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波府

天波府

天波府(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天波府臨近宋皇宮,殿堂宏偉,樓台瑰麗,是一座蔚為壯觀的官府宅院。

基本信息

概述

天波府天波府
天波府(天波楊府)是北宋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因楊業忠心報國,楊家將世代忠良宋太宗趙光義愛其清正剛直,不善巧言諂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門的金水河邊建無佞府一座,賜錢五百萬蓋“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賜令公居住,並親筆 “ 天波楊府 ” ,並親筆御書“天波楊府”匾額,下旨凡經天波府門前通過的滿朝官員,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示敬仰。 天波府臨近宋皇宮,殿堂宏偉,樓台瑰麗,是一座蔚為壯觀的官府宅院。

府邸布局

天波楊府位於風景秀麗的楊家湖畔,東依北宋皇宮遺址龍亭風景區,西臨中國翰園和清明上河園。占地2.6公頃,是為紀念和頌揚北宋忠臣楊家諸將業績,於1992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園林樓閣建築。1994年復建為公園。據史書記載,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名將楊業的府邸,因位於京城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楊業為國捐軀後,改為家,名曰“孝嚴寺”。歷經多次毀復,至民國廢於日軍戰火。

天波楊府建築布局由東、西、中三個院落組成,占地 3.3 公頃,主體有楊家府衙,楊家花園,演兵場三部分組成。 其建築規格按當時正一品武官級別修建,與楊業受封太尉和大同節度使的官職相一致。楊家西湖北岸,東靠六朝皇宮龍亭旅遊風景區,西臨清明上河園,是一座典型的仿式古典園林建築。

天波府天波府

楊家府衙為天波楊府中院為楊府主體建築,依次建有大門、照壁、鼓樓、過廳、天波樓、東西配殿、後殿、迴廊。陳展有楊家將群塑、佘太君廟、楊家兵器等大量實物資料。殿內有歌頌楊家將忠心報國的大型群祭祀楊家將的孝嚴祠;主體建築天波樓,是宋太宗賜予楊業的 “ 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 ” ,一樓大廳是楊業處理軍機要事的廳堂,內設群雕 “ 楊業發兵幽州救主 ” ,二樓群雕 “ 佘太君楊門選將 ” 。
東西配殿有民間廣為流傳的楊家將歷史演義故事和楊家熱血兒女赤膽報國的組雕:金刀楊令公、七郎闖幽州,大郎替主赴宴,六郎出兵戰韓昌;表現女將的有佘太君,燒火使女楊排風,七娘迎戰馬吐溫,八姐九妹殺敗耶律齊
天波府天波府忠義之門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等。位於天波樓後的孝嚴祠,是楊家家廟,宋太宗御賜祭祀殿。
東院是校場,為楊家騎馬射箭,操戈練兵演武之地。設有點將台、練兵場、帥旗、馬廄等。整座建築結構勻稱,古樸典雅,莊嚴肅穆。西院是楊家花園集江南園林造林手法於一身,山上山下,建亭修洞,曲橋水榭、天波碧潭上九曲橋、八角亭、長廊、拱橋。亭、台、樓、榭、廊、山水、曲橋組成一派江南園林風光,園內花木繁茂,妙趣橫生,美不勝收,幽靜典雅。

天波楊府整體建築古樸典雅,威嚴華貴,又布局精巧,極具江南園林風格,已經成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成為令中外遊人仰慕的重要景觀。 天波楊府不僅是忠烈府邸,還是一首集觀賞性、藝術性、趣味性於一體,古今交融、情景交融的詩歌。它,體現了時代的完美情趣,堪稱中原園林美化之精品。置身天波,一步一景,目睹人工巧奪的奇山秀水,耳聞楊家滿門忠烈抗侵略感人涕下的動人故事,敬意油然生成。

一門忠烈壯美中原

天波府天波府
楊業(俗稱令公)的祖先是麟州(今陝西神木縣北)人,到楊業時遷往太原,其父楊信是五代時抗遼的著名將領,曾鎮守過河曲(今山西河曲)和麟州。楊業原名重貴,是五代末年割據太原一帶的北漢政權的將領。由於他勇敢善戰,人稱“楊無敵”。北漢統治者劉繼元替他改名劉繼業。在北漢時期,楊業做過建雄節度使,鎮守今山西代縣。由於契丹的侵擾,經常發生武裝衝突,北宋政權建立後,楊業一度勸說劉繼元歸附宋朝,共同抵抗契丹,劉繼元沒有答應。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圍攻太原,北漢割據政權垮台,楊業恢復原姓,成為北宋王朝的一名將軍。這時,他已五十多歲。宋太宗知道他熟悉北方邊疆情況,委派他為代州(今山西代縣)剌史

