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顆粒

尿毒清顆粒

尿毒清顆粒是腎科臨床的一種常用藥物,尤其對於西醫治療,臨床大夫經常使用包醛氧化澱粉,愛西特、尿毒清等藥物治療腎功能不全腎衰竭等。 尿毒清顆粒是用黃芪、黨參健脾益氣,制何首烏補腎益精,共奏健脾益腎之功;用制大黃通腑泄濁,使濕濁之邪從大便而出,白朮健脾除濕,茯苓、車前草利尿除濕,姜半夏燥濕和中、降逆止嘔,共奏通腑降濁之功;更用川芎、丹參等活血化瘀。綜觀全方,具有健脾利濕、通腑降濁、活血化瘀等功能。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名:Niaoduqing Kel

英文名:書頁號:x26-1017標準編號:WS3—229(Z-033)—2000(Z)

處方: 大黃、黃芪、桑白皮、苦參、白朮、茯苓、白芍、制何首烏、丹參、車前草等藥味經加工製成的顆粒。

性狀: 本品為棕色或棕褐色的顆粒;味甘、微苦。

商品規格:5克×15包

5克×18包

鑑別

(1)取本品約5g,置錐形瓶中,加3mol/L硫酸溶液3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再加氯仿3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分取氯仿液,蒸乾,殘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制何首烏對照藥材各1g,分別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黃酸、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對照藥材溶液各10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及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的橙色螢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後,日光下檢視,斑點變為紅色。

(2)取本品5g,加正丁醇20ml,加熱回流2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用1%氫氧化鈉溶液洗滌3次,每次15ml,棄去鹼液,再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至中性,棄去水層,正丁醇提取液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甲醇0.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甲甙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和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分別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橙黃色螢光斑點。

(3)取本品5g,加水50ml使溶解,濾過,濾液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15ml,合併醚液,蒸乾,殘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丹參對照藥材5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0分鐘,合併煎液,濃縮至10ml;取上清液5ml,照供試品溶液製備的方法製備,作為丹參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原兒茶醛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己烷-苯-醋酸乙酯-甲酸(2:4:4: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0.1%2、4-二硝基苯肼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及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4)取本品5g,加氯仿50ml、濃氨試液0.3ml,放置過夜,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氯仿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參鹼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20:20: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應符合顆粒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Ⅰ C)。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0.05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15:85)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理論板數按芍藥甙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稱取80℃乾燥至恆重的芍藥甙對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加水使溶解並稀釋至刻度,精密量取5ml,置25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芍藥甙0.04mg)。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3g,精密稱定,精密加水25ml,搖勻,超聲處理30分鐘,取出,離心,精密吸取上清液5ml,加於聚醯胺柱(30~60目,1cm×20cm)上,用水洗脫,準確收集洗脫液25ml,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g含白芍以芍藥甙(C23H28O11)計,不得少於0.7mg。

功能主治

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瘀。用於慢性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醫辨證屬脾虛濕濁證和脾虛血瘀證者。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穩定腎功能,延緩透析時間。對改善腎性貧血、提高血鈣、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用法用量

溫開水沖服,每日4次,6、12、18時各服1袋,22時服2袋,每日最大服用量8袋;也可另定服藥時間,但兩次服藥間隔勿超過8小時。

注意

(1)應在醫生指導下按主治證候用藥,按時按量服用。

(2)按腎功能衰竭程度,採用相應的腎衰飲食,忌豆類食品。

(3)服藥後大便呈半糊狀為正常現象,如呈水樣需減量使用。

(4)本品可與對腎功能無損害的抗生素、化學藥降壓、利尿、抗酸、降尿酸藥並用。

(5)忌與氧化澱粉等化學吸附劑合用。

但尿毒清顆粒也並不是萬能的 ,這也是為什麼不同階段的腎功能不全患者服用尿毒清顆粒後,仍避免不了走上透析、換腎道路的原因。那么尿毒清顆粒是一種什麼藥?它在 腎病腎衰竭治療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和功效,如何正確使用尿毒清顆粒才能達到治療腎衰竭的目的?下面我們特整理了一篇關於尿毒清顆粒的 專題,希望能對正在服用或準備服用此類藥物的患者有所幫助和指導。

