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式外交

溫式外交

溫家寶的外交風格代表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所具有的務實、自信、健康的國際形象。在瑞士伯爾尼的萊茵河支流河畔,一位來自東方的領導人面帶微笑,精神抖擻地在晨跑;次日早晨,這位領導人出現在德國柏林的布蘭登堡門附近公園,健步跑過公園小路;再次日的第三個早晨,他現身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迎著晨光,又開始以跑步來晨練。不論在哪兒跑步,他不時停下來,與當地市民打招呼、交談,接受記者採訪。親民外交是一國自信心的展現,它衝破了官對官僵硬對等關係的外交模式,把外交活動延伸到非官方領域,承認民意是主流政治的基礎,使親民外交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不僅能實現“外交為民”的理念,也能改善國家形象,增進國家軟實力。歐洲輿論都給溫家寶總理的“親民外交”亮出了高分。

(圖)2月1日是農曆正月初七,正在英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看望使館工作人員、華僑華人和留學生代表。這是溫家寶和大家一起包餃子2月1日是農曆正月初七,正在英國進行正式訪問的溫家寶
來到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看望使館工作人員、
華僑華人和留學生代表。這是溫家寶和大家一起包餃子

溫式外交,外國媒體和中國媒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溫家寶的外交風格概括。主要特點為親民外交、柔性外交、智慧外交、務實外交。在瑞士伯爾尼的萊茵河支流河畔,一位來自東方的領導人面帶微笑,精神抖擻地在晨跑;次日早晨,這位領導人出現在德國柏林的布蘭登堡門附近公園,健步跑過公園小路;再次日的第三個早晨,他現身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迎著晨光,又開始以跑步來晨練。不論在哪兒跑步,他不時停下來,與當地市民打招呼、交談,接受記者採訪。

親民外交

67歲的溫家寶“看上去敏捷、精力充沛”,他一以貫之地承襲自己的風格,就如2007年那場對日“融冰之旅”,通過親民外交把友誼傳達給日本普通民眾一樣,這次中國農曆新年期間出訪歐洲,通過近距離與當地民眾接觸,給正籠罩在衰退陰霾的歐羅巴市民們傳遞去了中國式特有的“信心”。

親民外交是一國自信心的展現,它衝破了官對官僵硬對等關係的外交模式,把外交活動延伸到非官方領域,承認民意是主流政治的基礎,使親民外交變得更加生動活潑,不僅能實現“外交為民”的理念,也能改善國家形象,增進國家軟實力。歐洲輿論都給溫家寶總理的“親民外交”亮出了高分。著名時政評論家阮次山指出,溫家寶總理的親民外交,用柔軟的姿態直接向外國媒體和民眾展示大國總理的務實、自信、健康的形象和態度,以普通人的身份和情趣,身體力行地消解在國際輿論對中國的負面之音。

2007年4月訪日時,他在晨跑之後與日本百姓一起做伸展運動,抽空與日本大學生一起打棒球,而且還盤腿坐在榻榻米上,跟普通農民長浜全家祖孫三代一起喝茶聊天。

親民外交並非是個信手掂來的外交招數,親民外交與領導人的特質和人格力量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作用。有些領導人就曾遭遇過“親民外交”東施效顰、適得其反的尷尬。法國總統薩科齊一時興起,也來親民,一臉“壞笑”走到一堆記者跟前,談著談著,就對記者開始破口大罵,親民外交成了“惡民外交”。英國首相布朗有一次在與市民面對面對話會上,回憶起其夭折的子女竟淚流滿面,結果民眾不領情,認為布朗故意搬出逝去子女來博回民眾對其政治上的支持,是別有用心的“不良”舉動。就連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有個“親民外交”不成功的案例。默克爾有次一改呆板的穿著,一身低胸裝,出現在挪威國家歌劇院開幕典禮上。由於“超限”低胸,不僅“暈倒”歐洲眾位男性領袖,也引來媒體一陣嘲笑。

