為私人所有。巴西廣播公司為官方電台。大型電視台有七家,節目播放時間從早6時至次日晨3-4時,復蓋面達99.77%,並通過衛星向美洲、歐洲主要國家和日本傳送節目。“環球檯”為巴西最大私營電視台,其他較大的私營電視台有“巴西電視網”和“紀錄”等。政府管理的有兩家,即國家電視台和教育電視台。上述電台和電視台均使用葡萄牙語。

節日

節日 時間 節日 時間
元旦節 1月1日 亡靈節 11月2日
主顯節 1月6日 基督聖體節 復活節後60天
勞動節 5月1日 神誕節 11月20日
獨立英雄紀念節 4月21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國慶節(1822年) 9月7日 復活節 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兒童節 10月12日 耶穌 受難日 復活節 前2天
教師節 10月13日 巴西 狂歡節 復活節前47天
共和國成立節 11月15日

體育

足球運動

貝利貝利

由於舉國上下對足球的喜愛和及其男女國家隊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成績,巴西有“足球王國”之美譽。

巴西足協成立於1914年,1923年加入國際足聯。至2014年巴西已經是連續第20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巴西是世界上唯一參加了歷次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球隊。自從1930年世界盃舉行以來,巴西人沒有缺席過一屆世界盃盛會。“球王”貝利說,沒有巴西隊參加的世界盃將是不可想像的。

巴西隊還是世界上唯一一支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球隊。此外,巴西隊還獲二次亞軍,二次第三,一次第四,是世界盃歷史上成績最好的球隊。至2002年,巴西隊共7次打入世界盃決賽,與德國隊持平。

1950年,巴西隊首次舉辦世界盃,在這屆比賽中,巴西隊一路順風打入決賽,但在決賽中卻意外地以1:2負於烏拉圭隊。1958年,巴西在瑞典首次得世界盃,當時年僅17歲的貝利以及加林查為巴西隊奪冠立下了汗馬功勞。1962年,在智利舉辦的世界盃上,巴西隊衛冕成功。1970年,巴西隊在墨西哥第3次奪冠。球員迪迪、瓦瓦、加林查、亞伊辛尼奧和貝利已經成為傳奇式的人物。1994年世界盃在美國舉行,巴西在擊敗義大利後第4次奪冠,成為第一個4次奪得世界盃的國家。巴西還獲得這屆世界盃的公平競賽獎和賞心悅目獎。

濟科濟科

巴西足球隊

傳統隊服為帶綠色條紋的黃色上衣,藍色短褲,白底綠條紋的球襪。新隊服為帶黃色條紋的深藍色上衣,白色短褲,深藍色底黃條紋的球襪。

足球榮譽

巴西“世界盃”獲得過5次冠軍,2次亞軍,2次季軍

巴西“世少杯”獲得過3次冠軍,2次亞軍,1次季軍

巴西“聯合會杯”獲得過4次冠軍,1次亞軍

巴西代表隊7次參加“豐田杯”,4次奪冠,和義大利並列

巴西甲級俱樂部7次參加“世俱杯”獲得過5次冠軍,2次亞軍,1次季軍

巴西5人制足球,5次世界盃冠軍

巴西“世青杯”獲得過5次冠軍,名次僅次於6次冠軍的阿根廷

巴西代表隊“南美解放者杯”12次冠軍,僅次於阿根廷代表隊

巴西“美洲杯”獲得過8次冠軍

巴西巴甲聯賽世界排名第二

羅納爾多羅納爾多

成績統計

●世界盃共19次入圍世界盃決賽圈:1930、1934、1938、1950、1954、1958、1962、1966、1970、1974、1978、1982、1986、1990、1994、1998、2002、2006、2010

●世界盃足球賽冠軍5次:1958、1962、1970、1994、2002

●美洲杯足球賽冠軍8次:1919、1922、1949、1989、1997、1999、2004、2007

●巴西隊7次參加決賽的成績:

