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鏡

宮腔鏡

宮腔鏡,是一項新的、微創性婦科診療技術,用於子宮腔內檢查和治療的一種纖維光源內窺鏡,包括宮腔鏡、能源系統、光源系統、灌流系統和成像系統;它是利用鏡體的前部進入宮腔,對所觀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應,以直觀、準確成為婦科出血性疾病和宮內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宮腔鏡不僅能確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觀和範圍,且能對病灶表面的組織結構進行細緻的觀察。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宮腔鏡宮腔鏡
宮腔鏡不僅能確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觀和範圍,且能對病灶表面的組織結構進行細緻的觀察,並在直視下取材或定位刮宮,大大提高了對宮腔內疾病診斷的準確性,更新、發展和彌補了傳統診療方法的不足。對於大部分適應於作診斷性刮宮的患者,以先作宮腔鏡檢查明確病灶部位後再作活組織檢查或刮宮更為合理、有效。宮腔鏡手術可診斷和治療多種疾病,如婦女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宮內節育環流產後胚胎組織殘留等。經宮腔鏡治療後不僅使原來靠傳統方法需切除子宮的患者避免了開腹手術,同時還可保留子宮,對伴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及白血病等宮腔鏡手術也是安全的。另外,宮腔鏡還可對幼女及未婚女性進行陰道及宮腔檢查,及時準確的發現該處的異常並進行相應治療,同時還可保護處女膜的完整,減輕患者痛苦。宮腔鏡檢查也可用於不孕原因的診斷,子宮畸形矯正,在必要時還可用於早期子宮內膜癌的診斷。

宮腹腔鏡是採用膨宮介質擴張子宮腔,通過纖維導光束和透鏡將冷光源經子宮鏡導入宮腔內,直視下行宮頸管、子宮內口、宮內膜及輸卵管開口進行觀察,並對宮腔內的生理及病理情況進行檢查和診斷亦可同時進行相應的治療,比傳統的刮宮、B型超聲等對宮腔內景像的了解更直觀、準確、可靠,可更準確地取材送病理檢查;也可在直視下行宮腔內的手術治療。

方法

手術前,先啟動灌流系統把子宮膨開,這樣能保證宮內壓力而且還能起到降溫沖洗的作用。宮腔鏡又分為檢查宮腔鏡和手術宮腔鏡。手術宮腔鏡中還有三種不同的電極,它們的正常工作還離不開能源系統也就是電流的支持。另外為了手術的準確無誤,還要有光源系統和成像系統來幫忙,手術過程中,有了清晰的照明和成像系統的監測,就避免了視線不清,能起到一個導向作用。

膨宮介質

膨宮介質基本要求為適應膨脹宮腔,減少子宮出血和便於完成直接活檢。常用的膨宮介質有:

1、CO2:其折光係數為1.00,顯示圖像最佳,氣泡和出血可影響觀察效果。但有空氣栓塞的危險。預防方法為:套用特殊的調壓注氣裝置,限制每分鐘流量<100ml,宮內壓力<26.7KPa(200mmHg),術後頭低臀高位10—15分鐘可預防術後肩痛。

2、低粘度液體:是目前最常用的膨宮介質,有生理鹽水、乳酸林格液和5%葡萄糖液等。使用簡便、價廉,可能最安全。但因其粘度低,易於通過輸卵管,檢查時間過長可致體液超負荷,故用連續灌流檢查鏡更安全。

3、高粘度液體:有32%右鏇糖酐—70(Hyskon液)和羧甲基纖維素鈉液等,其粘度高,與血不融,視野清晰。罕見情況有過敏,Hyskon液用量>500ml會出現肺水腫出血性紫癜;羧甲基纖維素鈉液也可引起肺栓塞致死。