最失敗的“親民外交”可能就數辛巴威的穆加貝總統夫人,她在香港居然掄起拳頭揍記者。這些“粗魯”舉止,通過媒體大量報導,毀壞了國家形象。

智慧外交

智慧外交是溫總理的一大特色,這來自他的博學和思考,是不可複製的。正如與瑞士聯邦委員會主席梅爾茨一共會見記者時,溫總理恰到好處地引用了瑞士著名作家馬克斯·弗里施的話從而引起在場瑞士記者共鳴一樣,溫總理總能在巧妙的時刻在關鍵的場合把外交親和力指向充滿智慧的東道國文化上,從而拓展了雙邊交流的渠道,起到一般外交手法不能起到的效果。

有關溫總理智慧外交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在英國,溫總理說,他是帶著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著作來訪問英國的。他多次引用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兩部著作里的觀點,提出經濟學家和從業人員在掌握市場經濟規律的同時,更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並倡導國際社會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以科技和道德的力量攜手合作,戰勝這場金融危機。

溫家寶說,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里說,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

英國首相戈登·布朗是經濟學博士,畢業於亞當·斯密曾就學的經濟學院,同為蘇格蘭人,算是老鄉和校友。布朗對溫總理讚不絕口:“溫總理比亞當·斯密還了不起,不僅是經濟學專家,而且是道德倫理學家。”

在1月29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主持的歡迎儀式上,天空飄起了雪花,溫總理引用了一句中國的古話“瑞雪兆豐年”,顯示了總理的樂觀主義人文情懷。總理還在德國不同場合連續引用德國文學巨匠席勒和歌德的充滿樂觀精神的名言名句。

務實外交

如果說親民外交和智慧外交是溫總理極具個性特徵的外交風格,那么,溫總理一貫倡導和踐行的務實外交則是結合了國家實力後,經過領導者的戰略判斷,從維護國家利益的長遠目標出發,所進行的一系列的兼有個性特徵的對外活動。

務實外交的成型,使處理國與國關係時不受一時一事的影響,務實、坦率地處理看似棘手的問題,在涉及安全、經貿、科技、人文等多個領域進行全方位外交。務實外交屬於現實主義,與西方所追逐的價值觀外交的理想主義形成對比。

他在首次訪美時,以“中美兩國和則兩利,斗則俱傷”的觀點,向美方傳達了他的務實態度。在2007年的訪日“暖冬之旅”中,他更是以友好和誠意,與日方進一步加強了雙方的“戰略互惠關係”,把中日關係帶回到正常、友好的軌道。2006年4月,溫總理成功訪問了澳大利亞,雙方簽署了涉鈾協定,突破了中國能源外交的瓶頸。

金融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衰退,不僅重創歐洲經濟,也嚴重影響了中國出口經濟。中國總理15年後重返達沃斯,提振了全球共同抗擊經濟危機的決心。以往春節時,這位親民的總理總是出現在煤礦、災區或農村,與普通民眾一道過年,而今年,中國總理選擇春節大年初二遠赴歐洲,顯示了中國對中歐關係的重視。雖然每個行程停留時間不超過56小時,但外交成果豐碩,不僅激活了中歐一度“冷卻”的關係,而且雙方簽署了一大批務實型協定。這次訪歐,也和溫總理2004年訪問俄羅斯和中亞、2007年訪問東亞一樣,是一次富有成效的訪問。

柔性外交

這體現了溫總理溫情的一面。在英國訪問的2月2日,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劍橋大學校長考慮到惡劣氣候,就打電話來建議溫總理把計畫中的劍橋大學演講改為視頻演講,通過視頻,劍橋禮堂的聽眾也一樣可以傾聽到來自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領導人的聲音。

但總理還是不顧風雪,冒著嚴寒,驅車數十英里,按時來到劍橋大學,“這讓劍橋人十分感動”。

2003年底首次訪美時,溫家寶一番“不是為打貿易戰而來,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來”的說辭,頗受美國人讚賞。他在其間的一次演講中這樣告訴美國聽眾:“我是很普通的人。母親從小就教育我,對人要真實、真情、真摯、真切。一個人如果做到‘四真’就達到很高的境界。我想以這樣的精神來與在座的朋友們對話。”

當他應邀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有一位坐在前排的金髮女學生突然站起來,手持標語,高喊口號,溫家寶微笑說:“請允許我繼續講下去,我不會受到干擾。”現場師生立即報以熱烈掌聲,折服於溫家寶的儒雅風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