楊業的妻子折氏,是一個很有軍事才能的人。她出身於去州(今山西大同)大族。她的祖父父親和兩個兄弟都是邊關將領,在後周和北宋先後鎮守過府州(今陝西神木東北),多次與契丹交戰,保護北方的邊防門戶。出身於武將世家的折氏,善騎射,能征戰,曾幫助丈夫楊業鎮邊建功。今山西保德折窩村還有折太君墓。在傳統戲曲中,都作“佘太君”,是由於“折”、“佘”讀音相近的關係。

天波府天波府
七朝古都開封,自北宋以來素有“文包武楊”之美稱,楊家將的英雄故事,在北宋中葉已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稱讚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八野豎,皆能道之”。楊家將的故事千百年流傳下來,家喻戶曉,說明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具有光榮的愛國鬥爭傳統。人民總是懷念、尊敬歷史上抗敵愛國的英雄人物。當年“包青天”的清政廉潔為後人樹立了吏治的典範,因而受到歷代百姓的崇敬。北宋以楊業為代表的楊家將滿門忠烈,捍衛祖國、不顧個人安危、捨生忘死的獻身精神,是我們宣揚愛國主義的榜樣

楊家將經過千百年的流傳,在中國歷史上久負盛名,他們的英雄業績將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永存史冊,光照後人。“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四郎探母”、“十二寡婦征西”這些壯烈的傳說都和一個名字緊密相連——楊家將。楊家一門忠烈,是北宋的柱石之臣

名稱由來

天波府鳥瞰天波楊府

據傳,北宋時有天波街,因天波門得名。楊業府第建在天波門內,後人稱之為天波楊府,而當時稱之為楊府。
《如夢錄》載:“(五神廟)西水坑內有古鐘,僅露鈕,掘之不能出,俗傳為楊府聚將鍾。西臨孝嚴寺宋太尉楊業故宅。業死節朔方,其子彥昭,請改建為寺,追薦其父,太宗賜名為‘孝嚴寺’。
“天波街應在孝嚴寺南。現今的天波楊府坐落在龍亭北路,是異地而建。
孝嚴寺於北宋末年毀於戰火。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由僧人本福重建,孝嚴寺門前的街(即天波楊府)稱為孝

天波府天波府白虎橋
嚴寺街。明末,孝嚴寺毀於水患。清康熙年間重建,道光二十一年,黃河水圍開封城,孝嚴寺部分建築被拆除,用於護城。民國初期,孝嚴寺只剩一座孤寺,沒有圍牆,山門前有一對石獅,前院剩正殿三間,後院有東西廓房各四間,正殿三間,西北角有古井一口,周圍無居民。抗日戰爭期間,孝嚴寺被日寇拆除。建國初期,此處一片荒涼,後逐漸形成街道。
1995年,由龍亭區地名辦公室和市地名辦公室向市政府申報,經批准,命名為現在的孝嚴寺街。孝嚴寺的古井,早已被填平,毫無痕跡。現在的孝嚴寺街不是一條街,但作為歷史的見證會保留下去。

楊家將傳說

天波府天波府

關於楊家將的傳說: 
楊家將前仆後繼、滿門忠烈的高尚民族氣節和精神為世人所景仰。楊家將的傳說和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在民間的口碑文學里,經久傳誦,歷千年而不衰。“楊家將血戰金沙灘”、“楊門女將”、“穆桂英掛帥”、“十二寡婦征西”等等,當聆聽著這些楊家將出生入死的動人故事時,我們心中便會翻捲起歷史的波瀾和真實的感動。北宋歐陽修在楊使君墓志銘中有提到楊家:「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里兒野豎,皆能道之。」由此可知,楊家將的故事早在歐陽修時就已普遍流傳在頭巷尾了。其後由於宋元說話風氣十分盛行,楊家將的故事自然成為說書人最好的題材

楊家將故事從第一代的楊業(即楊令公)歸宋開始,即展開一場又一場可歌可泣的故事。楊令公遭潘仁美陷害,在狼牙谷撞李陵碑而死,長子淵平、次子延廣、三郎延慶,皆死於戰場;楊四郎為番兵所擒,後來在遼國暗助宋朝;楊五郎出家逃難;七郎遭潘仁美萬箭攢身而死,其慘烈直可謂驚天地,泣鬼神。至此,楊家僅存楊六郎接續血脈,再由楊宗保傳至楊文廣,承繼祖先之餘烈,為大宋江山拋頭顱,撒熱血。

更難得的是,其間還寫到楊門女將不讓鬚眉的事跡,例如:穆桂英、琪八娘瑛九妹、宣娘等。楊家一門五代,不分男女,皆為不世之英雄。最後寫至楊懷玉因不堪奸臣凌辱與殘害,舉家歸隱太行,躬耕田野。結束了楊家忠義的事跡,歷經六朝天子〈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其影響力之大,古今罕見。楊家將可為國之柱石,換言之,沒有楊家將就沒有安定的大宋江山。

