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D·波特

威廉·D·波特

威廉·D·波特(DD-579 William D. Porter)是美國海軍於二戰時期建造的驅逐艦之一。關於這艘驅逐艦,在歷史上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威廉波特”號驅逐艦在歷史上留下笑柄:“別開炮,別開炮,我不是總統。”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1943年1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蘇聯統帥史達林聚會德黑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巨頭”德黑蘭會晤。這次會晤意義深遠。它鞏固了同盟國之間的合作,保證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次歷史性的會晤險些未能進行。羅斯福總統、美國軍方高級將領以及其他美國高層領導,在乘軍艦趕往德黑蘭途中,差點被一枚魚雷來個連鍋端!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枚魚雷竟是美軍自己的驅逐艦發射的!

故事經過

新手出征秘密護送“貨物”

二戰期間,美國海軍建造了175艘“弗萊徹”級驅逐艦,“威廉·D·波特”號就是其中一員。1943年7月,這艘編號DD-579的驅逐艦加入美國海軍,艦上的125名水手和他們的軍艦一樣,都是嶄新的:大多數人從高中校園或自家農場直接爬上了軍艦,他們甚至從來沒見過海軍軍服!

沒辦法,這就是戰爭。新水手們只訓練了短短4個月,就接到了出海執行任務的命令。這是一次極端重要和高度機密的任務:包括“威廉·D·波特”在內的3艘驅逐艦和另2艘護航航母組成護衛編隊,護送“衣阿華”號戰列艦前往北非。啟程前,“衣阿華”號戰列艦率編隊所有艦隻前往波多馬克河口的切薩皮克灣,裝載所要運送的“貨物”。

很快,“衣阿華”號就看到一艘遊艇從波多馬克河裡滑出來。見多識廣的水兵吃了一驚:那是總統的“波多馬克”號!總統遊艇很快與“衣阿華”號會合。軍官們紛紛聚到舷邊,水手們則被攔在後面,不過他們的眼睛沒被擋住:坐在輪椅里登上軍艦的竟然是美國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接著,國務卿科戴爾·赫爾、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高級軍官和其他的政府高官都登上軍艦。細心人數過之後發現,總共有80位舉足輕重的大人物擠上了這艘4.5萬噸的戰列艦!

“難道他們就是我們要護送的‘貨物’!”水兵們吃驚得張大了嘴巴,“如果希特勒能把這支艦隊摧毀,那他就中大獎了!”,“貨物”裝載完畢。1943年11月12日,“衣阿華”號命令編隊保持無線電靜默,全速啟航。“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像一隻剛剛學會游泳的小鴨子,跌跌撞撞地跟在編隊後面,駛向北非的凱比爾港。在那裡,羅斯福總統將與其他同盟國領袖進行第一次高級會晤。

一路洋相全新“威利”惹亂子

水兵們喜歡把“威廉·D·波特”稱作“威利”。里外全新的“威利”一起步就惹了亂子:從母港諾福克海軍基地出發趕往切薩皮克灣時,錨被旁邊的一艘軍艦絆住。大力拉扯之下,重重的鐵錨總算破水而出,但“鄰居”的護欄、救生筏和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卻被它“順手”扯壞了。尷尬的威爾弗萊德·沃爾特艦長只來得及向對方簡單地道了個歉,就急急忙忙地趕去找“衣阿華”號了。

誰知道,這只是“威利”號一路洋相的開始。編隊經過一片德國潛艇時常出沒的危險海區時,突然從水下傳來一陣巨大的爆炸。軍艦官兵們繃得緊緊的神經立刻找到了發泄口:飛機升空,聲吶入水,深水炸彈被推上發射架,軍艦全部實施反潛機動。一陣折騰過後,“威利”發出信號:沒有潛艇,爆炸是自己艦上的一枚深水炸彈不慎掉進水裡引起的。

