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第五中學

宜昌市第五中學

宜昌市五中自一九五二年創辦至今,沉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人文氣息濃郁、校園小巧別致、布局精細合理。長期來形成的良好校風、教風、學風,深得社會的讚譽;持久、穩定、優質的教學效果,倍受廣大市民的青睞。既是宜昌市政府掛牌的名牌(示範)學校,更是廣大市民心目中的名校。

基本信息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簡介

宜昌市五中自一九五二年創辦至今,沉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人文氣息濃郁、校園小巧別致、布局精細合理。長期來形成的良好校風、教風、學風,深得社會的讚譽;持久、穩定、優質的教學效果,倍受廣大市民的青睞。既是宜昌市政府掛牌的名牌(示範)學校,更是廣大市民心目中的名校。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學校現有18個教學班,1150多名在校學生。在編教職工81名,其中高級職稱34人,本科學歷55人,市級學科帶頭人3人,省骨幹教師3人,市課改專家10人,市中考會考命題小組成員8人。50多年的風雨,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敬業崇實,博學精思”的教風,“勤奮求知、踏實求真”的學風。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紅十字會工作先進單位”、“作文教學全國先進單位”、“湖北省綜合實力50強”、“湖北省科技活動先進單位”、“湖北省三八紅旗先進單位”、“宜昌市綜合辦學水平一等學校”、“宜昌市示範學校”、“宜昌市名牌學校”、“宜昌市文明單位”、“宜昌市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市課程改革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學校在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堅持以高標準為出發點,以高要求為著力點,以高效益為落腳點,依規範辦學,走創新之路,使學校邁上了健康、持續、快速、高效的發展軌道,我校的辦學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通過生動豐富的教育活動,使五中學生成為“志向高遠,品行優良,思維創新,素質全面”的新人。我們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質量興校,和諧發展”。長期以來,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牢固樹立“教育為人民服務,學校為學生著想”的思想,在五中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位置,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教育教學質量一直雄居城區中學前位。除此以外,學校還特別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在文藝、科技、體育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文藝節目在黃鶴美育節中多次獲省一等獎,英語話劇、器樂也多次獲湖北省話劇比賽一等獎和中國小器樂比賽一等獎,男子籃球隊在國中男子籃球聯賽中則一直稱霸籃下連續三年獲得冠軍。在城區第四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我校學生取得了、男子第一和團體第一的好成績。在宜昌市青少年科技節中五中學生更是捧金奪銀,多次捧回車模、空模金杯,十多件學生製作獲得國家專利。辦學質量和校風得到了社會普遍認可,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

近年來,學校黨總支站在教育改革發展的高度,把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以課改考改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效益,加強現代教育制度的實踐,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依法辦學,人本治校,民主理校,弘揚五中精神,創造工作特色,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營造和諧向上的發展氛圍,辦人民喜愛的學校。

老校枝常綠,名校花更盛。未來的五中將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斷前行,走內涵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業績。

發展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學校在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堅持以高標準為出發點,以高要求為著力點,以高效益為落腳點,依規範辦學,走創新之路,使學校邁上了健康、持續、快速、高效的發展軌道,我校的辦學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通過生動豐富的教育活動,使五中學生成為“志向高遠,品行優良,思維創新,素質全面”的新人。我們的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質量興校,和諧發展”。長期以來,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牢固樹立“教育為人民服務,學校為學生著想”的教思想,在宜昌市第五中學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位置,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教育教學質量一直雄居城區中學前位。除此以外,學校還特別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在文藝、科技、體育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現,文藝節目在黃鶴美育節中多次獲省一等獎,英語話劇、器樂也多次獲湖北省話劇比賽一等獎和中國小器樂比賽一等獎,男子籃球隊在國中男子籃球聯賽中則一直稱霸籃下連續三年獲得冠軍。在城區第四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中我校學生取得了、男子第一和團體第一的好成績。在宜昌市青少年科技節中五中學生更是捧金奪銀,多次捧回車模、空模金杯,十多件學生製作獲得國家專利。辦學質量和校風得到了社會普遍認可,享有良好的社會聲譽,是宜昌地區久享盛名的名校。

