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榆樹鄉

大榆樹鄉

大榆樹鄉是一個地名,因為比較普遍,所以並不只有一個地方用了這個名字。主要有內蒙古卓資縣大榆樹鄉,黑龍江泰來縣大榆樹鄉,黑龍江省富錦市大榆樹鄉。

基本信息

內蒙古

內蒙古卓資縣大榆樹鄉位於內蒙古卓資縣,由原後房子、原大榆樹鄉和原印堂子鄉的羊圈灣、馬蓮壩兩個村委會合併組建大榆樹鄉,鄉政府設在原後房子鄉政府所在地,新設立的大榆樹鄉轄區面積525.1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530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32人,全鄉轄16個村委會,100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地人口1939人,其中非農人口75人。
全鄉轄村委會16個:麻地卜、後房子、陽坡、艾壕窪、孔督營、西壕欠、獅子溝、河子、鳳凰台、大南溝、小南溝、後乾溝、大榆樹、蘆草溝、羊圈灣、馬連壩。

黑龍江泰來縣

黑龍江泰來縣大榆樹鄉隸屬泰來縣管轄。位於縣境西北部。泰扎公路穿過鄉境。鄉政府駐地距縣城21公里。
大榆樹鄉,泰來設治之初,為設治局第二區轄地。1927年5月,隸屬泰來縣第一區管轄。東北淪陷後,1936年泰來縣於此增設第七保,因附近有一棵百齡古榆樹,人們則稱為大榆樹保。1938年3月,劃歸泰來街管轄,1939年6月設大榆樹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2月設定第四區,1955年6月改稱大榆樹區。1956年4月,並村劃鄉,設定大榆樹鄉。1958年9月,改稱大榆樹人民公社,1968年改為紅星公社,1970年恢復大榆樹公社名稱。1984年3月,政社分開,改為大榆樹鄉。
大榆樹鄉境內地勢較為平坦。全鄉總面積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萬畝。以農業為主,農作物有玉米、高粱、向日葵等。鄉辦企業有農機具修理廠、鐵木器加工廠、制磚廠等。全鄉轄有利民、保全、慶豐、前程、河北、幸福、隆慶、保民、喬家等9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4萬人。鄉政府駐地利民村佟家店屯。

黑龍江省富錦市

黑龍江省富錦市大榆樹鄉隸屬富錦市管轄。位於市境北部,松花江右岸,隔江與綏濱縣為鄰。鄉政府駐地距市區9公里。
大榆樹鄉名源於駐地大榆樹村名。1937年開始形成村落。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隸屬太平川區,1949年6月改為第六區。1956年4月,並村劃鄉,設定大榆樹鄉。1958年9月,成立燈塔人民公社,後改稱大榆樹公社。1984年改為大榆樹鄉。
大榆樹鄉全境地勢南高北窪,以黃土和沙土為主。全鄉總面積14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4萬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大豆和甜菜等。鄉辦工業有綜合加工廠、木材加工廠、制磚廠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5353萬元。全鄉共轄大榆樹、保林、十房、榆東、福來、慶勝、健康、永和、邵店、長發崗、長有、北中和、腰中、福仁、福合、智仁、華勝、興達、城東、中興、立新、奮發等22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5萬人,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等。鄉政府駐地大榆樹村。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