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曼島

大開曼島

大開曼島(Grand Cayman),加勒比海開曼群島中最大的島。位於牙買加西北約290千米。長35千米,寬6~13千米,面積220平方千米。人口4.5萬(2003),占整個群島人口的95%以上。地勢低平,海拔不足15米。

基本信息

概述

開曼群島開曼群島

西印度群島開曼群島的最大島。在牙買加西北約290公里。長35公里,寬6—13公里,面積220平方公里。人口1.5萬(1980)。地勢低平,海拔不足15米。

167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經濟以捕龜業和旅遊業為主。10公里長的西灣海灘為著名旅遊勝地。

農業主產椰子柑橘。有磚瓦、食品和龜、魚加工等工廠。有國際機場。

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CaymanIslands)位於加勒比海西北部的英國殖民地。

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3個島嶼組成,面積259平方千米。人口41934人(2002),黑人占25%,白人占20%,44%為混血種人。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首府喬治敦

1503年C.哥倫布發現該群島,此後長期無人居住。1670年根據《馬德里斯科條約》,開曼群島歸英國統治。但在1959年前的280餘年間,該地實際上由英國殖民地牙買加的總督全權管轄。

1962年牙買加獨立後,開曼群島才單獨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由英女王任命的總督行使管轄權。總督M.戈爾,1992年就任。

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殖民地。包括大開曼(GrandCayman)、小開曼(LittleCayman)和開曼布拉克(CaymanBrac)諸島。位於牙買加西北約290公里(180哩),為自貝里斯沿東北方延伸至古巴的海底山脈之露出水面部分。面積264平方公里(102平方哩)。首府喬治城(GeorgeTown),位於大開曼島上。人口約25,000(1990)。 基本數據官方語言:英語

開曼群島開曼群島

首都:喬治敦,位於大開曼島的西海岸,是開曼群島最大的城市,南美的蓋亞那首都也叫喬治敦,二者英文拼法相同,但前者是兩個詞,後者是一個詞。

首都位置:北緯19.20°,西經81.24°

元首伊麗沙白二世

政府首腦:布魯斯·Dinwiddy

總面積:260平方公里,列第221位

水域(%):1.6%

總人口:41,934人

密度:139.5人/平方公里,列第212位(2002)

國民生產總值(美元)人均:35,000美元(2002)

貨幣:開曼元(KYD)

時區:UTC-5,夏令時:UTC-4

成立時間:於1963年從牙買加分離

國歌:天佑吾王(同英國)

國際域名:.KY

國際電話區號:1-345

七英裏海灘

開曼群島開曼群島

地理開曼群島位於牙買加西北方268公里,邁阿密南方640公里的加勒比海中,由三個主要島嶼組成。大開曼島面積最大,為220平方千米。另兩個島嶼開曼布拉克和小開曼島位於大開曼島的東北約145千米處,面積分別為23平方公里和16平方公里,境內地勢較低,平均海拔200米,主要是平原,周圍有珊瑚礁。大開曼島約有1/2是沼澤地。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4-30℃,年降水量1200毫米。

土地

開曼群島開曼群島

三島之地質構造為石灰岩,地勢低平,僅開曼布拉克中央有高崖(占了90%的面積),海岸多暗礁和岩石。廣闊而乾淨的沙灘上的白沙主要是由珊瑚形成的,即使在酷暑仍觸感清涼。大開曼面積最大、人口最稠密,長約35公里(22哩),最寬處13公里(8哩),總面積197平方公里(76平方哩)。開曼布拉克位於大開曼東北約143公里(89哩)處,約19公里(12哩)長,平均寬約1.6公里(1哩),為各島地勢最高者,海拔高達42公尺(140呎),總面積36平方公里(14平方哩)。最小的小開曼位於開曼布拉克西方8公里(5哩)處,長16公里(10哩),最寬處3公里(2哩),總面積26平方公里(10平方哩)。三島均無河川。

宜人的熱帶性氣候是此群島唯一的資產,旅遊業占經濟重要地位。終年氣溫溫和,年均溫約27℃(81℉)。雨季自5月中旬至10月,其他月份則為乾季。喬治城年平均降雨量約1,524公釐(60吋)。群島位於加勒比海颶風帶內。紅樹林沼澤地約占陸地面積30%。島上廣植多種商業用途的果樹,如椰子、麵包果、香蕉、芒果和柑橘等,還有棕櫚、洋蘇木和桃花心木。哺乳動物只有本地產的刺豚鼠,另有為數不少的爬蟲類,其中綠海龜是哥倫布抵此群島時發現的。鬣蜥、其他蜥蜴和青蛙亦常見,鳥類繁多。