近年來,學校黨總支站在教育改革發展的高度,把辦人民民眾滿意的教育作為辦學方向,全面樹立服務意識,完善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服務效果,把服務落實在用真心、動真情、想實招、辦實事上。2003年以來,特聘一名外籍教師來我校任教,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外語的熱情,也加強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學校還多方籌集資金,新建了科技樓、網路中心、學術報告廳、微機室,塑膠操場和跑道、穿透式圍牆,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和育人環境。學校還積極為學生的成長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免費開放圖書室、網路室,並每天中午為學生播放電影,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校史概述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美麗的三峽宜昌,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是楚文化的搖籃,巴文化的發祥地。她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聞名中外的長江三峽出口處。此地江山連蜀楚,不盡長江滾滾來。

坐落在宜昌城區的第五中學,位於市中心,校園占地9688.96m2,與市青少年宮、宜昌電力大樓、市政府機關毗鄰。它東臨濱湖路、南連一馬路、西倚紅星路、北接福綏橫路,四面臨街,交通便利,是一個鬧中有靜的地段。

學校創辦於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五日,當時名為:湖北省宜昌第三初級中學,一九五六年八月,易名為:湖北省宜昌第五中學。“文革”中,又改為:宜昌市第五中學,沿用至今。

學校創辦初期(1952年),因宜昌高中未遷移,故暫時借用湖北省宜昌第一初級中學(現今市三中)校舍辦公(借用教室三間,辦公室一間,學生334人,教師員工23人,採用二部制教學)。上課一個學期結束後,於一九五三年春始,遷入懷遠路(現紅星路)25號宜昌高中讓出之校舍。

學校在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七年期間為國中三年制;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一年為完全中學,學制六年;一九六O年為十年一貫制;一九六年二至一九七一年為國中三年制;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六年為完全中學,學制四年(國中二年、高中二年)。一九七七年,停辦高中,恢復招生考試制度,學校定為國中三年制至今。

五中辦學歷史悠久,是城區中學中的一所老校。自一九五二年創辦至今,沉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人文氣息濃郁、校園小巧別致、布局精細合理,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全。長期來形成的良好校風、教風、學風,深得社會的讚譽;持久、穩定、優質的教學效果,倍受廣大市民的青睞。建校五十四年來,學校堅持求真務實,立足優質、高效,抓改革創新;注重以人為本,推行素質教育。使今天的五中成為既是宜昌市政府掛牌的名校,更是廣大市民心目中的名校。

學校現有18個教學班,1150餘名在校學生。擁有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教改意識濃、育人觀念新的教師隊伍。在編教職工80多名,離退休人員50多名。在編教職工中,專任教師72人,其中:高級職稱者34人,中級職稱者35人,本科學歷55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市級課改專家組、研究組成員9人,市級骨幹教師15人。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近年來,學校黨總支站在教育改革發展的高度,把辦人民民眾滿意的教育作為辦學方向,全面樹立服務意識,完善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服務效果。用真心、動真情、想實招來為人民教育辦實事,並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和育人環境。新建了科技樓、網路中心、學術報告廳、微機室,實現了現代化教學;還修建了塑膠運動場、跑道,穿透式金屬圍牆等。不僅讓學生充分享受到現代化的教育資源,也極大地提升了五中的辦學品位。學校在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堅持以高標準為出發點,以高效益為落腳點,依規範辦學,走創新之路,使五中邁上了健康、持續、高效的發展軌道,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敬業崇實、博學精思”的教風;“勤奮求知、踏實求真”的學風。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通過生動豐富的教育活動,使學生成為“志向高遠、品行優良、思維創新、素質全面”的一代新人。學校辦學理念是:“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質量興校、和諧發展”。

多年來,宜昌市五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團中央授予“社會實踐教育先進單位”、“湖北省中國小綜合實力50強”、“湖北省‘三八’紅旗標兵”、“宜昌市名牌(示範)學校”、“宜昌市文明單位”、“宜昌市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宜昌市衛生先進單位”、“宜昌市科技創新先進單位”。學校黨總支被市局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被評為“五好班子”,學校工會被評為市級“先進工會集體”,學校團委多次被評為“先進團委”。

學校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推行素質教育,在全市國中教育階段創出了多個成功地第一:

第一個於1971年開設勞技課,並編寫出自己的校本教材——《腳踏車裝備維修》。

第一個於1978年在全市教育系統中舉辦成人教育,創辦了“五中附屬成人學校”,且成效優異而載入市教育志史冊。

第一個於1987年在全市成立“學校紅十字會”,並獲得中國紅十字總會授予的“全國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第一個於1987年成功地在全市率先舉辦學生手抄報展,得到市教研室的充分肯定和推廣;並於1996年再次更大規模地舉辦了學生手抄報和課改匯報展,贏得全國語文專家的高度評價及市領導的極大重視。

第一個於1991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紅十字青少年衛生保健站”,組織青少年會員學習四項救護技術和心肺復甦術。

第一個於1993年在全市中國小校中率先開設書法課,並編有自己的教材。

第一個於1995年首次創新式地舉辦了集球類、田徑、器械、遊戲於一體的綜合運動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面和積極性;同時,當年在全市率先停開學生晚自習。

第一個於1996年從學校實際出發,實行學生每天都有一節體育課的改革,同時將各科傳統的45分鐘課堂教學改為40分鐘,並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延續至今。

第一個於2000年成為宜昌市國中學校中唯一獲得“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它標誌著學校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視及其努力成果。

領導班子

宜昌市第五中學 李軍
宜昌市第五中學 韓瀚
宜昌市第五中學 張廷桓
宜昌市第五中學 程遠宏
宜昌市第五中學 張玉芳

校長李軍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李軍,文學學士,華東師大教育學原理研究生班結業。中學高級教師。現任宜昌市五中校長、黨總支書記。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全國國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分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校長協會國中分會副會長。宜昌市優秀校長、首屆市級學科帶頭人、宜昌市課改考改研究組成員。從教28年,其中從事學校管理工作18年,先後擔任市十三中校長、市六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二00五年八月調任市五中黨總支書記兼校長。長期兼任教學工作,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領域有數十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獲獎或在論著、刊物中發表。曾榮獲“湖北省教育科研100佳個人”等多項獎勵。

名師風采

宜昌市教育系統第三屆學科帶頭人、物理課改專家韓瀚

宜昌市第五中學韓瀚
韓瀚,1991年畢業於宜昌師專物理科,在職進修於湖北教育學院物理本科、北京師大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生班,先後在宜昌市教育局教學儀器站、宜昌四中、宜昌五中工作,從事過儀器調撥、設備維修、電教、實驗、微機教學、物理教學,擔任過班主任、年級組長、教務處副主任、主任、副校長、副書記等職。現為中國教育學會中學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教育學會會員,中學高級職稱。

該同志參加工作時放棄優厚的分配條件,執意從事基礎教育工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教學方面,敬業精業、樂於奉獻、輕負高效,深得學生喜愛和家長好評,多年畢業班教學成績優秀;在教科研方面,負責組織、指導和申報了包括國家級課題在內的10多個課題,並直接參與了“物理STS教育”和“國中物理研究性學習”的開發和研究;市級以上優質課和研究課共11節,多次送課下鄉和省外,5次承擔市級(城區)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評審;有近30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獲獎或交流,其中有15篇在省級以上發表、獲獎或交流;在輔導學生方面,參加全國國中物理知識競賽有5人獲全國獎(3人獲全國一等獎)、8人獲省級獎;輔導學生參加科技競賽活動,有13人獲市級獎、4人獲省級獎、1人獲全國獎。該同志先後2次被市教育局團委表彰為“青年教書育人能手”,被市教研中心表彰為“課改先進工作者”,被市教育局和科技等五家單位聯合表彰為“宜昌市青少年科技活動十佳模範輔導員”,被省教育廳和省科協表彰為“湖北省優秀科技輔導員”,榮獲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發明協會、中國教育學會、全國少工委“優秀科技輔導員”獎,被市教研中心表彰為“宜昌市優秀物理教師”,被省教研中心表彰為“湖北省優秀物理教師”,被市教育局黨組2次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被市教育局和市人事局聯合表彰為“宜昌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該同志現已成為一名思想過硬、業務精良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先後被聘為宜昌市特約教研員、宜昌市中考命題審題組成員、宜昌市課改專家組成員、宜昌市中考改革組成員、宜昌市中國小學科帶頭人、宜昌市教育系統第三屆學科帶頭人、宜昌市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骨幹教師、中學高級職稱評審。

學校榮譽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宜昌市第五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