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月亮]

太陰[月亮]

太陰 - 解說:而太陰太陽屬於四象之二,(四象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兩儀既是兩爻,是八卦的基本單位,——是陰爻,一長橫(不容易劃出)是陽爻,兩陽爻是太陽,兩陰爻是太陰.(上下放置)。

基本信息

經文

“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

解說

而太陰太陽屬於四象之二,(四象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兩儀既是兩爻,是八卦的基本單位,——是陰爻,一長橫(不容易劃出)是陽爻,兩陽爻是太陽,兩陰爻是太陰.(上下放置)
太陽至陽,太陰至柔.
太陰即月亮
地球的一個衛星

月球的幾大謎團

月球起源之謎:目前,人類關於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種假說,月球被捕獲說、地月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到目前為止,三種假說都沒有取得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產生了第四種假說“月球 ”
月球年齡之謎: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可據以測定月球的年齡。經分析發現,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岩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億歲。有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另外,還有月球環形山形成之謎、月球土壤的年歲比岩石年歲更大之謎、月球受撞擊發出巨響之謎、月球上不銹鐵之謎、乾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氣之謎等。
二、不少文獻記載,月亮並非自古就有
●古代美洲瑪雅人留下了極發達的文化,可是在他們的始於大洪水之前的《編年史》中,人們奇怪地發現,裡面竟然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
●距今大約4000年左右,亞歷山大里亞大圖書館的第一位館長在他留下的文獻中這樣寫道:“古時,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記載了一條十分驚人的資料:“太宗天會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意思是:金太宗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離了運行軌道,向南而去,不一會,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
三、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
●中國關於月亮的神話最早載於《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中。
●關於月亮,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等故事。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隨砍隨合,後世因而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四、我國古代關於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詩歌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屈原《楚辭·天問》)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麼特性,消亡了又再長起?那好處是什麼,而撫育一個兔兒在懷裡?)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對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賀《夢天》)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問,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如鉤?(辛棄疾《木蘭花慢》)
