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外交

夫人外交

夫人外交,是指國家元首出訪和公共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領導人出訪的慣例與傳統。“夫人外交”指的當然就是夫人在對外交往中的活動和作用,其中又尤其指由夫人出面完成某種特定的外交任務的外交形式。這裡的夫人首先指國家領導人和高級外交官的夫人,即有資格正式作為國家政治代表的夫人。但是外交有“小外交”和“大外交”之分,從事“大外交”的負責官員的夫人同樣也可以從事同自己身份相稱的“夫人外交”。

基本信息

簡介

國家主席習近平首訪,彭麗媛隨夫出訪。國家主席習近平首訪,彭麗媛隨夫出訪。
建國初期,新中國外交剛剛起步。外國領導人帶夫人訪華時,我國常常沒有領導人的夫人參加接待。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後來講過:“新中國成立後在全世界最吸引人,世界上許多人都想來中國看看。外國領導帶夫人來了,如果我們只招待男國賓,無人招待他們的夫人,就不合規格,人家會認為一個革命的國家,卻對婦女不重視。高棉西哈努克親王即將帶夫人來訪,我們領導同志的夫人去陪陪,是合乎人性的,而且還可藉機做友好工作。
為了更好開展外交活動,陳毅動員張茜專門做外交工作和夫人工作,張茜因自身工作無法抽身。陳毅把問題反映給周恩來,周恩來對鄧穎超說:“你去做做工作,女同志之間總好說話。”鄧穎超把張茜約到西花廳,勸她出面挑夫人工作的頭,並強調這是一項政治任務,周恩來同志希望她能擔任這項工作。
1960年12月20日,國務院外事辦公室第三會議室,陳毅主持召開了第一次我國“夫人外交工作會議”。陳毅在動員報告中強調了四點:1、夫人工作值得做;2、夫人工作內容相當多;3、夫人工作與本職工作三七開;4、領導同志帶頭。會議決定成立夫人工作小組,張茜任組長。
為了打開夫人外交沉悶的局面,陳毅首先動員自己的妻子張茜,安排她和自己一起參加駐華使館的宴會,一起接待來華的外國團體。1956年,張茜被安排參加由李德全率領的中國婦女代表團訪問巴基斯坦。代表團成員都是婦女界有名的人物:龔普生、劉清揚、韓幽桐、張茜、拉希達、黃甘英、錢行。其中劉清揚是團員中聲名最顯赫、年紀最大的老大姐。她是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的56位黨員之一,參加過同盟會,還是周恩來的入黨介紹人。張茜是年紀最輕的。
新中國成立以來,張茜共出國訪問21次,到過蘇聯、瑞士、印度尼西亞、越南、高棉、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蘭(斯里蘭卡)和阿富汗,算上後來成立的孟加拉國共12個國家。在國內,張茜接待過許多的總統夫人、王后、公主、首相夫人、總理夫人、部長夫人和婦女界人士,在中國的外交事業特別是在東南亞的友好往來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國外

2002年10月,俄羅斯第一夫人柳德米拉·普京獨自出訪美國,斯時美國和俄羅斯在“倒薩”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兩國關係也因此而受到了自“9·11”事件以來的最大考驗。柳德米拉在這一敏感時刻訪問美國,引起了媒體的種種猜測
2001年11月18日,時任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夫人倡議召開了阿拉伯婦女事業大會,包括約旦王后、阿拉法特夫人、蘇丹總統夫人、黎巴嫩總理夫人在內的9位該地區第一夫人參加,有的甚至揭開面紗走上主席台發言。穆巴拉克夫人呼籲阿拉伯世界關注婦女問題,提高婦女地位。
夫人外交夫人外交

高棉首相洪森的夫人和韓國總統金大中的夫人都曾因受丈夫牽連遭到被關押的厄運。洪森訪問韓國期間,兩位第一夫人親切交談,當洪森夫人談到自己生孩子12天后就被關進監獄、哺乳期間只能吃到玉米面糊並被恐嚇說丈夫已被處死時,金大中夫人感動得落了淚。共同的遭遇更堅定了她們加強兩國在人道主義領域合作的信心與決心。

在中國

當下中國社會對“夫人外交”這種稍嫌拘謹的熱忱不應當被過分苛求,因為那背後承載的,是中國社會渴望融入世界核心價值,贏得國際尊重的強烈民意。
1963年,王光美陪同劉少奇出訪印尼、緬甸、吉普寨、越南四國。
1994年9月2日,江澤民攜夫人王治平飛赴歐洲三國。
2013年,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首訪,彭麗媛隨夫出訪。“第一家庭”首度亮相引發全民關注。著裝得體、高雅大氣的彭麗媛更是掀起一股“麗媛style”。“第一夫人”彭麗媛開始發揮提高中國軟實力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