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

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

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男子柔道比賽,是奧運會的重要賽事之一。1964年5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18屆奧運會上,男子柔道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68年奧運會上,柔道項目被取消。1972年,男子柔道再次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基本信息

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
男子柔道比賽,是奧運會的重要賽事之一。1964年5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18屆奧運會上,男子柔道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68年奧運會上,柔道項目被取消。1972年,男子柔道再次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項目起源沿革

柔道起源於日本古代的柔術。日本明治10年,日本青年嘉納治五郎汲取眾多柔術流派的長處,始創了一套適合青少年鍛鍊身體,便於防身自衛的技術體系,為區別於其他柔術,稱為"柔道"。

經過嘉納治五郎先生的辛勤努力和大力提倡,1882年在日本的東京下谷北稻荷街的永昌寺,建立了日本最早的"講道館",用以訓練和傳授柔道。很快柔道便在日本全國普遍開展起來。 1895年,日本成立了"大日本武德會",大力宣傳和推廣柔道,並制訂了柔道比賽的統一規則。從1930年起,柔道在日本學校中成了青少年的必修課。在軍隊、警察部隊以及其他各種場所也開始教授柔道,並在全國各地通過各種柔道比賽,使柔道逐漸成為日本普及的運動。1948年,日本舉行了柔道錦標賽。1949年,成立了全日本柔道聯盟。

為鼓勵柔道運動員積極向上、刻苦訓練,嘉納治五郎設立了柔道的段位制:一、二、三、四、五段腰帶顏色為黑色;六、七、八段腰帶顏色為紅白相間的腰帶;九、十段腰帶顏色為紅色帶。未入段者又分為五個等級:一、二、三級系茶色腰帶;四、五級系白色腰帶。 1949年,歐洲成立了柔道聯合會。1951年7月,由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瑞士、日本等12個國家發起成立了國際柔道聯合會。本部設在日本東京,會長為嘉納履正(嘉納治五郎之子)。

設施

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
比賽場地

柔道比賽場地用塌塌咪或類似塌塌咪的合適材料鋪設,其面積最小為14米×14米,最大為16米×16米,顏色通常為綠色。場地分為兩個區域,區域之間應有一個1米寬,通常為紅色的危險區。危險區與比賽場地四周平行,並構成整個比賽場地的一部分。危險區以內並包括危險區稱為比賽區,其面積最小為8米×8米,最大為10米×10米。危險區以外稱為安全區,其寬度為3米(不能小於2.5米)。在比賽區中央相距4米應分別標出25厘米長、6厘米寬的藍色和白色標誌,指出比賽者在比賽開始和比賽結束時的位置。藍色標誌在主裁判右側,白色標誌在主裁判左側。當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鄰的比賽場地時,允許在兩個場地之間共用1個不小於3米的安全區。

比賽設施器材

柔道比賽的服裝

參加比賽的運動員一方穿藍色的柔道服,另一方穿白色的柔道服。柔道服上衣的長度須能蓋住大腿;當雙臂從體側向下完全伸直時,柔道服上衣的長度至少應超過雙拳。上衣左襟壓右襟應足夠寬大,其前襟在胸前的重疊部分應至少為20厘米。上衣的袖長最長可到腕關節,最短距腕關節不得超過5厘米,在衣袖和臂之間應有10~15厘米的空隙。褲子的長度應蓋住雙腿,最長可到踝關節,最短距踝關節不得超過5厘米,在褲子和腿之間應有10~15厘米的空隙。腰部系一條寬4~5厘米的腰帶,其顏色代表運動員的段位,腰帶的長度在繞腰兩周用方結系好後,兩端各留20~30厘米長的空餘段。女子運動員須在柔道服內穿一件白色或灰白色的T恤衫,或穿一件白色或灰白色短袖緊身衣,其長度須能把下擺系在褲子裡。