主要用途

宮腔鏡是用於子宮內檢查和治療的內窺鏡。在宮腔鏡下可行輸卵管插管作通暢性檢查,如發現輸卵管通而不暢或阻塞,可同時作疏通治療,效果良好;另外,宮腔鏡可以直接清楚地觀察宮腔內情況,了解有無導致不孕的宮腔內因素,並可同時對異常情況作必要的手術治療。目前,宮腔鏡已成為女性不孕症檢查和治療的常用手段之一。

適應症狀

1、經常性子宮出血,包括月經量過多、月經過頻、經期過長、不規則子宮出血等。

2、不孕症和反覆自然流產:在男女雙方全面、系統評估的基礎上,探查宮腔內病因並予以矯正。

3、B超、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或診刮檢查提示有宮腔內異常或可疑者,可經宮腔鏡檢查確診、核實或排除。

4、有子宮腔內粘連或宮腔內異物殘留者,後者包括胎兒骨片等。

5、疑有子宮內膜癌及其癌前病變者,套用宮腔鏡檢查、定位活檢結合組織病理學評估,有助於早期診斷和及時處理。

6、病人選擇合適和術前準備齊全,某些宮腔鏡手術可替代或改觀傳統的治療方法。

7、宮腔鏡診療技術在計畫生育臨床和科研中的套用:

(1)宮內節育器IUD定位及去除;

(2)在人工流產及其併發症診治中的作用;

(3)宮腔鏡輸卵管絕育研究。

8、作為隨訪和科學研究中的套用

9、宮腔粘連的診斷。

10、評估超聲檢查的異常宮腔回聲及占位性病變。

禁忌症狀

1、急性或亞急性生殖道感染者

2、近期有子宮穿孔或子宮手術史者(3個月內)

3、欲繼續妊娠者。

4、宮頸惡性腫瘤。

5、生殖道結核,未經適當抗結核治療者。

6、活動性子宮出血(少量出血或特殊指征者例外)

7、宮腔過度狹小或宮頸過窄者。

8、嚴重心、肺、肝、腎等臟器疾患,代謝性酸中毒等難以忍受者。

9、術前測口腔體溫不低於37.5度者,暫緩檢查或手術。

臨床診斷意義

宮腔鏡能直接檢視宮內病變,對大多數子宮內疾病可迅速作出精確的診斷。有人估計對有指征的病人做宮腔鏡檢查,可使經其他傳統方法檢出的子宮內異常率從28.9%提高到70%,其中不少病人經宮腔鏡檢查發現的異常,套用其他傳統方法無法診斷。概括起來,宮腔鏡檢查臨床中主要套用於如下幾個方面:

1.異常子宮出血
異常子宮出血(AUB)是婦科常見病,嚴重時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包括生育期、圍絕經期及絕經後出現的異常出血,如:月經過多、過頻、經期延長、不規則出血、以及絕經前、後子宮出血。婦科檢查時多無異常發現,B超檢查或盲目診刮也常常誤診或漏診,據報導漏診宮內病變者高達10%~35%;用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HSG)異常影像來解釋,有30%~50%不確定甚至錯誤。臨床中套用宮腔鏡檢查,不僅能準確確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觀和範圍,對病灶表面的組織結構進行細緻的觀察,且能對可疑病變直視下活檢,大大提高了宮內疾病診斷的準確率。

經宮腔鏡檢查所呈現的最常見病變為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生和子宮內膜息肉。其次為子宮內膜萎縮和子宮內膜癌。

2.不孕症或習慣性流產者
通過宮腔鏡檢查宮頸管和宮腔及雙側輸卵管開口,以發現干擾孕卵著床和(或)發育的病變;同時宮腔鏡直視下行輸卵管插管通液,可了解輸卵管的通暢度。

經宮腔鏡檢查發現導致的不孕及習慣性流產的宮內因素有先天性子宮畸形、黏膜下及壁間內突型子宮肌瘤、宮腔粘連、子宮內膜息肉、宮內異物及輸卵管阻塞。

3.宮腔內異物
各種異常聲像學所見宮腔內異常回聲或占位性病變均為間接檢查結果,宮腔鏡檢查可為之進行確認、評估、定位,決定能否用宮腔鏡技術取出。
經宮腔鏡檢查發現宮內異物有最常見的為宮內節育器(嵌頓、斷片殘留)及胚物殘留,其次為殘留胚骨或子宮內膜鈣化、斷裂的宮頸擴張棒或海藻棒殘留和剖宮產遺留的不吸收縫合線。

