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丸

主治清熱潤肺,化痰止血。治勞證久嗽,肺痿、肺癰。

基本信息

【來源】《修月魯般經後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方類聚》卷一五○)。
【異名】噙化太平丸(《壽世保元》卷四)。
【組成】天門冬 麥門冬 知母 貝母 款冬花 杏仁各90克 當歸 地黃 黃連 阿膠珠各45克 蒲黃 京墨 桔梗 薄荷各30克 白蜜120克 麝香少許
【用法】上為細末。用銀石器先下白蜜,煉熟後下諸藥,攪勻再上火,入麝香,略熬二三沸,可丸即丸如彈子大。每日三次,食後濃煎薄荷湯灌漱喉中,細嚼1丸,津唾送下。如痰盛,先服飴糖烊消化丸100丸,然後再服本藥。
【功用】清熱潤肺,化痰止血。
【主治】勞證久嗽,肺痿、肺癰。
方劑名稱 太平丸
藥物組成 陳皮3錢,厚朴3錢,木香3錢,烏藥3錢,白芥子3錢,草豆蔻3錢,三棱3錢,蓬術(煨)3錢,乾薑3錢,牙皂(炒斷煙)3錢,澤瀉3錢。
加減 如欲其峻,須用巴豆2錢。
處方來源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方劑主治 胸腹疼痛脹滿,及食積、氣積、血積、氣疝、血疝、邪實秘滯,痛劇者。
製備方法上為細末。巴豆(用滾湯泡,去皮心膜)1錢,用水1碗,微火煮至半碗,將巴豆撈起,用乳缽研極細,仍將前湯攙入研勻,然後量藥多寡,入蒸餅浸爛搗,丸前藥如綠豆大。
用法用量 每用3分或5分,甚者1錢,隨證用湯引送下。凡傷寒停滯,即以本物湯送下;婦人血氣痛,紅花湯或當歸湯送下;氣痛,陳皮湯送下;疝氣,茴香湯送下;寒氣,生薑湯送下;欲瀉者,用熱薑湯送下1錢,未利再服;利多不止,用冷水1-2口即止。

中藥方劑之T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騰藥
痛經寶顆粒
屠蘇酒
退熱通絡湯1號
透關丸
透冰丹
葶藶方
葶藶飲
痰毒煎
糖蜜紅茶飲
糖醋馬齒莧
鐵軍湯
菟絲子圓
菟絲子祛斑湯
菟絲子粥
菟絲子補腎湯
葶歸丸
葶藶大棗湯
橐龠丸
檀香丸
泰山盤石散
痛瀉要方
痛痹湯
痛經丸
陀柏散
擋子丸
太乙神丹
豚胃丸
土豆粥
葶藶木香丸
葶藶桑白皮散
葶藶清肺湯
葶藶清肺飲
葶藶豬苓散
葶藶苦參散
葶藶苦酒湯
葶藶薏苡瀉肺湯
陀僧丸
藤花酒
鐵彈圓
痰氣俱安湯
痰火越鞠丸
痰郁湯
童真丸
糖薑餅
糖煎散
豚肺散
糖貝飲
鐵扇散
糖餞加味紅棗
聤耳出膿水散
聤耳流膿藥
胎元飲
胎毒散
脫花煎
脫衣散
貼臍散
菟絲地黃湯
退斑湯
退毒散
退熱清氣湯
鐵桶膏
菟絲煎
退痛膏
葶藶五子湯
葶藶大丸
退紅解毒湯
葶藶子十五味丸
桃枝當歸膏
桃紅消瘀湯
桃紅飲
桃花丸
桃花丹
桃花化濁湯
桃花圓
桃花隔紙膏
桃花面
桃蠍散
桐油膏
橐鑰丸
退腫膏
退黃丸
檀香湯
湯泡飲
湯火止痛散
鐵精散
添精嗣續丸
溻癢湯
甜葶藶散
鐵骨丹
透羅丹
透肌散
透膈湯
痛風丸
痰核瘰癧膏
托胎丸
托里舉斑湯
托里定痛散
托里快斑湯
托里排膿湯
托里溫中湯
托里溫經湯
托里益氣湯
托里越鞠湯
托里透膿湯
托里金銀地丁散
托里黃耆湯
透頂散
探淵丹
推山丸
推廣乾葛湯
推氣丸
推車客散
推車散
提毒丹
提毒散
提肛散
替針丁香丸
桃仁四物湯
桃仁當歸湯
桃仁杜仲湯
桃仁桂心湯
桃仁芍藥湯
桃奴散
太一散
太一銀硃丹
太乙保生丹
透骨搜風散
太乙膏
太乙金丹
太和丸
太岳活血丹
太平丸
太清飲
太白丸
太白丹
太陽湯
透骨膏
托毒飲
團參飲子
團魚丸
土大黃膏
土槐飲
土狗散
土茯苓合劑
土茯苓豬骨湯
土茯苓通淋止痛湯
土荊皮散
土萆薢湯
土豆汁
銅綠散
土金雙倍湯
土鱉酒
土龍散
塌氣丸
塌氣散
塌癢湯
塌脹丸
填坎湯
填海川神丸
填骨髓煎
體氣散
兔骨飲
唾調散
嚏驚散
團參散
葶藶子回神酒
團參湯
透疹涼解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