五、賞月佳對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南樓一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樓高但任雲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
●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
●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
六、月亮的美稱與雅號
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七、月球外星文明的傳說
●傳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號休斯敦的指揮中心聯繫時,突然吃驚地說:“這些東西大得驚人!天哪!簡直難以置信,我要告訴你們,這裡有其他宇宙飛船,它們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側,他們在月球上,他們正在注視著我們……”此時,電訊信號突然中斷。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麼?
1968年12月21日,美國在甘迺迪航天中心向月球發射了第一艘探測飛船,當這艘飛船進入月球軌道之後,太空人在100公里高空用望遠鏡照相機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許多年後,人們在研究這些照片的時候意外發現,在火山口中有一個巨大的圓形物體,它十分規則,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著陸或起飛。
●從“阿波羅”8號開始,10號、11號、16號、17號都曾目擊或拍攝過月面不明飛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國的“月球軌道環形飛行器”2號就發現,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狀建築物,隨後,前蘇聯的宇宙飛船也發現了這些建築。

參考書目和推薦網站

《自然科學寶庫》(太陽·月球·星球卷)
《億萬個為什麼》(天文地理卷)
《牛津現代科技大百科》(宇宙科學卷)
《新編十萬個為什麼》(天文卷
《當代博物館叢書》(天文博物館卷)
《從地球到月球》(凡爾納)
《月球人》(彼埃爾·布勒)
《飛向月球》(J.普特卡梅)
http://Aries.126.com
http://astronomy.533.net
http://www.moon.com.cn
第二部分:網際網路上的擴展資源
一、概述
月球
月球又稱“月亮”。在望遠鏡發明之前,古代的人們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潔的明月。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狀奇特,於是人們就編出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免搗藥等美麗神話。古希臘人則把月球看作美麗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並且把女神狩獵時從不離身的銀弓作為月球的天文符號
月球基本上沒有水,也就沒有地球上的風化、氧化和水的腐蝕過程,也沒有聲音的傳播,到處是一片寂靜的世界。月球本身不發光,天空永遠是一片漆黑,太陽和星星可以同時出現。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因而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低到-183℃。由於沒有大氣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強度比地球上約強1/3左右;紫外線強度也比地球表面強得多。由於月球大氣少,因此在月面上會見到許多奇特的現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陽光照射是筆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會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於沒有空氣散射光線,在月球上星星看起來也不再閃爍了。
