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房

xuān fáng ㄒㄨㄢ ㄈㄤˊ
宣房 
亦作“ 宣防 ”。 1.宮名。 西漢 元光 中, 黃河 決口於 瓠子 ,二十餘年不能堵塞, 漢武帝 親臨決口處,發卒數萬人,並命群臣負薪以填,功成之後,築宮其上,名為 宣房宮 。見《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作“宣防”。故址在今 河南 濮陽縣 境。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洪水滔天,而有 禹 之績, 河 水泛濫,而有 宣房 之功。” 唐 高適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詩之十:“ 宣房 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2).借指該處之 黃河 水。 明 吳寬 《贈河南巡撫楊貫之》詩:“憲府乍臨新邑 洛 , 宣房 已復舊河流。” 清 顧炎武 《登岱》詩:“庶幾大道還,民質如初元。上采黃金成,下塞 宣房 湍。”
(3).泛指防河治水。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砭俗》:“既承不可遏之江河,則當相度宣防,資其灌溉,通其舟楫,乃見神明通久之用焉。” 清 龔自珍 《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兩廣總督謚敏肅涿州盧公神道碑銘》:“起家文辭,觀政於曹,翠翎英英。出治南服,又歷試旃,以知宣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