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性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性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不孕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所引起的婦科疾病。如在卵巢、子宮骶骨韌帶、子宮下段後壁漿膜層、子宮直腸陷窩以及乙狀結腸的盆腔腹膜等處,亦可在子宮肌層發生,故臨床上將子宮內膜異位症分為外在型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內在型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組織離開子宮腔到其他部位生長,從而引起女性不孕。子宮內膜異位後,往往衍生痛經、月經不調,不孕、或出現腸道、泌尿道症狀,還會發生令人痛苦的性交痛。

基本信息

發病原因

子宮內膜異位性不孕子宮內膜異位性不孕
1、黃體功能不足: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卵泡和黃體細胞上的LH受體數量明顯少於正常婦女,引起黃體期出現黃體分泌的激素不夠而影響女性受孕。
2、自身免疫反應: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體內B淋巴細胞會產生一種抗子宮內膜抗體,這種抗體會干擾早期受精卵的輸送和著床,同時腹腔內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的存在而引起大量的巨噬細胞的聚集,這種巨噬細胞可以吞噬精子和干擾受精卵細胞的分裂,從而導致不孕。
3、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徵:此病徵為卵巢無排卵,但卵泡細胞出現黃素化,患者雖然基礎體溫呈雙相,子宮內膜呈分泌期改變,但因為無排卵,而無受孕可能。

鑑別診斷

首先第一點:與附屬檔案炎相鑑別。異位在卵巢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被誤診為附屬檔案炎。兩者都在盆腔形壓痛包塊。子宮內膜異位症無急性感染,應詳細詢問痛經程度來鑑別。一般在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輸卵管通暢。採用輸卵管通水試驗可排除輸卵管炎症。

第二點:與卵巢惡性腫瘤相鑑別。卵巢惡性腫不一定腹痛,為持續性,不像子宮內膜異位症周期性腹痛。檢查時卵巢惡性腫表面凹凸不平,體積較大。子宮內膜異位症伴其他部位子宮內膜異位症,有該部位病變體徵。對於年齡大的患者應剖腹探查。
第三點:與子宮肌瘤相鑑別。子宮肌瘤的症狀類似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較重,多為繼發性痛經。子宮脹大,如伴發其他部位的異位內膜時,有助於鑑別。當子宮腺肌病與子宮肌瘤同時存在時,術前的鑑別較難,須手術切除子宮病理檢查。

疾病特徵

痛經

內異症的臨床特徵為漸進性痛經,是常見而突出的特徵,多為繼發性,即自發生內膜異位開始。患者訴說以往月經來潮時並無疼痛,而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出現痛經,可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後。有的痛經較重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止痛,甚至痛得“滾炕”或撞頭,疼痛常隨著月經周期而加重,月經結束而消失,但國內報導有21%約無痛經。

主要症狀

1、宮頸發育異常及炎症:如宮頸狹窄、鬆弛、缺失、發育不全,宮頸粘連,宮頸縱隔,錐切術後,宮頸息肉、炎症、肌瘤等均可形成子宮性不孕。
2、宮頸粘液的異常:宮頸粘液分泌過少、過稠,都不能正常受孕。
3、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先天性無子宮或者各種子宮畸形,如舟狀子宮、雙子宮、子宮橫隔或縱隔、單角子宮、雙角子宮、幼稚型子宮等均可造成不孕。
4、子宮萎縮:如年老、哺乳、子宮內膜過度搔刮、貧血、代謝性疾病、結核、卵巢功能衰退等均可導致子宮萎縮引起不孕。
5、其他: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體腺癌、子宮內膜粘連、子宮內膜功能異常、子宮位置異常、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脫垂等均不利於受孕。

臨床表現

1、不孕:約有50%左右內異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約30-40%患內異症。內異症患有不孕,常因病變造成盆腔腫塊、粘連、輸卵管堵塞卵泡發育不好或排卵障礙等因素引起;而一旦懷孕則異位內膜受到抑制而萎縮,對內異症起到很好的治療,習慣性流產病例中有部分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
2、痛經:內異症的臨床特徵為漸進性痛經,是常見而突出的特徵,多為繼發性,即自發生內膜異位開始,患者訴說以往月經來潮時並無疼痛,而從某一個時期開始出現痛經,可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後。有的痛經較重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止痛,甚至痛得“滾炕”或撞頭,疼痛常隨著月經周期而加重,月經結束而消失,但國內報導有21%約無痛經。
3、周期性直腸刺激症狀:進行性加劇的周期性直腸刺激症狀罕見於其他婦科疾病,是診斷本症最有價值的症侯。直腸、肛門、外陰部墜脹、墜痛、里急後重感和大便次數增多。當病變逐漸加重時,症狀日趨明顯,而經後症狀消失。
4、月經不調:內異症患者常有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等現象,說明患者有卵巢功能障礙表現。月經不調可作診斷參考,但在鑑別診斷中並無價值。
5、性交痛:當存在於陰道穹窿部異位子宮內膜結節、直腸凹陷結節或粘連,或卵巢粘連在盆底時,均可產生性交痛。闊韌帶後葉病灶纖維化增生及收縮明顯時,可以外源性壓迫輸尿管,使其狹窄阻塞,亦可能出現泌尿系統症狀,嚴重的可發生輸尿管積水或腎盂積水。
6、周期性膀胱刺激症狀:當內異症病變累及膀胱腹膜反褶或侵犯膀胱肌層時,會同時出現經期尿急、尿頻等症狀。若病變侵犯膀胱黏膜(膀胱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有周期性血尿和疼痛。