眾艦怒目,卻也發作不得。片刻過後,“威利”先是一排反常的大浪卷過甲板,捲走了艦上的一名水手;緊接著,動力艙又出了毛病,軍艦暫時失去了動力,跟隨編隊本來就很吃力的“威利”這回被遠遠地拋在了後面。

看著自己的兵在眾目睽睽之下出如此洋相,“衣阿華”上的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J·金上將坐不住了。沃爾特艦長感覺到了頂頭上司的怒火,不得不加倍小心翼翼起來。

“登峰造極”魚雷射向羅斯福

不過,“威利”上上下下越小心,倒霉事兒就越喜歡找上門來。出海兩天后,“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又惹出來一個“登峰造極”的大亂子。

11月14日,編隊駛近百慕達海域。“衣阿華”號戰列艦艦長決定在這裡讓總統和高官們解解悶兒,演示演示自己的戰艦如何防禦敵人的空中進攻。準備過後,幾隻巨大的氣象氣球被釋放到空中。“衣阿華”號上凡是能對空射擊的艦炮都對準了它們猛轟。羅斯福總統在甲板上看得興致勃勃。

5公里外,“威利”號的沃爾特艦長和手下的水手們也看得心癢難耐,他們也很想擠過去湊湊趣兒,但無奈自己總惹亂子,只能在外圍放放哨。上帝也許看穿了“威利”的心思,特別讓幾隻氣球從“衣阿華”編成的火網中漏出來,慢慢飄進“威利”號的射程。

“機會來了!”沃爾特艦長大喜,立即命令水兵們各就各位,向氣球射擊,並同時進行魚雷發射訓練。“能不能翻身,全看這次了!”甲板上的炮位上,水兵們專心地轟擊飄浮的氣球,甲板下的魚雷艙里,兩名水兵開始進行魚雷發射操作。

像往常一樣,他們先得為魚雷找個目標。“衣阿華”號當然是首選,因為它又大又明顯。然後,他們得把魚雷發射管里的推進火藥拿出來,因為這只是訓練,不需要把魚雷發射出去。一切準備就緒。沃爾特艦長命令:“魚雷一,發射!”短暫的停頓過後,魚雷艙里傳來兩名水兵的回覆:“發射完畢!”接著是“魚雷二,發射!”和“發射完畢!”兩枚魚雷的訓練發射都正常,但“魚雷三,發射!”收到的回覆卻不是標準的“發射完畢”,而是兩名水兵誇張的“嗚喔……”聲!緊接著,甲板上所有的人都發出了驚訝的喧譁:一枚魚雷竟竄入水中,直奔“衣阿華”號而去!

“這兩個該死的傢伙,肯定是忘了把發射管里的推進火藥拿出來!”驚恐的沃爾特艦長盯著那枚塞滿炸藥的魚雷,一邊惡狠狠地咒罵著兩個魚雷兵,一邊上躥下跳地想辦法。理論上,那枚魚雷最多只用兩分鐘就能跑到“衣阿華”身邊,到那時,就算它是戰列艦恐怕也得死翹翹了!

沃爾特命令立即向“衣阿華”示警。由於編隊嚴令不準使用無線電,警告信號只能用燈光發出。誰知忙中出錯,新入伍的信號兵慌亂中把信號錯發成了“水中有魚雷,正遠離你方而去!”再發一次,卻又成了“‘威利’號全速離開!”

看著離“衣阿華”號越來越近的魚雷,沃爾特頭上冷汗淋漓。他決定豁出去了,用無線電通知“衣阿華”!“‘獅子’,‘獅子’,右滿舵!”“威利”焦急地呼叫“衣阿華”的代號,直接向它發出指令。“衣阿華”號上的無線電員聽到居然有人打破禁令用電台呼叫自己嚇了一跳,以為是編隊的某一艘驅逐艦在警告自己遭到了德國的埋伏:“請重複,說明你的身份!敵人的潛艇在哪裡?”