4.子宮黏膜下肌瘤切除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在育齡婦女中患病率為20%~25%,多見於40~50歲婦女。其中黏膜下肌瘤占10%~15%,主要臨床表現為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傳統的治療方法多以開腹行子宮肌瘤剔除或切除子宮達到治療的目的,但這種手術方式對有生育要求或不願意切除子宮的女性是一種身體上的損傷和心理上的創傷。宮腔鏡治療黏膜下肌瘤是套用宮腔電切鏡的單極或雙極切除黏膜下肌瘤和內突壁間肌瘤的手術。術後月經量明顯減少,仍有生育能力。

5.子宮內膜息肉切除
子宮內膜息肉是異常子宮出血與不育症的主要原因。通常的方法是盲目刮宮,但常遇到無法根治的問題,復發率高。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TCRP)是採用宮腔鏡環形電極切除子宮內膜息肉及其蒂附著處2~3mm的肌肉組織,有的放矢,並不損傷周圍正常內膜,是治療息肉的最佳方法。

6.宮腔粘連
宮腔粘連是由子宮內膜受損後形成部分或全部粘連的病理現象,90%以上由刮宮引起,主要表現為腹痛、經量減少及閉經、不孕等。在宮腔鏡問世之前,宮腔粘連的診斷依靠病史、體格檢查、試驗室資料和HSG。HSG對於可疑宮腔粘連能判斷宮腔封閉的程度,但不能提示粘連的堅韌度和類型。在宮腔鏡的直視下可排除30%的異常HSG結果,做出終末診斷,是診斷宮腔黏連的金標準,並可通過電切等手術操作進行分離。

7.子宮縱隔切除
子宮縱隔是最常見的子宮畸形,易發生早產、流產、胎位異常及產後胎盤滯留。在宮腔鏡手術問世前,子宮縱隔均需開腹和切開子宮,病人住院時間長,術後恢復慢,術後至少6個月才可考慮妊娠,子宮有瘢痕,妊娠能維持至足月者剖宮產率高,以預防子宮破裂和卵巢、輸卵管及盆腔粘連。子宮縱隔切除術(TCRS)是用宮腔鏡環形電極和針狀電極切開,切除或劃開子宮縱隔組織以達到恢復宮腔正常形態和生育功能目的的手術。術時無明顯出血,術後病率低,易被患者接受,術後4周即可考慮妊娠。

8.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疑及子宮內膜癌的人群主要是45歲以上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婦女,為了明確子宮內膜的病變,傳統的方法是診斷性刮宮,可能遺漏位於宮角深部或黏膜下肌瘤後方的小癌灶,部分子宮內膜區域刮不到,難於作出正確的判斷。子宮內膜細胞學塗片有可能提供假陰性結果,尤其是高分化或小的腫瘤。近幾十年眾多資料表明,宮腔鏡檢查直接活檢和病理學檢查45歲以上AUB婦女,是篩查高危人群,早期發現和準確診斷子宮內膜癌及其先兆的最佳方法。