1950年(巴西):巴西隊以1∶2負於烏拉圭隊,獲得亞軍。

1958年(瑞典):巴西隊以5∶2勝瑞典隊,獲得冠軍。

1962年(智利):巴西隊以3∶1勝捷克斯洛伐克隊,獲得冠軍。

1970年(墨西哥):巴西隊以4∶1勝義大利隊,獲得冠軍。

2016年巴西奧運會會徽2016年巴西奧運會會徽

1994年(美國):巴西隊點球3∶2戰勝義大利,獲得冠軍。

1998年(法國):巴西隊以0∶3負於法國隊,獲得亞軍。

2002年(日本韓國):巴西隊以2∶0勝德國隊,獲得冠軍

著名球星

貝利、加林查、卡雷卡、蘇格拉底、法爾考、濟科、鄧加、羅馬里奧、貝貝托、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里瓦爾多、卡卡、扎加洛、阿德里亞諾、胡安、卡福、卡洛斯等。其中,貝利是有史以來無可爭議的最偉大的球員。貝利幫助巴西桑托斯俱樂部獲得過19項大賽榮譽,球王貝利還有整個20世紀最偉大運動員稱號,4次世界盃3次奪冠,單場最多一人進8球,一人過9人的神話。

體育賽事

2014年巴西世界盃,將在2014年6月13日至7月13日於巴西舉行。2003年3月7日,國際足協宣布2014年世界盃將在南美洲舉行,是自從1978年阿根廷以來,再次在南美洲舉行。3月17日,南美洲足球協會投票通過巴西成為唯一爭取主辦權的國家。

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將舉辦奧運會,成為南美第一個舉辦奧運會的國家

民俗

社交禮儀

從民族性格來講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歡直來直去,有什麼就說什麼。另一方面,巴西人在人際交往中大都活潑好動,幽默風趣,愛開玩笑。巴西人在社交場合通常都以擁抱或者親吻作為見面禮節。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動中,他們才相互握手為禮。除此之外,巴西人還有一些獨特的見面禮。其一,握拳禮。其二,貼面禮。其三,沐浴禮。

服飾禮儀

在正式場合,巴西人的穿著十分考究。他們不僅講究穿戴整齊,而且主張在不同的場合里,人們的著裝應當有所區別。在重要的政務、商務活動中,巴西人主張一定要穿西裝或套裙。

餐飲禮儀

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歐式西餐。因為畜牧業發達,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類所占的比重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產黑豆占有一席之地。

禁忌

蝴蝶在巴西是吉祥象徵,適於談論的話題有足球、笑話、趣文等等。

與巴西人打交道時,不宜向其贈送手帕或刀子。信仰忌諱巴西人大多數信奉天主教,另外也還有少部分人信奉基督教新教、猶太教以及其他宗教。巴西人忌諱數字“13”,他們普遍認為“13”為不祥之數,是會給人帶來厄運或災難的數字。

美食

巴西是歐亞非三洲移民集聚之地,因此飲食上深受移民國的影響。融合了各個移民國的飲食習慣,又帶有濃濃的巴西風味,使巴西美食成為獨一無二的奇蹟。巴西南部土地肥沃,草木生長繁盛,有眾多的牧場安置在這裡,由此,烤肉就成為該國最常見的大菜;而東北地區則主要以木薯粉和黑豆為食;其他地區也分別已大米豆類為主食。美食分區明顯也成為巴西美食的一大特色。

巴西烤肉

巴西烤肉巴西烤肉

巴西烤肉是巴西的國家招牌菜,在巴西的每個角落,烤肉

都是能登大雅之堂的風味菜之一。這主要得益於巴西發達的畜牧業,肉多菜少,也是巴西飲食的一大特色。巴西人民慣常喜愛豬牛肉。一般富有的人家更多喜愛牛肉,反之,則以豬肉為主。烤肉是巴西著名的風味菜,每逢家宴、野餐都是必備的食物。

