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養正書院

清乾隆十四年(1749)知縣吳德元建義學於文昌閣故址。 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縣邵綬名重修。 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高等國小堂。

簡介

宜章養正書院(今宜章第一中學)。原名玉溪書院。明永樂年間邑人鄺璽創建於玉溪河畔,故名。後廢。
清乾隆十四年(1749)知縣吳德元建義學於文昌閣故址。
四十二年(1777)邑人吳德漢遷建於城南水口山,有講堂、文昌樓等,可居生徒80-90人。
六十年(1795),知縣衛際可“以其規模少隘,來學者或不能容”,改桄榔山景星觀為書院,更名“養正書院”。有敬業堂和果行、育德二齋。嘉慶間,置學田121畝,年收租224石。
道光二十九年(1849)知縣邵綬名重修。鹹豐時邑紳蔣啟貴增修講堂,題名“講易山房”。山長曆來“例須舉人”,後以經費不足,常以兩教官更迭兼任。每月官、齋2課,分別由縣令、山長主持,課時文1篇,試帖詩1首。生員分超、特、一三等,童生分正、副取,各給獎賞。另設首事2人,“經理公款,由山長遴派住院生員充任”。光緒二十八年(1902)改為高等國小堂。
民國時期(1918-1949)四易校名:縣立甲種師範講習所、縣立簡易鄉村師範、縣立初級中學、湘南中學。舊址遺蹟幾無存。
近城團人李文香(1879-1927),1895年於養正書院攻讀,後受聘於縣立高小,縣立甲種師範講習所任國文和歷史教員。1925年7月當選為中共宜章縣委首任縣委書記。1927年5月1日犧牲。
據《宜章縣誌》載:“岩嶺空玲瓏,內有白石晶瑩如玉”,宋邑令吳鎰云:“上岩下泉,蒙之象也,因以名岩。”岩口橫鐫“天巧”二字,徑一尺,古人石刻甚多,尤以宋姚逸仲、趙希逾平寇刻石和元偰世玉的詞為有名。偰題詞為菩薩蠻一闋:“蒙岩幾日桃花雨,依稀流水章橋去,只恐到天台,誤通劉阮來。玉堂開綺戶,不隔塵凡路,休認避秦人,壺中別有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