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遠端腎小管酸中毒

多飲 耳聾 膿尿

基本信息

概述

腎小管酸中毒(renaltubularacidosis,RTA)是由於遠端腎小管上皮細胞排泌氫離子和(或)近端腎小管上皮對HCO3-的重吸收障礙所導致的臨床綜合徵,其臨床表現以陰離子間隙正常的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腎鈣化,腎結石為特徵。

病因

(一)發病原因
原發性dRTA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繼發性dRTA者常是由於其他疾病影響到腎小管功能所致,可見於高丙種球蛋白血症,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維生素D中毒,移植腎排斥反應,髓質海綿腎,梗阻性腎病,特發性高鈣尿症腎鈣化,Wilson病,失鹽性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藥物及毒素導致腎損害(如鋰,兩性黴素B,甲苯,地高辛等)。
(二)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dRTA的主要缺陷在於遠端小管泌H+功能的不足,腎皮質集合管上皮細胞中存在一種間介細胞(intercalatedcell),其腔膜上有H+-ATP酶(質子泵),能分泌H+,H+與管腔內的NH3和NaHP04結合後以NH+4和H2PO-4形式排出體外,而髓質集合管主細胞(principalcell)具有吸收鈉,排出鉀的作用,這兩種細胞的功能障礙可導致泌H+不足,目前認為有以下幾種機制:
(1)分泌型(secretorydefect):H+-ATP酶功能障礙,小管上皮不能分泌H+。
(2)反漏型(gradientdefect):細胞膜缺陷使H+通透性增高,H+反流入小管上皮細胞。
(3)速率依賴型(rate-dependentdefect):質子泵泌H+速率下降。
(4)電壓依賴型(voltage-dependentdefect):使管腔內負電位差減低,原發性dRTA的基因突變有兩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主要涉及細胞Cl-HCO3-陰離子交換轉運蛋白(AE1)基因的突變,常染色質隱性遺傳則涉及質子泵B亞基的缺陷(ATP6B1)。
2.病理生理正常情況下,在遠端腎小管和集合管是通過H+-Na+交換分泌H+,以調節酸鹼平衡,本病時遠端腎小管排H+障礙,H+在體內積聚,尿NH+4和可滴定酸(TA)排出減少,引起代謝性尿酸化障礙和酸中毒,由於遠端腎小管H+-Na+交換減少,導致K+-Na+交換占優勢,使大量K+丟失,造成低鉀血症,同時Na+回吸收減少,引起低鈉血症和繼發性醛固酮增多,以增加Na+和Cl-的吸收,Cl-的瀦留造成高氯血症,長期低鉀使遠端腎小管濃縮功能受損,出現多飲,多尿,持續酸中毒導致機體動用骨緩衝系統,骨中的鈣,磷游離入血,尿鈣排出增加,血鈣降低,因而刺激甲狀旁腺分泌甲狀旁腺激素,促進骨質溶解破壞,減少骨質生成,使尿鈣進一步增多,抑制磷的再吸收,使尿磷增多,血磷降低,鹼性尿有助於濃度增高的尿鈣,尿磷形成腎結石和腎實質鈣鹽沉著,繼而引起腎間質損害,最終導致腎功能不全,枸櫞酸鹽是尿鈣溶解的重要因素,酸中毒時,枸櫞酸鹽排出減少,重吸收增加,促進腎鈣化。

症狀

小兒遠端腎小管酸中毒的症狀:
生長緩慢便秘代謝性酸中毒多尿多飲噁心耳聾腹瀉膿尿腎鈣化
臨床上可分為嬰兒型及幼兒型,前者生後幾個月內發病,男嬰多見,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後者常在2歲後出現症狀,以女性多見,為染色體顯性遺傳,dRTA主要臨床特點有:
1.發病年齡原發性dRTA可以在生後即有臨床表現,但出現典型症狀時多在2歲以後。
2.慢性酸中毒表現生長發育落後及厭食,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慢性代謝性酸中毒表現,有時生長落後為惟一表現,不完全型dRTA可無酸中毒表現而僅出現低鉀,肌無力或腎鈣化。
3.尿濃縮功能減退多飲,多尿,不明原因脫水,還可出現脫水熱,休克,系由於低鉀引起尿濃縮功能減退所致。
4.低鉀血症肌肉軟弱無力甚至周期性癱瘓等低鉀表現比較突出,系泌H+減少引起低鉀血症所致,嚴重時影響心臟,出現期前收縮等嚴重心律失常和循環衰竭。
5.佝僂病表現骨質脫鈣,骨骼軟化,骨骼畸形,前囟寬大且閉合延遲等佝僂病表現,維生素D治療無效。
6.腎鈣化與腎結石腎結石常見於年長兒及成人,可與腎鈣化同時或單獨出現,並可伴有血尿,腎積水與泌尿道感染,結石多為磷酸鈣,少數為草酸鈣和鳥糞石,膿尿常持續存在,可能與腎鈣化有關。
7.幾種特殊的dRTA
(1)兼有近端腎小管性酸中毒和遠端腎小管性酸中毒(Ⅲ型):見於嬰兒,可早至生後1月發病,隨著年齡增長,HCO3-丟失可減輕。
(2)不完全性dRTA:可伴有腎鈣化但無代謝性酸中毒,雖尿液酸化障礙,但排NH+4多,排TA少,大多在對完全性dRTA家族進行篩查時發現,也有不少為散發病例或繼發於其他疾病。
(3)dRTA伴耳聾: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男女均可患病,耳聾出現時間從新生兒期至年長兒不等。
(4)短暫性腎小管酸中毒:最早由Lightwood於1935年報導,酸中毒為一過性,可能是一些未被認識的環境因素所致,如維生素D中毒,磺胺藥腎損害或汞中毒等,多在2歲左右自愈。
(5)繼發性dRTA:見於多種全身性疾病或腎臟疾病,患者同時具有原發病的臨床表現,本病典型者診斷不難,根據生長發育落後,煩渴,多飲,多尿,頑固性佝僂病和腎鈣化,腎結石等表現,血生化檢查具備五低兩高特徵,即低血磷,低血鉀,低血鈣,低血鈉和低二氧化碳結合力(或低血清pH值)以及高血氯,高血清鹼性磷酸酶,且在酸中毒時,尿pH>6.0即可確定診斷,下述一些診斷試驗主要用於酸中毒不明顯的不完全性dRTA診斷,以及用於了解dRTA是泌H+缺陷,電壓依賴性缺陷(高K+性dRTA),還是梯度缺陷(反漏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