孌童案

孌童的本義是美少年,“孌”是容貌美好的意思,後來成為男同性戀的象徵。 對於少年愛的成因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是“因為成年人不接受自己,所以才會選擇較為弱的少年”。 對少年愛者的態度不同的人,對於少年,有著不同的追求和期望的程度。

“孌童”

孌童的本義是美少年,“孌”是容貌美好的意思,後來成為男同性戀的象徵。

歷史

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稱“雜說孌童始黃帝”,《雜說》稱黃帝“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駿馬,好梨園,好鼓吹”。《商書·伊訓》中談到“三風十衍”,所謂“卿士有一於身,家必喪,邦君有一於身,國必亡”。三風之一的“亂風”的一衍即“比玩童”。《詩經》的“鄭風子矜”一章有不少關於男同性戀的愛。至南北朝左右開始專指與成年人發生性行為的男童或少年,梁簡文帝有《孌童》詩:“孌童嬌麗質,踐童復超瑕。羽帳晨香滿,珠簾夕漏賒;翠被含鴛色,雕床鏤象牙。妙年同小史,姝貌朝霞;”《北史·齊本紀·廢帝紀》里,國子助教許散愁自稱:“散愁自少以來,不登孌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簡策,不知老之將至。”。
明朝淫狎孌童的風氣轉盛,明武宗南幸至楊文襄家,有歌童侍焉。帝問其名,歌童回答說是楊芝。帝賜名曰“羊脂玉”,命從駕北上。臧晉叔因與紅衣孌童相狎而被罷官,張岱《西湖七月半》描寫當時的社會風氣“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孌,笑啼雜之,環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李漁《肉蒲團》內記家童書笥、劍鞘,“兩個人物都一樣妖姣,姿色都與標緻婦人一般。”沈德符認為晚明的同性戀風氣是“盛於江南而漸染至中原”,是以明人多稱男風為“南風”,有時亦稱男妓賣淫場所“南院”。
清代淫狎孌童的風氣更盛,沒有禁忌,幾乎是公開同性戀行為,鄭板橋的小童王鳳性敏貌美,深得鄭板橋喜愛,優伶王稼長得“妖艷絕世,舉國趨之若狂”。《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有書生嬖一孌童,相愛如夫婦。”。

發音

廣州話中:以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審音配詞字型檔為依據,“孌”的標準發音是“聯5”(以l-聲母讀出“暖”的發音),它的發音並不是“聯2”(“戀”的發音)。 國語中:“孌”的拼音分別是“luán”和“liàn”。

用法

在中文的文法上,由於“孌童”並沒有動詞的用法,因此不能寫作“孌童癖”或“孌童喜好”,若要說明此行為,該以“男同性戀”或“男同性愛”等動詞來表示;“孌童”只是名詞,解作“男妓”、也泛指身為被動一方的男性同性戀者。

孌童戀

孌童戀,又稱作少年愛,是指成年男性對少男或男童的戀慕,包括精神上或肉體上的。

詞源

漢語孌童本義是指美少年,“孌”是容貌美好的意思,至南北朝左右開始專指與成年人發生性行為的男童或少年。
中文文法上,由於“孌童”並沒有動詞的用法,因此不能寫作“孌童癖”或“孌童喜好”,若要說明此行為,該以“好孌童”或“男同性愛”等動詞來表示;“孌童”只是名詞。
英語pederasty由“πα?δ-”前綴(希臘文意為“男孩”boy)和 “?ραστ??”(希臘文意為“情人”或性愛對象)拉丁文“pæderasta”是借自柏拉圖於《The Symposium》所用的古希臘文。此詞於文藝復興時期首次英語中出現,作“pæderastie”,表示成年男性與男孩的性關係。
現代學術用語中“Pederasty”用來表示文化現象上的成年男子與少年的情色關係,定義為“成年男性與年輕男性(一般為十二至十七歲)之間的情色關係,較年長者被較年幼者所吸引,而較年幼者亦愛慕較年長者”。 另一個較為條文化的定義表示相近的意義,但列明pederastic“不論是否有公開的性關係”
但是,字典上的定義有時包含道德判斷,(Oxford Compact Edition 1971: “Unnatural connexion with a boy; sodomy”)又或者針對性行為的方式(Merriam-Webster (on-line edition): “one who practices anal intercourse especially with a boy”)。

