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夜啼

小兒夜啼

小兒夜啼是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煩躁不安,哭鬧不止,人們習慣上將這些孩子稱為“夜啼郎”。本病多見於半歲以內的嬰幼兒。啼哭是嬰兒一種本能性反應,因為在嬰兒時期尚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哭”就是表達要求或痛苦的一種方式。如飢餓、口渴、衣著過冷或過熱、尿布潮濕、臀部腋下皮膚糜爛、濕疹作癢,或蟲咬等原因,或養成愛抱的習慣,均可引起患兒哭鬧。這種哭鬧是正常的本能性反映。有些疾病,如佝僂病、蟲病、外科疾病等也可引起嬰兒啼哭,均不在本節討論範圍。預防除加強日常護理外,飲食應以乳類、粥食為主。

基本信息

概述分析

小兒夜啼小兒夜啼

本病多見於半歲以內的嬰幼兒。啼哭是嬰兒一種本能性反應,因為在嬰兒時期尚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哭”就是表達要求或痛苦的一種方式。如飢餓、口渴、衣著過冷或過熱、尿布潮濕、臀部腋下皮膚糜爛濕疹作癢,或蟲咬等原因,或養成愛抱的習慣,均可引起患兒哭鬧。這種哭鬧是正常的本能性反映。有些疾病,如佝僂病蟲病外科疾病等也可引起嬰兒啼哭,均不在本節討論範圍。預防除加強日常護理外,飲食應以乳類、粥食為主。

形成原因

中醫認為小兒夜啼常因脾寒、心熱、驚駭、食積而發病。(1)脾胃虛寒,症見小兒面色青白,四肢欠溫,喜伏臥,腹部發涼,彎腰蜷腿哭鬧,不思飲食,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脈細緩,指紋淡紅。治宜溫中健脾。(2)心熱受驚,症見小兒面赤唇紅,煩躁不安,口鼻出氣熱,夜寐不安,一驚一乍,身腹俱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安神。(3)驚駭恐懼,症見夜間啼哭,面紅或泛青,心神不寧,驚惕不安,睡中易醒,夢中啼哭,聲慘而緊,呈恐懼狀,緊偎母懷,脈象唇舌多無異常變化。治宜鎮驚安神。(4)乳食積滯,症見夜間啼哭,厭食吐乳,噯腐泛酸,腹痛脹滿,睡臥不安,大便酸臭,舌苔厚膩,指紋紫滯。治宜消食導滯。

病症分類

小兒夜啼生理性哭鬧
嬰兒的哭鬧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

生理性哭鬧

飢餓口喝是嬰兒哭鬧中最常見的原因,多見於3個月以內,這是由於母乳不足、奶粉沖調過稀,上一頓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吃飽。環境溫度過高、出汗多,嬰兒因口渴而哭鬧不止。冷、熱、濕、癢、痛環境溫度過冷或過熱會引起嬰兒的不適,但過熱比過冷更容易引起哭鬧不安。尿布濕了(大、小便)未及時更換,以哭鬧的形式向父母表示。嬰兒因濕疹、多汗,皮膚不清潔等引起的瘙癢或因蟯蟲爬至肛門周圍引起奇癢而哭鬧等。便尿感經過訓練的嬰兒,會以哭鬧的形式求援母親及時幫助他解大小便。生活不規律6個月以內的嬰兒常常“日夜顛倒”,白天睡、晚上哭,俗稱這些嬰兒為“夜啼郎”。

環境不適應:有些孩子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覺,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將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鬧即止。對於這類孩子,可用些鎮靜劑把休息睡眠時間調整過來,必要時需請兒童保健醫生作些指導。

白天運動不足:有的孩子白天運動不足,夜間不肯入睡,哭鬧不止。這些孩子白天應增加活動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靜入睡。

午睡時間安排不當:有的孩子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後2-3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有人陪著玩就哭鬧。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

小兒夜啼病理性哭鬧
病理性哭鬧

口腔潰瘍往往在吃奶或進食時哭鬧。腹痛如腸套疊(表現為陣發性劇烈的哭鬧,同時面色蒼白、嘔吐、排出果醬樣大便)、急性闌尾炎(持續性哭鬧、發熱,一旦闌尾穿孔後哭鬧加劇)、嵌頓性腹股溝疝(腹痛劇烈,患兒常用手撫摸嵌頓處,出現嘔吐)、腸痙攣(一陣陣哭鬧,安靜一段時間後又因腸痙攣而再哭鬧)等。真塞吃奶時因鼻塞影響呼吸而哭鬧。頭痛多種原因引起的頭痛都會使嬰兒哭鬧,如發熱,腦膜炎時呈一陣陣尖聲哭叫。外耳道炎癤腫餵奶時當患側的耳朵貼近母親身體時或牽拉患側耳朵時哭鬧得更厲害。

一般來說“生理性”哭鬧的嬰兒一般情況良好,飲食正常,哭聲宏亮,哭鬧間隙期面色、精神正常,當消除因素後哭鬧停止。“病理性”哭鬧的嬰兒哭聲不同尋常,有時尖叫,聲音嘶啞,常突發性劇哭;伴有發熱時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有時伴有嘔吐、腹瀉,大便有血,需去醫院進一步查明原因。小兒睡眠是有周期性,一般從淺睡到深睡而後活動睡到覺醒,在活動睡眠階段孩子會不斷翻身、動或哭,所以不要去驚動他,讓他鬧一陣自會再睡,另外要注意補充魚肝油和曬陽光,適當補充些鈣劑