巴西烤肉主要以烤牛肉、火腿腸等為主。刷過醬汁的原材料被串在一個特製的器具上,放到火上翻烤,期間隨著火勢翻轉,並刷上油,直至金黃,撲鼻的香氣將會使你胃口大開。

巴西烤肉最有特色的是它的吃法,一般是餐廳中央會放一些西式的自助餐,在烤肉沒上之前客人會先吃一點這些東西。烤肉一般在開餐後15分鐘就可以上了,伺者左手拿烤肉和一把明晃晃的鋒利長刀,右手拿個小圓盤托住烤肉,防止油滴到顧客身上。如果你想要吃烤牛肉,在拿了這個烤肉的服務人員經過你身邊時,桌上有一個牌子,翻到綠色面他就會來到你身邊,麻利的用刀片下表面烤的焦黃的牛肉用托烤肉的盤子接住放在你的餐盤中,你還可以擠點鮮檸檬汁在上面,很是爽口。巴西烤肉烤的時候只要7分熟就可以了,所以吃烤牛肉的時候往往還帶有血絲。第一次吃這樣的牛肉還不是很習慣,特別是吃的時候,服務員要手拎利刀在你頭上晃來晃去,讓人感覺有點恐怖,所以吃過巴西烤肉的人都對這一幕特別印象深刻。

巴西咖啡

巴西咖啡巴西咖啡

拉美大國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1727年傳入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很適合種植咖啡,加之勞動力廉價,咖啡種植業迅速興起。19世紀,巴西的咖啡種植幾乎遍及全國,隨後又形成持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咖啡繁榮期”。咖啡大面積種植,給巴西帶來了財富和繁榮。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贏得了“咖啡王國”的美稱。巴西咖啡用它優秀的品質、濃郁的香味、絕佳的口感而備受世界人民青睞。其中,羅百氏咖啡是出口貿易中最受歡迎的。巴西咖啡因含有較低的酸味,因而別具風味。淡淡的青草香,糅合著這酸味和咖啡的甘甜苦味,使巴西咖啡口感順滑。

豆子燉肉

豆子燉肉,顧名思義是以豆類和肉烹煮而成。巴西除南部外,大都以豆類為主食,這直接決定了人們的食材取材範圍,也使豆類堂而皇之的進入了巴西菜系。豆子燉肉是巴西的全民大菜,是人們日常食用的家常菜之一。

社會

交通

巴西公路運力占全國總運力的60.49%、鐵路占24%、水路占13.86%、管道運輸占4.46%、航空運輸占0.33%。

鐵路

巴西鐵路網總長度為28575公里(2011年9月),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東南部和東北部,其中35%以上建於60年前。截至2011年6月,鐵路系統職工總人數37274人,擁有機車3053台,車廂99193節。巴西鐵路運力居拉美首位,2010年客運量134萬人,貨運量4.35億噸。

公路

總長175.18萬公里,其中聯邦級公路74681公里,鋪好路面的公路僅16.5萬公里。全國登記的各種車輛3660萬輛。

水運

水運總量6.92億噸,貨櫃吞吐能力350萬個標準箱。巴西有82個港口,遠洋貨船126艘。內河航線總長9403公里。主要港口有:桑托斯、維多利亞、里約熱內盧、帕拉那瓜和聖·路易斯等。

空運

2010年,巴西機場客運總能力為1.55億人次。巴西有36家航空公司,其中塔姆(TAM)、戈爾(GOL)兩家主要公司經營國際和絕大部分國內航線。2008年10月,戈爾和瓦里格公司貨運部合併。2009年正式登記的飛行器有11983架。全國通航城市150個,與世界主要地區均有定期航班。全國共有機場2014個,其中私人機場1299個,公用機場715個。主要國際機場為: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累西腓、馬瑙斯。