疾病治療

一.普通治療:急性的子宮內膜炎的患者,可以採取臥床休息的方法來有效的治療,這樣就會非常有利於炎症的局限及宮腔的分泌物容易被引流,另外專家介紹說一定要儘量避免進行過多的婦科檢查,來防止炎症的擴散。
二.擴宮引流:出現慢性的子宮內膜炎,或者是出現老年性的子宮內膜炎,專家建議患者可以採用擴張宮頸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這樣就會非常有利於幫助引流宮腔的分泌物。
三.清除宮腔殘留物和其它異物:發生於分娩手術或流產手術後的子宮內膜炎,如果懷疑有胎盤的組織殘留的話,專家建議可以採用抗生素的方法進行清除。
四.手術療法:出現黏膜下的肌瘤或息肉,從而導致出現慢性的子宮內膜炎,可以採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有效的治療。

食療

1、穀類、豆類、薯類作為主食,均可食用,無需避免。
2、子宮內膜異位症食療在蔬菜之中,油菜、薺菜、莧菜、海帶、黃瓜、絲瓜、冬瓜、茄子、韭白、竹筍、蓮藕均屬涼性,在月經前後少食為好,尤不可生食。蔥白除風散寒,疏通肝經,食之有益。木耳有和血之功,亦可多食。
3、多食用補虛益氣食品。可以助氣行血,能有緩解疼痛之效。子宮內膜異位症氣血虛少者尤為適宜。
4、蔥白除風散寒,疏通肝經,食之有益。木耳有和血之功,亦可多食。
5、家禽家畜、蛋乳、魚鮮一般均可食用,氣血虛少者用以益氣養血效果較好。
6、乾果不忌,可隨時食用。養生行血,核桃溫陽,大棗、桂圓益氣養血,更為適用。
7、酸澀收斂之品,易導致瘀氣滯血,應予避免。辛溫發散,利於行通,可食:但不宜過多,因辛辣刺激過甚,疼痛亦會加重。
8、子宮內膜異位症食療在蔬菜之中,油菜、薺菜、莧菜、海帶、黃瓜、絲瓜、冬瓜、茄子、韭白、竹筍、蓮藕均屬涼性,在月經前後少食為好,尤不可生食。

中醫療法

中醫治療可在短時間內促進子宮內膜的血液循環,使內膜逐漸恢復正常功能,異位的子宮內膜消失,增生的組織逐漸變軟,最後消散,由於該病的主要症狀為痛經,中醫認為“不通則痛”,服用中醫可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痛經,可以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使氣行則血行,通則不痛,直達病所,療效更有針對性,從整體出發消除病因,兩藥合用,既治標又治本,從而達到徹底康復的治療目的。
中醫治療缺陷
1、療效慢:
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療程長,療效慢。對嚴重的疼痛難忍或者有備孕要求的患者來說,中醫療效顯然難以治癒病情,更不利於受孕;
2、容易復發:
中藥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容易復發,由於中藥不能根除異位的部位,因此一旦停藥即可復發,病情可能會更加嚴重。
3、效果不明顯:
雖然中醫藥對子宮內膜異位引起慢性盆腔疼痛和痛經有緩解作用,但實際上對已經形成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來說,沒有形成徹底治療的作用,只是緩解而已。

預防

(1)減少醫源性創傷的機會,期間不要做婦科檢查,人工流產最好不做或少做,月經過多者儘量不要用宮內節育器避孕。
(2)預防高危因素,有異位症家族史者應定期做婦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異位症,及早治療。提倡晚婚,但宜適時生育。
(3)講究經期衛生和性衛生,月經期儘量避免登山、騎腳踏車、長跑等加重腹壓的運動。要絕對禁止在經期過性生活,杜絕多個性夥伴。
(4)積極預防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的疾病,及時發現處女膜閉鎖、宮頸狹窄、生殖道梗阻及無陰道等畸形,一經確診應及時進行手術矯治,以免月經血積淤於子宮中並逆流進入輸卵管和盆腔,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
(5)口服避孕藥,對不想懷孕的婦女有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作用,對已患病者也有減輕症狀的作用。
(6)規律的體育運動,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異位症的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