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礦務局

1952年5月,中南有色金屬工業管理總局廣西分局奉命從桂林市遷至西灣,與平桂礦務局合併,組成新的廣西分局,管理廣西全省的有色金屬工業的生產營運等事宜。大廠礦務局在改革中求生存、求發展進入九十年代,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沉重的歷史包袱和僵化的舊機制卻使它步履維艱,甚至發生了嚴重虧損。怎么辦?是等,是靠,還是闖出一條活路。大廠人毅然選擇了後者。在逆境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發展,就成為大廠人的共識。首先,大廠確立了“礦山為基礎,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手段,效益為中心,產品深加工為目標”的改革發展戰略。“解放思想,走出大山”就成了邁出的第一步。1991年9月8日,大廠礦務局機關果斷地遷到了信息、交通、環境等都比較便捷的廣西河池市.。儘管相當一部分基層職工還未能理解此舉的戰略意義——基層廠礦變成生產成本中心,機關成為經營發展中心,形成企業集團,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最後擁有和占領市場。

大廠礦務局

正文

以錫為主的采、選、冶聯合企業,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丹池礦區早在距今 700餘年的宋代已開始采銀,明成祖時曾開採大廠礦山,到清朝初年,因銀礦減少,改採錫礦。1913年大廠設有慶雲公司、保有公司;灰樂設有萬興公司;元馬設有大成公司。1931年南洋華僑開辦了洋角公司,引進小型發電、破碎設備。1951年成立丹池工程處,修復老窿,重新組織開採。從1953年起陸續進行長坡、巴里等錫礦採選工程建設,1979年建成銅坑錫礦大型採選廠。主要產品有精錫、鉛鋅精礦、鋅精礦、硫精礦、汞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