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婦草

婆婦草

婆婦草,亦稱蔓生百部,藥虱藥,是百部科的植物。分布於日本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西、安徽、浙江、江蘇等地,生長於海拔300米至4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草叢、路旁以及林下。塊根可入藥,有毒性。外用可驅除蚊蟲,內服有止咳的功能。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

別名百條根、百部草、鬧虱藥、藥虱藥。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BI.)Miq]的根,以塊根入藥。內服能潤肺止咳,外用可滅虱殺蟲,具止癢作用,廣泛分布於中國中部黃河、長江流域各省。多半野生於山坡叢林。主產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省。
百部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塊根紡錘形,肉質,幾個或幾十個簇生。莖下部直立,上部成蔓生狀。單葉2~4片輪生,卵形或卵狀極針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截形,全線,葉脈5~9條,小脈細密橫行。總花梗直立,基部貼生在葉片中脈上,頂端著生一。兩朵淺綠色的花;花被4,開放後向外卷;雄蕊4,有附屬物,紫色;子房小,卵形。蒴果表面平滑,暗褐色,成熟裂開,有種子數粒。花期5月,果期7月)。

藥用價值

釋名:婆婦草、野天門冬。
氣味:(根)甘、微溫、無毒。
主治:1、咳嗽。用百部根泡酒,每溫服一升,一天服三次。又方:用百部、生薑,各搗汁,等分,取二合煎服。又方:用百部藤根搗自然汁,加蜜等分,以沸湯煎成膏,噙咽。
2、遍身黃腫。用新鮮百部根,洗淨,搗爛,敷臍上,以糯米飯半升,拌水酒半合,揉軟,蓋在藥上,外用布包好。一、二天之後,口內有酒氣,水從小便出,腫亦漸消。
3、熏衣虱。和百部、秦艽,共研為末,燒煙燻衣,自落。用上兩藥煮湯洗亦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