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服飾

少數民族服飾

《少數民族服飾》是一本由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中國各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以及節慶禮儀場合穿用的民族服裝。中國55個少數引民族的著裝,由於地理環境、氣候、風俗習慣、經濟、文化等原因,經過長期的發展,從而形成不同風格,五彩繽紛,絢麗多姿,並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徵。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蘇日娜,女,蒙古族,中國民族史碩士學位。中央民族大學民俗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民族學、蒙古學、少數民族民俗學等學科研究,發表論文20篇,出版著作5部。主要代表作有《蒙古學文獻概覽》、《罟罟冦形制考》等。

內容簡介

《少數民族服飾》簡要介紹了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並配有民族服飾圖片,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又在描述千姿百態的各少數民族服飾的基礎上儘可能地傳播少數民族民俗文化,使廣大讀者在欣賞爭妍鬥奇的少數民族服飾的同時,能夠更多地了解中國少數民族民俗文化。

中國民間文化是世世代代錘鍊和傳承的文化傳統,其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是中華民族彼此認同的標誌,是祖國同胞溝通情感的紐帶。今天,我們將把民俗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和真諦展示給包括農民兄弟在內的廣大民眾,使他們對中華大地、對祖國同胞、對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少數民族服飾》是《中國民俗文化叢書》之一,簡要介紹了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並配有民族服飾圖片,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目錄

第一章 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服飾

滿族

蒙古族

朝鮮族

達斡爾族

鄂溫克族

赫哲族

鄂倫春族

第二章 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服飾

回族

東鄉族

土族

撒拉族

保全族

裕固族

維吾爾族

哈薩克族

柯爾克孜族

錫伯族

塔吉克族

烏孜別克族

俄羅斯族

塔塔爾族

第三章 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服飾

藏族

門巴族

珞巴族

羌族

彝族

白族

哈尼族

傣族

僳僳族

佤族

拉祜族

納西族

景頗族

布朗族

阿昌族

普米族

怒族

德昂族

獨龍族

基諾族

苗族

布依族

侗族

水族

仡佬族

第四章 中南、東南地區少數民民族飾

壯族

瑤族

仫佬族

毛南族

京族

土家族

黎族

畲族

高山族

參考書目

序言

人生活於文化之中,正像人離不開空氣一樣。《周易》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無論漢語“文化”一詞是否由此而來,這段話至少說明,我們的祖先向來對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極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確乎是人之所以成為人、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的根本標誌。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創造了人,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人是文化的動物。

從文化本身來說,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的傳統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對地劃分為兩大分流,即所謂上層文化(或稱高層文化、雅文化、精緻文化……)和下層文化(或稱基層文化、底層文化、低層文化、民間文化)。

民間文化是人民民眾創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類發展的初始階段;民間文化同時也是最年輕的文化,因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於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間文化還是整個社會文化的基礎,並且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上層文化往往是對民間文化選擇、改造和精緻化的結果。

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是民間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人類創造的一切藝術中,生命最活躍,涉及最廣泛。它以古樸純真的藝術手段,反映著人民民眾的現實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無數珍品,是當之無愧的美的典範。沒有了它,人類將失去多少童真的回憶;沒有了它,人類的愛祖國、愛家鄉將會缺少多少實際可感的具體內容;沒有了它,人類的歡樂、悲傷也將變得乾枯而平淡;沒有了它,人類將會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萬家社區圖書室援建和萬家社區讀書活動,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戰略舉措。我們作為受到農民兄弟哺育和培養的知識界、文化界,有義務用學來的知識回報衣我食我的廣大農村的父老鄉親,這不僅是我們的社會責任,也是我們的榮耀。

中國民俗學會在這項重要活動中,承擔有關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約50種圖書的撰寫工作。我們組織了學養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員在內的專家隊伍,來完成此項寫作任務。他們在相關領域裡,學有所長,業有專攻,所有作者都以光榮志願者的精神,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用生動活潑的文字,把相關的準確而豐富的知識,呈獻給農民兄弟和城鎮社區的讀者。完成這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寫作編書任務,是我們人生當中一件值得驕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國民間文化是世世代代錘鍊和傳承的文化傳統,其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華民族彼此認同的標誌,是祖國同胞溝通情感的紐帶。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發展的巨大貢獻。急遽變化的時代在淘洗著傳統的民間文化。在當今時代,我們尤其有必要對我們豐富淳厚、歷史悠遠的民俗傳統立此存照,將其中的優秀部分及其真諦展示給包括農民兄弟在內的廣大民眾,使他們對中華大地、對祖國同胞、對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創造的非常豐富而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幸事,也是我們的歷史責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間文化之花越開越鮮艷,為我們祖國、為我們中華民族贏得一個永恆的春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