天波府楊家將兵器
宋朝開國之初,太祖趙匡胤見五代軍人擁立將帥之風,妨害國家之安定,於是定下了重文輕武的基本國策,壓抑武將的發展空間,雖使宋朝文風大盛,卻也使國勢積弱不振,屢遭外族侵凌而無力抵抗。此時如果沒有這些良將保衛國家,大宋江山早已成為外族的囊中物了。
可悲的是,武將常受文官的摯肘於陷害,往往抑鬱不得志,甚至隨時可能遭到殺身之禍。楊家身負抗遼保宋的大任,自然也不例外。歷代都難逃奸臣的迫害,從潘仁美、王侁王欽謝金吾狄青以及張茂,皆無所不用其目的想打倒楊家將,楊家眾將也數次險遭抄家拆屋的命運。

所幸尚有一些忠貞之士鼎力支持,才使楊家將的英勇事跡得以代代相續。其中代表人物有八大王、寇準包拯、以及後來的周王。使讀者在觀賞本書之餘,除了有感於楊家為朝廷出生入死,卻換來奸臣陷害,人君何其不明,天道何其不彰。道盡忠臣的淒涼與辛酸;更讓人切齒深恨奸臣殘害忠良。是一部家喻戶曉的歷史演義小說。讀者不僅讚嘆楊家將的忠義,楊家眾將更是個個身懷絕藝,楊令公勇猛過人,六韜三略無一不精。楊六郎更是武藝超群,以其勇猛與智慧收伏山野強寇,使其為國家出力。楊宗保、楊文廣更得神人傳授仙術。除了楊家將之外,還有些值得一提的人物,如膽大心細的孟良;勇猛樸實的焦贊,以及岳勝的驍勇,使《楊家將演義》更加生動活潑。

相關資料

天波府天波府 演兵場
天波楊府紀念館是為紀念北宋愛國名將楊業而建的紀念館,它東靠北宋皇宮遺址龍亭公園,占地3.3公頃,由楊家府邸、演兵場、楊家花園三個院落組成。全館布局嚴謹,仿宋建築古樸典雅,殿堂樓台宏偉瑰麗,是一座頗為壯觀的官府宅院。楊家花園採用江南園林造景手法,石疊山,亭廊水榭,石山曲橋妙趣橫生。園內陳列有宋代兵器、楊家槍譜、歌頌楊家將忠心報國的大型彩塑。近年來,天波楊府還推出了“楊府訪帥”、“風流千古楊家將”等歷史劇目演出,再現了昔日楊家將風采。
景區類型:人文景觀
營業時間:7:30至18:00
門票價格:20元/人

相關影視、戲曲、文學作品

天波府天波府

片名:《天波府風雲》

主演:焦恩俊 林韋辰 陳秀雯 宮雪花曹翠芬 楊澤林 鮑起靜 譚炳文
地區: 中國香港
劇情概述:
巾幗英雄,捨生忘死破敵陣;楊家豪傑,一門忠烈保家國!宋、遼兩國,一直戰爭連年。至仁宗年間,忠君愛國的楊家六子楊六郎(楊澤林)率兵迎戰,卻遭遼國大將耶律皓南(林韋辰)設陣受困,六郎之獨子宗保(焦恩俊)捨身救父,因而遇上南之朱婚妻穆柯寨女少主穆桂英(陳秀雯),兩人更私定終身。蕭後(宮雪花)欲侵中華,以燕雲十六州為獎賞,急召南回朝掌帥印。南手握百萬雄兵,擺下無堅不摧的紫微九煞天門陣,直迫宋境。桂英已懷宗保骨肉,但仍憑無比勇氣,不惜陣前產子,最終帶領宋軍成功大破天門陣,凱旋迴朝。

天波府天波府

片 名 : 楊門虎將
集數 : 上部20集
年份 : 2004
格式 : RMVB
語言: 漢語
字幕 : 中文簡體
監製 : 李密
人物簡介:楊延朗[四郎] (蘇有朋 飾)潘語嫣( 蔡琳 飾)佘賽花( 趙雅芝 飾)楊業(狄龍 飾)明姬公主( 胡靜 飾)
內容簡介:北宋初期,宋太宗趙匡胤面對內憂外患招降北漢名將楊業(狄龍)。 楊業投奔大宋後為太宗立下汗馬功勞,太宗賜其天波府,威望一時。卻引起宋丞相潘仁美(寇振海飾)覬覦。太宗於是利用兩臣子間的鈎心鬥角來穩固自己的王位,不想因此使得楊家兒郎楊四郎(蘇有朋)與潘家女兒潘語嫣(蔡琳)成了兩家意氣之爭的犧牲品。

