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維耶多歷史中心

奧維耶多歷史中心

公元9世紀,基督教的光焰照耀著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小國阿斯圖里亞斯。在這裡,一種創新形式的羅馬式前期建築風格產生了,這對於半島地區宗教建築的發展起到了意義深遠的作用。

基本信息

奧維耶多歷史中心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教堂側面
中文名稱:奧維耶多歷史中心(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教堂)

英文名稱:Monuments of Oviedo and the Kingdom of the Asturias

國家:西班牙

所屬洲:歐洲

批准時間:1985 1998

批准標準
1985,199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 (I),(II),(IV)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

世界遺產委員會第9屆會議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2屆會議報告。

基本簡介

奧維耶多歷史中心奧維耶多歷史中心正面
奧維耶多建立於8世紀下半葉,位於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內,在坎塔布連山和坎塔布里海(或稱比斯開灣)之間。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教堂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教堂,位於西班牙北部的奧維耶多市。公元8世紀初,西班牙貴族佩拉約在西班牙北部建立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因為缺乏政治上的穩定和經濟上的實力,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教堂的規模都不大,但聖瑪利亞教堂、聖米格爾教堂和聖克利斯蒂那教堂非常著名,對後來的西班牙教堂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聖瑪利亞教堂,坐落在奧維耶多城近郊、那朗科山南麓,建於公元848年,是拉米洛一世和王紀為聖母瑪利亞建造的。那朗科山的聖米格爾教堂,也是拉米洛一世所建。教堂內有主廊和翼廊。羅馬樣式的窗戶,用繪畫和雕刻裝飾,入口的側柱上刻著競技場面。 聖克利斯蒂那教堂,位於奧維耶多城南37千米處,建於公元9世紀中期,是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教堂建築的傑作。教堂西面建有大門廊,東面建有正殿和耳堂,南北牆上各有一個斜面。歷史上曾是阿斯圖里亞斯王國首都

歷史淵源

奧維耶多歷史中心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教堂遺蹟
當加洛林王朝統治著西歐和中歐時,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哥特人在半島北部建立了一個基督教王國。8世紀下半頁,王國在一處後來稱作奧維耶多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長方型教堂以便供奉耶穌基督。同一時期,一群僧侶在鄰近的山上蓋起了修道院。794年,城市毀於摩爾人之手,不過後來阿斯圖里亞斯的阿方索二世進行了重建,他選擇奧維耶多作為王國新首都,並留下了許多世俗和教會建築,城市繁榮起來,在9世紀發揮了重要作用,並與亞琛的加洛林王朝建立了外交關係。9世紀時,科爾多瓦殉教者的聖物轉存到奧維耶多,專門建造的盛殮聖物的聖殿-聖卡馬拉成為與聖地亞哥匹敵的人口興旺的中世紀聖地。

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政府遷移到萊昂後,奧維耶多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政治影響,但依然通過保留主教中心位置保持著宗教權威。從這時起,奧維耶多主教同國王的關係變得十分緊張。大量宗教建築顯示出中世紀教會權力的強大。1521年,一場災難性的大火幾乎摧毀了整個城市,並且使社會秩序陷入混亂。世俗權力從此接管了神權。儘管發生了大火,奧維耶多依然保存了一些中世紀早期的建築。今天進行的修復工程嚴格遵循規則辦理,以便保留真正的中世紀城市布局。

城市結構

奧維耶多歷史中心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教堂
奧維耶多的文化遺產和城市真實反映了該城的原始規劃。城市的中世紀部分,13世紀修建的圍牆依然完整無缺,三條南北方向大街和一條東西方向的主幹道構成了城市的骨架。歷史區域的東北部分由大教堂和附屬建築組成的宏大主教區。市民區則向南伸展。舊城的大多數建築都是火災後修建的。大部分建於16和17世紀。不過有幾座宗教建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早期,如奧維耶多聖薩爾瓦多聖殿和聖朱利安教堂。它們都是奧維耶多11世紀盡享繁榮的見證。此外,考古挖掘還發現了同時期的拉·芳卡拉達(La Fancalada),它是利用古老技術建立有效水力系統的傑作。

奧維耶多的另兩座建築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聖瑪麗教堂和聖米蓋爾教堂。這兩座建築建於842至850年,是中世紀初期的前羅馬阿速圖里亞斯建築風格的傑出範例。晚些時候的宗教建築,如15世紀的哥德式聖薩爾瓦多大教堂,以及羅馬風格的聖文森特修道院,表明整箇中世紀基督教教堂的持續建設。首先,奧維耶多的紀念建築是許久之前存在過但未保留多少遺蹟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無價文化遺產。除此以外,奧維耶多整體上提供了基督教自中世紀晚期以來堅持在西班牙北部傳道的實例

教堂簡介

奧維耶多歷史中心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教堂
聖瑪麗教堂(Mariakirken )從12世紀中葉開始建造的教堂是卑爾根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挪威最著名的羅馬式教堂。城市音樂會時常此舉行。

聖米蓋爾教堂,在德國教堂建築中占有重要地位。建於1001年—1033年前後,東西兩部分接近對稱,側廊寬敞,兩端為突出的樓梯塔,牆龕和聖壇很大,教堂入口設在北側廳。

在兩個橫廳與中堂交叉處有兩座方塔,東塔東側為聖堂,西塔西側為聖績堂(下面為埋葬聖者或者遺物的密室)。中堂為3廊式(單側廊式),入口在正西和中堂的南北兩側。在橫廳端頭共有四座圓塔(底部為多邊形),內有樓梯。中廊兩側為拱廊,拱廊至頂棚之間有大面積無裝飾的牆面,頂棚附近有高窗,頂棚有彩繪。整個建築布局清晰,裝飾洗鍊,是早期羅馬風建築中的傑作。

文化傳承

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教堂,位於奧維耶多,歷史悠久,建立於8世紀下半葉,位於西班牙北部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內,在坎塔布連山和坎塔布里海(或稱比斯開灣)之間。曾是阿斯圖里亞斯王國首都,紀念建築是許久之前存在過但未保留多少遺蹟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國的無價文化遺產。聖瑪麗教堂和兩座建築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公元9世紀,基督教的光焰照耀著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小國阿斯圖里亞斯。在這裡,一種創新形式的羅馬式前期建築風格產生了,這對於半島地區宗教建築的發展起到了意義深遠的作用。這種建築的最高成就可以通過古代首都奧維耶多城內和周圍的諸多宗教建築顯現出來。它們是納蘭科聖瑪麗教堂、里約的聖米蓋爾教堂、萊那的聖克里斯蒂娜教堂、聖卡瑪拉教堂和布拉多的聖胡里奧教堂。和這些建築相連的是著名的當代水利工程建築豐卡拉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