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

工序

材料經過各道工序,加工成成品一個或一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對同一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連續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被稱為工序,它是生產過程中最基本的組成單位。

基本信息

概念

工序
工序
把原材料轉變為成品的全過程,稱為生產過程。生產過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運輸、倉庫保管、生產技術準備、毛坯製造、機械加工(含熱處理)、裝配、檢驗、噴塗和包裝等。
改變生產對象的形狀、尺寸、相對位置和性質等,使其成為成品或半成品的過程,稱為工藝過程。工藝過程是生產過程的主體,其中機械加工的過程稱為機械加工工藝過程。
在機械加工工藝過程中,針對零件的結構特點和技術要求,必須採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和裝備,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進行才能完成由毛坯到零件的轉變過程。因此,機械加工工藝過程是由一個或若於個順序排列的工序組成的,而工序又由安裝、工位工步和進給等組成。工作從到達一個工作地到離開該工作地所完成的加工作業。材料經過各道工序,加工成成品 .一個或一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對同一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連續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被稱為工序,它是生產過程中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工序與工作中心的關係十分密切。一般地,一道工序對應一個工作中心,當然也可以多道工序對應一個工作中心。

劃分原則

工序的劃分可以採用兩種不同原則,即工序集中原則和工序分散原則。
1、工序集中原則。
工序集中原則是指每道工序包括儘可能多的加工內容,從而使工序的總數減少。採用工序集中原則的優點是有利於採用高效的專用設備和數控工具機,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工序數目,縮短工序路線,簡化生產計畫和生產組織工作;減少工具機數量、操作工人數和占地面積;減少工件裝夾次數,不僅保證了各加工表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而且減少了夾具數量和裝夾工件的輔助時間。但專用設備和工藝裝備投資大、調整維修比較麻煩、生產準備周期較長,不利於轉產。
2、工序分散原則。
加工工序分散就是將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較多的工序內進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內容很少。採用T序分散原則的優點是:加工設備和工藝裝備結構簡單,調整和維修方便,操作簡單,轉產容易有利於選擇合理的切削_Hj量,減少機動時間。但工藝路線較長.所需設備及工人人數多,占地面積大。

劃分方法

工序
工序
工序劃分主要考慮生產綱領、所用設備及零件本身的結構和技術要求等。大批量生產時,若使用多軸、多刀的高效加工,可按工序集中原則組織生產;若在由組合工具機組成的自動線上加工,工序一般按分散原則劃分。隨著現代數控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加工中心的套用,工藝路線的安排更多地趨向於工序集中。單件小批量生產時,通常採用工序集中原則。成批生產時,可按工序集中原則劃分,也可按工序分散原則劃分,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對於結構尺寸和重量都很大的重型零件.應採用工序集中原則,以減少裝夾次數和運輸量。對於剛性差、精度高的零件,應按工序分散原則劃分工序。
在數控車床上加工零件,一般應按工序集中的原則劃分工序,在一次安裝下儘可能完成大部分甚至全部表面的加1二。根據零件的結構形狀同,通常選擇外圓、端面或內孔、端面裝夾,並力求設計基準、工藝基準和編程原點的統一。在批量生產中,常用下列兩種方法劃分工序。
1、按零件加工表面劃分。將位置精度要求較高的表面安排在一次安裝下完成,以免多次安裝所產生的安裝誤差影響位置精度。其內孔對小端面的垂直度、滾道和到擋邊對內孔迴轉中心的角度差以及滾道與內孔問的壁厚均有嚴格的要求,精加工時劃分成兩道工序,用兩台數控車床完成。第一道工序採用的以大端面和大外徑裝夾的方案,將滾道巾端面及內孔等安排在一次安裝下車出,可很容易保證上述的位置精度。第二道工序採用內孔和小端面裝夾方案,車削大外圓和大端面。
2、按粗精加工劃分。對毛坯餘量較大和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的零件,應將粗車和精車分開,劃分成兩道或更多的工序。將粗車安排在精度較低、功率較大的數控車床上,將精車安排在精度較高的數控車床上。

安排原則

零件的加工工序通常包括切削加工工序、熱處理工序和輔助工序等。這些工序的順序直接影響到零件的加工質量、生產率和加工成本。因此,在設計工藝路線時,應合理地安排好切削加工、熱處理和輔助工序的順序,並解決好工序間的銜接問題。
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切削加工序通常按下列原則安排順序:
1、基面先行原則
用作精基準的表而,應優先加工。因為定位基準的表而越精確,裝夾誤差就越小,所以任何零件的加工過程,總是首先對定位基準面進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必要時,還要進行精加工。例如,軸類零件總是先加工中心孔,再以中心孔為精基準加工外圓表而和端面。箱體類零件總是先加工定位用的平面及兩個定位孔,再以平面和定位孔為精基準加工孔系和其他平面。
2、先粗後精原則
各個表面的加工順序按照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的順序依次進行,這樣才能逐步提高加工表面的精度和減小表面粗糙度
3、先主後次原則
零件上的工作面及裝配面精度要求較高,屬於主要表面,應先加工。自由表面、鍵槽、緊固用的螺孔和光孔等表面,精度要求較低,屬於次要表面,可穿插進行,一般安排在主要表面達到一定精度後、最終精加工之前加工。
4、先面後孔原則
對於箱體類、支架類、機體類的零件,一般先加工平而,後加工孔。這樣安排加工工序,一方面是用加工過的平面定位.穩定可靠;另一方面是在加工過的平面上加工孔比較容易,並能提高孔的加工精度。特別是鑽孔,孔的軸線不易偏斜。

分類

工序
工序

工序是完成產品加工的基本單元,在生產過程中按其性質和特點,可分為:
1、工藝工序,即使勞動對象直接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的加工工序。
2、檢驗工序,指對原料、材料、毛坯、半成品、在制品、成品等進行技術質量檢查的工序。
3、運輸工序,指勞動對象在上述工序之間流動的工序。
按照工序的性質,可把工序分為基本工序和輔助工序:
1、基本工序,直接使勞動對象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的工序。
2、輔助工序,為基本工序的生產活動創造條件的工序。
工序按工藝加工特點還可細分為若干工步(在金屬切削加工中工步可再細分若干走刀或工遍);
按其勞動活動特點可細分為若干操作(或操作組)、動作。
合理劃分工序,有利於建立生產勞動組織,加強勞動分工與協作,制定勞動定額。

舉例

1、一個工人在一台車床上完成車外圓、端面、空刀槽、螺紋、切斷;
2、一組工人刮研一台工具機的導軌;
3、一組工人對一批零件去毛刺。
4、生產和檢驗原材料、零部件、整機的具體階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