福利

巴西實行社會養老保險的福利政策。2013年1月,政府設定的最低月工資為678雷亞爾。中產階層人口達1.04億,占總人口的50.3%。貧困人口減少3500萬。2011年,巴西赤貧人口1600萬,占總人口的8.5%。2011年人均預期壽命74.08歲,新生兒死亡率16.1‰。據統計,全國共有醫院5864所,平均每千人擁有病床3.11張。還有63662個衛生站等衛生服務機構,平均每千人擁有2.08名醫生。1980年至2010年6月,愛滋病患者累計59.3萬人。

科技

從科學探索到技術發明,再到實現技術的產業化,是世界各國制定科技發展政策的基本思路。1951年,巴西成立科學技術最高決策機構——國家研究委員會,明確提出科技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基本原則,決心藉助科學技術滿足巴西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國家的科技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重點發展信息、生物、納米領域。2000年,巴西總統簽署了“社會信息發展計畫”。該計畫實施以來卓有成效。根據巴西軟體出口計畫協會提供的數據,巴西2000年軟體市場份額占全球1.3%,僅次於美、日、德、英、法、意6國,居世界第7位。為趕搭生物經濟快車,巴西大力實施基因組計畫。在破譯和繪製人類癌細胞基因圖譜方面的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在生物醫藥技術方面,巴西在熱帶病的免疫研究和藥物開發方面成績顯著,其生物醫藥技術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達80%以上。此外,為加快扶持納米技術的發展,巴西科技部和國家科技發展理事會2001年制定了納米科技計畫並撥出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納米材料、納米生物與化學以及納米機器3個領域的科研項目。

制定科技發展計畫,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21世紀初,巴西政府推出了若干領域科技發展的重點規劃和促進計畫。如“2000-2003年科技發展4年計畫”、“新千年研究所計畫”,“十大行業研究開發基金計畫”、以及“綠-黃計畫基金”計畫等。巴西國會通過的2001年財政預算,在2000年78.4億雷亞爾的基礎上提高了47.6%,創造了巴西科技預算最高水平。

制定培養和吸引創新人才戰略。巴西科研具備一定的基礎和實力,與義大利和加拿大持平。為了吸引人才回國工作,巴西科技部還制定了“博士紮根特別計畫”,旨在通過獎學金和津貼等方式鼓勵高級科研人員留在國內企業和科研機構工作,以解決巴西人才流失問題。

擴大國際合作,瞄準航空航天領域。巴西是國際空間站最後一個參加國,承擔了6個重要組件的研製。巴西的航空工業也具有相當的實力,能夠獨立設計並成批生產7種型號的飛機,多年向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出口。

旅遊業

2012年接待外國遊客567萬人次,同比增長4.5%,創匯66億美元,其中接待中國遊客約6.5萬人次。全國主要旅遊城市和景點有:里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巴西利亞、伊瓜蘇大瀑布、馬瑙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和大沼澤地等。

旅遊

三權廣場

三權廣場,是巴西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巴西旅遊必到景點之一。廣場周圍環繞眾議會,參議會,國家大法院,總統府,外交部,國家民族獨立紀念館,勞動者紀念碑等眾多建築。每兩周一次的升降國旗儀式也常常吸引眾多遊客。

總統紀念堂

巴西總統紀念堂位於“飛機”中部,JK總統塑像面向議會大樓,紀念堂內陳列了總統紀念靈柩,和巴西利亞建設時期留下的各種歷史文物。

巴西利亞大教堂

巴西利亞大教堂為雙曲線形的透明建築,內頂懸掛巨型天使塑像。教堂的特珠之處,在於它的主體建築被設計師巧妙的建在了地下,人們只能通過地下通道進出。大教堂內部高達36米,懸掛著3個天使的移動雕像。這三個天使和聖殿入口處的四個信徒雕塑一樣,都是出自雕塑大師賽西阿提之手。國家元首經常在此舉行一些重大活動。

