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路國小

崇仁路國小

武漢市崇仁路國小創辦於1953年,位於武漢市橋口區崇仁路217號,是湖北省首批示範學校之一。學校占地18畝,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學生學生

武漢市橋口區崇仁路國小占地18畝,建築面積12940.4平方米。有43個教學班,學生人數2230人,教職工126人,其中市區學科帶頭人25人,培養出湖北省特級教師5人。綠色生命文化是教育生命觀、人本觀、生態觀的集中體現,主張生命“自由舒展、充滿活力、持續發展、共生共榮”,是新時代先進的教育文化。

發展歷史

崇仁路國小在20世紀80年代是一所“薄弱學校”,經過十五年的拼搏,成為湖北省第一所示範國小,實現了三大發展:

規模發展。“八五”、“九五”期間,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校園面積和建築面積都擴大了近一倍,新建了一座現代化綜合素質教育大樓——綠色生命平台,並於2001年創辦了“崇仁寄宿學校”;學校的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擁有千兆校園網,全校44個班都安裝了嵌入式教學平台,共有電腦300餘台,所有的專用教室、活動室都安裝了多媒體電腦,初步建成了數位化校園。

內涵發展。“十五”期間,學校提出了和“讓綠色生命根植於崇仁文化的沃土之中”的辦學理念,以及“追求‘崇仁尚創’生態型辦學理想,打造綠色教育質量品牌,創建充滿活力的學習型組織”的質量方針,引入了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大力倡導“科研興師、科研興校”,“十五”課題研究成果《校本研究個案透視》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學校制定“建構高效課堂,進行學校第三次創業”的方略,提出“學得歡、睡眠足、考得好、發展優”的綠色質量觀,進一步豐富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內涵。

優質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顯著上升。該校培養的學生負擔基本合理,學習興趣較濃,習慣良好,身心健康,每年各級各類學生競賽區級以上獲獎學生達到10%以上,位居市區前列,並穩步上升;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提高;學校辦學特色日益鮮明。從教育內容看,德育特色進一步彰顯。該校進一步發揚“以德立校”的光榮傳統,以主體性教育思想為指導,建構了“選擇——養成”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從辦學策略看,“科研興師、科研興校”的特色進一步凸現。該校“九五”課題《培養國小生主體意識和自主能力的整體改革實驗》,“十五”課題《國小教師自主選擇與創造“教育活動模式”研究》研究成果均達到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從教育手段看,數位化校園初顯特色。該校教育信息化、數位化的校園特色初步顯現。網路與教育教學的整合研究效果突出,被評為“省優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校長談宇賢,研究生學歷,湖北省語文特級教師,曾作為湖北省代表參加第三次“全教會”;先後被評為武漢市第二屆名師,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北省2006年知識型標兵。談宇賢校長崇研尚學,著述頗豐,《國小生“選擇—養成”德育模式》發表於《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校長與校本研究》發現於《現代教育科學》2006年第4期,《國小教師自主選擇與創造教育活動模式》發表於《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年第1期,主編《校本研究個案透視》,由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

學校建設

硬體建設 

學校擁有一流的教學樓、辦公樓、多功能塑膠跑道、餐廳及學生公寓,新建了一座具有時代氣息的素質教育大樓——“綠色生命平台”,內設人文館、桌球館、藝術長廊、博覽平台、科技平台、學術報告廳,每層樓都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學校擁有現代化校園網路系統(信息網、電視、廣播、電話網)和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中心(網管中心、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電子閱覽室等)。