月面上到處是裸露的岩石和環形山的側影。整個月面覆蓋著一層碎石粒和浮土。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區域和暗灰色部分。原來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區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亮比地球小,直徑是3476公里,大約等於地球直徑的3/11。月亮的表面面積大約是地球表面積的1/14,比亞洲的面積還稍小一些;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49,換句話說,地球裡面可裝下49個月亮。月亮的質量是地球的1/81;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當於地球密度的3/5。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1/6,也就是說,6公斤重的東西到限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了。人在月面上走,身體顯得很輕鬆,稍稍一使勁就可以跳起來,太空人認為在月面上半跳半跑地走,似乎比在地球上步行更痛快。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它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唯一的天然衛星,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00公里。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是一個隨圓形軌道,其近地點(離地球最近時)平均距離為363300公里,遠地點(離地球最遠時)平均距離為405500公里,相差42200公里。
像地球一樣,月球也是南北極稍扁,赤道稍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500米,南北極也不對稱,北極區隆起,南極區凹陷約400米。
月球在繞地球運動的過程中,還要跟著地球一起繞太陽運動。這就是說,月球繞地球運動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間位置已不是原出發點了。由此可見,月球在運動過程中還要參與多種系統的運動。月球的運動和其他天體一樣,月球也處於永恆的運動之中。月球除東升西落外,它每天還相對於恆星自西向東平均移動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來的時間,都比前一天約遲50分鐘。月亮的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而自西向東的移動卻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結果。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叫做一個“恆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時43分11秒。月亮繞地球公轉的同時,它本身也在自轉。月亮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也就是它自轉的周期。
月球這種奇特地自轉結果是:月球總以同一半面向著地球,而從地球上永遠看不到月球背面是什麼樣,只有靠探測器才能揭開月背千古之謎,人類的這個願望早在30多年前就已實現了。 當今大型天文望遠鏡能分辯出月面上約50米(相當於14層高樓)的目標。
* * *
月球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有趣的美稱: 玉免(著意登樓瞻玉免,何人張幕遮銀闕——辛棄疾);夜光(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別稱——《幼學瓊林》);冰輪(玉鉤定誰掛,冰輪了無轍——陸游);玉輪(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賀);玉蟾(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方乾);桂魄(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蘇軾);蟾蜍(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賈島);顧菟(陽鳥未出谷,顧菟半藏身——李白);嬋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此外,月球還有許多別致的雅號,如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提供 )
