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肉聯

大眾肉聯

中華老字號,我國著名肉食品牌。

歷史淵源

大眾肉聯大眾肉聯

哈爾濱大眾肉聯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哈爾濱大眾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名哈爾濱肉類聯合廠),始建於1913年,現有資產3.6億元,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擁有員工1100名。

1913年從遙遠的歐羅巴,俄籍德國大技師愛金賓斯將紅腸技術帶到了哈爾濱、帶到了哈肉聯。中國第一根紅腸—“哈肉聯紅腸”誕生。哈肉聯紅腸成為了中國最早的歐式肉製品,也成為紅腸的代名詞。

2003年,通過企業整體改制,公司與江蘇雨潤食品產業集團實行重組。重組後,雨潤集團將新企業定位為東北地區龍頭企業。集團以生鮮肉類加工產業、肉製品加工產業、商貿物流產業等為主要經營項目,擁有哈爾濱大眾肉聯有限公司、哈爾濱肉類聯合加工有限公司、黑龍江綏化大眾肉聯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是黑龍江省大型肉類食品產業集團。

2007年1月中國雨潤哈爾濱大眾肉聯新工業園正式揭牌投產,位於道外的老廠搬遷至位於雙城新興工業園區內哈爾濱大眾肉聯新工業園,大眾肉聯還著手在遼寧瀋陽建立綜合工業園。

產品簡介

大眾肉聯產品大眾肉聯產品

歐式產品

哈肉聯歐式產品是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恪守歐式配方,採用真空斬拌,真空灌制和一次性密閉程控烤、蒸、熏生產,口感細膩、香氣宜人。其中家喻戶曉、享譽國內外的哈肉聯紅腸就是歐式產品的代表,已被列入中國老字號地方傳統風味產品的寶庫。其他歐式產品主要有精製紅腸、兒童腸、香惠烤腸、冷切腸、脆脆腸、茶腸、午餐腸等。

中式產品

哈肉聯中式產品是為豐富肉製品市場,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開發研製的中式肉灌製品。該類產品以傳統配方為基礎,精選豬瘦肉為主要原料,引進國外先進生產設備加工而成,工藝考究。其典型代表哈肉聯風乾香腸暢銷東北,馳名中華,已連續六年被授予“黑龍江名牌”產品稱號。中式產品主要有松仁小肚、風乾腸、五香熏肚、香濱腸、肉粉腸、叉燒肉等。

哈肉聯嚴格按照傳統工藝加工生產,致使產品始終保持表面棗紅鮮艷,光澤起皺,熏煙芳香,味美質乾,包裝精美,保質期長,攜帶食用方便,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等特點,是酒宴、冷飲的上等佳肴,也是旅遊、野餐的必備佳品,已成為各階層消費者不可缺少的饋贈禮品和消費食品。

改制歷程

哈爾濱大眾肉聯生鮮製品有限公司哈爾濱大眾肉聯生鮮製品有限公司

2003年,搶在百年品牌優勢尚存之時,率先退出國有的大眾肉聯,曾被譽為“本埠商業老字號改制的一面旗幟”。時隔3年,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改制搬遷後脫胎換骨的大眾肉聯已實現了多贏效果——2007年,企業一年的納稅額已是前20年的總和。改制並非一改就靈,大眾肉聯何以一退成功。馮寬德稱,克服了外來文化的水土不服,克服了原有體制的運行慣性,是大眾肉聯實現退中成活,退中綻放活力,退中發展之源。

