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法源寺

宣武法源寺

法源寺於1955年重修,現為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 然後,李敖參觀了寺里各種各樣的佛像。 在藏經閣,李敖參觀了一些珍貴的佛法典籍和北京最大的一尊臥佛。

基本介紹

法源寺在宣武區法源寺后街,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的東側,

宣武法源寺宣武法源寺
占地約6700平方米。它是北京市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名剎。法源寺始建於唐初,原名憫忠寺,明改崇福寺,"安史之亂"時改名順天寺,明正統二年(1437年)寺僧相溶進行修葺,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始用今名。 法源寺於1955年重修,現為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該寺坐北朝南共四進院落。第一進有天王殿,內供奉布袋和尚和銅鑄四大天王造像。第二進有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兩菩薩,為明初造像。搶廈樑上懸掛乾隆御筆“法海真源”匾。第三進有觀音閣(又稱憫忠台),陳列歷代石刻,閣後為毗盧殿,供奉明代銅製五方佛像,其中層為四方佛,佛面各向四方,上層為毗盧佛。再後是大悲壇,陳列唐和五代人的寫經,宋、元、明、清版經文。四進為藏經館, 陳列東漢、東吳、北魏、北齊及隋唐石雕造像,其中以唐感享三年造像最為珍貴,而明代木雕佛涅槃像,長可十米,是北京最大臥佛。法源寺歷經火災、地震及戰亂破壞,多次重修但寺址未變。寺內花木繁多,初以海棠聞名,今以丁香著稱,至今全寺丁香千百成林,花開時節,香飄數里,為京城絕景。

其他情況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曾撥專款二次修繕,並於此設定了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文物圖書館,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亞洲11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會議在此召開,1980年鑑真和尚塑像由日本回國在此展出。現該寺是北京地區佛教徒活動的重要場所。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佛教寺院。《北京法源寺》成了海峽兩岸的暢銷書。李敖卻是從沒有去過法源寺,對此,昨天李敖自我吹噓道:為什麼沒有去過能把這個小說寫得神龍活現,這就是文學家嘛!不過,昨天下午3時30分,李敖終於如願來到位於宣武區牛街附近的法源寺參觀。進寺後,李敖首先打聽自己在《北京法源寺》里寫過的那個大水缸在哪裡?一位僧人把李敖領到水缸前。這缸直徑約1.2米,用青石鑿成。缸年代久遠,是元朝的遺物。李敖向記者介紹說,當年寫這部《法源寺》,多虧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球物理系的許以祺博士幫忙。許博士為李敖提供了有關法源寺的所有資料和圖片,在寺里拍了2個膠捲,畫了一張詳細的地圖。所以,眼前這個大水缸,他早在多年前就從照片上見過了。然後,李敖參觀了寺里各種各樣的佛像。其中一個佛像是明代“千手觀音”,有四、五十公分高,據說佛像的一隻手上會往下滴水。在藏經閣,李敖參觀了一些珍貴的佛法典籍和北京最大的一尊臥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