初探月球的奧秘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一個天體,相距有38.4萬千米。天文學家早已用望遠鏡詳細地觀察了月球,對月球地形幾乎是了如指掌。月球上有山脈和平原,有累累坑穴和縱橫溝壑,但沒有水和空氣,晝夜之間溫差懸珠,一片死寂和荒涼。儘管巨型望遠鏡能分辨出月球上50米左右的目標,但仍不如實地考察那樣清楚。因此,人類派出使者最先探訪的地外天體仍選擇了月球。
美國最早於1958年8月18日發射月球探測器,但由於第一級火箭升空爆炸,半途夭折了。隨後又相繼發射3個先鋒號探測器,均告失敗。1959年1月2日,前蘇聯發射月球1號探測器,途中飛行順利,1月4日從距月球表面7500千米的地方通過,遺憾的是未能命中月球。這個探測器重361.3千克,上面裝有當時最先進的通信,探測設備。它在9個月後成為第一顆人造行星飛往太空深處。月球1號發射兩個月後的3月3日,美國發射的先鋒4號探測器,從距月面59000千米的地方飛過,也未擊中月球。
月球號探測器
從1958年至1976年,前蘇聯發射24個月球號探測器,其中18個完成探測月球的任務。1959年9月12日發射的月球2號,兩天后飛抵月球,在月球表面的澄海硬著陸,成為到達月球的第一位使者,首次實現了從地球到另一個天體的飛行。它載的科學儀器艙內的無線電通信裝置,在撞擊月球後便停止了工作。同年10月4日月球3號探測器飛往月球,3天后環繞到月球背面,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讓人們首次看全了月球的面貌。世界上率先在月球軟著陸的探測器,是1966年1月31日發射的月球9號。它經過79小時的長途飛行之後,在月球的風暴洋附近著陸,用攝像機拍攝了月面照片。這個探測器重1583千克,在到達距月面75千米時,重100千克的著陸艙與探測器本體分離,靠裝在外面的自動充氣氣球緩慢著陸成功。1970年9月12日發射的月球16號,9月20日在月面豐富海軟著陸,第一次使用鑽頭採集了120克月岩樣口 ,裝入回收艙的密封容器里,於24日帶回地球。1970年11月10日,月球17號載著世界上第一輛自動月球車上天。17日在月面雨海著陸後,月球車1號下到月面進行了10個半月的科學考察。這輛月球車重756千克,長2.2米,寬1.6米,裝有電視攝像機和核能源裝置。它在月球上行程10540米,考察了8千平方米月面地域,拍攝了200幅月球全景照片和20000多張月面照片,直到1971年10月4日核能耗盡才停止工作。1973年1月8日發射月球21號,把月球車2號送上月面考察取得更多成果。最後一個月球24號探測器於1976年8月9日發射,8月18日在月面危海軟著陸,鑽采並帶回170克月岩樣品。至此,前蘇聯對月球的無人探測宣告完成,人們對月球的認識更加豐富和完整了。
徘徊者,勘測者探測器
美國繼前蘇聯之後,先後發射了9個徘徊者號和7個勘測者號月球探測器。徘徊者探測器樣子像個大蜻蜓,長3米,兩翼太陽能電池板展開4.75米。探測儀器裝在前部,電視攝像機放在尾部。勘測者探測器有3隻腳,總重達1噸,裝有當時最先進的探測設備。最初5個徘徊者探測器均無建樹,直到1964年1月30日發射的徘徊者6號才在月面靜海地區著陸。但由於電視攝像機出現故障,沒有能夠拍回照片。同年7月28日徘徊者7號發射成功,在月面雲海著陸,拍攝到4308張月面特寫照片。隨後1965年2月17日發射的徘徊者8號和3月24日發射的徘徊者9號,都在月球上著陸成功,並分別拍回7137張和5814張月面近景照片。1966年5月30日發射勘測者1號新型探測器,經過64小時的飛行,在月面風暴洋軟著陸,向地面發回11150張月面照片。到1968年1月1日發射的7個勘測者探測器中,有2個失敗,5個成功。後來,美國又發射了5個月球軌道環行器,為阿波羅載人登月選擇著陸地點提供探測數據。經過這一系列的無人探測之後,月球的廬山真面目顯露出來了。
自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首次實現載人登月以來。根據對月球的多次實地勘探和對從月球帶回的岩石、土壤進行分析研究的結果,人類對月球的面貌已有了較多的了解。科學家認為,月球上的岩石比地球上的還要古老,月球和地球幾乎是由同樣的化學元素構成的,只是組成的成分有所不同。例如,月岩所含的鈣和鋁比地球上的岩石,其含量要高,月球沒有磁場,其外殼比較穩定,近30億年以來幾乎沒什麼變化。儘管天文學家早就認為,月球體態嬌小,引力柔弱(為地球的1/6),根本不具備縛住大氣的能力,在向陽面的高溫下,任何氣體分子都會輕而易舉地達到脫離速度而逃之夭夭。但對月球的實測表明,月球表面並不是沒有任何大氣的不速之國,只是大氣層太稀薄,表面大氣壓僅為2X10“巴,而且大氣成份比較複雜,隨時空多變,通常在黑夜時的大氣成份主要由40%的氬、40%的氖和20%的氦組成,到日出時還會加入極少量的甲烷和氨等,有些地區的大氣中還會發現極微量的氫、氡、鈉、釙和鉀原子等。美國科學家日前宣稱,月球上有冰存在,這就可能為探索月球奧秘的人們提供飲用水,也可將冰分解為氫和氧,從而為火箭提供燃料。