據了解,從2004年4月起,“大眾”就開始對3100名職工進行身份置換,500多人內退、下崗多年的1100名企業人變為社會人——十幾年形成的企業人員“靜止狀態”被徹底打破。同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500餘人,一批能人、賢才為大眾肉聯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在組織構架調整上,“大眾”根據經營需要將原有18個職能部門撤併為9個,原武裝部等4個部門撤併為總務部,原工會等4個部門合併為黨群部;收縮21個經營單位和實體,將分公司、子公司重新合併減少到8個;人員編制也壓縮一半,經營層原10個副廠長削減為4個。從國企的非市場化組織結構調整為民企以利潤為中心的組織結構,提高了大眾肉聯的運營效率。針對不同地域、不同體制下的兩家企業文化上的差異整合,以及在分配製度、管理機制等方面連連發出的“改革組合拳”,使大眾肉聯成功實現了轉體,品牌活力得到釋放。

毫無疑問,國有企業發展要靠改革。改革不僅是明晰產權、轉機建制,更重要的一條是依靠國有資產存量引入增量資本,即所謂“引入戰略投資者”,繼而推動市場網路、金融資本、技術資源、管理資源的整合與創新。大眾肉聯的改制框架是屬於大思維的、大格局的,它主動與處於蓬勃發展之中的民營企業江蘇雨潤集團整合,將自己的品牌、技術優勢與雨潤的市場網路、融資通道、戰略思維和市場管理經驗優勢相整合,不但完成了體制、機制的脫胎換骨,而且借力打力,實現了老字號借船出海、借勢登高。眼界決定疆界。可以說,大眾肉聯當年頗具眼界的改革設計——將自己的“乳酪”主動呈給戰略投資者,是其昂然揚升的基石。
老字號是經濟現象,也是文化現象,它們是城市文化的載體,是哈爾濱之所以是哈爾濱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們希望更多的哈爾濱老字號能像他們中的佼佼者——大眾肉聯,不僅完成“春蠶破繭”,而且“鳳凰涅槃”,為城市經濟鼓帆,為城市文脈守歲。

新區建設

中國雨潤·哈爾濱大眾肉聯新工業園區揭牌中國雨潤·哈爾濱大眾肉聯新工業園區揭牌

經過一年半的緊張建設,中國雨潤哈爾濱大眾肉聯新工業園2007年1月正式揭牌投產,百年老字號“哈大眾肉聯”在新址再辟新業,衝刺肉類製品生產“東北王”。早在整合之初,大眾肉聯集團的發展方向已在雨潤集團內部初步明確:挺起東北板塊,集團化發展。在“雨潤”的市場布陣中,大眾肉聯是其長江以北的主打品牌。這意味著大眾肉聯歷史上第一次與金鑼、雙匯等全國肉灌製品行業的領頭羊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爭奪“東北王”。而這一計畫隨著雨潤集團在港上市、成功籌集超過20億港幣的資金而有了強力支撐。

按照這個“東北王戰略計畫”,位於道外的老廠搬遷至位於雙城新興工業園區內哈爾濱大眾肉聯新工業園,該園竣工投產的一期工程生產規模為年屠宰、分割生豬150萬頭,年生產熟肉製品3萬噸,生豬屠宰分割和肉製品加工均採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工藝技術。預計該園區二期工程項目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

大眾肉聯新工業園座落於黑龍江省雙城新興工業園區,交通便利,空氣純淨,是肉類加工的首選環境。工業園占地30萬平方米,廠房面積9萬平方米。廠區設計科學合理,整個生產現場全部封閉,達到了出口衛生註冊標準。其中哈爾濱大眾肉聯生鮮有限公司以生豬屠宰、冷鮮、冷凍肉類產品加工為主要經營項目,日實際屠宰生豬2000頭,擁有年屠宰、分割生豬150萬頭生產能力。哈爾濱大眾肉聯製品有限公司以肉製品加工為主要經營項目,擁有年低溫肉製品3萬噸生產能力,達到了生產加工的規模化,已成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肉類食品加工基地。