特徵

對於少年愛的傾向,也會因人而異有不同的程度劃分:
同時對同齡或成年女性和少年都有好感。如果沒有特定的機會,也許一輩子也不會注意到自己特殊的性取向。 喜歡少年,但又不會對同齡人反感。可以過正常的戀愛婚姻生活,有些會只在假日的時候趁家人不注意的時候來滿足自己的興趣。 只對少年有興趣,隨著年齡增加,被周圍的人們用審視的眼光來看待,同時身邊的親人相繼去世,只能一個人度過晚年。也有人因為迫於世俗的壓力,雖然自己討厭同齡女性,不過還是勉強結婚,結果都不甚成功。據說有些少年愛者在發生性行為的時候喜歡把燈關掉,這樣可以忽略對方是成年女性這一事實,而想像成是一個少年。 至於少年愛者出現的比例,目前沒有準確的數據來說明,已經停刊的男同性戀專門雜誌“薔薇族”的總編伊藤文學提出,男性有十分之一是同性戀者。此外,根據芝加哥大學的調查,127名男同性戀者中有2人是對小孩子有性偏好的。

產生背景

對於歷史上有關少年愛最早的描述,應該在古希臘。根據現存的古希臘裸體男性雕塑,都刻意地把男性的性器官弄得比平常細,因為他們認為少年的性器比較美觀。事實上,少年愛在古希臘社會是一種被社會公認的風俗。
在日本歷史上,於戰國時代很多著名的武將都在有妻室的同時,與少年戀愛並發生性行為。而在江戶時代,少年愛被稱為“お稚児さん”(御幼兒),而且不被當作任何可恥的事情。
中國的孌童戀於先秦時已有出現,南北朝時盛行,一些上層社會男性會與少年發生性行為,有些有長久的關係,這些少年稱為孌童。明清時代,淫狎孌童之風氣盛行,有些上層社會男性會包養少年伶人,稱為相公,亦有專門接待男客的年輕男妓,常作女性打扮,稱為象姑。

社會觀念

現代不少國家都將少年愛視為不正常,並認為少年愛者對少年有危險。歐洲在基督教盛行後,認為同性戀(包括成年男子之間的同性戀和少年愛)是罪惡。戰前的日本和民國成立前的中國,對少年愛還比較寬容。在日本,明治時代以後的法律、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社會觀念,才開始認為少年愛是病態的、對少年有傷害的、於道德上可恥的行為。日本戰前,精神病患者也可以跟社區的居民融洽相處;但於1950年精神衛生法制定以後,少年愛似乎被認為是“不很理解但是危險的存在”。
對於少年愛的成因有多種說法,有人認為是“因為成年人不接受自己,所以才會選擇較為弱的少年”。事實上,有人即使被少年投石唾棄也好,也會懇求少年,甚至要他舔少年的腳也願意,但這些並不代表他們一定不是因為受到成年人拒絕而轉為把少年視為性對象,且這種喜好亦多為迷戀的性質。也有人認為“因為自己少年時被成年人侵犯,所以性好改變了”,事實上這也未必是少年愛產生的原因。有些少年愛涉及權力或從屬關係,尤其是古代,在某些社會甚至是一種身份象徵。例如古希臘的老師與未成年學生之間的性關係,或古代中國貴族男性與下層社會少年的性關係等。雖然涉及權力關係,但不代表當中沒有精神交流。
有些少年愛者,雖然少年時期身邊有其他的少年愛者,當時卻並未被其他的少年愛者當成交往對象。也有“通過心理諮詢來治療少年愛”的說法,但少年愛是否一種病態仍有爭議。還有個錯誤觀念:只關注少年愛者(專指成年男性對少男有戀慕傾向的人),而把成年女性對少年的戀慕傾向(戀童癖)誤解為母性的本能。即便是成年女性者,有些人也會對少年產生強烈的性需求。
同樣,根據年齡差距來判斷也是不對的:‘把中年的少年愛者視作危險人群,而把中學生的少年愛者看成是安全的。’,事實上中年的少年愛者,有自律能力,有社會地位,性慾也正在減退,單從犯罪傾向來看,危險性確實較低。而中學生自律能力較低,並且處於性慾的較強時期,因衝動而犯罪的可能性較高。
但是,從戀愛道德層面看,只對少年有興趣的人很難與人有長久的戀愛和婚姻關係,他們對少年的喜愛較接近於一種迷戀而非基於尊重、互信,注重溝通且希望長久相處的戀愛關係。他們在中國小的時候,初戀對象是同年級的同性,從那開始,戀愛對象的年齡就再未上升過。正因為從初戀以來,戀愛對象的年齡並未上升過。隨著少年長大為成年人,這類人就會對當初喜愛的對象失去興趣,並會移情別戀。由於他們只對少年有興趣,常會不斷更換交往對象,不符合忠貞、專一的道德標準,對被這類人戀上的少年也是一種傷害和不尊重,這亦是把少年愛視為不正常的另一原因。但有些少年愛者成年後,還有愛年齡相若人士的可能性。因此少年愛者並不只包含只對少年有興趣的人。