從實地勘探中發現,月球上總共有30多萬座環形山,星羅棋布,彼此環抱,最大的環形山,直徑近300千米、海拔高達6000米以上,十分壯觀。遺憾的是,由於月球上沒有水源,這些山都是光禿禿的,寸草不生,十分荒涼。顯然,要想使如此荒漠的月球世界成為適合於生物生存的天堂,最終變成一個生機勃勃、萬物競存、鳥語花香的天上人間,當務之急是必須解決月球上的供水問題。多年來,科學家們已提出過多種構想。有一個解決辦法是:採掘月球上儲存量極為豐富的氧化鐵,用太陽能熔化爐進行熔煉,使其放出大量的氧,與運輸飛船從太空中收集製取的液態氫相結合,來生成供月球開發需要的水。這種在月球和太空就地取材,合成制水的方案,從原理上是可行的,但要實施這一巨大的工程,決不是輕而易舉的,涉及到能源、採掘、運輸、生活等一系列問題需要配套解決。
對人類最富吸引力的,是月球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氣體狀的“氦-3”,這是一種比目前地球上核電站所用的氘原料的放射性要低得多的核材料。“氦-3”原本大量存在於太陽噴射出來的高能粒子流(太陽風)中,在幾乎沒有大氣的月球上,“太陽風”直接降落下來,久而久之,在月面的沙粒、岩石中,大約集聚有上100萬噸這種材料,若能進行大量開採,不但可供月球開發所需能源,還可為21世紀地球核聚變提供用之不竭的核能原材料。
月球的白天和夜間持續時間都長達半月之久,白天氣溫最高達127℃,夜間溫度又低達零下183度,如此酷熱嚴寒而又溫差劇變的氣候,是月球上沒有人煙和生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俄羅斯科學家已對如何利用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製造水泥等建築材料,然後利用這些材料建築一座可以調節室溫,使其適合於人類居住的生活基地作過長期研究。有一個方案是,他們通過對月球的一些實測數據進行分析,認為月球很可能是一個空心球體。基於這一認識,有朝一日,就可在月球表面打一條通道,進入月球地殼深處的“地下月宮”,在那裡建造一座適於人類居住的“地下城”。這樣,乘坐飛船奔月的旅遊者,可在這座“地下城”找到過夜的旅館。科技工作者就可以這座地下城為基地從事月球資源勘探、太空產品生產、天文觀測等活動。在“地下月宮”這個永久基地未建成之前,科學家建議可以先在地球上製成一些預製塑模構件,形成一個自動豎升的巨形圓筒。事先裝配好後,用宇宙運輸船送到月球表面,圓筒在月球表面一登入即自動分成兩半打開,並自動形成一座多層結構的建築物,作為初登月球“志願者”的臨時居所
(新浪科技)
二、月球的誕生
月球誕生之謎
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科學界這是一個大有爭議的問題,目前大致有三種理論。
“俘虜”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原是一顆流星,當它在宇宙空間漫無邊際飛行時,偶然進入地心引力範圍,受到地球引力的約束,因而才意外地納入了地球軌道。不過,近幾年來,有不少人引用天體力學來反對這一說法。
“分裂”理論:持這一說法的科學家認為,月球是從一片熾熱鏇轉的雲狀物包圍著的地球中分裂出來的,因而月球是地球的“孩子”。然而從“阿波羅”號宇宙飛船上幾次帶回來的資料表明,月球和地球的組成成分卻是大不相同的。
“碰撞”理論:該理論認為,約45億年前,一個比火星更大的行星,以每小時4000公里的飛行速度猛然撞擊早期的地球,力度如此之大,以致這個行星的鐵質核一直撞到了我們地球的中心。碰撞結果是產生巨大爆炸,伴隨有60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地球在爆炸的衝擊下變了形,這個採取“自殺行為”的巨大天體的大部分與地球融合,只有一部分作為熾熱的蒸汽與其他碎片一道洶湧地噴射入外層空間,後來這些蒸汽冷卻下來並凝固成塵埃,塵埃與其他碎片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核,這個核後來凝聚成團,我們的鄰居——灰色的月球從此誕生了。
科學家們正藉助於新型的超級計算機來模擬宇宙空間所發生的這一奇特碰撞,以求驗證該理論。
月球起源新說
月球來自哪裡?這是一個人們在不斷探求的問題,近年來,隨著行星演化理論的飛躍發展以及現代電腦技術的廣泛套用,又出現了一種月球起源的新學說,叫做新俘獲說
從行星演化看月球起源
近幾年來,科學家們以現代行星演化理論為基礎,用計算機計算了在太陽系形成的初期,作用於太陽、地球、月亮三者之間的力以後,得出了一種新的月球起源學說。科學家們認為,月球是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在地球的引力範圍內被地球所俘獲的;而這種現象在當時又是極為普遍的現象。這種新學說,即所謂新俘獲說。