併發症狀

損傷

(1)過度牽拉和擴張宮頸可致宮頸損傷或出血。

(2)子宮穿孔:診斷性宮腔鏡手術子宮穿孔率約為4%,美國婦科腹腔鏡醫生協會近期報導,手術宮腔鏡的子宮穿孔率為13.0%。嚴重的宮腔粘連、疤痕子宮、子宮過度前傾或後屈、宮頸手術後、萎縮子宮、哺乳期子宮均易發生子宮穿孔。有時穿孔未能察覺,繼續手術操作,可能導致嚴重的腸管損傷。穿孔多發生子宮底部。同時用腹腔鏡監測可減少穿孔的發生。一旦發生穿孔,應停止操作,退出器械,估計穿孔的情況,仔細觀察腹痛及陰道出血。5mm的檢查鏡穿孔無明顯的後遺症,而宮腔鏡手術時的穿孔,則需要考慮開腹或腹腔鏡檢查。近年來使用的電凝器和雷射器所致的穿孔,更應特別小心。宮腔電切手術時,通過熱能傳導,可能損傷附著於子宮表面的腸管,或者電凝器穿孔進入腹腔,灼傷腸管、輸尿管和膀胱。宮腔鏡電切手術時,同時用腹腔鏡監測,可以協助排開腸管,確認膀胱空虛,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宮腔鏡下的輸卵管插管可能損傷子宮角部,二氧化碳氣體膨宮可致輸卵管積水破裂,氣體進入闊韌帶形成氣腫。

出血

宮腔鏡檢術後一般有少量的陰道出血,多在一周內乾淨。宮腔鏡手術可因切割過深、宮縮不良或術中止血不徹底導致出血多,可用電凝器止血,也可用Foley導管壓迫6~8小時止血。

感染

感染髮生率低。掌握好適應證和禁忌證,術前和術後適當套用抗生素,嚴格消毒器械,可以避免感染的發生。

膨宮引起的併發症

膨宮液過度吸收是膨宮時常見的併發症,多發生於宮腔鏡手術,與膨宮壓力過高、子宮內膜損傷面積較大有關。膨宮時的壓力維持在100mmHg(13.3kPa)即可,過高的壓力無益於視野清晰,反而促使液體經靜脈或經輸卵管流人腹腔被大量吸收。手術時間過長,也容易導致過度吸收,導致血容量過多及低鈉血症,引起全身一系列症狀,嚴重者可致死亡。用二氧化碳做膨宮介質,若充氣速度過快,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目前採用專用的充氣裝置,充氣速度控制在100ml/min,避免了併發症的發生。二氧化碳膨宮引起術後肩痛,系二氧化碳刺激膈肌所致。

病情介紹

已開發國家作宮腔鏡檢查時採用靜脈麻醉或全麻插管方法鎮痛,國內由於條件限制,一般採用消炎痛栓、宮頸旁神經阻滯麻醉、宮頸管黏膜表面麻醉等方法進行鎮痛,但是,多數仍然感覺疼痛較難忍受,少數還會出現嘔吐、出冷汗、休克等類似人工流產綜合症的表現。

儘管宮腔鏡技術發展很快,然而一旦發生併發症,後果十分兇險,比如低鈉血症性腦病。國外就曾報導一位健康年輕女性,用宮腔鏡切除小肌瘤時,因低鈉血症導致了永久性的腦損害,結果手術醫生和醫院被判賠償2000多萬美元。我國有一家醫院,興致勃勃購置了設備,沒想到第一例宮腔鏡手術就出現子宮穿孔,結果弄得醫院賠償,醫生“走人”,幾十萬元的設備至今閒置。

宮腔鏡技術的絕大多數併發症是因操作不當引起,從理論上講應該是能避免的。遺憾的是,有的醫生業務水平不到家,匆忙上手,難免要出問題。Z女士因子宮出血不止,接受宮腔鏡檢查,不想檢查中發生靜脈空氣栓塞,由於醫生不熟悉這種意想不到的嚴重併發症的處理,最終失去了搶救時機,Z女士撒手人寰。Z女士悲劇發生後,手術醫生特意從外地打電話到北京“求救”。得知這位醫生連病人死於空氣栓塞,以及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併發症都不知道時,北京的教授有些哭笑不得……

