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梔山姜

【源形態】多年生常綠草本,高40~60厘米。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理氣止痛。 【用法用量】1~3錢。

【別名】箭桿風、九姜連、九龍盤、雞爪蓮[江西婺源]
【來源】為姜科山姜屬植物山姜AlpiniajaponicaMiq.,以根狀莖入藥。
【源形態】多年生常綠草本,高40~60厘米。根狀莖分枝,多節,幼嫩部分紅色,生細長而稀少的鬚根。莖直立,叢生。葉互生,常排成二列,長橢圓形或寬披針形。5~6月開花,總狀花序頂生於有葉的莖頂,密生鏽色茸毛。花白色捎帶紅條紋。果實寬橢圓形,直徑1厘米,紅色,表面密生毛。種子多數。
【性味歸經】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理氣止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牙痛,胃痛。
【用法用量】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藥理作用

1.對離體胸管平滑肌的影響山姜小劑量對豚鼠小腸無影響,大劑量呈抑制作用,和山姜對乙酸膽鹼和氨化鋇引起的大鼠腸管緊張性、強直性收縮均有部分始抗作用,和山姜的揮發性部位,可使兔腸管輕度興奮,然後轉入明顯抑制,張力
降低,收縮頻率減慢,振幅減少,並隨著濃度不同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酸膽鹼、氯化鋇引起的腸管興奮和痙攣。
2.抗潰瘍作用山姜水煎劑灌胃對幽門結紮型、應激型及利血平型大鼠實驗性胃潰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對蚓噪美辛(消炎痛)型胃潰瘍作用不明顯。它能增加胃液及胃蛋白酶活性,降低總酸度與游離酸度,對高體胃條有短暫收縮興奮作用,隨即轉入抑制,降低胃張力和抽抗乙酸膽鹼引起的胃收
縮。
3.抗菌作用體外試驗,山姜煎劑對結腸炎耶爾森菌和摩根變形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是1/160(抑菌力達中度),最低殺菌濃度(MBC)是1/80(殺菌乃為低度),對福氏痢疾桿菌的抑殺菌作用分別是1/40和1/10,屬低度有效,對腸毒素型大腸桿菌均不表現抑、殺菌作用。
4.毒性小鼠灌服山姜25g/kg(最大容積)1次,觀察3d均未見小鼠中毒症狀和死亡。大鼠每日灌胃山姜熱浸液1.62g/kg,連續30d,結果各組間體至增加光明顯差異。肝、腎功能均在正常範圍,病理檢查無特殊異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