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岑望天台山

《天姥岑望天台山》是一首唐代詩歌,由唐代浙江會稽雲門寺僧靈澈所作。

原文

天姥岑望天台山

天姥岑望天台山(書法)天姥岑望天台山(書法)
【唐】 靈澈
天台眾峰外,華頂當寒空①。
有時半不見,崔嵬在雲中②。

作者簡介

靈澈(746—816),字澄源,唐代浙江會稽雲門寺僧。俗姓湯,越州會稽(浙江省紹興市)人。少時曾從嚴維學詩。出家後先在會稽雲門山雲門寺講律,再至吳興抒山妙喜寺與詩僧皎然切磋。公元785—804,由皎然推薦先後結識包佶李紓等。因受忌遭謗貶至福建汀州,遇赦後客居安徽宣州,卒葬於宣州。他是唐代著名詩僧,與皎然齊名。著有《律宗引原》十卷、《酬唱集》十卷,存十六首,編為一卷,收入《全唐詩》。

注釋

①華頂:美稱,天台山之主峰,其上有國清寺。寒空:高空。
②崔嵬:高聳貌。《詩經·谷風》有“習習谷風,維山崔嵬。”之句。

譯文

在天台山眾多山峰之中,華頂是最高的。
有時候若隱若現,浮入雲霧之中。

簡析

天姥岑即天姥山,在今浙江省新昌縣東南,唐李白有《夢遊天姥吟留別》詩。天台山在今浙江省天台縣北,為浙中著名佛教聖地和旅遊觀光勝地。詳見豐乾《壁上詩》注①。澈公由會稽雲遊至新昌,其程未遠,登天姥山,南望天台連綿群峰,自多感想。澈公所住雲門寺天台國清寺,皆天下名剎,何故不登其山而入其寺,不得而知。這首遠望詩,給人子漂緲朦朧之感,寥寥數語便把天台山那莊嚴而崇高、幽深而神秘的形象樹立起來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