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

基本信息 拼音:lǐng líng ling 部首:山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五筆:MWYC 倉頡:UOII 鄭碼:LLOW 四角號碼:287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5CAD 基本字義 ● 嶺 (嶺) lǐng ◎ 山,山脈:山~。分水~。~脊。 ◎ 特指中國大庾嶺等五嶺:~南(指五嶺以南的廣東、廣西一帶。亦稱“嶺外”、“嶺表”)。

基本信息

詳細字義

◎ 嶺

嶺 lǐng

(1) 形聲。從山,領聲。本義:山道;山坡。

(2) 同本義 [mountain road;slope]

嶺,山道也。——《說文新附》

日末澗增波,雲生嶺逾疊。——南朝 宋· 謝靈運《登上戍石鼓山》

(3) 頂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亦泛指山峰 [mountain ridge;mountain peak]

予登嶺上。——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嶺外望之。——宋· 沈括《夢溪筆談》

(4) 又如:翻山越嶺;嶺隘(山嶺上險要的隘口);嶺北(山峰北面;五嶺之北)。

(5) 相連的山,山脈。 [mountains]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6) 又如:嶺陰(嶺北。山的北面);嶺坫(山嶺屏障、邊緣)。

(7) 高大的山脈;山脈的干係 [mountain range]。如:秦嶺;大興安嶺;蔥嶺;嶺梅(大庾嶺上的梅花)

(8) 五嶺的簡稱 [the Five ridges]。大庾、始安、臨貨、桂陽、揭陽為五嶺。也專指大庾嶺(別名“梅嶺”)。如:嶺外(嶺表,嶺南。嶺徼。五嶺以南的地區);嶺嶠(泛指五嶺地區);嶺海(指廣東和廣西。因兩廣在五嶺之南,臨近南海,故稱嶺海)。

常用詞組

◎ 嶺南 Lǐngnán

指中國五嶺以南的地區,就是今天廣東、廣西一帶。

◎ 嶺嶠 Lǐngqiáo

五嶺的別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郎丁切,音零嶺巆,山深貌。
又山名。《唐·元結·閔嶺中樂府》入嶺中而登玉峰。

(嶺)〔古文〕阾《唐韻》良郢切《集韻》《正韻》里郢切《韻會》里整切,音領。《說文》山道也。《廣韻》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領,可通道路者。《裴潛廣州記》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為五嶺。《鄧德明·南康記》大庾,桂陽,騎田,九眞,都龎,臨賀,萌渚,始安,越城,為九嶺。《沈約詩》置嶺白雲閒。
又通作領。《前漢·嚴助傳》輿轎而逾領。
又葉離珍切,音陵。《王褒·九懷》駕元螭兮北征,曏吾路兮蔥嶺。連五宿兮建旄,揚氛氣兮為旌。

說文解字

【卷九】【山部】嶺

山道也。從山領聲。良郢切

說文解字注

(領)項也。按項當作頸。碩人、桑扈傳曰。領、頸也。此許所本也。釋名、國語注同。領字以全頸言之。不當釋以頭後。若廣雅領、頸、項也。合宜分別者渾言之。其全書之例類皆然矣。衣之曲祫謂之領、亦不謂衣後也。仲尼燕居注。領猶治也。淮南書高注。領、理也。皆引伸之義。謂得其首領也。龜傳用領為蓮。異部假借。從。令聲。良郢切。古音在十二部。

漢英互譯

◎ 嶺

mountain mountain range

方言集匯

◎ 粵語:ling4 ling5

◎ 客家話:[客英字典] liang1 liang3

拼音是ling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