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傳》

《孔子傳》

《孔子傳》是由楊佐仁、宋均平撰寫的一部歷史文學傳記,它必須具有作為歷史人物傳記的基本特點,所反映的孔子生平的主要事跡,大體上能夠經得起編年史數據的檢驗。孔聖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時精通易經《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捲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

本書綜合司馬遷以下各家考所訂所得,重為孔子作傳。其最大宗旨,乃在孔子之為人,即其所自述所謂"學不厭,教不倦"者,而以尋求孔子畢生為學之日進無疆,與其教育事業之博大深微為主要中心,而政治事業次之。故本書所采材料亦以《論語》為主。

基本信息

《孔子傳》 《孔子傳》
【名稱】孔子傳
【出版社】齊魯書社
【書號】7533307224
【開本】32開
【出版日期】 2002年1月
【定價】¥22.00
【內容簡介】楊佐仁、宋均平撰寫的這部《孔子傳》是一部歷史文學傳記。作者在把握真實性上又多了一層要求,就是實現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的統一。首先,它必須具有作為歷史人物傳記的基本特點,所反映的孔子生平的主要事跡,大體上能夠經得起編年史數據的檢驗;其次,它又具備評傳的某些特徵,作者力圖審評介於敘述和描寫之中,比較自覺地反映出作者的孔子觀。同時,該書又通過必要的文學虛構和合理的想像,繪聲繪色地填補了孔子生活中的許多細節,使孔子形象更加豐滿,使孔子事跡的發展更合情合理。

目錄介紹

第一章叔梁紇六十求嗣顏征在尼山生子

第二章慈母含辛哺孺子孔丘設俎習禮容

第三章孤孝子為母分憂激兒志痛述家史

第四章葬寡母五衢陳棺見權貴初識宦海

第五章成大禮婚配宋女喜得子昭公贈鯉

第六章三人行必有我師道無常匡崇周禮

第七章冠雄雞子路被降飛雪天仲由拜師

第八章泛愛眾有教無類匯杏壇四方英才

第九章見老子周都求學聞武樂論說周王

第十章公室衰魯君離國怨婦淚苛政如虎

第十一章隨昭公居齊論政聞韶樂盡善盡美

第十二章道不同孔子遁逃請民願秋子悲城

第十三章歸里主婚教子侄趨廟父訓說欹器

第十四章水觀瀾水中情泰山抒懷山上志

第十五章之爭藏禍心陽虎饋豚仰聖名

人物簡介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漢族。英文:Confucius,KungTze。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國(今河南商丘一帶)貴族,他的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國內亂中被殺死,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追殺,從宋國(今河南商丘夏邑縣)逃到了魯國。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日),孔子逝世,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四書》中。

參考資料

http://book.eol.cn/computers/common/info.asp?id=708662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