對少年愛者的態度

不同的人,對於少年,有著不同的追求和期望的程度。有強姦者、有純粹追求肉慾者、有由戀愛關係而發展到性者、有精神戀愛者、有升華到藝術欣賞層面者等,對於少年來說,這些人安全與否,並不能一概而論。發現了疑似的少年愛者,並不能馬上就視作危險人物,更重要的是要確認:“他到底想從少年身上得到什麼?”,再作出適當的態度。

著名孌童冤案

麥可傑克遜孌童冤案

1993年首次傳孌童
世界著名流行音樂之王麥可傑克遜1993年世界巡演期間曾首次被爆涉嫌孌童而轟動一時,作為偵破此案的檢察長湯姆斯奈登曾毫不客氣的要求麥可傑克遜脫下褲子接受拍攝隱私部位的照片作為呈堂證供,蒙受脫褲之辱的麥可傑克遜則與處處和他為敵的湯姆斯奈登結下了恩怨。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一首歌曲《D·S》憤怒地控訴此次案件的檢察長湯姆斯奈登是個冷酷無情的小人。
此次孌童案當事人喬迪·錢德勒當時年僅十二,他於1992年和麥可傑克遜結識於麥可傑克遜向世界兒童免費開放的neverland,當時的喬迪·錢德勒因身患癌症而無錢醫治,於是麥可傑克遜得知情況後替他治療直至康復,並隨後結為好友相處做伴。
1993年麥可傑克遜開始危險之旅世界巡迴演唱會,在此期間他得知之自己因孌童而被告上法庭,在法庭上喬迪·錢德勒指控麥可傑克遜與他發生了性關係,而喬迪·錢德勒的父親伊萬·錢德勒經律師開口向麥可傑克遜索要高達6000多萬美元的賠償金。首次索賠遭到麥可傑克遜一口拒絕後,在庭審期間由於種種不利因素和即將到來的可預見性的曠日持久的官司使得麥可傑克遜極其渴望擺脫這場噩夢並儘早回復到正常生活中,於是在律師的建議下被迫做出了放棄官司的決定,揮手給了作為原告喬迪·錢德勒一家同樣高達2330萬美元的庭外和解金,在協定中他始終否認自己犯有任何罪行。
2003年2月 —— 紀錄片引發新一輪風波
時隔10年之久,2003年麥可傑克遜和他的助手被起訴共同謀劃實施綁架兒童,非法監禁,以及勒索等罪名,此次事件在世界範圍內又一次引起軒然大波。
在英國ABC廣播公司播出的一部電視紀錄片中,傑克遜表示他與許多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同睡一床。傑克遜說:“當提到床的時候人們想到的是性,但這不是性,我們只是睡在一起,我們擠在床上,喝著熱牛奶,講故事。很美好、很溫馨,沒有任何性方面的接觸。”
2003年11月20日 —— 麥可傑克遜被迫前往法庭
在19日對麥可傑克遜的“Neverland”莊園進行搜查後,聖巴巴拉縣警方表示已向麥可傑克遜發出了逮捕令,麥可傑克遜即將面臨猥褻兒童等多項罪名的指控,20日麥可傑克遜被迫前往法庭開始出庭。
2003年11月21日 —— 獲保釋
麥可傑克遜向警方投交出大筆保釋金後獲得了保釋,而這筆保釋金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金額最高的保釋金,高達300萬美元,也是任何甚於連環殺人案的兇手所應繳納的保釋金上限100萬美元不曾有過的。在麥可傑克遜乘私人飛機離開聖巴巴拉前,他向周圍潮水般的記者們澄清事實真相,表示這些指控都是“謊言”。 而且這一次麥可傑克遜也拒絕再用上一次的同樣的方法做庭外和解,而是聲稱對於此次誣衊和玷污其名譽的行為將絕不妥協並堅持到底。而本案法官同時也對外宣布不可以再用庭外和解的方式解決此類問題。
2003月11月25日 ——當事者男孩爆內幕
17歲男孩阿滿伊拉塔出面替麥可傑克遜澄清,承認和麥可傑克遜“睡過”6次,阿滿直言麥可傑克遜喜歡熱情摟抱男孩兒,但從未性侵犯過他。而後阿滿又提到曾見過麥可傑克遜和姑娘調情,進一步證明他並非外界所傳是個是孌童癖者。另外還有多名和傑克遜在一起 “睡過”的男孩均表示他們未被性侵害。他們說——“他僅僅像一個大孩子而已。”
2003年12月18日 —— 接到正式起訴
麥可傑克遜正式遭到加州法院起訴。加州聖塔芭芭拉檢察官湯姆斯奈登指出,麥可傑克遜被依9項罪名起訴,其中有7項罪名是猥褻兒童罪,另外2項是在兒童的飲料中下藥,企圖進行猥褻行為。如果這些罪名都成立的話,麥可傑克遜將面臨最高24年的有期徒刑。