宮腔鏡手術的併發症比較少見,但後果相當嚴重。像子宮穿孔,由於帶電操作,往往會給臨近器官造成致命損傷。而像體液超負荷、低鈉血症、靜脈空氣栓塞等併發症,在傳統手術中根本不會發生。也就是說,有些併發症的發生機制直接與高科技器械性能相關。由於宮腔鏡技術是新事物,初始階段不發生併發症不太可能,關鍵在於醫生要系統學習,能夠及早發現,正確處理。記者了解到,為使這項新技術正常發展,用宮腔鏡必須是有腹部手術經驗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而且要經過正規培訓,掌握各種併發症的診斷和急救處理方法,要反覆練習離體操作,直到腦、眼、手、腳配合協調……

宮腔鏡診治技術正式“落戶”我國婦產科臨床已十多年。由於這項全新技術集電、光、超聲、顯像、視頻技術及醫療為一體,創傷小,療效好,但操作難度高、風險大,所以有專家把它比作“波音747”———駕馭得好能夠直衝雲霄,反之則“機毀人亡”。

優勢

1、多角度“視察”,效果直觀:腔鏡可在不牽動腹腔臟器的前提下從不同角度和方向檢查,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很深的位置,達到直觀檢查的效果,無漏診,無誤診。

2、恢復快:腔鏡手術在密閉的盆、腹腔內進行,內環境干擾小。患者受到的創傷遠遠小於開腹手術,術後很快恢復健康,無併發症和後遺症。

3、住院時間短:手術由專業醫師操作,短時間即可完成治療,不影響正常生理功能,術後即可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4、腹部美容效果好:傳統手術疤痕呈長線狀,腔鏡手術不留疤痕,適合女性美容需要。

5、減輕患者負擔:手術為微創性,用藥少,費用低,恢復快,無需住院,減輕患者負擔。

精準測定:高科技微創診療器械,最大程度上實現宮內病變精準測定;

診斷更準確:高科技纖維光源內窺鏡,包括宮腔鏡、能源系統、光源系統、灌流系統和成像系統,更直接、準確、可靠、減少漏診,明顯提高診斷準確率,不僅能直接看到檢查子宮內生理、病理病變,還能疏通閉塞的輸卵管,切除黏膜下肌瘤,或去除導致出血的子宮內膜;

不用開腹的手術:微創手術的典範,宮腔鏡手術具有痛苦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併發症少、不影響卵巢功能等特點,保留子宮的生理完整性,創傷小。方法簡易、安全、經濟,效果滿意;可減少輸卵管假阻塞現象,能明確地分側檢查輸卵管通暢度,尤其適用於輸卵管通而不暢(官腔內部分粘連)或近端阻塞者;如在B超或腹腔鏡監視下檢查,能觀察到輸卵管有無膨脹、傘端是否有液體流出及流出的形態等,從而對輸卵管作出全面評估。

術前準備

1.宮腔鏡一般在月經乾淨後3-7天進行手術最佳。

2.月經後或術前3天禁止性生活。

3.術前檢查:傳染病檢查(B肝表面抗原、HIV、HCV、RPR),小肝功、腎功、心電圖、血尿常規、凝血四項,白帶常規。

4.術前可適當憋尿,便於術中B超監護。術後至少休息1周,應接受相應的消炎處理。

術後護理

1、及早活動:除高危患者外,術後6小時內可指導患者床上適當翻身活動,6—8小時後可下床活動,並逐漸增加活動量。

2、疼痛的護理:術後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囑患者行放鬆術多可自行緩解,若不能緩解者可給予鎮痛劑。

3、觀察排尿情況:早期督促、指導和協助患者排尿,確實排尿困難者可誘導排尿,必要時給予導尿。

4、飲食護理:術後可進營養豐富的軟食,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入。

5、常規護理:即去枕平臥6小時,以免過早抬高頭部致使腦脊液自穿刺處滲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腦壓過低,牽張顱內靜脈竇和腦膜等組織而引起頭痛。

6、會陰護理:術後可用1/5000高猛酸鉀或0.1%洗必泰溶液擦洗會陰,每日兩次,以免造成置管期間宮腔逆行感染。

7、觀察陰道出血:對手術創面大、出血多的患者,多在術後放置宮腔氣囊導尿管,向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8—10ml.起到壓迫止血作用。術後要注意觀察陰道出血情況,如無異常一般術後24小時撤掉宮腔氣囊導尿管。