天主教大教堂

天主教大教堂(KatedralMetropolitana),南美洲最大教堂,落成於1954年,高聳的哥德式建築,氣勢宏偉,周圍是步行廣場,購物區之一。

伊比拉普埃拉公園

伊比拉普埃拉公園(IbilapuelaPark),位於聖保羅南郊,占地160萬平方米,內有人工湖,群雕,眾多博物館,是世界上有名的大公園之一。

東方街

東方街(Liberdade):眾多日本、中國、朝鮮僑民居住的地方,裡面具有鮮明的東方文化氛圍,有眾多中國人經營的餐館、商店和旅行社。

里約大教堂

里約大教堂又被稱天梯教堂,歷經12年時間,終於在1976年落成投入使用。她的風格迥異於同時期歐洲古老典雅教堂。里約大教堂的主體建築是一座頂端呈圓錐形,造型時尚,給人金字塔般印象的鋼筋水泥為主要建築原料的現代建築。教堂全身高80米,底座直徑106米,據說可容納2萬人。

耶穌山

耶穌山(科爾多瓦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基督像

基督像是里約熱內盧觀光的標誌,它面向著大西洋,張開雙臂,表情莊嚴肅穆,從遠處望去,就仿佛一個擴大的十字架。這座基督像成十字架造型矗立在高度710米的耶穌山附近的懸崖峭壁上,始建於1931年,總體高約30米,若包括底座則有38米之高,堪稱一座巨型塑像。她的兩臂成一字展開,全幅寬達28米,遠遠觀去,與身體一起組成十字架,是人們祈福的地方。據記載,全像約重1145噸,就其頭部雖高3.75米,但卻有30噸之重;兩臂展開的平面面積約是38平方米,重量更是達到11噸。

里約海灘

從北至南先後綿延數十公里的海灘,已經成為世界各地旅遊者嚮往的目的地之一,其中又以KOPAKAPANA和IPANEMA最為著名。

里約植物園

巴西里約植物園占地面積達1.4平方公里,這裡森林翠綠茂盛,有美麗的樹木、數千種花卉,其中包括600中蘭、仙人掌等常見亞馬孫植物群。進入公園園區,高大的帝王椰子樹林立在道路兩旁,仿佛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貴賓。

伊瓜蘇大瀑布

伊瓜蘇大瀑布位於巴西與阿根廷交界處的伊瓜蘇河上,形成於1.2億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發現。大瀑布由275個瀑布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稱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內,但從巴西一側看去更為壯觀。巴境內參觀里程1公里(阿境內參觀里程3公里)。

伊泰普水電站

伊泰普水電站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上,伊瓜蘇市北12公里處,是世界第二大的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共有18台發電機組(每台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年發電量790億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會唱歌的石頭”。伊泰普水電站於1974年10月17日動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歷時17載。水電站主壩為混凝土空心重力壩,高196米(海拔225米),長1500米。右側接弧形混凝土大頭壩,長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閘長483米,最大泄洪量為62200立方米/秒。兩岸還接有堆石壩、土壩,整個壩長7853米,水位落差118.4米。水庫面積1350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側750平方公里,巴拉圭側600平方公里),容量290億立方米。

自1991年起,伊泰普水電站每年發電收益約23億美元。

亞馬遜河(RiodeAmazonia)

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全長6751公里,在巴西境內3165公里,河面寬廣,支流眾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占世界淡水總量的20%。由亞馬遜河衝擊而成的亞馬遜平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大多位於巴西境內。亞馬遜流域適合植物生長,有浩瀚無際的原始森林,各種植物兩萬餘種,盛產優質木材,並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遜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組成。索河河水為黃色,黑河河水為濃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兩河在瑪瑙斯(巴西著名旅遊城市,亞馬遜州首府)附近交匯,其交匯處形成一條長達數十公里的分界線,黑黃分別,互不相犯,成為一大景觀。