柔道比賽的儀器設備

柔道比賽儀器設備包括副裁判員用的特別輕便椅、顯示運動員比賽情況的記分板、計時使用的計時器、計時員使用的手旗、通知主裁判員的計時信號等。

第29屆奧運會設項

項目 比賽級別(公斤級)

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

男子 60 66 73 81 90 100 100以上

場館名稱: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
地點:北京科技大學
場地類型:新建比賽場館
奧運會期間的用途:柔道、跆拳道
殘奧會期間的用途:輪椅籃球、輪椅橄欖球
建築面積(㎡):24662
固定座位數:4000個
臨時座位數:4000個
建設開工時間:2005年10月18日
賽後功能:室內綜合體育活動中心和水上運動、健身中心,並承接各類室內競技賽事。

第29屆奧運會柔道比賽將於2008年8月9日~15日在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舉行。

項目名人

達維德•杜耶(DAVID DOUILLET) (柔道 法國) 重量級柔道的三枚獎牌

生日:1969年2月17日

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

出生地:魯昂,法國
國籍: 法國
項目: 柔道

參加奧運會時間:
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納夏季奧運會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
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夏季奧運會

奧運成績:
金牌 2枚
銅牌1 枚

其他成績:
世界錦標賽
金牌4 枚 1993年1995年1997年

達維德•杜耶是法國著名的柔道運動員,1992年的西班牙巴塞隆納奧運會是他的首次奧運之旅,在這裡,他奪得男子柔道重量級的銅牌。1996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第26屆奧運會上,他再次奪得了男子柔道95公斤以上級冠軍。奧運會後不久,他在一次機車事故中重傷,幸運的是,他及時康復,並趕上了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夏季奧運會,再一次,他又站在了冠軍領獎台上。 從而三奪奧運會柔道重量級獎牌。

