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經過70餘年的發展,現擁有一部、二部、三部及泉涌部四個醫療區,開放床位2000餘張,年門急診量120萬餘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萬餘人次、手術量達3.3萬餘例。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始建於1958年,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於一體、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現代化醫療設備的省直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基本信息

第一附屬醫院簡介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擁有眾多國內和省內著名的醫學專家和優秀人才,47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其中43名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在省級以上學術團體任常委以上職務的專家61名。66.67%的醫生具有博士、碩士學位。醫院堅持“科技興院”戰略,近年來有數百項新技術套用於臨床,其中多層螺鏇CT冠狀動脈脈成像技術和心房顫動的介入治療技術為省醫學創新工程項目,達國內領先水平。小肝癌、小肺癌的早期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鈥雷射、關節鏡治療關節疾病,肺栓塞的介入治療,微創外科,顱內動脈瘤手術,膀胱癌的綜合治療,波前相差引導下準分子雷射個體化角膜切削術,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等達國內領先水平。
大連市中山路222號

科研力量

作為大連醫科大學的第一臨床學院,下設24個教研室,建有29個教學基地,承擔8個層次、18個專業的臨床教學任務。現有31個臨床科系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8個醫技科室、6個研究所、1箇中心實驗室。中西醫結合為國家一級學科博士點,內科和外科為國家二級學科博士點,臨床醫學為一級碩士點。並擁有多個基地與培訓中心,如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首批試點基地、中華醫學會心臟病介入治療培訓基地、中華醫學會介入治療推廣培訓中心、全國骨科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全國準分子雷射手術培訓中心、遼寧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醫院等。醫院每年多次主辦和承辦國際性和全國性的學術會議,並與美國、日本、瑞典、荷蘭、德國、英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及醫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十?五”期間醫院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0餘項,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200餘項。
2001年,引入了ISO-9001標準質量管理體系,使醫院由傳統的經驗型管理步入了科學化、規範化的管理軌道。醫院始終堅持正確的辦院方向和宗旨;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提供放心、便捷、滿意的醫療服務”的質量方針。先後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醫院規模

醫院技術力量雄厚,擁有眾多國內和省內著名的醫學專家和優秀人才,47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其中43名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在省級以上學術團體任常委以上職務的專家61名。66.67%的醫生具有博士、碩士學位。醫院堅持“科技興院”戰略,近年來有數百項新技術套用於臨床,其中多層螺鏇CT冠狀動脈脈成像技術和心房顫動的介入治療技術為省醫學創新工程項目,達國內領先水平。小肝癌、小肺癌的早期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鈥雷射、關節鏡治療關節疾病,肺栓塞的 介入治療,微創外科,顱內動脈瘤手術,膀胱癌的綜合治療,波前相差引導下準分子雷射個體化角膜切削術,異基因造血乾細胞移植術等達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大連醫科大學的第一臨床學院,下設24個教研室,建有29個教學基地,承擔8個層次、18個專業的臨床教學任務。現有31個臨床科系、8個醫技科室、6個研究所、1箇中心實驗室。中西醫結合為國家一級學科博士點,內科和外科為國家二級學科博士點,臨床醫學為一級碩士點。並擁有多個基地與培訓中心,如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首批試點基地、中華醫學會心臟病介入治療培訓基地、中華醫學會介入治療推廣培訓中心、全國骨科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全國準分子雷射手術培訓中心、遼寧省造血幹細胞移植醫院等。醫院每年多次主辦和承辦國際性和全國性的學術會議,並與美國、日本、瑞典、荷蘭、德國、英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及醫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十·五”期間醫院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0餘項,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200餘項。
醫院始終堅持“科技興院”戰略,走內涵發展道路。“十.五”至今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306項,其中國家“十.五”攻關課題、“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達62 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5項。近年來有數百項新技術套用於臨床,其中多層螺鏇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為省醫學創新工程,其數量和診斷的準確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心房顫動的介入治療技術為省醫學創新工程,並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達國內領先水平。小肝癌和小肺癌的早期診斷、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鈥雷射和關節鏡治療關節疾病、肺栓塞的介入治療、微創外科、顱內動脈瘤手術、膀胱癌的綜合治療、波前相差引導下準分子雷射個體化角膜切削術、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等達國內先進水平。