注意事項

1、術後一個月內禁止性生活,禁止盆浴。

2、術後藥物靜脈注射抗炎,感染一周。

3、如果術後有陰道流血,或者腹痛加劇,需要儘快到醫院做相關治療。

4、術後要立即排尿。

5、儘量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奶類,肉類等,注意營養均衡。

月經恢復

正常月經周期中卵泡發育代表一個新周期的開始,卵泡分泌雌激素,使子宮內膜呈增生期變化。某些青春期少女、更年期婦女及少數育齡婦女由於卵巢功能不穩定,常不能形成黃體生成素高峰,不發生排卵,故無子宮內膜分泌期的改變,而呈現增殖期變化,子宮內膜增殖期變化是關於子宮內膜的病理學診斷結論,臨床診斷為無排卵型功血。

宮腔鏡手術刮除內膜息肉,對子宮內膜可有一定破壞作用,如果您的激素內分泌水平是正常的,多會在宮腔鏡手術後一個月左右月經來潮,有些人可稍推遲。

手術禁忌

宮腔鏡取胚術可取代傳統的人工流產、藥物流產和鉗刮術(妊娠超過人流時限),尤其適合早早孕、未生育過的病人和習慣性流產(RSA)。對未生育者可避免人流術中“盲刮”而致的子宮內膜的損傷;對反覆自然流產、胎停育者,可在取出胚胎的同時查找或排除胎停育的宮腔病因,為進一步治療習慣性流產鋪平道路;同時,它也有著不可忽視的禁忌證:

一:活動性子宮出血(少量出血或特殊指征者例外)

二:急性或亞急性生殖道感染者

三:近期有子宮穿孔或子宮手術史者(3個月內)

四:欲繼續妊娠者。

五:宮頸惡性腫瘤。

六:生殖道結核,未經適當抗結核治療者。

七:宮腔過度狹小或宮頸過窄者。

八:嚴重心、肺、肝、腎等臟器疾患,代謝性酸中毒等難以忍受者。

最佳時間

專家強調,宮腔鏡是治療不孕不育症“三鏡一絲”中的一鏡。宮腔鏡是對子宮腔內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先進設備,它能清晰地觀察到了宮腔內的各種改變,明確做出診斷。做宮腔鏡檢查最好的時間應是月經剛結束至排卵前,檢查時,不必上麻藥,所以,不必禁食、不必住院。檢查後即可回家,第二天不必休息,更不必進補,就可做一般日常活動。

檢查步驟

檢查方法

取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及陰道,用宮頸鉗夾持宮頸前唇,以探針探明宮腔深度和方向,根據鞘套外徑擴張至6.5-7號。常用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膨宮,先排空鏡鞘與光學鏡管間的空氣,緩慢置入宮腔鏡,打開光源,注入膨宮液,膨宮壓力13-15kPa(1kPa=7.5mmHg),待宮腔充盈後,視野明亮,可轉動鏡並按順序全面觀察。

先檢查宮底和宮腔前、後、左、右壁再檢查子宮角及輸卵管開口。注意宮腔形態、有無子宮內膜異常或占位性病變,必要宮腔形態、有無子宮內膜異常或占位性病變,必要時定位活檢,最後在緩慢推出鏡體時,仔細檢視宮頸內口和宮頸管。