歷屆冠軍

奧運會年份 大項 小項 性別 獎牌 國家/地區 英文姓名 中文姓名
1964年東京夏奧會 柔道 +8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蘇聯 CHIKVILADZE, Parnaos 契克維拉擇
1964年東京夏奧會 柔道 +80公斤級 男子 金牌 日本 INOKUMA, Isao 豬熊功
1964年東京夏奧會 柔道 +8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蘇聯 KIKNADZE, Anzor 安佐爾-基克納澤
1964年東京夏奧會 柔道 +80公斤級 男子 銀牌 加拿大 ROGERS, Alfred Harold Douglas 道格拉斯-羅傑斯
1976年蒙特婁夏奧會 柔道 +93公斤級 男子 銅牌 美國 COAGE, Allen James 阿倫-科奇
1976年蒙特婁夏奧會 柔道 +93公斤級 男子 銅牌 日本 ENDO, Sumio 遠藤純男
1976年蒙特婁夏奧會 柔道 +93公斤級 男子 銀牌 聯邦德國 NEUREUTHER, Gunther 貢舍爾-諾伊羅伊特
1976年蒙特婁夏奧會 柔道 +93公斤級 男子 金牌 蘇聯 NOVIKOV, Sergei 謝爾蓋-諾維科夫
1972年慕尼黑夏奧會 柔道 +93公斤級 男子 銀牌 聯邦德國 GLAHN, Klaus 克勞斯-格蘭
1972年慕尼黑夏奧會 柔道 +93公斤級 男子 銅牌 日本 NISHIMURA, Motoki 西村昌樹
1972年慕尼黑夏奧會 柔道 +93公斤級 男子 銅牌 蘇聯 ONASHVILI, Givi 格威-奧納什維利
1972年慕尼黑夏奧會 柔道 +93公斤級 男子 金牌 丹麥 RUSKA, Willem 維爾姆-呂斯卡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匈牙利 CSOSZ, Imre 伊雷-喬日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法國 DOUILLET, David 大衛-杜耶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金牌 獨立國協 KHAKHALEICHVILI, David戴維德-哈哈萊什維利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銀牌 日本 OGAWA, Naoya 小川直也
1988年漢城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韓國 CHO, Yong-Chul 趙容徹
1988年漢城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金牌 日本 SAITO, Hitoshi齋藤仁
1988年漢城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銀牌 民主德國 SToHR, Henry 亨利-施特爾
1988年漢城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蘇聯 VERICHEV, Grigori 格里高利-維里切夫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加拿大 BERGER, Marc 馬克-伯傑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韓國 CHO, Yong-Chul 趙容徹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銀牌 法國 PARISI, Angelo 安傑洛-帕里西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金牌 日本 SAITO, Hitoshi 齋藤仁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捷克斯洛伐克 KOCMAN, Vladimir 弗拉基米爾-科茨曼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南斯拉夫 KOVACEVIC, Radomir科瓦采維奇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金牌 法國 PARISI, Angelo 安傑洛-帕里西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柔道 +95公斤級 男子 銀牌 保加利亞 ZAPRIANOV, Dimitar 扎普里亞諾夫-迪米塔爾
2004年雅典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金牌 日本 Tadahiro Nomura 野村忠宏
2004年雅典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銀牌 喬治亞 Nestor Khergiani 科吉亞尼
2004年雅典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蒙古 Khashbaatar Tsagaanbaatar 薩加安巴塔
2004年雅典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韓國 Choi Min-ho 崔敏浩
2000年悉尼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銀牌 韓國 JUNG, Bu-Kyung 鄭富競
2000年悉尼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金牌 日本 NOMURA, Tadahiro 野村忠宏
2000年悉尼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古巴 POULOT RAMOS, Manolo 馬諾羅-普洛特
2000年悉尼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吉爾吉斯斯坦 SMAGULOV, Aidyn埃丁-斯馬古洛夫
1996年亞特蘭大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銀牌 義大利 GIOVINAZZO, Girolamo 吉羅拉馬-焦維納佐
1996年亞特蘭大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蒙古 NARMANDAKH, Dorjpalam多里亞帕拉姆-納曼達赫
1996年亞特蘭大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金牌 日本 NOMURA, Tadahiro 野村忠宏
1996年亞特蘭大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德國 TRAUTMANN, Richard 理察-特勞特曼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金牌 獨立國協 GUSEYNOV, Nazim 納茲穆-古塞諾夫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日本 KOSHINO, Tadanori越野忠則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德國 TRAUTMANN, Richard 里查德-特勞特曼
1992年巴塞隆納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銀牌 韓國 YOON, Hyun尹鉉
1988年漢城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銀牌 美國 ASANO, Kevin Yoshimi凱文-阿薩諾
1988年漢城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日本 HOSOKAWA, Shinji 細川伸二
1988年漢城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金牌 韓國 KIM, Jae-Yup 金載燁
1988年漢城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蘇聯 TOTIKASHVILI, Amiran 阿米蘭-托季卡什維利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英國 ECKERSLEY, Neil 內爾-埃克斯利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金牌 日本 HOSOKAWA, Shinji 細川伸二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銀牌 韓國 KIM, Jae-Yup 金載燁
1984年洛杉磯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美國 LIDDIE, Edward J. 愛德華-利迪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蘇聯 EMIZH, Arambi葉米日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銅牌 匈牙利 KINCSES, Tibor 金切斯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金牌 法國 REY, Thierry 雷伊
1980年莫斯科夏奧會 柔道 -60公斤級 男子 銀牌 古巴 RODRIGUEZ, Jose 羅德里格斯

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

觀賽禮儀

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奧運會男子柔道比賽
柔道是一項極為講求禮節的項目,飽含著東方人的禮節與秩序。競賽規則中對參賽的隊員及裁判員的禮節有著明文的規定。作為觀眾,要文明觀賽:
(1)手機要關機或設定在振動、靜音狀態。
(2)比賽場館內不吸菸。
(3)選擇恰當時機給予運動員鼓勵的喝彩掌聲
(4)升旗奏歌時應起立並肅靜
(5)不向場內投擲雜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