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脫胎漆器

宜春脫胎漆器

宜春脫胎漆器在明代設有作坊,在康熙年間有較大發展,1909年在南洋賽會上獲得銀牌獎,傳名於國內外,為“袁州三寶之一”,是江西省著名手工藝產品之一,在民國期間,宜春中山路、重桂路一帶開有23家漆器店。

中國漆器

宜春脫胎漆器宜春脫胎漆器

中國漆器歷史久遠,早在2000多年前,漆器的製作已達到驚人的高超技藝。由日本奈良招提寺長老森本孝順等一行僧侶護送回中國探親的鑒真和尚造像,就是用脫胎漆製成的。

宜春漆器

宜春漆器創始於東漢時期,距今至少也有1700多年歷史。 宜春位於江西省西部,自古以來以盛產夏布、花爆、漆器而聞名。宜春脫胎漆器造 型美觀,輕巧玲瓏,色澤明麗,光亮如鏡,不怕水浸;耐溫、耐酸、耐鹼、耐腐蝕; 使用時間愈久,光澤愈發光亮。

宜春脫胎漆器

宜春脫胎漆器的生產純屬手工操作,先製成模型,再以棉布、綢布、夏布裱在模型 上,塗上調配好的液漆,待陰乾後脫下內胎,然後填灰、上漆,再進行打磨、推光、 裝飾,前後要經過數十道工序才能製成。現在,宜春市漆器廠在繼承和發展傳統工 藝的基礎上,將漆器、瓷器、銅器、銀器、玉器、景泰藍等製作工藝熔於一爐,並 採用金銀鑲嵌、刻漆、雕填、彩金花磨漆畫、“赤寶沙”、“綠寶沙”等多種加工技 法,生產出的脫胎漆器各呈異彩,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清代,宜春漆器曾在“南洋賽會”榮獲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