其他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位於巴西東南部。大部在米納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和聖保羅州境內巴西高原。主要由低山、丘陵高地和平頂高原構成。平均海拔1,000公尺(3,300呎)。

在南美洲巴西境內,有塊面積占巴西國土一半以上的大高原,叫巴西高原。巴西高原的面積有500多萬平方公里,除了南極洲的冰雪大高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於南美洲中東部,介於亞馬孫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間,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緩,向西、北傾斜。花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其中東部岩性堅硬的石英岩、 片岩部分,表現為脊狀山嶺或斷塊山,凸出於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亞斯高原和馬托格羅索高原,具有桌狀高地特徵。高原邊緣部分普遍形成緩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為瀑布或急流,切成峽谷。

相關新聞

巴西出現火焰龍捲風巴西出現火焰龍捲風

據中國日報網報導2010年8月24日,巴西聖保羅市的居民拍攝下了罕見的“火龍風”自然現象。這是由於龍捲風經過一處燃燒的田野,隨後變成了一個巨大燃燒的“火龍”。“火龍”在燃燒的田野上飛舞高約數米高,阻斷了一條公路。為了熄滅這條“火龍”,當地出動了直升機。

新華社里約熱內盧1月23日電(記者劉隆)據巴西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3日下午巴西東北部一家監獄圍牆被人用炸藥炸出一個缺口,100多名囚犯從缺口逃出。目前,警方直升機正在監獄附近區域巡視追捕逃犯,防暴警察部隊也已在現場完成布置,所有通過監獄附近的車輛和機車都要經過警方的檢查。

金磚國家

巴西[南美洲國家] 巴西[南美洲國家]
巴西即巴西聯邦共和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1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國名源於巴西紅木。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俄羅斯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簡稱俄羅斯、俄國,是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土面積占世界最大。俄羅斯是傳統的軍事強國,也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強大的核武器庫。現在俄羅斯亦為在歐洲範圍內地區性強國。俄羅斯2015年陷入經濟危機,經濟衰退預計超過3.7%俄羅斯近年來加強了與獨立國協各國的一體化,最為突出的是俄效仿歐盟模式,與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於2015年建立的歐亞聯盟。
印度 印度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通稱印度,位於10°N-30°N之間,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大英國協成員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社會主義國家。1949年(己丑年)10月1日成立,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國徽內容包括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首都北京,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由56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漢族占總人口的91.51%。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
南非 南非

南非,地處南半球,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介於南緯22度至35度和東經17度和33度之間,陸地面積為1219090平方公里,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抱,陸地上與納米比亞波札那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和史瓦濟蘭接壤。東面隔印度洋澳大利亞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巴西阿根廷相望。南非財經、法律、通訊、能源、交通業發達,擁有完備的硬體基礎設施和股票交易市場,黃金、鑽石生產量均占世界首位。

歷屆世界盃舉辦地

世界盃(FIFA World Cup)即國際足聯世界盃,與奧運會並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這項賽事。世界盃申辦權由國際足聯執委會投票產生,世界盃至今已舉辦20屆,已有16個國家地區成功舉辦。
第1屆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第1屆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第2屆1934年、第14屆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第2屆1934年、第14屆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第3屆1938年、第16屆1998年法國世界盃
第3屆1938年、第16屆1998年法國世界盃
好第4屆1950年、第20屆2014年巴西世界盃 第5屆1954年瑞士世界盃第5屆1954年瑞士世界盃 第6屆1958年瑞典世界盃第6屆1958年瑞典世界盃
第7屆1962年智利世界盃第7屆1962年智利世界盃 第8屆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第8屆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你第9屆1970年、第13屆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第10屆1974年、第18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第10屆1974年、第18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 第11屆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第11屆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第12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第12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第15屆1994年美國世界盃第15屆1994年美國世界盃 死第17屆2002年韓日世界盃 第19屆2010年南非世界盃第19屆2010年南非世界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