心急火燎的“威利”號可沒時間跟他磨嘴皮子:“‘獅子’,水裡有魚雷!右滿舵!快,快,右滿舵!”但這次“衣阿華”沒有再跟“威利”廢話,因為艦上的瞭望哨已經觀察到了水中的那條“大魚”!

“右舷有魚雷!不是演習!不是演習!右舷有魚雷!”“衣阿華”上一片大亂。反應迅速的艦長命令向右急轉彎,加速脫離!艦上的警報器鬼哭狼嚎,水兵們紛紛撲向自己的救險位置;同時,艦上的長槍短炮開始向魚雷拚命傾瀉彈雨!羅斯福總統的貼身警衛緊緊地扶著總統的輪椅,眼睛死死地盯著越來越清楚的魚雷。一名警衛下意識地抽出手槍,向魚雷的方向亂射。

苦著臉的“威利”號艦長和水兵遠遠地瞧著人仰馬翻的上司們,欲哭無淚。不過謝天謝地,“衣阿華”號肥胖的身軀轉了一個完美的彎,與魚雷擦肩而過。“轟”的一聲,魚雷在“衣阿華”的航跡中炸起了一股沖天水柱!

沃爾特艦長和他的水兵們總算緩過這口氣來。但對他們來說,事情還遠未結束。狼狽的“衣阿華”號重新回到編隊中,氣急敗壞的把所有大炮都指向小小的“威利”號。“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任何解釋都無濟於事,“威利”號被命令脫離編隊,前往百慕達地區的美國海軍基地接受調查。在那裡,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員“歡迎”了上岸的“威利”號船員,並把他們全部逮捕,這可是美國海軍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

還沒結束炮打司令又添笑柄

“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就這樣出了名,凡是與它相遇的艦隻都會跟它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別開炮,別開炮!我不是總統!”海軍當局認定魚雷事件是意外後,決定把它派去執行一些不會給別人造成太大傷害的任務。於是“威利”號不得不到沒人注意的地方去守海島。

艦上的水兵拚命工作,為的是挽回自己的名聲。但事與願違,在風平浪靜的守島任務中,它還是捅出了婁子。一天,一名水兵喝得醉醺醺地回到艦上,非要用艦炮打上一發炮彈不可。眾人攔阻不及,醉漢竟真的爬上了127毫米艦炮的炮位,“咣”的一聲將炮彈打出炮膛,動作乾淨利落。炮彈呼嘯著飛向遠處,不知所蹤。

第二天,島上的守軍司令怒氣沖沖找上門來。這時“威利”號上的人們才知道,醉漢打出去的炮彈竟落在了司令家院子裡。巧的是,司令和手下的軍官、家屬正在院子裡聚會。從天而落的炮彈把他們弄了個灰頭土臉,所幸沒有人受傷。唯一受到傷害的是“威利”號,炮打司令又給它多添了個笑柄。

後來威利在一次海戰中擊落一架日本飛機,但是可憐的威利被這架飛機給撞沉了。

具體一點說是: DD-579 William D. Porter 威廉·D·波特 驅逐艦(1943 - 1945.6.10)在沖繩被神風特攻隊撞沉,結束了它“傳奇”的一生。

威廉沉沒

威廉波特(William D. Porter)在1945年4月1日到5月5日期間對沖繩岸上目標打了8,500發5寸炮彈(小驅就打了這多炮彈,大概誤打傷打死不少美軍),打下5架日機。

5月5日到6月9日,威廉波特擔任外圍防禦,警告艦隊來襲敵機,美戰鬥機在威廉波特引導下擊落7架日機,威廉波特炮火也擊落一架日機。

6月10日清晨08:15, 一架單獨的九九式艦上轟炸機突然穿雲而出,直撲威廉波特,威廉波特極力躲避,俯衝轟炸機斜沖入艦旁海中,但斜沖的轟炸機沉到威廉波特艦底才爆炸,巨大的水柱把威廉波特整個抬出了水面,威廉波特重新落回水面摔得不輕,龍骨受損,搶救無效棄艦,沒一人因傷而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