新俘獲說與過去的舊俘獲說不同。舊說僅從地球引力來考慮月球起源;而新說是從整個太陽系行星形成過程來研究月球起源的。新說認為太陽系九大行星及若干衛星,包括月球在內,都起源於原始太陽系星雲。原始太陽系星雲是46億年前在原始太陽周圍形成的一片薄圓盤狀星雲。星雲中含有固體微粒子。大量微粒子逐漸集聚在星雲赤道平面上,形成一片很薄的固體粒子層,隨著微粒子密度的加大,自身引力也越來越強,到一定程度其穩定性便遭到破壞,粉碎成半徑為5公里左右的很多小天體,即小行星。整個太陽系起初是由約一兆個小行星構成的。無數小行星在星雲氣體中圍繞太陽鏇轉,互相碰撞,逐漸凝聚成長,形成大小不同的行星。我們的地球就是這樣,大約經過一千萬年才長成現在這么大的。
行星是在星雲氣體中成長的。地球的幼年時期周圍覆蓋著濃厚的星雲氣體,這種氣體叫做原始大氣。由於當時太陽活動特別激烈,強大的太陽風逐漸吹散原始大氣,後來包圍地球的原始大氣也逐漸稀薄,飄散掉。
月球也起源於原始太陽系星雲,與地球演化過程大體相同。月球是在地球剛到成年,原始大氣開始逸散之際飛近地球引力圈的,這樣便成了地球的俘虜。
俘獲月球的四種力
月球進入地球引力圈後,受到很多力的作用才留在衛星軌道上繞行。俘獲月球主要有四種力,即地球引力、太陽引力、潮汐力和原始大氣的阻力。
一般來說,飛進地球引力圈的小天體,包括月球在內受到最大的力就是地球引力。然而,僅有地球引力,俘獲後的小天體軌道未呈橢圓形。地球引力加上太陽引力之後,使小天體軌道有了改變。在地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進入地球引力圈內的小天體的軌道也不完全是橢圓形的,而且飛行若干周之後必然脫離引力圈跑掉,不可能留在衛星軌道上。
但是,月球並未脫離地球引力圈跑掉,這是由於原始大氣的阻力在起作用。地球引力圈內的原始大氣阻力對飛來的月球起了急劇的制動作用,使月球失去一部分能量,軌道半徑變小,便跑不掉了。
如此說來,月球因受大氣阻力作用軌道半徑越來越小,豈不是早晚也得掉到地球上來,與地球相撞嗎?不必擔心,當月球飛進地球引力圈時,原始大氣已開始逐漸飄散,月球所受的大氣阻力越來越小,原始大氣消失後,月球所受阻力也隨之消失,因而軌道半徑沒有變小,也沒有與地球相撞。
大氣阻力消失後,還有潮汐力在起作用。在潮汐力作用下,月球公轉速度加快,離心作用強化,軌道反而向外推移。通過觀測得知,目前月球軌道半徑事實上每年大約增加3厘米。
在上述四種力的作用下,使月球在被俘後既未掉到地球上來,也沒跑到引力圈外去,始終在衛星軌道上運行,與地球長期相伴。
俘獲是普遍現象
行星俘獲小天體是行星演化進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不僅地球這樣,太陽系其他行星也有這種現象。不少行星都各有自己的衛星,就是最好的說明。地球在形成過程中,曾有許多小天體飛到引力圈內來,其中一部分小天體直接與地球相撞,其餘大部分在繞地球飛行期間,因原始大氣強大阻力使軌道半徑變小,最後終於落到原始地球上來。地球是在不斷“吞掉”這些飛來的小天體當中成長起來的。
月球被俘獲時間比其他小天體都晚,月球是在地球凝聚末期、原始大氣逸散初期被俘的。月球被俘的最初10—100年期間,和其他小天體一樣,軌道半徑也在縮小,但原始大氣消失後,月球軌道半徑有了改變,月球後來的離心傾向使它倖存下來,免被地球“吞掉”。法國科學家F·米古納曾對月球被俘後軌道變化的趨勢作了計算,計算結果如附圖所示。從附圖上可以看出,剛被俘的月球距離地球較近,1千萬年後月球軌道半徑為地球半徑的20倍,1億年後為35倍,46億年後達到60倍,即現在的位置。
自從俘獲月球後,地球幾乎再也沒有俘獲其他小天體。因為已有月球繞地球飛行,如果再有其他小天體飛來,依據天體力學原理,不會處於穩定狀態,它不是掉到地球上來,就是飛出去,再不就是落到月球上去。所以,地球只有月球一個衛星陪伴。
俘獲現象是普遍的,整個太陽系行星都是如此,只有金星是個例外。金星的自轉速度很慢,約250天自轉一周,不可能俘獲行星,因此至今還孑然一身漫遊在天空。
新俘獲說從行星演化的整體上闡明了月球的起源以及被俘經過,是目前解釋月球起源問題最有權威的學說。但這一新學說還有一些尚待研究的問題,例如,沒有原始大氣阻力能否俘獲衛星?順行性衛星和逆行性衛星的被俘有何不同?等等。經過科學家們的反覆研究,人類對地球起源問題必將有一個正確而全面的認識 。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提供 )
原始行星與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
8月16日的《自然》雜誌上公布了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月球形成過程的成果。據他們的模型,月球是在46億年前太陽誕生後不到1億年時,由一個火星大小的物體撞擊地球產生的。
這個模型的研究者卡那珀描述了這一驚心動魄的過程:一個黑暗的比地球大不到一倍半的原始行星在運行中和地球相遇,從側面給了地球一擊,使地球繞自己的軸鏇轉起來,撞擊的衝擊力從地球的外層和這個無名撞擊物上撕下了部分物質,其中大約一半最後形成了月球。另一些被撕下來的物質被加熱到不可想像的程度,蒸發後膨脹,進入周圍的太空。
