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榕

大果榕

大果榕(學名:)為桑科榕屬的植物。分布於越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30米至2,1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低山溝谷潮濕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大果榕 大果榕

喬木或小喬木,高4-10米,胸徑10-15厘米,榕冠廣展。樹皮灰褐色,粗糙,幼 枝被柔毛,直徑10-15毫米,紅褐色,中空。葉互生,厚紙質,廣卵狀心形,長15-55 厘米,寬15-27厘米,先端鈍,具短尖,基部心形,稀圓形,邊緣具整齊細鋸齒,表面 無毛,僅於中脈及側脈有微柔毛,背面多被開展短柔毛,基生側脈5-7條,側脈每邊3- 4條,表面微下凹或平坦,背面突起;葉柄長5-8厘米,粗壯;托葉三角狀卵形,長-1.5 2厘米,紫紅色,外面被短柔毛。

大果榕 大果榕

榕果簇生於樹幹基部或老莖短枝上,大而梨形或扁球形 至陀螺形,直徑3-5 (-6)厘米,具明顯的縱棱8-12條,幼時被白色短柔毛,成熟脫 落,紅褐色,頂生苞片寬三角狀卵形,4-5輪覆瓦狀排列而成蓮座狀,基生苞片3枚,卵 狀三角形;總梗長4-6厘米,粗壯,被柔毛;雄花,無柄,花被片3,匙形,薄膜質,透 明,雄蕊2,花葯卵形,花絲長;癭花花被片下部合生,上部3裂,微覆蓋子房,花柱側 生,被毛,柱頭膨大;雌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內,有或無柄,花被片3裂,子房卵圓形, 花柱側生,被毛,較癭花花柱長。瘦果有粘液。花期8月至翌年3月,果期5-8月。

生長環境

大果榕 大果榕

生長於海拔50—1500(—2000)米的熱帶、亞熱帶溝谷林中。

分布範圍

雲南省,產於祿勸、雙柏、建水、華坪、漾濞、瀘水、瑞麗、福貢、貢山、臨滄、滄源、鳳慶、鎮康、西雙版納、綠春、金平、屏邊、河口、西疇等地。喜馬拉雅諸國(自巴基斯坦以東)至印度、泰國、馬來西亞。

主要價值

【基諾藥】生朴:果實治脫肛。

景觀用途

庭蔭樹、行道樹。

榕果成熟時味甜可生食。本種雄株的榕果果肉干燥不能食用。

蕁麻目百科(二)

蕁麻目(Urticales) 雙子葉植物綱 花單性、雙性或雜性,小而整齊,常有4-5枚花被片,通常雄蕊與花被片同數並與其對生,有1-2心皮,但子房通常單室而內含一枚胚珠,果實為堅果、核果、瘦果或翅果,含一枚種子,胚占據整個種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