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巧星

天巧星

道教稱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天巧星為其中之一。每個天罡星各有一神,共有三十六位神將。道士在齋醮作法時,常召請他們下凡驅鬼。小說家即以附會於梁山泊中的三十六位頭領。

相關人物

浪子燕青

燕青,排梁山三十六名天罡星最後一位,在梁山十名步軍頭領中排第六位。燕青是盧俊義的管家,從小

天巧星浪子燕青天巧星浪子燕青
死了父母,被盧俊義收養,吹簫唱曲樣樣能行,又射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楊之功,人稱“浪子燕青”。盧俊義被騙到梁山,管家李固平時就與盧俊義妻子賈氏有勾搭,見此機會就與賈氏作了夫妻,霸占了盧俊義的家財,將燕青逐出家門。盧俊義回家後,李固向大名府告盧俊義私通梁山,盧俊義被發配沙門島。李固買通董超、薛霸,要他們在路途中殺了盧俊義。薛霸、董超正要動手,被燕青兩箭射死,救盧俊義上了梁山。任原自稱擎天柱在泰安州東嶽廟擺擂台,兩年未遇敵手,卻被善於相撲的燕青打敗。宋江東京暗通李師師,燕青吹一口好簫,和李師師拜為姐弟,面見皇帝,傳遞梁山訊息,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受招安後,燕青預感跟盧俊義前去受封沒有好結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
浪子燕青的出場可謂姍姍來遲,第六十一回才現身,而且身份僅是盧俊義的一個家奴。三十六天罡中,比燕青出場遲的還有關勝、張清、董平等人,但刻畫單薄,作為文學形象基本上立不起來。燕青在第六十一回出場,似乎是有意的安排,《水滸傳》後六十回實際上只塑造了一個人物,就是燕青。外貌特徵

沁園春有云:唇若塗朱,睛如點漆,面似堆瓊。

才貌雙絕

施耐庵對這個人物顯然十分鐘愛,出場詞沁園春一首如此介紹燕青:唇若塗朱,睛如點漆,面似堆瓊。有出人英武,凌雲志氣,資稟聰明。儀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誇能。益州古調,唱出繞樑聲,果然是藝苑專精,風月叢中第一名。聽鼓板喧雲,笙聲嘹亮,暢敘幽情。棍棒參差,揎拳飛腳,四百軍州到處驚。人都羨英雄領袖,浪子燕青。這首詞夸燕青無非三層意思:其一,英俊瀟灑;其二,武功高強;其三,多才多藝。
既然是梁山好漢,就得從武功講起。燕青的武功,不似林沖、呼延灼之輩,立馬橫刀,統率三軍;也不像魯智深、李逵等人,蠻力蓋世,排頭兒砍人;燕青的武功有兩個特點:很個性化,很有技術含量。
燕青的功夫並不適合疆場作戰,只適合一對一的單挑。他的看家本領是“相撲”——不是日本的那種相撲,而是一種類似現在柔道、空手道之類的摔打功夫。“自幼跟盧員外學得這身相撲,江湖上不曾逢著對手”。盧俊義是他師父,但過起招來未必是他的對手,就像現在很多體育項目,教練只能教,真與隊員過招是不行的。黑鏇風李逵在梁山上天不怕地不怕,翻了臉宋江也敢罵,唯獨怕燕青。“李逵若不隨他,燕青小廝撲,手到一交。李逵多曾著他手腳,以次怕他,只得隨順。”擎天柱任原身長一丈,貌若金剛,有千百斤力氣,在泰安擺擂兩年未遇對手,結果被燕青“頭在下,腳在上,直攛下獻台來”。不帶兵器的單打獨鬥,燕青只怕會打遍天下無敵手。
燕青還有一手絕活:拿著一張川弩,只用三枝短箭,百步穿楊,箭到物落。在林子裡救盧俊義,一箭一個,結束了董超、薛霸的性命。後來學弓,向空中射雁,箭箭不空,須臾之間,射下十幾隻鴻雁。這功夫,梁山好漢中也只有小李廣花榮堪比。
李逵、任原力氣都比燕青大,且任安是專業撲手,曾揚言“相撲世間無對手,爭交天下我為魁”。燕青能降伏二人,靠的是智慧,用燕青的話說:“相撲的有力鬥力,無力鬥智,不怕他長大身材,只恐他不著圈套。”在泰安獻台上,就是設了一個局,才將擎天柱扔下台去。射弩只帶三枝短箭,天大的問題,只在三箭內解決,像謀殺戴高樂的豺狼,只有三顆子彈。寸鐵殺人,非世界級的殺手,敢如此托大?
梁山泊里。粗人多,武夫多,燕青卻是個雅人,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扮個山東貨郎,“一手拈串鼓,一手打板,唱出貨郎太平歌,與山東人不差分毫來去”。與一代名妓李師師琴簫和奏,玉佩齊鳴,黃鶯對囀。師師不住聲喝彩:“哥哥原來恁地吹得好簫!”唱起歌來,聲清韻美,字正腔真,宋徽宗聽了,青眼有加,“命叫再唱”。徽宗、師師何等人物,燕青以一不速之客,僅憑几分才藝,讓二人喝彩,水平之高,自不待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