四郎踏上戰場,與父親楊業一起陷入絕境,為了突破潘仁美與遼國設下的死局,楊業臨死之前給四郎一個秘密任務,到遼國利用明姬公主(胡靜)對四郎的感情得到關鍵情報。為了報殺兄殺父之仇,他忍氣吞聲在遼國當了臥底。明姬深愛著楊四郎,為了讓楊四郎留在自己身邊,硬招楊四郎為駙馬。不明就裡的語嫣為了救四郎披荊斬棘來到遼國之後,看到的竟然是四郎與明姬成婚的場面。 明姬為了試探四郎對自己的忠心,當著四郎的面羞辱毒打語嫣,四郎為了國恨家仇,咬牙力忍,卻將語嫣的心徹底傷透!四郎忍辱負重,成為所有人唾棄的叛徒,就連自己的母親也誤會了他,與四郎斷絕母子關係,並向皇帝請命通緝四郎,格殺勿論。 大宋新主繼位,潘仁美潰逃投奔遼國,此時埋伏在遼國的四郎終於得到了機會,在四郎的幫助下,六郎將第一手的資料情報以及潘仁美押回了大宋。而四郎偷取了被遼軍掛在城門羞辱的楊業父子屍骨,千里迢迢策馬回故鄉,一心想到的是翹首企盼愛兒歸來的畲賽花和等著與愛郎團聚的潘語嫣。

片名:少年楊家將

天波府天波府

主演:何潤東 袁弘 彭于晏 胡歌 陳龍 翁家明
導演:李國立
語言:國語 字幕:中文
ISRC:CN-E22-06-0793-0/V.J9
產地:中國大陸
所屬分類:電視劇:歷史/古裝
上架日期:2006/09/08
簡介:公元980,宋軍攻打幽州,為遼軍所敗,太宗派英勇無敵的楊業扼守雁門關。楊業帶領楊家七子,以寡敵眾,讓遼軍落個慘敗收場,退出關外。經此一役,楊家聲威大顯,舉國振奮。引起以潘仁美為首的眾大臣的嫉妒與迫害。同時,遼國蕭太后深明“要滅南宋掌權天下,必要先滅楊家將。”自此,楊家遭受到一系列殘酷的迫害,直至被推上“決戰金沙灘”的絕路,楊家將雖然個個英勇,但難敵遼軍如潮水洶湧,再加潘仁美從中作梗,終於抵檔不住,全軍覆沒。大郎、二郎、三郎慘烈戰死。四郎重傷不知所蹤。五郎因被帶離戰場,鑄成大錯,對楊家造成不能挽回的傷害,最終看透生死,出家為僧。七郎負傷殺出重圍搬救兵途中被潘仁美剝皮萬箭穿心。楊業為保眾人性命,突圍而出,浴血沙場,終為遼軍俘虜,最後在李寧碑自盡以保名節。楊家將在金沙灘一役楊業
天波府戲曲《天波府》

帶領七子去,結果只有一子返,惟有楊六郎得保性命歸來。身為楊家的唯一男將,楊六郎將抽絲剝繭、查明真相,頑強奮戰,以完成楊業遺願,先天下而後己,保家衛國,此是後話!
豫劇:《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四郎探母》、《十二寡婦征西》。演唱:馬金鳳等
連環畫:《天波府》

楊家界景區

簡介

天波府天波府
天波府位於楊家界景區,數十座絕壁,交纏錯落,參差不齊,場面悲壯,若殘垣斷壘,令人不由感嘆大自然的威力及滄海桑田的變幻。相傳此乃楊家“天波府”的遺址。

傳說

相傳,北宋楊家將圍剿向王天子曾在天子山安營紮寨。後因戰爭曠日持久,楊家便在此地繁衍後代,使這裡成了“楊家界”。如今,楊家界還保存有《楊氏族譜》和明清時代的楊家祖墓,有“六郎灣”、“七郎灣”、“宗保灣”、“天波府”等地名。。

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位於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市)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因楊業忠心報國,楊家將世代忠良,宋太宗趙光義愛其清正剛直,不善巧言諂媚的性格,敕在天波門的金水河邊建無佞府一座,賜金錢五百萬蓋“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並親筆御書“天波楊府”匾額,下旨凡經天波府門前通過的滿朝官員,文官落轎、武官下馬,以示敬仰。天波楊府建築布局由東、西、中三個院落組成。

河南名勝古蹟

河南文物古蹟非常豐富,目前共發現各類有價值的文物點28168處,其中有51處(54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政府已公布第一、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527處(參見 河南省博物院)。走進這裡,我帶你了解河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