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

太上靈寳淨明洞神上品經。是書亦稱《淨明秘法》或《淨明眞經》,簡稱《洞神上品經》。傳說南宋初年許眞君降臨江西西山(今新建縣)傳授,為南宋淨明派道士奉持之主要經典。全書分為二卷,計三十五篇。

太上靈寳淨明洞神上品經

經名:太上靈寳淨明洞神上品經。是書亦稱《淨明秘法》或《淨明眞經》,簡稱《洞神上品經》。傳說南宋初年許眞君降臨江西西山(今新建縣)傳授,為南宋淨明派道士奉持之主要經典。全書分為二卷,計三十五篇。卷上凡十七篇,依次為無上始青篇、天官列次篇、入道眞品篇、入道修己篇、修己奉教篇、奉教修眞篇、升眞識神篇、行淺屍假篇、列班升籍篇、列班入等篇、成道志學篇、天道秘書篇、靈書上品篇、靈書下品篇、靈書釋梵篇、圖書可入篇、妙有靈圖篇等;卷下凡十八篇,分別為佩服寳籙篇、天地戶篇、召神品篇、三五飛步篇、朝天見帝篇、修功成實篇、褒崇秘格篇、玉律眞機篇、洞識生前篇、廻生起死篇、幽都考形篇、淨明正印篇、淨明靈寳符篇、度脫六親篇、服錬身形篇、救治百病篇、束縛百邪篇、安鎭呼召篇等。前有目錄。全書大抵敘述淨明道義理、符籙及其修持方法。前十二篇槪述淨明教義,宣稱淨明道以忠孝為上,以錬形修己為要,行孝之人禮拜天神,為國王父母祈禱福壽,以符呪召神攝鬼,為人治病救度,可以升仙。第十三篇以下諸篇,分述淨明派錬形救度諸道法。其中第十二至十七篇言誦念《靈書》之法。所謂《靈書》,是以梵語(漢字梵音)寫成,隱含諸神仙眞名及呪訣,誦念隱名呪語可以招降仙眞。第十八至二十九篇言佩帶符圖寳篆、飛步玄綱、朝見天帝、洞識前生及起死回生等道法。第三十至三十五篇敍述以符呪為人治病消災、超度亡靈之法。此數篇中符篆多已佚失,可據《太上靈寳淨明秘法篇》一書補足。書中有云:“唯知忠孝,可以學道。道甚易知,不為難也。悔悟學道,是為上善,不孝為孝,可為至孝”。(《入道眞品篇第三》)淨明道重視倫理道德的修養。如云:“知吾道者可平步雲飛,何名金公?何名木妻?修眞錬炁,以得玄微,倬倬孝悌,忠義不虧,雖無大藥,亦可以悟法,名列魏魏。或行符呪水,給藥度危,是為下品。皆未若吾以孝悌而服炁,事雙親,養一身,不屍解卽超眞。此孝道服錬,所以列次於天人”。(《天官列次篇第二》)淨明道的修錬方法和靈寳派接近,卽主張存神錬炁,也用飛符上章、齋醮祈禱等術,並以內修為外用符籙之本。

太上靈寳淨明洞神上品經目錄

卷上
無上始青篇第一 天官列次篇第二
入道眞品篇第三 入道修己篇第四
修己奉教篇第五 奉教修眞篇第六
升眞識神篇第七 行淺屍假篇第八
列班升籍篇第九 列班入等篇第十
成道志學篇第十一 天道秘書篇第十二
靈書上品篇第十三 靈書下品篇第十四
靈書釋梵篇第十五 圖書可入篇第十六
妙有寳圖篇第十七
卷下
佩服寳籙篇第十八 天地戶呪篇第十九
召神品篇第二十 三五飛步篇第二十一
朝天見帝篇第二十二 修功成實篇第二十三
褒祟秘格篇第二十四 玉律眞機篇第二十五
洞識生前篇第二十六 廻生起死篇第二十七
幽都考形篇第二十八 淨明正印篇第二十九
淨明靈寳符篇第三十 度脫六親篇第三十一
服錬身形篇第三十二 救治百病篇第三十三
束縛百邪篇第三十四 安鎭呼召篇第三十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