2005年2月28日 —— 開庭審理
陪審團中沒有一位麥可傑克遜的黑人同胞,12個陪審團成員中包括了八名白人、三名西班牙裔以及一名亞裔。從2月28日開始,控辯雙方正式開始了關於此案的法庭辯論,即將前來作證的證人包括斯莫基·羅賓遜、麥考利·卡爾金埃迪·墨菲,以及伊莉莎白·泰勒、斯蒂文·旺德等等明星大腕。
2005年6月13日 —— 被判無罪
麥可傑克遜孌童案庭審結束。當主審法官宣布陪審團決定時,整個法庭內安靜得鴉雀無聲。麥可傑克遜本人仍然象整個庭審過程中那樣毫無表情,但他仍難掩內心激動,用一塊面巾擦拭了一下自己的眼睛。這次官司持續時間長達兩年,並最終於2005年獲得勝訴。
2009年6月25日 ——麥可傑克遜突然離世
2009年美國當地時間6月25日,準備復出巡演彩排期間的麥可傑克遜因私人醫生為其注射了過量的鎮靜劑異丙酚而導致這位曠世奇才突然離世。在聽聞麥可傑克遜逝世不久後,喬迪·錢德勒或許出於對麥可傑克遜的去世感到悔恨,時年29歲的他終於在一份錄音中坦承實情:當年其父親為了錢教唆他編造謊言。他在錄音帶中說到:“我從未想過要撒謊並毀壞麥可傑克遜的名譽,但我爸爸為了錢而讓我撒謊。他告訴我,如果我這么做不僅不會有任何損失,而且還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我對傑克遜感到無比的愧疚,我不知道他是否會原諒我……現在的我第一次感到再也不敢說謊了,麥可傑克遜並沒有對我做任何事,一切都是我的父親為了擺脫貧困而說的謊話.”
 2009月11月5日—— 原告父親自殺
據美國媒體報導,曾在1993年指控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對其兒子喬迪·錢德勒進行性騷擾的伊萬·錢德勒,在紐約市澤西城一棟有著瀑布水景的私人豪華公寓里被發現飲彈自殺,時年65歲。死前已經身染絕症。儘管沒有任何遺物與遺言顯示伊萬·錢德勒自殺是與誣告麥可傑克遜有關,但其自殺背後的真正原因始終讓人不免與麥可傑克遜的死產生聯想。
2009年12月22日——美國FBI公布檔案證實清白
在麥可傑克遜死亡案件的庭審過程中,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其官方網站上被迫公布了本應保存50年後才可以對外公開的檔案,在這份長達333頁的檔案里主要涉及了與麥可傑克遜有關的兩起孌童案,並曝光了傑克遜生前曾遭受恐嚇、勒索甚至死亡威脅的事實。檔案顯示,在長達14年對麥可傑克遜及其住所的地毯式搜查中,並沒有發現麥可傑克遜有任何孌童跡象,也沒有找到任何事實證據可以證明麥可傑克遜有孌童行為。
這個歷史上鬧的曾滿城風雨的最大孌童冤案讓這位蒙受了17年不白之冤的世界天王巨星麥可傑克遜的名譽在死後才得以昭雪。儘管平反已有,但莫須有的罪名卻早已對他的一生造成了難以補救的傷害及無法挽回的影響。在世人以訛傳訛的偏見和私慾唆使下,也讓我們不得不開始嚴肅的重審人生的不可逆與人性的黑白。
 法國最大孌童案
法國西部城鎮昂熱一個法庭審訊被控強姦和性侵犯兒童的66多名疑犯,其中三分一疑犯是女性。這是該國歷來最大的案件之一。
超過60名辯方律師參加了這次聆訊,控方的起訴書達到430頁紙。
66名被告包括39名男子和27名女子,當中39人面臨強姦15歲以下未成年兒童罪,以及協助賣淫罪等。這些控罪可能導致30年徒刑。
據指稱,這些疑犯屬於一個孌童癖團伙,性侵犯了45名兒童,其中年齡最大的是14歲,最小的只有六個月,一名10歲女童更被超過30人輪姦。
這起案件據信發生在1999年6月至2002年2月期間,當局在1999年調查另一起性犯罪案件時,揭發了這起孌童案,幾乎所有疑犯都是依賴福利金過活。
這是最近數個月來在法國進行的第二起引人關注的孌童案。
不過去年在法國北部發生的一起孌童案件中,在那些被囚禁了數月等待庭審的嫌疑人當中,一些人曾受到不實的指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