顆粒成分

尿毒清顆粒是用黃芪、黨參健脾益氣,制何首烏補腎益精,共奏健脾益腎之功;用制大黃通腑泄濁,使濕濁之邪從大便而出,白朮健脾除濕,茯苓、車前草利尿除濕,姜半夏燥濕和中、降逆止嘔,共奏通腑降濁之功;更用川芎、丹參等活血化瘀。綜觀全方,具有健脾利濕、通腑降濁、活血化瘀等功能。其組方合理,配伍精當,切中慢性腎功能衰竭腎氣虛為本,濕濁瘀血壅塞為標的病機,因此臨床療效顯著。

尿毒清顆粒性狀特點:

尿毒清為棕色或棕褐色的顆粒;味甘,微苦。

尿毒清顆粒功能主治:

尿毒清顆粒主要的作用有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瘀。在臨床上尿毒清顆粒主要用於慢性腎功能衰竭,氮質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 醫辨證屬脾虛濕濁症和脾虛血瘀症者。尿毒清顆粒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穩定腎功能,延緩透析時間;另外尿毒清顆粒對改善腎性貧血,提高 血鈣、降低血磷也有一定的作用。

價格

尿毒症的價格為65元/盒,相比較其他藥物而言,尿毒清價格昂貴,許多人在經濟上難以承受,尤其是多年的腎臟病患者。甚至有人想到用 大黃代替。考慮到大黃吃了拉肚子比較厲害,尤其是對於腎衰竭尿毒症患者,這樣會加重病情。

特點

1. 適用範圍較廣:尿毒清顆粒適用於任何原因引起的慢性腎功能衰竭。一般對於腎衰竭的治療,西醫尚沒有很好的方法治療,一般患者住 院後,都是給予尿毒清、愛西特、腎衰寧等藥物,這種單純的套用藥物只能減輕患者症狀,雖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治療,可由於其短期療效較好 而贏得患者的青睞。目前,由於醫學普及所限,採用中西醫治療腎衰竭的患者不多見。

2. 一定時期內療效顯著:尿毒清顆粒能有效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等尿毒物質,總有效率達到73.92 % 。專家客觀對其進行了解釋,服用 尿毒清顆粒就是一種直腸透析,同其他透析一樣,長時間套用也會產生依賴,建議謹慎服用。

3. 中醫用藥:尿毒清顆粒屬於純中藥製劑,除部分病人出現稀便外,長期服用除不利於腎臟修復與造成胃腸道受損外,無其他明顯毒副作 用。

4. 價格適中:相對於血液透析、腎移植等治療方法,服用尿毒清顆粒劑費用低廉,但60餘元/盒的價格仍使廣大患者難以承受。

5. 服用方便:口服方便、快捷,治療過程無創傷、無痛苦。

用藥過程問題

1. 腎病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按主治證候用藥,按時按量服用。

2. 按腎功能衰竭程度,採用相應的腎衰飲食,忌豆類食品。

3. 服藥尿毒清顆粒後大便呈半糊狀為正常現象,如呈水樣需減量使用。

4. 尿毒清顆粒可與對腎功能無損害的抗生素、西藥降壓、利尿、抗酸降尿酸藥並用。

5. 尿毒清顆粒忌與氧化澱粉等化學吸附劑合用。

四、尿毒清對身體有沒有副作用?

長期服用尿毒清對身體有什麼副作用?專家講到,是藥三分毒,口服藥物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只是程度不同、損傷部位不同而已 。尿毒清這種藥物對肝臟是有損害的,肝功能不好的患者應慎用,另外患者在服用的過程中還應經常檢查肝功能,並配合吃一些保肝的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