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筆仙

女中筆仙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書法卓然獨秀,被稱為“女中筆仙”②。她熟讀經書,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她與王羲之結為夫妻,雖然是父母之命,但有一段佳話傳頌至今。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書法卓然獨秀,被稱為“女中筆仙”②。她熟讀經書,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她與王羲之結為夫妻,雖然是父母之命,但有一段佳話傳頌至今。
官至太尉,為人正直的郗鑒(269—339)雖年逾半百,但家中還有一個掌上明珠,年已及升的女兒尚未出嫁,他想物色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婿,以解決女兒的婚事。在上層社會,婚姻總是帶有政治色彩,“先求族,後擇人”,是都鑒選婿的最佳方案。當時王氏家族可謂是門第顯赫,人才濟濟。王導丞相子,侄有十餘人,考慮從中遴選一位,作為乘龍快婿,豈不美哉!故"使門生求女婿於導"。門生到王導家,王導請他去東廂去挑選。訊息不脛而走,都知道郗家派人前來選婿,聽說那位千金小姐相貌端莊,性情溫柔,誰都想接往拋懸在頭顧上空的"彩球",與這位京城少有的窈窕淑女匹配成婚。他們一個個衣冠楚楚,謙恭有禮,溫文爾雅地在大廳等候。唯獨王羲之若無其事,袒露著肚皮,躺在床上大啖大嚼胡餅,他對選婿毫不在意,給門生極深刻的印象。門生回到主人家中向郗鑒享報:"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鹹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郗鑒慧眼識人才。"'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①,從此"坦腹東床"成了女婿的美稱,"妙選東床"傳為美談。郗鑒之所以選中羲之為婿,王羲之不矯揉造作,純真直率,風神瀟灑,體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品格,這自然是一個原因。
但不光如此,更主要的是王羲之那時已有很好的名聲在外,他滿腹經綸,學識淵博,特別是他的書法已嶄露頭角。郗鑒在書法方面造詣頗深,女兒及兩個兒子(郗惟,郗曇)在書法上很有成就,他平時很重名節,羲之在許多方面符合他要求的標準,成為理想的女婿人選,是不足為怪的。
東晉時代人的審美意識,審美標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崇尚個性自由,特別重視人格和人的價值,講究瀟灑,傲岸,放誕的風度美,蒙以"骨鯁"著稱的名士王羲之,被選中也反映了一種時代趣尚
郗璇確是一位很有教養的賢淑女子,自幼受到了良好的親職教育,父親郗鑒為了教育好子女晚輩含辛茹苦,關懷備至。西晉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加上天災,鄉野樹皮,草根都被吃得一乾二淨,郗鑒所在的鄉間也不例外,郗鑒是高平金鄉入(今山東金鄉),儒雅德高,平時不薄百姓,所以在那樣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鄉親們仍千方百計地照顧其兄於郗邁,外甥周翼
據《晉書 郗鑒傳》記載:"初,鑒值水嘉喪亂,在鄉里甚窮餒,鄉人以鑒名德,傳共飴之。時兄子邁,外甥周翼並小,常攜之就食。"後來糧絕,菜盡,鄉親們只好直言相告:“各自飢困,以君賢,欲共相濟耳,恐不能兼有所存。”“鑒於是獨往,食訖,以飯著兩頰邊,還吐與二兒,後並得存,同過江,”到了江左,郗鑒嘔心瀝血對他們進行教育,將他們一個個撫養成人。
婚後郗璇作為一個賢妻良母,她對王羲之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書法家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她一生生了八個子女:玄之,凝之,官奴(女兒),渙之,肅之,徽之,操之,獻之。不幸的是玄之,官奴先後夭折。中年喪子,"黃梅不落,青梅落",作為做父親的"祠庶子哀摧",是悲痛欲絕的。王羲之壽命不長,妻子郗璇卻享有九十多歲的高齡。
② 馬宗霍《書林紀事 閨閣名媛》:"王羲之妻郗氏,鑒之女也。甚工書。兄愔與曇謂之'女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