麻醉及鎮痛

(1)消炎痛栓:檢查前20分鐘將消炎痛栓50-100mg塞入肛門深處。

(2)宮頸旁神經阻滯麻醉:兩側宮頸旁各注入1%普魯卡因5-10ml。

(3)宮頸管黏膜表面麻醉:用長棉簽浸2%利多卡因溶液插入宮頸管,上述宮頸內口水平,保留1分鐘。

(4)子宮黏膜噴淋麻醉:0.25%布比卡因8ml通過特製管腔噴注器噴淋於子宮內膜表面,5分鐘後檢查。

是否疼痛

宮腔鏡檢查,時間最好,是在月經剛剛結束,至排卵之前。檢查的時候,不用上麻藥,因此,不用禁食、不用住院。檢查之後,就可以回家,第2天,不用休息,就可做一般的日常活動。宮腔鏡檢查,不用麻醉,或是行宮頸局部麻醉,宮腔鏡檢查疼痛程度,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是可以忍受的,若是你害怕疼痛,可選擇局部的麻醉方式。

疼痛因素

宮腔鏡手術疼痛因素之患者耐受度:無論是纖維宮腔鏡還是硬性宮腔檢查鏡,除了特殊情況如幼兒、絕經後子宮萎縮者,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可以耐受的。對個別精神緊張或者是有內科合併症的患者來說,為了減少宮腔鏡手術中的不適,可以在手術前給予止痛劑、鎮靜劑或是是解痙藥物來緩解手術中的反應。

宮腔鏡手術疼痛因素之醫生經驗:宮腔鏡的鏡體在進入宮頸管時,能最大限度減少對宮頸管的刺激,所以檢查中患者幾乎是不會感到什麼疼痛的。檢查時患者只會感到下腹脹感或隱痛,但這些都能夠忍受。對於個別精神較緊張或需行鏡下手術的患者也可採取阻滯麻醉或靜脈麻醉。由於涉及到麻醉,所以宮腔鏡手術只能在大型正規醫院才能夠進行施治,而且對手術醫生的專業要求也非常高,因此,患者如果要進行宮腔鏡手術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院。正規的醫院有豐富的經驗,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實施宮腔鏡手術對子宮沒有傷害的,當然也就不會那么疼了。

飲食保健

飲食

一、用飲食來對抗感染
人流後在子宮內壁留的創面,為外界感染源的入侵留下了缺口,故而要常規套用抗生素來防範,而抗生素在抑制外源性細菌感染的同時也會影響人體腸道正常菌群的平衡。

二、用飲食來補血補氣
宮腔鏡取胚術後可能會出現的虛弱、蒼白、腰痛、容易疲勞是因為氣血兩傷所致。流產會導致失血,所以需要進行氣血雙補。

注意事項

1、蛋白質是抗體重要組成成分,飲食原則如攝入不足,則機體抵抗力降低。人工流產後半個月之內,蛋白質每公斤體重應給1.5克~2克,每日量約100克~150克。因此,多吃些雞肉、豬瘦肉、蛋類、奶類和豆類製品等。

2、由於身體較虛弱,常易出汗。因此補充水分應少量多次,減少水分蒸發量;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維生素較多,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因此,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此,也有利於防止便秘。

3、在正常飲食基礎上,飲食原則適當限制脂肪。術後一星期內脂肪控制在每日80克左右。行經紊亂者,忌食刺激性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

相關區別

一、概念上的不同:

1、宮腔鏡主要是用於檢查。宮腔鏡是一種光學儀器,用來做子宮腔的觀察、診斷及治療。

2、腹腔鏡主要用於治療。腹腔鏡手術多採用2—4孔操作法,其中一個開在人體的肚臍眼上,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長條狀的傷疤,恢復後,僅在腹腔部位留有1~3個0.5~1厘米的線狀疤痕,可以說是創面小,痛楚小的手術,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鑰匙孔”手術。

二、技術優勢不同:

1、宮腔鏡優點:宮腔鏡能清楚直觀地發現女性不孕原因,並對症施治,作為微創手術,宮腹腔可將創傷減少到最低限度,安全、無痛苦、恢復快,是目前世界上不孕不育手術最為先進、尖端的技術。

2、腹腔鏡優點:在腹腔鏡下手術具有損傷小、恢復快的優勢。在腹腔鏡下分解盆腔粘連後行再宮腔鏡下插管通液術,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