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桑

山桑

山桑(學名Morus mongolica (Bur.) Schneid. var. diabolica Koidz)屬於桑科桑屬的一種灌木,生長在海拔1400-2000米山坡灌叢中,主要分布於山西、陝西、江南、四川、西藏等地。山桑系品種發芽較早,葉成熟快,硬化早,屬早生早熟品種。葉卵形或心形,葉面粗糙,葉色濃綠,長8-15厘米,寬5-8厘米,葉肉厚,先端尾尖,基部心形,邊緣具三角形單鋸齒,稀為重鋸齒,齒尖有長刺芒,兩面無毛;葉柄長2. 5-3.5厘米。雄花序長3 厘米,雄花花被暗黃色,外面及邊緣被長柔毛,花葯2室,縱裂;雌花序短圓柱狀,長 1-1.5厘米,總花梗纖細,長1-1.5厘米。

基本信息

詞義鑑別

山桑

1.漢晉時縣名,西漢始設,其縣治在今安徽省蒙城縣城北40里的檀城集(壇城鎮)。《晉書》記:“(殷)浩率眾北伐,(姚)襄乃要擊浩于山桑,大敗之。”《資治通鑑》也記:“(殷)浩聞而追(姚)襄至山桑。襄縱兵擊之,浩大敗。”

2.桑樹的一種,葉可飼蠶,內皮可造紙,木可制弓。《詩·大雅·皇矣》“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毛傳》說:“檿,山桑也。” 北周·庾信 《周大將軍上開府廣饒公鄭常墓志銘》:“山桑野蠶,足克貢賦。” 唐·李賀《野歌》:“鴉翎羽箭山桑弓。”

山桑山桑

植物山桑

物種分布

屬於桑科的一種灌木,生長在海拔1400-2000米山坡灌叢中,主要分布於山西、陝西、江南、四川、西藏等地。

基本信息

山桑山桑

山桑(學名Morus mongolica (Bur.) Schneid. var. diabolica Koidz)種中文名:山桑

種拉丁名:Morus mongolica (Bur.) Schneid. var. diabolica Koidz.

科中文名:桑科

科拉丁名:Moraceae

屬中文名:桑屬

屬拉丁名:Morus

命名來源:(河北)

形態特徵

小喬木或灌木,枝條粗細中等,較短,樹皮灰褐或紫褐,粗糙,縱裂;小枝暗紅色,老枝灰黑色;冬芽卵圓形,灰褐色。葉卵形或心形,葉面粗糙,葉色濃綠,長8-15厘米,寬5-8厘米,葉肉厚,先端尾尖,基部心形,邊緣具三角形單鋸齒,稀為重鋸齒,齒尖有長刺芒,兩面無毛;葉柄長2. 5-3.5厘米。雄花序長3 厘米,雄花花被暗黃色,外面及邊緣被長柔毛,花葯2室,縱裂;雌花序短圓柱狀,長 1-1.5厘米,總花梗纖細,長1-1.5厘米。雌花花被片外面上部疏被柔毛,或近無毛;花柱長,柱頭2裂,內面密生乳頭狀突起。聚花果長1.5厘米,成熟時紅色至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我國的火桑屬山桑。山桑系品種發芽較早,葉成熟快,硬化早,屬早生早熟品種。

變種特徵在於葉廣卵形至長卵形,葉背密被白色柔毛。

藥用價值

藏藥達爾相:果穗清骨熱;枝、葉熬膏治婦科病《中國藏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