臨床症狀

小兒多在夜間啼哭不止,白天正常。或陣陣啼哭,或通霄達旦,哭後仍能入睡;或伴見面赤唇紅,或陣發腹痛,或腹脹嘔吐,或時驚恐,聲音嘶啞等。一般持續時間,少則數日,多則經月,過則自止。

應急措施

小兒夜啼小兒夜啼
哭是嬰幼兒在不會言語之前表達要求和感覺的方式,當感受到飢餓、寒冷、悶熱、疼痛等感覺時,嬰幼兒都會以哭的形式求救於父母,哭能運動全身的肌肉,促進肺臟呼吸肌的發育,增大肺活量,適當的哭是有利於嬰幼兒的健康的。

按小兒一般的生活規律,白天哭的次數比晚上要多,但有的小兒夜間啼哭,而白天睡覺,民間稱這種小兒為“夜啼朗”,“夜啼郎”為什麼夜間啼哭呢?主要原因是出生後的小兒對周圍的環境尚不適應,將晝夜顛倒了,做父母的平時不注意培養小兒的正常生活習慣,見小兒白天睡覺,就不按時餵奶,餵奶的次數減少則尿也少,

小兒哭得就少,一到晚上,沒有餵飽的小兒啼哭以後,母親為求安靜,隨便餵點,拍拍搖搖讓小兒入睡,但因餵得少或餵得過多,或是尿布濕了小兒感到不舒服,就要啼哭,這樣反覆多次形成了夜間啼哭的不良習慣。做父母的面對這種情形,不能煩惱憂慮,應改變原來的餵養方法,要定時餵奶,減少夜間餵奶的次數,以糾正夜啼的不良習慣,除此以外,有些因素也能造成小兒夜哭,如被褥太薄感到寒冷或太厚感到過熱、拉屎撒尿、蚊蟲叮咬,白天過於興奮或受到驚嚇,鳳及疾病等,做父母的應注意觀察,尋找小兒夜哭的原因,若由疾病所致,應去醫院檢查治療,若出於生活安排不妥的原因,就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小兒的生活規律。

治療方法

小兒夜啼生薑紅糖水
方1生薑紅糖湯

組成:生薑10克,紅糖15克。
用法:生薑切片,加適量紅糖,水煎服。
功效:溫中散寒。
主治:小兒夜啼,脾胃虛寒夜啼,大便溏泄,腹中冷痛者。
來源:民間驗方。

方2蔥薑湯

組成:蔥白5段,生薑5片。
用法:共煮水喝。
功效:溫中除寒。
主治:小兒夜啼,脾胃虛寒夜啼,納差便溏,腹痛喜溫喜按者。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方3豬骨幹薑湯

組成:豬骨頭150克,乾薑5克。
用法:同煮湯飲。
功效:溫中補虛。
主治:小兒夜啼,四肢欠溫,腹痛喜伏臥者。
來源:朱義國.食療藥膳.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129

方4蛋粉粥

組成:雞蛋殼
用法:雞蛋殼洗淨炒黃,研細末,每次1.5克,和在粥里食,1日2次。
功效:健脾益氣。
主治:治小兒夜啼,不思飲食,便溏,面色不華者。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173

小兒夜啼赤小豆甜飲
方5赤小豆甜飲

組成:赤小豆、白糖適量。
用法:赤小豆加水煮爛後酌加糖,代茶飲。
功效:清心熱安神。
主治:小兒心熱,夜臥不寧,多夢易驚,口乾多飲者。
來源:夏翔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21

方6蓮子飲

組成:蓮子30克。
用法:煎水代茶飲。
功效:清心養神。
主治:治小兒夜晚夜啼,驚乍不安,手足心熱,盜汗,口乾多飲者。
來源:民間驗方。

方7冰糖百合

組成:百合30克,冰糖適量。
用法:共煮熟,服食。
功效:寧心安神。
主治:小兒夜眠不安,驚惕易醒,盜汗者。
來源:路新國,等.中國飲食保健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133

方8清心寧神茶

組成:淡竹葉3克,辰燈心1小撮,綠茶0.5克,蟬衣1克。
用法:上四味加水1碗,煎至半碗即可。
功效:清心安神。
主治:小兒夜啼,手足心熱或午後潮熱,口乾,舌紅者。
來源:王富春,等.藥茶治百病.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50

小兒夜啼栗米粥
方9粟米粥

組成:粟米30克。
用法:水煎煮粥,啜服。
功效:和胃安神。
主治:小兒傷食,夜寐不安,納差,腹脹便溏者。
來源:王慕同.大眾藥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29

方10龍眼飲

組成:龍眼肉10克。
用法:水煎,睡前飲。
功效:寧心安神。
主治:小兒夜眠不安,易驚易醒,手足心熱者。

小兒如果白天睡得過多,夜裡就很精神,不願意再睡,無人理睬就會哭鬧不停,出現日夜顛倒。其他原因如小兒飢餓、口渴、冷、熱、尿布濕了、衣著不適、周圍環境嘈雜也會引起孩子夜啼。生理性夜啼的特點是哭聲響亮,哭鬧間歇時精神狀態和面色均正常,食慾良好,吸吮有力,發育正常,無發燒等。只要家長滿足了嬰兒的需求,或解除了不良刺激後,哭鬧即止,孩子便會安然入睡。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