大眾肉聯還著手在遼寧瀋陽建立綜合工業園,預計2007年年底建成投產後可年加工屠宰生豬150萬頭、加工肉製品3萬噸。除了在沈哈建立兩大核心產業基地之外,大眾肉聯又在吉林扶餘、吉林長春等地建立一系列“衛星基地”。緊鑼密鼓的開疆拓土之舉和星羅棋布的基地,使“大眾系”迅速形成規模,品牌影響力漸行漸遠。大眾肉聯集團一位高管透露:大眾肉聯集團的兩年目標是成為“中國名牌”,5年目標是銷售收入達到50億元,稱王東北,“大眾肉聯”品牌還要走出東北,走向華北、西北和華東。

技術創新

哈爾濱大眾肉聯製品有限公司哈爾濱大眾肉聯製品有限公司

大眾肉聯生豬屠宰、分割引進國際一流的荷蘭施托克生產線,機械自動化程度高,運行安全可靠,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歐盟(EU)衛生標準和美國農業部USDA標準。包括生豬宰前檢疫、淋浴、麻電、刺殺放血、預清洗、蒸汽燙毛、自動脫毛、乾燥、燎毛、刮黑、拋光、去白髒紅髒、同步檢驗、清洗、快速冷卻、排酸、部位分割、包裝等關鍵工序。

大眾肉聯肉製品加工全套引進德國瑞士荷蘭丹麥等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與傳統工藝相結合,形成現代電腦程控自動生產線。包括原料檢驗、緩化、剔割、絞肉、醃製、斬拌、滾揉、制餡、灌制、烤蒸熏、包裝等關鍵工序。

品牌發展

生產車間生產車間

圍繞在東北地區的發展定位,集團將充分利用國家關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機遇,實施戰略性調整。投資建設雙城現代化食品工業園,擬建設年屠宰、分割生豬150萬頭生產線,年屠宰、分割清真肉牛10萬頭生產線,年加工熟肉製品5萬噸生產線;骨、血綜合利用生產線,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生產血清蛋白、血漿蛋白和骨粉等。擴大商貿物流產業,投資建設和改造南極商貿城。同時,集團對遼、吉黑三省正在實施戰略擴張,在此基礎上,進行重新規劃和建設,形成雙城、綏化、四平、瀋陽等產業基地,為東北地區經濟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第18屆哈洽會上,雨潤集團投資12億元在道外區大眾肉聯廠原址興建“南極國際商貿城”及哈東配套商貿物流園區項目簽約。一時間,這家老字號的商脈延續與業態變革備受矚目。

2007年年初,大眾肉聯的生產部分“退城進郊”,將生產車間整體搬遷到雙城新區後,南極街區統一改造才具備了一定的條件。按照“雨潤”的計畫,南極國際商貿城將於明年4月開工建設,計畫於2010年底完工。商貿城建成後將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食品生產商、代理商,著重發展零售商業、展會經濟、電子商務等現代商業業態。根據規劃,南極國際商貿城將最終建成集產品品牌化、經營規模化、管理規範化、商務電子化為一體的現代化食品、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同時向其他商品品類延伸,打造集休閒、娛樂、美食、購物於一體的國際一流商貿城。
“新建成的這個商貿城將特別為國內老字號預留一席之地。”馮寬德稱,商貿城在引入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同時,設立“中華老字號與地方土特產品展示專區”,為國內的中華老字號搭建一個全新的展示和交易平台。

所獲榮譽

大眾肉聯牌紅腸被省質檢總局確定為“全國質量免檢產品”,成為黑龍江省的地方特產,“大眾肉聯”邊疆多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名牌,企業和產品分別被中國商業聯合會授予名牌企業、名牌產品稱號,多次榮獲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04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中國老字號導航

文化瑰寶,數載傳承。全國老字號“老”在歷史悠久,長者數百年,短者大多也創立於明、清兩代和新中國建國前。主要集中於工商業、手工業、飲食業、民間藝術及文化藝術級域,包括飯莊、商店、食品店、文物珠寶店、書店、影劇院、藥店、製造廠等。這些老字號具有獨特的傳統文化特色,遠近聞名、經久不衰,其字號本身就是寶貴的無形資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