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真和尚

鑒真和尚

鑒真和尚是唐代赴日傳法名僧。日本常稱為“過海大師”“唐大和尚”。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 ( 今江蘇揚州 ) 人。他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 弟子為他所塑乾漆夾像 , 一千二百餘年來 , 始終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

鑒真生平簡介

鑒真和尚鑒真和尚
唐代赴日傳法名僧。日本常稱為 “ 過海大師 ” 、 “ 唐大和尚 ” 。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 ( 今江蘇揚州 ) 人。十四歲 ( 一說十六歲 ) 於揚州大雲寺出家。曾巡遊長安、洛陽。回揚州後 , 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 , 造塔塑像 , 宣講律藏。四十餘年間 , 為俗人剃度 , 傳授戒律 , 先後達四萬餘人 , 江淮間尊為授戒大師。 當時 , 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備 , 僧人不能按照律儀受戒。 733 年 ( 日本天平五年 ), 僧人榮、普照隨遣唐使入唐 , 邀請高僧去傳授戒律。訪求十年 , 決定邀請鑒真。 742 年 ( 唐天寶元年 ) 鑒真不顧弟子們勸阻 , 毅然應請 , 決心東渡。由於地方官阻撓和海上風濤險惡 , 先後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島 , 榮病死 , 鑒真雙目失明 ,751 年 ( 唐天寶十載 ) 又回到揚州。
鑒真和尚鑒真和尚
鑒真請經墨跡經過十二年努力 , 鑒真終於在 753 年 ( 唐天寶十二載 ) 冬搭乘日本遣唐使團的船東渡 , 同行弟子中包括尼三人和胡人安如寶、崑崙人軍法力、占婆人善所。鑒真所乘船於 754 年 1 月 17 日 ( 日本天平勝寶五年十二月二十 ) 到達薩摩國川邊郡秋妻屋浦 ( 今鹿兒島縣川邊郡秋目浦 ), 一個多月後 (754 年 3 月 2 日 ) 在盛大隆重的歡迎下進入首都奈良。
當年 ( 日本天平勝寶六年 ), 鑒真在奈良東大寺設立戒壇 , 日本僧人在稱為 “ 三師七證 ” 的十位和尚參加下出唐招
鑒真和尚鑒真和尚
提寺鑒真墓塔 日本奈良家受戒 , 此為日本正規受戒之始。天皇任命鑒真為大僧都 , 成為日本律宗始祖。 759 年 ( 日本天平寶字三年 ) 他建立的唐招提寺開基。鑒真攜帶不少佛經、佛像、佛具等到日本 , 雖已雙目失明 , 還能協助校訂寫本佛經的訛誤 , 用嗅覺鑑定草藥。同行弟子有的擅長雕塑、繪畫、建築等 , 傳播了唐朝文化。
鑒真和尚鑒真和尚
763 年 ( 日本天平寶字七年、唐廣德元年 ) 鑒真圓寂。他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 弟子為他所塑乾漆夾像 , 一千二百餘年來 , 始終受到日本人民的景仰。 1980 年 , 日本曾送這座塑像短期來華 , 成為中日友好關係史上的佳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