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崑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崑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處崑山,崑山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是蘇州市代管的縣級市,地處上海與蘇州市區之間;,是江蘇省3個試點省直管縣(市)之一。 崑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前身是1994年國家科委批准設立的崑山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2006年經省政府批准,命名為江蘇崑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設在縣級市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現任崑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為管鳳良。

基本信息

園區歷史

崑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崑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崑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前身是1994年國家科委批准設立的崑山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2006年經省政府批准,命名為江蘇崑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0年9月,經國務院批覆,崑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功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年來,崑山高新區堅持開放帶動與創新驅動相結合,大力培育具有競爭優勢和發展前景的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崑山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

園區經濟

2011年,崑山高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30億元,財政總收入104億元,地方一般預算 收入35億元,工業總產值1100億元。園區累計引進內外資項目12000個,註冊資本700億元,集聚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50多家,各類經認定的研發 機構60多家,獲批各類科技項目超300項,申請專利超20000多件,授權近11000多件。

崑山國家高新區以不足全市八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創造貢獻了全市五分之一的GDP和五分之一的財政收入,吸引匯聚了全市三分之一的工商企業和三分之一的發明專利。

園區發展

崑山高新區自成立以來,堅持科學規劃,精品招商,高水平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綜合競爭實力躋身全省開發區第一方陣,已成為拉動崑山經濟大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已成為崑山經濟大發展的三大主力發動機之一,已成為崑山經濟大發展的三大裂變增長極之一。

2006年經省政府批准,命名為江蘇崑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01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設在縣級市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區特色

崑山高新區的架構特色是“1+3+N”創新體系。

即:1院--崑山工業技術研究院(是高新區的創新源,為新興產業項目孵化和成果轉化提供平台服務,為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和市場占領提供技術支撐)

3園--陽澄湖科技園、新城北產業園、吳淞江產業園(位於中部的陽澄湖科技園,聚集了小核 酸、機器人、感測器等一批產業基地,立足打造科技創新核心區;位於北部的新城北產業園,聚集了電子信息、精密模具、裝備製造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中 心,立足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位於南部的吳淞江產業園,聚集了新能源、新材料、新顯示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立足打造新興產業引領區)

N平台--創建了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模具產業公共技術服務中心、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中科院電子設計自動化中心、先進制造創新中心和中小企業國內技術轉移中心等一批省級和國家級創新服務平台。

崑山高新區的主要特點是注重“魅力、實力、潛力”

即:低調但很有魅力,不大但很有實力,年輕但很有潛力。

1、魅力體現在“三個第一”,成就三區風采:

第一個正式批准成立的縣域國家級高新區

第一個財政總收入突破百億的縣域國家級高新區

第一個獲準建設“國家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基地”的縣域國家級高新區

已成為崑山新興產業的先行區、創新驅動的示範區、低碳經濟的試驗區。

2、實力體現在“三大引擎”,成就近500億GDP和1500億工業總產值:

800家模具企業形成的精密機械產業集群,產值占全國的九分之一,依託國家火炬計畫模具產業基地,落戶了全球最大模具企業鴻準模具和國家精沖模行業標準領軍企業嘉華電子,被評為全國百佳產業集群、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

30家太陽能風能企業形成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集群,產值已突破100億,依託國家火炬計畫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正在建設低碳產業主題公園、光伏產業投融資平台、光伏產業教育培訓中心、光伏產業客戶服務中心、太陽能原材料交易中心、國家級實驗室、國家級中試室等七大功能設施。

“一線四中心”支撐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TFT-LCD、有機發光顯示技術為重點,集聚 了大量液晶面板配套企業,打造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

3、潛力體現在“2+6”超強舉措,即構築二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六大支柱型基礎環境”。

二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1) 加快智慧型機器人產業項目培育。智慧型機器人產業已聯合了3家國內知名高校,成立了智慧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昆航機器人3個研究所,開展了3項“863”項目的產業化合作,投資3.6億元,占地500畝的機器人產業基地正在全面建設。

(2) 加快小核酸製藥產業基地建設。小核酸製藥產業已集聚中國一半以上的核酸研發生產企業和專家團隊,成立了10個冠名專家研究室,入駐了4個“863”項目,投入了2億元組建小核酸生物技術研究所。

六大支柱型基礎環境:

⑴打造完整的技術發展環境。配套了一批創新要素,扶持了一批科技“小巨人”企業,組建了一 批創新戰略聯盟,建設了一批創新服務平台,構建了較完整的“官產學研金介”創新服務體系。10萬平方米的崑山工業技術研究院,已形成自主研發、技術服務、 技術轉移及孵化、綜合配套、培訓等五大功能;31萬平方米的清華科技園崑山分園,已落戶3個國家重大產業項目;4萬平方米的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年 到帳收入實現5.2億元,完成1500多項專利申請。

⑵構築多元的投融資保障環境。一批成長型科技企業上市,一批創投公司、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組建,一批風險投資、股權基金、產業基金成立。全面加大扶持力度,拓寬企業上市通道,引導科技企業通過證券市場融資,進一步最佳化科技金融的生態環境。

⑶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環境。充分發揮人才政策的激勵效應,建設留學人員創業園、鄰里中心、人才公寓等功能設施,建立50多所高校合作關係網路,建造國家“千人計畫”、高層次“雙創”人才、海外留學歸國人才庫,已落戶“千人計畫”17人。

⑷營造完善的政策引導環境。涵蓋區域創新戰略、科技經費保障、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培養等,科技經費投入占財政支出的10%,R&D經費投入占GDP的3%。

⑸建立高效的服務網路環境。建設投融資、創業孵化、智慧財產權保護、中介服務“四大”體系,完善信息、技術、資金、交易、法律保障等“五大”網路,實現“全方位全過程服務”和“一站式審批”

⑹形成優良的可持續生態環境。土地資源高效集約利用,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到位,全力建成江蘇省循環經濟試點園區、江蘇省生態工業園、江蘇省低碳經濟試點園區。

發展目標

崑山高新區的“十二五”發展目標

GDP1300億元,財政總收入180億元,工業總產值3500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 4%以上,科技投入占比10%以上,新興產業產值占比4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60%以上,形成一批百億級甚至千億級的產業集群,成為國內一流、 長三角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科技生態新城。

現任領導

管鳳良,市委常委,崑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周繼春,崑山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瞿亞光,崑山高新區紀工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

馬俊峰,崑山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局長、黨委書記

陸春明,崑山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局長、黨委書記

周全明,崑山高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周鵬,崑山高新區招商服務局副局長

沈建林,崑山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

姚亦重,崑山高新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

莊春龍,崑山高新區規劃建設局黨委副書記

王晗,崑山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

姜異華,崑山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副局長

嵇敏旗,崑山市財政局高新區分局局長

蔡慶,崑山市國土資源局高新區分局局長

崑山市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