校園文化建設 

學校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樓層為單位,突出主題,精心設計,形成中西合璧的走廊文化,讓孩子倘佯期間,受到民族傳統文化和優秀世界文化的薰陶。一樓“習慣奠基”:用“孔融讓梨”、“程門立雪”等圖文故事,詮釋中國民族的“禮讓”、“尊師”、“勤奮”、“誠信”、“勤儉”的優良傳統和“傑出青少年七個習慣”;二樓“體育精魂”:用“從東亞病夫到金牌強國”等圖文,詮釋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意志和“更高、更快、更強”的世界“奧運”精神;三樓“藝術經典”,用“清明河上圖”、“西方雕塑藝術”等圖文,再現了中國和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經典:中國的書法、繪畫、世界的歌劇、芭蕾等;四樓“文學精萃”:用中國“四大名著”,以及魯迅、高爾基等圖文,介紹了人類文學中的瑰寶。五樓“科技奇蹟”:用袁隆平、愛因斯坦等圖文,介紹了人類用勤勞和智慧創造的科技上的奇蹟;六樓“思想陽光”:用毛澤東、馬克思等圖文,展現了人類先驅者思想的深邃與光輝。在綠色生命平台“風雨操場”的牆壁上,鐫刻著孔子的《論語》和岳飛的《滿江紅》,以及孟郊的《遊子吟》的竹簡,體現了儒家文化的“仁”、“義”、“忠”、“孝”。崇仁尚德生態園中,綠草如茵,“崇仁尚德石”靜臥其間,使校園更顯雅致。[1]

教學特色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根據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的需要,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重組成“基礎工具課程”、“技藝表現類課程”、“科學素養課程”、“綜合課程”和“校本課程”四大板塊。在全面實施“三級課程”的前提下,做到“兩突出一併重”:突出基礎工具課程的地位,突出綜合課程的建設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提高教師開發課程的意識與能力;科學課程和“技藝表現類”人文課程並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身體素質。在學科課程的教學上,提出了“學得歡、考得好、睡眠足、發展優”的綠色質量觀,大力推進以“以學論教”為基本價值導向的“高效課堂”建設,並初步形成高效課堂“主動地學”、“紮實地練”、“全面的效”的教學特色,促進了學習方式的變革,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名列市區前茅,學生負擔基本合理,學習興趣較濃,習慣良好,身心健康。截至2009年10月,每年學生行為規範合格率達100%,優秀率達95%以上,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區級以上獲獎學生達到15%以上。有三名學生獲得武漢市“十佳”少年稱號,有19人榮獲“武漢市三好學生”稱號,有近200名學生在武漢市“楚才”作文競賽中獲獎,其中獲一等獎的學生達20人;湧現出宋慶齡基金獲得者蔡鵬杉、被《中國教育報》和中央電台報導的情系災區的好兒童唐振宇、明梓等一大批充滿愛心、文明守紀、自強不息的少先隊員。截至2009年10月,學校推進素質教育作為辦學方向,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組建了聲樂、器樂美術舞蹈、棋類、語言表演、戲劇及田徑、桌球、游泳、足球跆拳道、跳橡筋、圍棋、西洋棋等近四十個興趣班。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者不計其數。特別在體育特長生的培養上,學校桌球隊、籃球隊、游泳隊、田徑隊在各級競賽中獲前三名近一百多人次,先後向各級各類專業隊輸送了李婷、高凌、楊威、鄭李輝、韓晶娜、喬婭、趙生、趙喆、詹建、等近百名專業選手,被譽為“冠軍搖籃”。

學校榮譽

截至2009年10月,崇仁路國小為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重點課題“中國小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全國先進實驗單位,先後被評為“全國體育群體工作先進學校”“全國先進傳統項目學校”、“首界全國心理輔導特色學校”、“湖北省示範學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狀單位”、“湖北省十佳師德標兵單位”、“湖北省科研50強學校”、“湖北省優秀信息技術實驗學校”、“湖北省綠色學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示範家長學校”、“武漢市五星級民主管理單位”、“武漢市先進學習型組織”、“武漢市藝術教育先進學校”,等等。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教育研究》等多家新聞媒體先後報導了該校德育、教學、體育、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成績和經驗。2005年5月承辦中國教育學會中國小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校本研究有效實踐形態專題學術研討會”,校本研究的經驗被譽為“示範一方、影響全國”,中國教育報以《校本研究是件幸福的事》為題對該校教育科研經驗進行了專題報導。2005年6月學校高水平通過了湖北省示範學校複評。

武漢市知名國小目錄

武漢,九省通衢,地理位置優越,近些年基礎教育蓬勃發展,湧現了一批又一批教育優良的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