醫院專家

安剛,教授,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麻醉教研室主任。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剛目前主要學術兼職教育部臨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麻醉醫師協會常委、遼寧省麻醉學會副主任委員、大連市麻醉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麻醉學雜誌》編委、《臨床麻醉學雜誌》編委。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剛1982年11月畢業於華西醫 科大學醫學系,1987年6月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院,先後在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及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從事麻醉工作,其間分別在日本熊本大學醫學部、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進修學習。在全身麻醉、小兒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壓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剛完成國家級科研課題兩項;培養畢業博士生8名,碩士生18名;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編專著兩本,參加六本專著的編寫。

醫院設備

醫院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一、二、三部主體建築風格獨特,其內部現代化設施齊全,配有樓宇自控、智慧型化管理、中央空調、中心供氧等系統;相互間實現了通話和數據、圖文的實時傳輸,達到資源共享。各種大型醫療設備一應俱全,以核磁共振儀、多層螺鏇CT、ECT、直線加速器、DSA、彩超、數位化胃腸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為代表的先進儀器,使醫院整體醫療設備達到國際先進、國內一流水平。

第二附屬醫院簡介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始建於1958年,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於一體、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現代化醫療設備的省直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占地7.2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4.996平方米,開放床位1300張,現有職工1406人,其中正教授98人,副教授17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0人,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7人,擁有27個博士、碩士點,57名博士、碩士生導師。
科技興醫是醫院不斷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近年來醫院共承擔國家等各級科研課題100餘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發明獎4項,省市科技進步獎80項,並承擔作為國家藥理研究基地的任務及“七五”、“八五”攻關課題。醫院與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的醫療團體進行廣泛的技術合作,並先後派出100餘人次到國外學習,加強學術交流。
醫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發展”的理念,以病人為中心,以科技為動力,以質量為生命,以市場為導向,把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作為核心競爭力,不斷強化醫院的內涵建設,固本強身。腫瘤科、腎內科、內分泌科、耳鼻喉科、心內科和神經內科被評為大連市重點專科;器官移植中心、心理危機干預中心被列為遼寧省創新工程;幾大治療中心——腫瘤治療中心、血液淨化中心、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中心、器官移植中心、急救中心、實驗中心等優勢學科正蓬勃發展,其中一些治療中心的技術水平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醫療設備

醫院擁有現代化醫療檢測設備2000餘台(套)。其中包括美國GE磁共振美國瓦里安直線加速器、荷蘭菲利浦和德國西門子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DSA)、德國西門子多層螺鏇CT、日本東芝全身CT掃瞄器、ECT、WD-HD18銥192近距離多功能後裝治療儀、人工腎透析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大型醫療儀器設備。
醫院還不斷拓展醫療市場,擴大醫院規模。2003年5月經遼寧省政府批准,醫院與大連石化醫院合併重組,從而占據了大連市北部醫療市場,提高了市場占有率,為醫院的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醫院還以強強聯合、優勢整合的戰略,與北京同仁眼科醫院合作的大醫二院同仁眼科門診,進一步提升了醫院的技術實力和品牌效應。
新投入使用的國內一流的現代化門診大樓按國際已開發國家醫院設計標準,按照國際已開發國家醫院設計標準,占地3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八層。外觀上採用矩形立方體與弧形玻璃相貫的建築造型,成為中山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內部設計追求布局的科學、功能的完備與流程的合理,輔以先進的電子網路系統,充分體現現代化、人性化的服務宗旨。

對外交流

隨著醫院學術地位的不斷提高,近年來與國際間的交往逐年增多,同日本、美國、瑞典、義大利、德國、英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機構建立了友好往來關係,進行學術交流、研修生培養和新技術合作等,讓“大醫一院”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大醫一院”。
1983年與東京醫科大學霞個浦病院結為友好醫院
2000年兩院院長簽定第十六次友好協定
1999年承辦第四屆國際介入心臟病學術研討會
林熙然教授在日本全國皮膚科學大會上作首席演講
外派留學人員在美國紐約洲立大學西奈山醫學中心學習
與瑞典LUND大學醫學院進行科研合作
1998年國際放射學研討會與外國專家共同完成高難度的手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