關於月球的形成還存在其他的理論。有些科學家認為月球可能在太陽系的任何地方形成,然後被地球捕獲。另一個理論是地球、太陽和其他正在形成的行星的重力相互作用撕開了地球,月球就是由這些被撕下來的碎片形成的。但是大多數研究者傾向於撞擊理論。
(英國《自然》雜誌 )
四、月球構造
環形山
環形山是月面上最顯著的地貌特徵。月面上星羅棋布、重重疊疊的環形山酷似地球上的火山口,中央有一塊圓形的平地,外圍是一圈隆起的山環,內壁陡峭,外坡平緩。
環形山的中間有一個陷落的深坑,四周圍有高聳直立的岩石,環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間。環形山大小不一,直徑相差懸殊,小的環形山直徑不足10公里,有的僅一個足球場大小;大的環形山直徑超過100公里。最大的環形山是月球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達295公里,比我國的浙江省小一點;
在月面上,直徑大於1公里的環形山總數達33000多個,占月球表面積的10%;至於更小的、名副其實的月坑則數不勝數了。
環形山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的大環形山內再套一個小環形山,有的大環形山中央有一個很深的坑穴,如牛頓環形山,中心坑穴深達8000多米;還有的大環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做“中央峰”。
環形山多以著名科學家
月亮為什麼會有陰晴圓缺的變化呢?大家知道,月亮本身不發光,只是把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陽光的一部分反射出來,這樣,對於地球上的觀測者來說,隨著太陽、月亮、地球相對位置的變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現出不同的形狀,這就是月相的周期變化。進一步說,雖然月亮被太陽照射時,總有半個球面是亮的,但由於月亮在不停地繞地球公轉,時時改變著自己的位置,所以它正對著地球的半個球面與被太陽照亮的半個球面有時完全重合,有時完全不重合,有時一小部分重合,有時一大部分重合,這樣月亮就表現出了陰晴圓缺的變化。
當月亮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時,它的黑暗半球對著我們,我們根本無法看到月亮的任何一點形象,這就是“朔”,朔在天文上是指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時刻。逢朔日,月亮和太陽同時從東方升起,即使地球把太陽光反射到月亮,然後再由月亮反射回來的那部分光,也完全淹沒在強烈的太陽光輝中。
而當地球處於月亮與太陽之間時,雖然三個星球也是處於一條線上,但這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朝向地球,柔和的月光整夜灑在大地上,這就是滿月,也就是“望”。這時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差180度。
因為月亮與地球的距離相對於日地距離來說太短了,在天球上,月亮東移的速度比太陽大很多,每天月亮由西往東前進13度多點,而太陽卻只前進1度。 因此,朔之後,月亮很快地跑到了太陽的東邊,一兩天后,太陽一落下去,西邊的天空就可見到一彎新月,兩個尖角指向東方。此後,月亮升起的時間越來越遲,月亮也逐漸豐滿起來。約在朔後七天,月亮的黃經剛好超過太陽90度,我們看到的月亮是圓弧朝西的半圓,這就是上弦月。以後月亮繼續向東,更加豐滿,升起的也更遲了,直到望。從朔到望,月亮離開太陽的距離越來越大。
過瞭望後,月亮逐漸向太陽移近,月面逐漸消瘦下去。 當月亮黃經超過太陽黃經270度時,它又變成了半圓形,但圓弧朝東,這就是下弦月。這時候,當太陽從東方升起時,月亮正高懸在正南的天空上,自然,我們的肉眼這時是看不見月亮的。下弦以後,月亮要到後半夜才從東方出來,它的半個圓面逐漸消蝕下去,變成狹窄的鐮刀形,尖角向西。從望到朔,月亮與太陽靠得越來越近,以至再次與太陽黃經相同,消失在晨曦中。
月相變化的周期,也就是從朔到望或從望到朔的時間,叫做朔望月。觀測結果表明,朔望月的長度並不是固定的,有時長達29天19小時多,有時僅為29天6小時多, 它的平均長度為29天12小時44分3秒。
月亮與某一恆星兩次同時中天的時間間隔叫做“恆星月”,恆星月是月亮繞地球運動的真正周期。朔望月比恆星月長,道理與太陽日比恆星日長是一樣的。恆星月與日常生活關係不大,而朔望月卻因為是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與地球上漲潮落潮有關,與航海、捕魚有密切的關係,對人們夜間的活動有較大的影響,同時在宗教上月相也占有重要位置,所以人們自然地以朔望月作為比日更長的記時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