居民

約1/4為歐洲人,其中以英裔占多數;非洲黑奴後裔亦約占1/4;其餘多為混血種人。主要口語和官方語是英語,已衍生多種口音;西班牙語是第二大用語。人口集中在喬治城,約占總人口的一半。宗教以長老會(大開曼)和浸信會(開曼布拉克)為主。人口年成長率低。

歷史

開曼群島開曼群島

克里斯多佛·哥倫布在他對新大陸的第四次探險時,於1503年5月10日發現了開曼群島。據史料記載,英國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曾於1586年到達該島,並命名為開曼群島。1670年與牙買加一起淪為英國殖民地,歸牙買加總督管轄。1962年牙買加獨立後,轉成英國直屬殖民地

2004年9月12日,大西洋史上最強烈暴風之一的伊凡颶風席捲開曼群島,造成當地史上最慘重的災情,當地建築以及基礎設施幾乎全部被摧毀,目前開曼群島的基礎設施已經基本重建完畢。

哥倫布最後一次航往西印度群島期間於1503年5月10日發現開曼群島。起先由於周圍水域中有許多海龜,西班牙人稱之為龜島(LasTortugas);後因此地產鱷魚(西班牙語作caiman),到1530年已被命名為開曼。在《馬德里條約》將牙買加割讓給英國之後,大開曼島上建起第一個永久居民點。來此定居的大多為英國海員、私掠船船員、沉船的乘客和非洲奴隸,還有來自牙買加的政府贈與地的業主。地理位置偏僻和1835年奴隸解放後各民族的融合,已使開曼群島成為社會生活上和諧一致的社會。

到18世紀末,狂捕濫撈消滅了當地的海龜——實際上是海島的唯一資源。開曼島民們愈尋愈遠地找新的海龜產地,但國際限制日漸嚴格,海龜捕撈業已大有萎縮。

有一段時間開曼群島是牙買加的附屬地,1959年7月實行內部自治。當1962年牙買加宣布獨立時,開曼群島回復到英國直接統治。1972年批准一部新憲法,開曼群島在國內事務上享有更大程度的自主權。當時開曼群島已發展了海外銀行業和旅遊業,使其能放棄來自英國的援助。

憲法

開曼群島於1959年制定憲法,1972、1992年兩次修訂。憲法規定:總督代表英國女王,由女王任命,負責外事、防務、內部治安和公共服務事業,並任行政委員會主席;行政委員會由首席秘書、副首席秘書、財政秘書、總檢察長、副檢察長和立法會議自身選出的4人組成。開曼群島的議會稱立法會議。

經濟狀況

開曼群島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目前在世界上是僅次於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的第五大金融中心,亦是世界著名的潛水勝地。

金融和旅遊業是主要企業。金融業的成長是受到群島贊成課徵法治稅和帳戶保密的鼓勵,光是在這裡註冊的銀行和信託公司就有500多家。島上風景秀麗和宜人的氣候成了最吸引人的觀光據點。政府重下投資,使旅遊業在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成長了8倍。

開曼群島的主要行業是神職和服務工作,以及建築買賣。居民極少務農,食物多仰賴進口。主要作物是柑橘和香蕉以及芒果、大蕉、椰子、甜薯、薯蕷和馬鈴薯。家畜飼養主要是牛和家禽。政府經營一家養龜場,生產龜肉、龜殼和龜皮。出口物很少。印花稅亦是收入來源。主要進口機械和運輸設備、其他製造品、燃料和食物。

汽車和巴士是開曼群島的主要交通工具。主要港口是喬治城。開曼航空公司提供飛往牙買加和美國的航線服務,亦有通往國內各島航班。國際機場坐落於大開曼和開曼布拉克。

社會狀況

開曼群島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殖民地政府依照1994年的修訂憲法行事。由總督、3位官方議員和15位民選議員組成立法議會。總督代表英國王室,是國家元首。還設有一個執行委員會,包括3位官方議員和4位民選議員,質詢總督。無政黨組織。

居民生活水準相當高。政府提供完善的福利措施,幾乎沒有人失業。保健部提供醫療服務,在大開曼設有一家醫院,開曼布拉克也有一家較小的醫院。因熱帶疾病死亡者很少。5∼15歲的兒童須接受義務教育,在公立國小則學費全免。政府開辦3所中等學校。高等教育則有開曼群島國際學院(1970)。有幾家報紙及無線電台和電視台。社區組織舉辦戲劇表演和藝術展覽,大開曼有一所哈奎爾劇院(F.J.HarquailTheatre),是當地和來訪團的主要據點。一些居民從事手藝工作,特別是從黑珊瑚製成飾品。

對外貿易

以旅遊業和金融業收入以及國外匯款來彌補巨額的貿易赤字。主要進口機械、運輸設備、燃料和食品。主要出口魚類和花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